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化行业控制室承爆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翟良云 赵祥迪 +2 位作者 袁纪武 王正 姜春明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针对传统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对某煤气化厂区氢气爆炸对控制室造成的风险进行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并把研究结果与传统的TNT当量法、Multi-Energy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 针对传统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采用一种基于CFD技术的气体爆炸风险评估方法,对某煤气化厂区氢气爆炸对控制室造成的风险进行模拟计算与预测分析。并把研究结果与传统的TNT当量法、Multi-Energy方法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考虑到密集管道与复杂装置布局、气云大小等因素对爆炸超压的影响,且能用于超压波的近场预测,以及确定空间不同位置处的爆炸超压,更适用于石化行业控制室的承爆风险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室 爆炸评估 计算流体力学(CFD) TNT当量法 Multi-Energy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装置长周期安全运行风险分析和对策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奇 姜春明 +1 位作者 谢守明 李俊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2007年第4期91-94,共4页
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石化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成为我国石化企业的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如何保证本质安全成为长周期运行的难题。本文以延迟焦化装置为例,主要从工艺原理、工艺原则流程和物料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析,对设备利... 随着国际竞争的激烈,石化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行成为我国石化企业的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如何保证本质安全成为长周期运行的难题。本文以延迟焦化装置为例,主要从工艺原理、工艺原则流程和物料性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风险分析,对设备利用英国TISCHUK公司的T-OCA软件进行RBI(Risk-based Inspection,即RBI)评估,确定了装置长周期运行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控制措施。实践证明,该套方法对我国石化生产装置的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装置 延迟焦化 风险 基于风险的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特炼化工程项目安全防范保障体系构建与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贺辉宗 王廷春 +3 位作者 徐峰 郭亚梅 商翼 王昭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如何保障驻外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不受到侵害,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了目前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安全状况特... 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如何保障驻外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财产不受到侵害,是一个函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研究了目前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的安全状况特点,针对一些主要的安全风险因素提出了合理的防范措施,以尽量降低这些因素对项目造成的危害。为了符合沙特业主的要求和获得国外高端市场的准入,构建了安全防范保障体系,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建立健全自身的安全管理体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工程 安保管理 风险识别 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火炬气体爆炸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杰东 于安峰 +1 位作者 王鹏 党文义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28,共4页
基于CFD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地面火炬泄放气体发生泄漏扩散和爆炸的场景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封闭式地面火炬点火不成功、排放气体H2、CH4、C3H8以最大设计处理量发生泄漏时的扩散规律。按照最大泄... 基于CFD软件对某石化企业地面火炬进行三维建模,并对地面火炬泄放气体发生泄漏扩散和爆炸的场景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了封闭式地面火炬点火不成功、排放气体H2、CH4、C3H8以最大设计处理量发生泄漏时的扩散规律。按照最大泄漏扩散区域计算爆炸后果,得到了最大爆炸超压值的大小、位置和造成人员伤害区域的最大半径。当H2充满筒体空间60%以上时,人员伤害半径超过40 m,最大爆炸压力约为1.7 MPa;当CH4气云团100%充满筒体空间时,人员最大伤害区域的半径约为15m,爆炸超压值最大约为29.52kPa;当C3H8气云团50%充满筒体空间时,人员最大伤害区域的半径约为20m,最大爆炸超压值约为51.83k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火炬 泄漏扩散 气体爆炸 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BS-RBS与RS方法的油气管道穿越工程风险评价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颜丽敏 李千登 王云龙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135-139,共5页
