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石化: 将绿色答卷写在绿水青山间
1
作者 王卓然 王嘉琪 +3 位作者 郑瑞 许宏元 张亚培 吴婷荣 《国土绿化》 2024年第11期34-37,共4页
多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绿色洁净发展战略,下大力气、用硬措施,持续为公司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新动能。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绘就绿... 多年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践行绿色洁净发展战略,下大力气、用硬措施,持续为公司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注入绿色新动能。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绘就绿色诗意画卷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始终坚持“奉献清洁能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着力实施科学绿化,不断提高场站绿化覆盖率;同时,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加快推进碳中和示范站建设,在绿色、低碳的道路上稳健前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覆盖率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 碳中和 新动能 优化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 加快推进 光伏发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网独立后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格局 被引量:58
2
作者 刘剑文 杨建红 王超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0,共9页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 随着我国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的成立,天然气产业中游管道业务将实现独立运营,势必给中国的天然气产业链带来深刻的影响并改变天然气发展的格局。为此,在深入调研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各部委出台的有关油气体制改革的政策,判断了未来中国天然气的供应、管网、市场格局和价格改革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未来中国的天然气发展格局主要呈现以下变化:①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的基础上,上游“三大、一中、众新”的天然气生产主体格局更加明显,就近供应成为主要的供应方式,四气集中是必然趋势;②未来管道企业呈现的“一大、N区、众小”格局或将成为过渡阶段,国家管网与省级管网公司将独立运营并处于竞合关系,而“最后一公里”管道会成为建设的重点;③地下储气库的价格套利功能将会日益显现,LNG接收站是各类资本最为现实也是最为活跃的投资项目;④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发展期,但消费模式会发生转变;⑤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是必然之路,区域性燃气公司将成为市场的主力军,管输费仍将由政府定价,下游天然气终端价格将逐步放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产业链 管网独立 油气体制改革 发展格局 供应多元化 发展期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量天然气热值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9
3
作者 闫文灿 王池 +3 位作者 裴全斌 王海峰 李春辉 沈超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80-284,共5页
根据天然气能量计量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测量天然气高位发热量,使用不同热值的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标定,验证了标准物质的一致性及仪器的测量能力。对天然气发热量的测量... 根据天然气能量计量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天然气发热量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气相色谱仪测量天然气高位发热量,使用不同热值的标准气体对气相色谱仪进行标定,验证了标准物质的一致性及仪器的测量能力。对天然气发热量的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结果表明:在线气相色谱仪的扩展相对不确定度在0.15%~0.30%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发热量 能量计量 气相色谱仪 天然气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氢天然气输送管道设计动态模拟 被引量:43
4
