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田废水处理及回注工程的研究和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斌 王大为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2,共4页
以某油田废水处理及回注工程为例,论述废水治理设施与工艺,研究油田开发过程中运行负荷变化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影响,使油田废水处理设计更加灵活。通过合理使用化学试剂,解决了影响水质的腐蚀、堵塞和结垢3大问题。
关键词 油田 废水处理 回注 油田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陆盆地的类型及油气远景 被引量:40
2
作者 高长林 叶德燎 钱一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9-104,114,共7页
根据前陆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前陆盆地可分为5类,即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和走滑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具有一些相似的成因特征,如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不一致;沉降曲线呈陡... 根据前陆盆地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前陆盆地可分为5类,即周缘前陆盆地。弧后前陆盆地。破裂前陆盆地。陆内前陆盆地和走滑前陆盆地。前陆盆地形成于挤压构造环境,具有一些相似的成因特征,如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不一致;沉降曲线呈陡、缓、陡3段;沉积物遭受挤压变形.根据变形强度的差异.可分出3到5个变形带等。形成于不同大地构造背景中的前陆盆地具有不同的充填特点和盆地结构,也具有不同的油气远景。周缘前陆盆地是由于陆-陆碰撞,在俯冲板块上产生的挠曲盆地,常由被动大陆边缘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具有双层结构,早期发有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巨大,发育厚度较大的生油岩系;后期发育磨拉石前陆盆地,为向上变粗的序列,发育有较厚的储集岩系。这类前陆盆地具有极好的油气远景。孤后前陆盆地与A型俯冲作用有关,可以由弧后裂谷盆地转化而成。盆地充填可具双层结构或仅有单后结构,早期发育火山复理石前陆盆地,堆积厚度大,发育有较厚的生油岩,后期为火山磨拉石盆地。这类前陆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远景。破裂前陆盆地的形成是因基底卷入前陆变形作用,造成了块状隆起和基底褶皱所分隔的孤立盆地。这类盆地中沉积岩层厚度不大,油气远景欠佳。陆内前陆盆地形成于板内,远离碰撞造山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类型 油气远景 油气勘探 地质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东南部物性盖层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强路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75-179,共5页
松辽盆地东南部盖层以泥质岩为主,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及其上部湖相泥岩为本区北部良好的地区性盖层。泉三、二段(K1q2。K1q3)上部泥岩段既是本区的地区性盖层,又是其下伏气层的临界盖层。盖层突破压力大于气藏剩余压力和储层岩石排替... 松辽盆地东南部盖层以泥质岩为主,下白垩统青山口组及其上部湖相泥岩为本区北部良好的地区性盖层。泉三、二段(K1q2。K1q3)上部泥岩段既是本区的地区性盖层,又是其下伏气层的临界盖层。盖层突破压力大于气藏剩余压力和储层岩石排替压力,封气高度大于气藏高度,可以形成有效封闭。盖层封闭机理与微孔结构的关系表明,盖层类型以微裂缝与微孔混合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层类型 封闭有效性 物性盖层 油气成藏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