针对油气管道穿越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WBS-RBS与RS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以油气管道穿越工程——河流开挖施工为例,利用WBS-RBS方法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各项HSE风险,并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引用RS理论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权... 针对油气管道穿越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WBS-RBS与RS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方法。该方法以油气管道穿越工程——河流开挖施工为例,利用WBS-RBS方法全面识别施工过程中的各项HSE风险,并在风险评价的过程中引用RS理论确定各个风险因素的权重。WBS-RBS与RS相结合的评估方法有效规避了其他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强、计算过程繁琐等弱点,并可计算得到施工过程中各项作业单元风险度及风险因素的排序,直观地展示需重点注意的作业工序,以为工程建设人员快速制定风险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穿越工程 WBS-RBS RS 河流开挖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式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装置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洪雨 苏国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3年第5期180-184,共5页
直接作业环节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受培训时间、场地、成本等条件限制,很多企业的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能力和手段严重不足。结合体验式安全培训理念,研发了一套基于车载平台的体验式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装置,能够在企业指定... 直接作业环节是企业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之一,受培训时间、场地、成本等条件限制,很多企业的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能力和手段严重不足。结合体验式安全培训理念,研发了一套基于车载平台的体验式直接作业环节安全培训装置,能够在企业指定的时间和地点,实施系统的、体验式的受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安全培训,目的是提高安全培训绩效,降低培训成本和对场地的要求。阐述了该装置的设计原理及构造,并对本装置的培训应用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与国际上同类型安全培训装置对比,该装置采用半挂车厢式结构,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稳定性,具备单独或综合实施受限空间作业和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能力,能够很好的满足企业培训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培训 直接作业环节 体验式培训 移动 高处作业 受限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破片战斗部安全距离试验与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新 白春华 +1 位作者 王浩喆 薛琨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7-33,共7页
为了分析战斗部结构、装填破片质量2种因素对预制破片战斗部安全防护距离的影响,运用连续-离散耦合计算程序构建了聚焦结构、平行结构、飞散结构战斗部及装填不同质量破片的战斗部模型,结合特定的材料方程与状态方程,对破片飞散全过程... 为了分析战斗部结构、装填破片质量2种因素对预制破片战斗部安全防护距离的影响,运用连续-离散耦合计算程序构建了聚焦结构、平行结构、飞散结构战斗部及装填不同质量破片的战斗部模型,结合特定的材料方程与状态方程,对破片飞散全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静爆数值仿真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现行标准对于战斗部安全距离的规定过大。预制破片战斗部安全距离受装填破片质量的影响较大,而战斗部结构对安全距离影响相对较小,安全距离与破片质量大小呈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对预制破片战斗部生产、储存的安全防护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战斗部 安全距离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P2的引发剂质量分数对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特性及安全泄放设计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喻健良 周帅 +3 位作者 金满平 闫兴清 孙峰 于红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63-968,共6页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所引起的超压问题,通过VSP2绝热量热仪研究了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失控特性,并通过Leung's法对某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器的安全泄放面积进行了计算;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失控特... 为了解决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失控所引起的超压问题,通过VSP2绝热量热仪研究了醋酸乙烯聚合反应的失控特性,并通过Leung's法对某醋酸乙烯聚合反应器的安全泄放面积进行了计算;然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失控特性和泄放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质量分数对反应总放热量的影响不大,体系绝热温升为105~115℃;但引发剂质量分数越大,失控反应的最大温升速率和最大压升速率越大。这是因为引发剂质量分数越大,在相同泄放压力和最大累积压力下,单位质量反应物的放热速率就越大,也就需要更大的泄放面积;最后,引入无量纲数W~*、G~*和A~*,拟合出它们与引发剂质量分数X*的关系式,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所需安全泄放面积随引发剂质量分数线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醋酸乙烯聚合 引发剂 失控特性 安全泄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石油气站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武志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S1期108-112,共5页
