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碳酸盐岩酸蚀裂缝渗流-传热特性
被引量:6
- 1
-
-
作者
杜利
唐果
詹洪阳
贾艳雨
陈四利
-
机构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新能源研究院
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3期14333-14344,共12页
-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JKL20002)。
-
文摘
充分认识流体在碳酸盐岩酸蚀裂隙面上的渗流传热特性,实现地热能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针对碳酸盐岩热储非均质性和缝洞发育的突出特点,采用自主研发的实时高温常规三轴试验系统,真实模拟岩石裂隙的真实对流换热过程。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碳酸盐岩单裂隙渗流传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开展了实际热储层环境条件下对流换热仿真分析,研究了碳酸盐岩裂缝渗流传热耦合机理。结果表明,裂缝表面进行非均匀性溶蚀,形成一条具有导流能力的人工裂缝,达到改善流体渗流条件的目的;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对流换热系数增幅与流量、压强呈正相关。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获得了储层温度场的演化规律。
-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渗流传热
非均匀溶蚀
对流换热系数
仿真分析
-
Keywords
carbonate rock
seepage heat transfer
nonuniform etching
convective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simu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TU455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
-
题名碳酸盐岩裂缝热储回灌水渗流规律影响因素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刘浩成
何宏
杜利
赵磊
乔勇
聂法健
-
机构
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中国石化新星公司新能源研究院
-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5期14505-14511,共7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04037)。
-
文摘
回灌措施是解决地热水水位下降、实现碳酸盐岩裂缝热储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技术措施。然而,碳酸盐岩裂缝热储回灌开发中存在回灌渗流规律不明确、回灌开采模式不清晰等问题,制约了碳酸盐岩裂缝热储高效回灌开采。针对某区块碳酸盐岩裂缝热储地层,基于物理模拟实验方法,构建可视化微观刻蚀模型和大尺度胶结平板模型,研究回灌水的注入速度、裂缝方位和井网方式对回灌水的渗流规律及温度场变化特征影响,分析回灌水渗流及热交换特征。微观渗流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回灌水的注入速度与增加裂缝方位角度,可以提高碳酸盐岩裂缝热储地层中的回灌水的波及面积。当裂缝方位为90°、注入速度为0.04 mL/min时,回灌水的波及面积最大。当井网方式为"2注3采"时,为现场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开采方式。在微观渗流实验的基础上,利用碳酸盐岩裂缝热储胶结物理模型,研究回灌水注入时的温度场变化情况。根据温度场分布特征,当裂缝方位为90°时,回灌水能够在高波及范围内发生热交换。
-
关键词
碳酸盐岩裂缝热储地层
微观可视化模型
裂缝方位
回灌速度
井网方式
-
Keywords
carbonate fractured geothermal reservoir
microscopic visualization model
fracture orientation
reinjection rate
well pattern
-
分类号
TE358.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