作者 朱建鲁 周慧 +1 位作者 李玉星 李方圆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2-142,共11页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供应可靠,可以实现氢气的低成本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但由于天然气与氢气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向天然气中掺氢输送将对输气系统的设备与管道运行状态等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明确掺氢对天然气管道输量、压力以及... 掺氢天然气管道输送供应可靠,可以实现氢气的低成本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但由于天然气与氢气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存在着差异,向天然气中掺氢输送将对输气系统的设备与管道运行状态等造成很大影响。为了明确掺氢对天然气管道输量、压力以及储气调峰等的影响,建立了掺氢天然气管道动态仿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①掺氢使压缩机稳定运行范围变窄,入口体积流量的降低将增大压缩机发生喘振的可能性;②以川气东送为例,若考虑管道输气系统的输量、压力与热值供应需求,天然气掺氢比不宜超过12%;③当管道发生小孔泄漏时,较之于纯天然气输送,流量随掺氢比增加而增加但压力变化可忽略不计,同时掺氢30%时管道泄漏抢修时间约缩短93%,对泄漏后应急响应提出了挑战;④为了保证终端用户热值供应的稳定性,管道供气量随掺氢比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会造成终点压力降低从而降低管道储气调峰能力。结论认为,该动态模拟结果为掺氢天然气管道设计校核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对于推动掺氢天然气大规模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气 天然气 动态模拟 压缩机 天然气管道 泄漏 储气调峰 掺氢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工艺流程优化 被引量:10
5
作者 秦云松 张吉军 林媛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107,共6页
天然气计量标准工艺流程管件设备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复杂,对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性能的影响往往会在投产运行之后才逐渐显现,整改难度极大。因此,在建设初期科学优化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工艺流程,可有效提升其准确度。为此,提出了通过流体... 天然气计量标准工艺流程管件设备种类繁多、影响因素复杂,对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性能的影响往往会在投产运行之后才逐渐显现,整改难度极大。因此,在建设初期科学优化流量计量标准装置的工艺流程,可有效提升其准确度。为此,提出了通过流体力学三维模拟仿真技术(FLUENT)优化高压大流量天然气计量标准装置工艺流程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为天然气计量标准装置工作提供流态稳定的天然气介质,消除管道震动和噪音对计量标准装置计量性能的影响,进而提高天然气流量计量的准确度。同时,以管道弯头、整流器等典型工艺管件为例,通过建模和模拟计算,对不同工况条件下管道内流场进行分析,得出了流场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检定工艺流程的标准支路与检定支路上游增加汇管,可减轻上游弯管对下游流态的影响;②在被检流量计及核查超声流量计上游10d处安装整流器,能够减小流态对计量结果的影响、提高计量标准装置的准确度。结论认为,该方法在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武汉分站工作级标准装置建设和工艺流程优化中得到了应用,经考核,工作级标准装置测量不确定度为0.29%(k=2),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计量标准装置 计量性能 准确度 流体力学 工艺流程优化 模拟仿真 湍流模型流态 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现场测试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博韬 沈超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9-105,共7页
对于天然气计量系统目前多是单独对其中的计量器具进行实验室量值溯源,但是由于计量器具运输不当、工作环境与实验室环境差异、现场维护不当等因素可能影响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加之计量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定期对... 对于天然气计量系统目前多是单独对其中的计量器具进行实验室量值溯源,但是由于计量器具运输不当、工作环境与实验室环境差异、现场维护不当等因素可能影响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加之计量系统的复杂性,很难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因此,定期对天然气计量系统进行现场评价,对保障计量系统性能至关重要。但目前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从资料收集、现场查验、不确定度评定等方面进行评价,且多为引用标准或规范,缺少计量系统性能现场测试方法及案例,实施难度较大。在归纳计量系统相关计量器具测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天然气计量系统性能现场测试评价实施方法,并用此方法对某天然气输气站的计量系统进行现场测试评价,发现计量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现场应用,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计量系统 测试 评价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工作级标准装置的能力提升 被引量:7
7
作者 杨延平 刘博韬 徐明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9-345,共7页