液化石油气(LPG)站安全距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安全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液化石油气站个体风险标准。采用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和完全破裂四种泄漏模式确定泄漏场... 液化石油气(LPG)站安全距离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安全问题,采用基于风险的方法确定安全距离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液化石油气站个体风险标准。采用小孔泄漏、中孔泄漏、大孔泄漏和完全破裂四种泄漏模式确定泄漏场景,以事件树形式给出泄漏物质连续释放和瞬时释放的各种事故后果,针对每种泄漏场景计算工艺单元相应的泄漏频率,采用时间因子进行修正。将后果与泄漏频率集合与一体,得出液化石油气站的安全距离。合理的安全距离对于液化石油气站工艺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安全平稳运行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距离 个体风险 泄漏 后果 泄漏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装置三维仿真实训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磊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39-144,共6页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的需求,研究基于虚拟现实形式石化装置三维仿真实训技术,利用三维数字模型构建虚拟数字化工厂,开发基于虚拟现实的分布式三维仿真实训系统,具有石化装置工艺流程三维动态模拟、开/停工三维... 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员工培训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的需求,研究基于虚拟现实形式石化装置三维仿真实训技术,利用三维数字模型构建虚拟数字化工厂,开发基于虚拟现实的分布式三维仿真实训系统,具有石化装置工艺流程三维动态模拟、开/停工三维动态模拟、重点设备结构和原理三维模拟、三维交互式考核等功能,实现石化装置可视化、流程化、交互式的三维实时培训与考核。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生产作业场景及生产过程,强化员工对石化装置及事故场景真实感受,从而整体提升石化安全和技能培训的效率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装置 虚拟现实 三维 实训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甲基舒巴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
11
作者 霍明甲 吴保意 +1 位作者 张会光 王双全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通过外部和内部加热、热稳定性测试、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及固体燃烧速率测试,研究碘甲基舒巴坦的燃爆危险性及安全稳定性。考察分析了该化学品在不同外界环境升温速率、水、酸及碱性条件下的碘甲基舒巴坦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化学品的... 通过外部和内部加热、热稳定性测试、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及固体燃烧速率测试,研究碘甲基舒巴坦的燃爆危险性及安全稳定性。考察分析了该化学品在不同外界环境升温速率、水、酸及碱性条件下的碘甲基舒巴坦稳定性。结果表明:该化学品的燃烧速率为1.3 mm/s,低于2.2 mm/s,不属于易燃固体。该化学品的SADT为55℃,具有自加速分解的危险性,属于自反应物质。在安全稳定性考察中发现,水对碘甲基舒巴坦的稳定性影响不大,而酸碱条件均对其分解具有促进作用,与纯碘甲基舒巴坦相比,使其反应起始放热温度分别降低了24.5和50.0℃,放热量分别增大了57.5和111.5 J/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甲基舒巴坦 爆炸 危险性 热分解 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定量实验研究
12
作者 赵焕娟 包颖昕 +2 位作者 于康 刘婧 钱新明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39-348,共10页
对两种不同碳氢比例的多元组分进行爆轰不稳定性分析。在D=80 mm圆管中进行爆轰实验,分析多元组分的爆轰速度变化特性和胞格结构变化特性。分别从三波点轨迹间距、螺距和化学反应进程角度分析氢分压对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 对两种不同碳氢比例的多元组分进行爆轰不稳定性分析。在D=80 mm圆管中进行爆轰实验,分析多元组分的爆轰速度变化特性和胞格结构变化特性。分别从三波点轨迹间距、螺距和化学反应进程角度分析氢分压对多元组分爆轰不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多元组分#1的爆轰速度与氢气预混气类似,虽有波动但总体较为平稳,始终稳定在0.95VCJ以上;多元组分#2的爆轰速度与甲烷预混气类似,波动幅度较大。从胞格结构特性角度分析,发现爆轰螺旋头数的变化趋势与速度变化趋势相似。三种不稳定性分析方法均得到多元组分#1的稳定性比多元组分#2的稳定性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整体把握多元组分的爆轰传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组分 爆轰 不稳定性 甲烷 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遥感FTIR-扩散模式反推模型的中国北方某石化企业石脑油罐区VOCs源强反演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国龙 董有智 +1 位作者 赵鹏 高少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7-1884,共8页
