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成藏环境的划分及识别标志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彤 叶军 王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新场气田是川西坳陷中最具规模的典型的多层含气、多类型气藏叠置而成的复杂气田。通过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精细描述 ,依据须家河组超压气源的压力分带、气水赋存状态以及所建立和预测的 6类气藏类型 ,在提出了“成藏环境”这一多因素综... 新场气田是川西坳陷中最具规模的典型的多层含气、多类型气藏叠置而成的复杂气田。通过三维地震解释成果的精细描述 ,依据须家河组超压气源的压力分带、气水赋存状态以及所建立和预测的 6类气藏类型 ,在提出了“成藏环境”这一多因素综合性概念的基础上 ,作者划分出新场气田 5种不同成藏机制的成藏环境类型 ,并对各成藏环境的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 ,确定了各成藏环境的识别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标志 主控因素 成藏条件 成藏环境 新场气田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坳陷J_2s储集岩特征与孔隙形成、保存机制 被引量:8
2
作者 叶军 唐艳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52,共6页
①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气田及其它地区中深层上沙溪庙组 (J2 s)气层储集空间类型的研究 ,提出了原生孔隙是中深层重要的一种储集空间类型 ;②将岩石学、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与川西坳陷油气演化历史、构造发展史相结合 ,论述了次... ①通过对川西坳陷中段新场气田及其它地区中深层上沙溪庙组 (J2 s)气层储集空间类型的研究 ,提出了原生孔隙是中深层重要的一种储集空间类型 ;②将岩石学、储层有机地球化学的分析与川西坳陷油气演化历史、构造发展史相结合 ,论述了次生溶孔形成的化学机理、发生时期和原生残留粒间孔隙的保存机制 ;③明确指出原生孔隙是燕山期烃类发生运移聚集的证据 ,油气具早期富集特征 ,而次生溶孔是燕山中晚期以来与运移、致密、超压同步形成的产物 ;④根据成岩改造的次生溶孔与残留原生孔隙在构造上分布的极不均一性和钻探实际资料 ,确认复合圈闭是中深层气藏的主要圈闭类型 ;⑤根据中深层储集岩特征与成藏史相结合进行的综合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坳陷 上沙溪庙组 储集岩 特征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地区中深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范小林 朱彤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川西中生代前陆盆地受龙门山造山作用控制 ,在中、深层次相应的沙溪庙组、千佛崖组等水进超覆沉积层序内 ,均发育大量利于天然气储集的有利相带。它们主要分布在前陆盆地内部受“古隆起”控制的相对稳定的斜坡地带。那里将成为川西地区... 川西中生代前陆盆地受龙门山造山作用控制 ,在中、深层次相应的沙溪庙组、千佛崖组等水进超覆沉积层序内 ,均发育大量利于天然气储集的有利相带。它们主要分布在前陆盆地内部受“古隆起”控制的相对稳定的斜坡地带。那里将成为川西地区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地区 天然气勘探 中生代 前陆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