介绍了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武汉分站工作级标准装置的组成、测量原理、量值溯源方式以及装置校准能力提升的关键措施,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重点分析了"绝压+差压测量"的不确定度,实验法评定压缩因子比值的不确定度... 介绍了国家石油天然气大流量计量站武汉分站工作级标准装置的组成、测量原理、量值溯源方式以及装置校准能力提升的关键措施,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评定。重点分析了"绝压+差压测量"的不确定度,实验法评定压缩因子比值的不确定度,以及标准涡轮流量计修正不确定度。利用传递比较法对评定的不确定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为0.13%~0.16%(k=2),可满足开展0.5级及以下天然气流量计的检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气体流量 天然气 工作级标准装置 涡轮流量计 不确定度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天然气管网发展与管输定价机制及启示 被引量:6
8
作者 申洪亮 方博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57-65,共9页
随着天然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天然气进入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是当前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最成熟的天然气市场。通过大量调研,回顾美国天然气管网发展、市场化演变及管输费率改革历程,分析“两部制”管输定价模式,对推进... 随着天然气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天然气进入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美国是当前全球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最成熟的天然气市场。通过大量调研,回顾美国天然气管网发展、市场化演变及管输费率改革历程,分析“两部制”管输定价模式,对推进中国天然气行业市场化进程、制定符合国情的“两部制”费率方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气市场化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成规模的二级交易市场、健全的天然气市场监管体系、符合国情的管输定价模式等都是重要条件。对于我国推行“两部制”管输定价模式而言,需要科学合理地划分预定费与使用费,分阶段推进费率改革;建立管输费率动态监管调控机制;研究按运距确定管输费率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市场化 天然气管网 两部制 管输定价模式 中国 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检测天然气水露点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邹伟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50-153,共4页
对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进行了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利用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 对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进行了全面的不确定度分析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详细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对测量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合成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利用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当包含因子k=2,置信概率为95%时的扩展不确定度为0.8℃.该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结果准确度高等特点.建议通过增加检测次数,提升检测人员的熟练程度等手段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冷却镜面凝析湿度计法 水露点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气相色谱仪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的不确定度评估 被引量:1
10
作者 裴全斌 夏宝丁 +1 位作者 姜琛 沈超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24-28,共5页
随着能量计量方式不断被提出,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成为能量计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天然气场站中大多选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对管道天然气组成进行持续分析检测,并通过GB/T 11062——2014规定的计算方法来间接测量天然气的发热量,这... 随着能量计量方式不断被提出,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成为能量计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天然气场站中大多选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对管道天然气组成进行持续分析检测,并通过GB/T 11062——2014规定的计算方法来间接测量天然气的发热量,这也是最快速可行的方法。以济南输气站在线气相色谱仪为研究对象,结合间接法测量天然气热值的过程,对过程中存在的每一个能对最终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并按照不确定度传递原则,对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最终该文中天然气热值测量结果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88%(k=2),对应于热值的不确定度为0.34 MJ/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间接法测量 在线气相色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回归模型评价天然气流量计算机的测量误差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延平 裴全斌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50-155,共6页