储罐是石化企业最常用的生产装置,更是最主要的无组织排放源之一,自储罐排放的无组织排放VOCs,一方面降低了油品质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针对于石化罐区无组织排放VO... 储罐是石化企业最常用的生产装置,更是最主要的无组织排放源之一,自储罐排放的无组织排放VOCs,一方面降低了油品质量、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针对于石化罐区无组织排放VOCs,建立了同时具备遥感FTIR和扩散模式反推法两者优势的源强反演模型,并在我国北方某石化企业20万m3石脑油罐区进行了6 d的外场监测,详尽的检验源强反演模型的实际应用状况,同时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储罐区VOCs排放特征提供参考,为工业面源VOCs排放量计算方法的构建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石脑油罐区VOCs排放体量大,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明显;以扣除背景点的受体点VOCs作为该罐区的VOCs排放化学成分谱,其体积浓度百分比分别为:乙烯(8.48%)、乙烷(22.73%)、丙烷(10.35%)、异丁烷(8.10%)、己烷(7.11%)、庚烷(24.22%)、甲基叔丁基醚(6.90%);根据源强反演模型,20万m3石脑油罐区的VOCs排放量约为0.41 g·s^(−1),比指南公式法计算结果高45%,分析是由于指南公式法相关系数尚未实现“本土化”及监测时段的气象条件共同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FTIR-扩散模式反推模型 储罐 源强反演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混合与微反应技术在提升化工安全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孙冰 朱红伟 +1 位作者 姜杰 石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756-2763,共8页
现代化工的发展对工艺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在反应安全性上具有独特优势的微化工技术提供了机遇。本文从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点出发,解释了特征尺度微型化导致的通道内传递效率、流动行为的变化,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结... 现代化工的发展对工艺过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在反应安全性上具有独特优势的微化工技术提供了机遇。本文从微通道内流体流动特点出发,解释了特征尺度微型化导致的通道内传递效率、流动行为的变化,同时选取有代表性的文献结果和应用实例,分析了微化工技术在提升工工艺本质安全性方面的作用,并将其归纳为3个方面:传热传质的强化能够迅速移除反应放热并保证物料浓度的均匀分布;对危险物料的约束作用能够减少有毒、不稳定物质的暴露风险和易燃物质的燃爆风险;对苛刻条件的耐受性能够保证反应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安全进行。最后,本文从微化工技术面临的制造成本高、平行分配难和催化剂担载方式的创新3个挑战出发,对其应用前景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反应器 传热 传质 危险物质 本质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石油化工仿真技术20年成就与发展 被引量:28
15
作者 吴重光 夏迎春 +1 位作者 纳永良 张卫华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6689-6696,共8页
我国近20年石油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和突出的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定量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工业应用,主要包括化工过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仿真培训系统软件平台和仿真器硬件,用于大学和专业学校工程实践教学的仿真... 我国近20年石油化工仿真技术的发展和突出的成就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定量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工业应用,主要包括化工过程动态流程模拟系统,仿真培训系统软件平台和仿真器硬件,用于大学和专业学校工程实践教学的仿真系统,多功能仿真实验系统,以及仿真工厂。第二方面是定性仿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主要包括基于符号有向图(SDG)定性建模和计算机推理"引擎"技术,基于SDG技术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安全评价(HAZOP)软件平台,基于SDG定性仿真技术的辅助过程系统危险识别与诊断技术,石油化工安全技术仿真试验平台,基于SDG技术的自解释仿真器等。此外对石油化工仿真技术的今后发展和预测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过程 仿真训练 定量仿真 定性仿真 HAZOP 试验平台 自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世强 胡海燕 +2 位作者 刘全桢 肖睿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102,共5页
为了研究热老化应力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油纸绝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文中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获取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绝缘纸试样。测量了绝缘纸试样的聚合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绝缘纸试样的表面... 为了研究热老化应力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结构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油纸绝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文中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实验,获取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绝缘纸试样。