流量计算机作为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的重要计量器具,其现场测试中测量误差的确定十分重要,而测试点的选择又是其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开展流量计算机测试点的回归分析,合理确定测试点。开展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编制测量程... 流量计算机作为天然气贸易交接计量的重要计量器具,其现场测试中测量误差的确定十分重要,而测试点的选择又是其决定因素。因此,有必要开展流量计算机测试点的回归分析,合理确定测试点。开展回归模型的建立,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编制测量程序,确定测量公式,对流量计算机的测量误差进行线性分析,确定标准误差。通过线性分析,提出减少现场测试点的建议,并对减少测量点后的标准误差进行计算对比。最后给出流量计算机测量误差的合成不确定度。开展的研究工作建立完善的多元回归模型,为流量计算机现场测试过程中测量点数的选择与分布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计算机 准确度 误差 线性回归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管道工程计算集成应用平台开发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爱华 王寿喜 +2 位作者 赵昆鹏 王佳伟 文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90,共6页
针对天然气管道工程计算涉及专业广、内容庞杂、分析过程繁琐、应用层次多等难点,遵循现代天然气管道工程分析理论和方法,依据国内外现行规范和标准,结合各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应用需求和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 针对天然气管道工程计算涉及专业广、内容庞杂、分析过程繁琐、应用层次多等难点,遵循现代天然气管道工程分析理论和方法,依据国内外现行规范和标准,结合各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应用需求和特点,充分利用最新的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智能移动设备,采用先进的系统集成和开发技术,实现了天然气管道工程分析方法的集成,形成了一套跨平台、跨专业、跨系统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计算集成应用软件系统,搭建了针对不同系统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计算集成应用平台,开发出了天然气管道专业Office工作系统,囊括了天然气管道工艺分析、工程计算、数据处理等多种应用工具。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集成应用平台以工程师们习惯的方式进行工作并且提供相应的操作功能,为天然气管道系统的中心调度、日常管理和现场操作等各级、各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通用便捷的工具,且无须二次开发,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相关各级技术和管理人员提供了统一、全面的技术支持、工艺分析手段及交流平台,能有效促进团队协同以及各种资源、数据和结果的共享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平台 跨专业 跨系统 集成应用平台 天然气 管道 分析计算 智能移动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廉溪大道并行天然气管道腐蚀风险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罡 姜子涛 杜艳霞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8-92,共5页
天然气管道廉溪大道段与高压输电线路、通讯光缆、输水管道等并行,且多处与其它管道交叉,存在较高腐蚀风险。通过对廉溪大道并行天然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管道外防腐蚀层状况、阴极保护效果以及交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检测,并对监测数... 天然气管道廉溪大道段与高压输电线路、通讯光缆、输水管道等并行,且多处与其它管道交叉,存在较高腐蚀风险。通过对廉溪大道并行天然气管道沿线土壤腐蚀性、管道外防腐蚀层状况、阴极保护效果以及交流杂散电流干扰情况检测,并对监测数据分析整理,对廉溪大道并行天然气管道的腐蚀风险有了全面的认识,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腐蚀 外防腐蚀层检测 阴极保护 交流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法测定天然气水露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裴全斌 闫文灿 +1 位作者 沈超 姜琛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7-122,共6页
天然气水露点是关系天然气管道输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设计开发了天然气水露点分析装置。根据天然气现场应用需求,搭建天然气在线分析计量装置并进行测试,进行了激光法天然气在线分析计量装置... 天然气水露点是关系天然气管道输送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基于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技术(TDLAS)设计开发了天然气水露点分析装置。根据天然气现场应用需求,搭建天然气在线分析计量装置并进行测试,进行了激光法天然气在线分析计量装置关键技术集成与装备试制。开展了仪器的离线标定及实验室稳定性测试,在天然气输气站现场开展了仪器的重复性测试及与冷却镜面法露点仪的比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水含量0~300μL/L范围内,仪器测量误差小于±0.5%FS,24 h内仪器漂移量不超过±1%FS,实时在线测量速度不低于1次/s,与冷却镜面法露点仪比对结果在6℃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水露点 天然气 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 在线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套环空垂直上升环状流压降预测模型研究