测量了绝缘纸试样的聚合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绝缘纸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纤维素分子结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热老化对变压器绝缘纸微观纤维结构破坏显著,纤维细化,断裂增多,纤维分子结构及相关官能团数量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绝缘纸 微观形貌 SEM FTI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在水平井钻井中的携岩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霍洪俊 王瑞和 +2 位作者 倪红坚 赵焕省 宋维强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为弄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钻井流体钻进水平井时的携岩机理,基于DPM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进水平井时的携岩规律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平井段环空中岩屑颗粒是分层移动的,随着岩屑向出口运移,岩屑会逐渐... 为弄清以超临界二氧化碳为钻井流体钻进水平井时的携岩机理,基于DPM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进水平井时的携岩规律进行了分析。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水平井段环空中岩屑颗粒是分层移动的,随着岩屑向出口运移,岩屑会逐渐向水平井段下部沉降;随着排量和压力的增大、环空间隙的减小,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携岩性能逐渐增强;而随着环空温度升高和岩屑粒径的增大,其携岩性能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钻进的水平井钻井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二氧化碳 水平井 钻井 数值模拟 物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P2进行热失控反应泄放装置安全可靠性分析与评估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显凡 孟庭宇 +1 位作者 喻健良 谢传欣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46-1051,共6页
为了对存在热失控危险的反应器的安全泄放装置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利用从美国购置的用于泄放基础实验测试的VSP2(Vent Sizing Package 2)装置,针对不同的危险场景,对苯法制己内酰胺组合工艺中重排反应器的热失控反应过程进行了实... 为了对存在热失控危险的反应器的安全泄放装置安全可靠性进行分析和评估,利用从美国购置的用于泄放基础实验测试的VSP2(Vent Sizing Package 2)装置,针对不同的危险场景,对苯法制己内酰胺组合工艺中重排反应器的热失控反应过程进行了实验测试,筛选出最危险场景。在获得重排反应热失控基础数据条件下,对安全泄放量(W)和泄放装置泄放能力(G)进行了计算,进而获得最小安全泄放面积。研究表明:重排反应过程是个强放热过程,存在较大的热失控风险;利用VSP2可为存在热失控危险反应的安全泄放设计提供基础实验数据,进而对安全泄放装置设计、选型或安全可靠性分析和评估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泄放 热失控反应 VSP2 泄放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管理水平量化评估指标权重优化方法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杜军威 于洋洋 +1 位作者 胡强 刘勃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7-172,共6页
为使石化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更好地适用于时间、国家政策以及实际管理需求的转变,利用领域专家对已有事故案例集中的诱因指标重要度评价信息,基于二元语义分析方法,获取各样本的修正贡献度;综合样本的修正贡献度、时间、样本危害评分... 为使石化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更好地适用于时间、国家政策以及实际管理需求的转变,利用领域专家对已有事故案例集中的诱因指标重要度评价信息,基于二元语义分析方法,获取各样本的修正贡献度;综合样本的修正贡献度、时间、样本危害评分等要素,提出基于熵权法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在该方法的基础上,开发相应的石化安全管理评估指标体系的指标权重修正系统,采用1 874个样本分批次修正某研究院已有指标权重。结果表明:随样本数量增加,修正后的指标权重曲线与优秀实践指标均值曲线的K-L散度越来越小,修正后的指标体系权重接近优秀实践指标均值权重,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二元语义 样本贡献度 熵权法 指标权重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老化对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世强 胡海燕 +3 位作者 肖睿 张婷婷 刘全桢 张冠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0-114,共5页
为了研究绝缘油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获取3组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油试样并分析其理化参数。对新绝缘纸试品进行真空干燥,然后使用3组油... 为了研究绝缘油老化对变压器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测量结果的影响,以更准确地分析和评估油纸绝缘老化状态,对油浸纸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获取3组不同老化程度的变压器油试样并分析其理化参数。对新绝缘纸试品进行真空干燥,然后使用3组油样分别对干燥的纸样进行充分浸渍获得3组油老化状态不同的油浸纸试品。对每组油浸纸试品进行极化去极化电流(polarization and depolarization currents,PDC)测量,分析油老化引起的油纸绝缘时域介电特性变化。结果表明,变压器油老化后,油中微水含量、酸值、介质损耗因数显著增大,pH值、电阻率减小;油浸纸试品的极化、去极化电流增大,电导电流增大且需要较长时间达到稳定值;试品绝缘电阻R60和吸收比Ka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化 油纸 时域 介电特性 极化去极化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