15
作者 刘自龙 钱萧 +2 位作者 何佳 廖锐全 成晨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6-125,共10页
针对高气液比环空多相流试验研究不充分且压降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以水和空气为试验介质,选择2种油套管组合(油管外径和套管内径分别为38.5 mm×62.0 mm、38.5 mm×76.0 mm),在长11.5 m的测试管内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对于... 针对高气液比环空多相流试验研究不充分且压降预测精度不高的问题,以水和空气为试验介质,选择2种油套管组合(油管外径和套管内径分别为38.5 mm×62.0 mm、38.5 mm×76.0 mm),在长11.5 m的测试管内开展试验研究。试验发现,对于垂直向上的环状流,随着气液表观流速增大,总压降增大,且总压降增长幅度随着气相速度增大而一直增大;气液表观流速相同时,管道的截面积越小,摩阻压降越大。考虑环空环状流内外管两层液膜流速的差异,基于文献[1]建立了环空环状流压降计算方法,计算了液膜与管壁及液膜与气芯之间的摩阻系数;结合液膜和气芯之间的动量平衡条件,利用文献[4]给出的内外管液膜厚度比相关式,建立了新的环空环状流压降预测模型。用试验数据对新模型和现有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预测误差小于10%,结果较为可靠,可为油套环空压力预测、气举管柱设计及油井生产工况分析等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套环空 气液两相流 环状流 环空压力 垂直上升管 压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PSO-模糊Petri网的室内燃气泄漏风险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新琪 陈国明 +3 位作者 黄佳伟 王朝阳 刘康 乔千哲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0-449,共10页
近年来室内燃气事故多发,而燃气用户风险意识淡薄、户内安全检查难度大。针对现行室内燃气安全管理技术多为静态主观评估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FPN)的风险计算规则,提出了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 Swarm... 近年来室内燃气事故多发,而燃气用户风险意识淡薄、户内安全检查难度大。针对现行室内燃气安全管理技术多为静态主观评估的局限性,构建了基于模糊Petri网(Fuzzy Petri Net,FPN)的风险计算规则,提出了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articles Swarm Optimization,PSO)和FPN的室内燃气泄漏动态风险评估模型。首先,应用Petri网的直观图像描述和异步并发处理能力建立室内燃气泄漏事故风险演化的拓扑结构模型,借助FPN的模糊推理能力处理风险传播的不确定性;然后,根据燃气运维数据,融合PSO动态更新初始参数,提高风险评估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基于PSO-FPN的室内风险评估方法可弱化燃气公司安检人员分析的主观不确定性,更为准确地量化风险因子演化过程,实现室内燃气泄漏风险的动态分析,有效支持户内燃气泄漏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室内燃气 风险评估 模糊Petri网(FPN) 粒子群优化算法(P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组合钻井技术研究及应用
17
作者 周文迪 庞敏 +2 位作者 贺文卿 周汉国 张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4,共8页
为解决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坚硬地层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井斜难控制、井壁易失稳等技术难题,实现油气储量的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在现用常规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段组合钻井技术适用性研究与工艺优化,针对石... 为解决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石炭系、二叠系坚硬地层可钻性差、地层倾角大、井斜难控制、井壁易失稳等技术难题,实现油气储量的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在现用常规钻井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分段组合钻井技术适用性研究与工艺优化,针对石炭系、二叠系的云质岩、火成岩难钻地层,提出气体钻井相关提速及安全施工配套技术,形成了地区施工规范;在气体钻井转钻井液施工后,优先选用“气体钻井+‘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组合钻井技术,并针对地层特点研发了不同尺寸的高效孕镶钻头系列,实现井斜控制与机械钻速双提高。该组合钻井技术在哈山3和哈山2等井成功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中哈山3井气体钻井机械钻速达到5.2m/h,较常规钻井方式提速3倍以上,转钻井液施工后采用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施工,地层倾角为30°,井斜控制良好,机械钻速接近1m/h,较常规钻井技术表现出良好的区域应用效果。现场应用表明,“气体钻井+‘孕镶钻头+涡轮钻具/高速螺杆’”组合钻井技术是实现胜利西部探区哈山地区中深层钻井提速提效的一种有效手段,但该组合钻井技术也存在瓶颈,结合对粒子冲击钻井技术的适用性研究,建议下步引进并完善粒子冲击钻井技术,力争实现区域钻井提速提效再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涡轮钻具 孕镶钻头 提速提效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用超声辅助Al_(2)O_(3)/Ni-W-Fe化学镀层组织及腐蚀性能
18
作者 刘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50-153,149,共5页
通过超声辅助技术在油气管道用Q195钢表面制备纳米Al_(2)O_(3)颗粒添加的Ni-W-Fe镀层,采用实验测试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Fe镀层组织具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呈现出紧密相连的连续胞状分布;加入纳米Al_(2)O_(3)颗... 通过超声辅助技术在油气管道用Q195钢表面制备纳米Al_(2)O_(3)颗粒添加的Ni-W-Fe镀层,采用实验测试手段研究其微观组织和腐蚀性能。结果表明:Ni-W-Fe镀层组织具有明显的非晶态特征,呈现出紧密相连的连续胞状分布;加入纳米Al_(2)O_(3)颗粒的复合镀层中存在大量的弥散小颗粒,加入Al_(2)O_(3)颗粒还可以作为镀膜生长的形核点,促进晶粒长大,最终形成细小的组织晶粒。采用超声辅助处理的复合镀层硬度和孔隙率均低于磁力搅拌处理的复合镀层。采用磁力搅拌和超声辅助均可降低镀层的腐蚀速率,添加Al_(2)O_(3)颗粒后复合镀层耐蚀能力明显提升。镀层表面生成了Ni3S2产物,能够对基体组织发挥优异的保护作用。镀层腐蚀区有微裂纹形成,凸起结构消失,腐蚀后镀层与基体组织间依旧呈现紧密结合状态。Ni、Si、W三种元素含量基本一致,可以推断腐蚀后镀层依旧能够对基体组织发挥优异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层 颗粒增强 超声辅助 磁力搅拌 微观组织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Cu-BTC基混合基质膜在CO_(2)分离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涛 高翔 +5 位作者 高继峰 邓海全 余显涌 周振华 唐玲 吕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40-3246,共7页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分离材料,其孔道结构独特,具有高度可调性和选择性,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在潮湿的环境下易损坏,这严重限制了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M...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分离材料,其孔道结构独特,具有高度可调性和选择性,在膜分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MOFs在潮湿的环境下易损坏,这严重限制了其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因此,提高MOFs的水稳定性,是实现其在膜分离领域应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柠檬酸铵(ammonium citrate,AC)功能化制备了具有高水稳定性的Cu-BTC-AC填料,并将其与Pebax 1657聚合物共混制备了系列不同掺杂量的MMMs,并考察了25℃饱和水蒸气下所制备Cu-BTC-AC/Pebax膜的CO_(2)/N_(2)分离性能。与纯Pebax膜相比,本工作中制备的MMMs具有更优异的CO_(2)渗透性和CO_(2)/N_(2)选择性,在CO_(2)渗透通量为776.5GPU时CO_(2)/N_(2)选择性为46.7。此外,AC功能化改性赋予填料的高水稳定性使得本工作中制备的MMMs具备了应用于实际工业气体分离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柠檬酸铵 水稳定性 混合基质膜 气体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气源混输管道在线气相色谱仪安装位置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8
20
作者 闫文灿 裴全斌 +3 位作者 夏宝丁 沈超 姜琛 李瑞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87-92,共6页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实时监测管道中天然气组分的变化是目前大型输气场站保证天然气计量准确性的关键工艺,而在线气相色谱仪抽取样品的代表性则是保证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因素,对于多气源汇合的输气场站,不同气源天然气的混合程... 采用在线气相色谱仪实时监测管道中天然气组分的变化是目前大型输气场站保证天然气计量准确性的关键工艺,而在线气相色谱仪抽取样品的代表性则是保证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因素,对于多气源汇合的输气场站,不同气源天然气的混合程度直接关系到在线气相色谱仪所取样品的代表性。为此,以中石化川气东送工程的普光首站为例,按照该站的工况条件,采用FLUENT软件对多气源天然气的混合规律进行了仿真模拟,探讨了多气源天然气混合距离与温度、压力、流速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多气源天然气混合均匀的最近位置。试验结果表明:(1)含两种不同摩尔分数值组分的天然气在汇管不同位置处混合的均匀程度不同——距汇管50 m处天然气各组分混合不均匀,具明显分层现象,距汇管150 m处天然气各组分的混合开始呈现均匀状态,但仍存在分层现象,距汇管280 m处天然气各组分混合完全呈现出均匀状态,其CH_4摩尔分数为98.30%,CO_2摩尔分数为0.95%;(2)在普光首站距混合点280 m以远处的位置安装在线气相色谱仪取样较为合适;(3)对于气源体积流量或气源的体积流量差别较大、压力较高或温度较低的工况条件,在线气相色谱仪的取样点可适当靠近混合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普光首站 多气源混输管道 天然气计量 在线气相色谱仪 安装位置 取样点 分析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