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东部断陷盆地页岩油成藏条件与勘探潜力 被引量:68
1
作者 武晓玲 高波 +3 位作者 叶欣 边瑞康 聂海宽 卢福长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5-462,共8页
页岩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类型,拓展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湖相泥页岩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埋藏较浅、普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具有巨大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在与北美典型页岩油产区对比的基... 页岩油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资源类型,拓展了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湖相泥页岩分布范围广、有机质丰度高、厚度大、埋藏较浅、普遍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具有巨大的页岩油资源潜力。在与北美典型页岩油产区对比的基础上,对中国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页岩油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富有机质泥页岩的沉积相带、岩石组合、储集空间类型、烃源条件等特征,将页岩油藏划分为深凹区纯泥页岩型、盐间型(盐间高压泥页岩裂缝型、盐间泥页岩夹薄砂岩裂缝型、盐间泥质云岩裂缝型)和泥页岩夹脆性层型(泥页岩夹薄砂岩型、泥页岩夹灰岩型、云质泥岩夹白云岩型)3大类页岩油藏类型,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东部断陷盆地古近系页岩油的勘探潜力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预测了页岩油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分布特征 页岩油藏类型 有利区带 页岩油 东部断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油田高勘探区复杂断块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人玲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4-308,共5页
江苏油田地表水系发达 ,地下断块油藏错综复杂 ,属于典型的断块小油气藏发育区。油藏类型复杂、规模小 ,非均质性强、工作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面施工条件导致勘探与开发阶段无法明确区分 ,有利于实施滚动勘探开发这一方法。江苏... 江苏油田地表水系发达 ,地下断块油藏错综复杂 ,属于典型的断块小油气藏发育区。油藏类型复杂、规模小 ,非均质性强、工作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地面施工条件导致勘探与开发阶段无法明确区分 ,有利于实施滚动勘探开发这一方法。江苏油田在滚动勘探开发中 ,将勘探任务与开发部署紧密结合 ,按照滚动勘探、滚动评价、滚动开发的工作程序来统筹安排和部署油气勘探开发研究与生产工作。滚动勘探开发工作中的关键技术与主要方法包括三维构造精细解释与早期油藏评价、关键井实施与重新评价、多学科紧密结合与概念设计、方案论证与方案优化等内容。江苏油田通过实施滚动勘探开发 ,不仅发展和形成了许多关键技术 ,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储量、产能增长幅度高于“八·五”以前任何发展时期。确实体现了勘探开发一体化 ,增储上产一体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油田 滚动勘探开发 工作程序 关键技术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穆格莱德盆地福拉凹陷油气成藏特征及勘探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何碧竹 汪望泉 吕延仓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09-718,共10页
福拉凹陷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湖相好—极好烃源岩,但热演化程度低、成藏主控因素不确定,勘探潜力不明。通过地层层序划分、构造分析、沉积相分析,认为张剪性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福拉凹陷的构造与沉积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 福拉凹陷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湖相好—极好烃源岩,但热演化程度低、成藏主控因素不确定,勘探潜力不明。通过地层层序划分、构造分析、沉积相分析,认为张剪性区域构造背景控制福拉凹陷的构造与沉积发育,下白垩统Abu Gabra组发育有一定规模有效生烃凹陷,可形成Abu Gabra组烃源岩层,Abu Gabra组自储自盖,Bentiu组储、Aradeiba组盖及Aradeiba组自储自盖等3套生储盖组合,其中第二套储盖组合为该凹陷不同于六区其他凹陷的良好储盖组合。紧邻生烃凹陷、继承性发育的构造带,如中部滚动背斜—断鼻、南部次凹西缘断鼻、南部断阶带断鼻、北部次凹东缘断鼻等构造带是有利的成藏带。继承性发育的Fula1号滚动背斜、Fula2号断鼻构造具有多套储盖组合,勘探风险低,为有利的勘探目标。这些认识为福拉凹陷油气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且其研究方法及思路也为新区油气勘探提供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主控因素 成藏区带 勘探目标 福拉凹陷 穆格莱德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波-转换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在页岩气藏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袁书坤 陈开远 +2 位作者 Bob A Hardage 冯志强 魏水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8-174,共7页
近几年的页岩油气开发实践表明,页岩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段的方位对页岩气单井产量、采收率及页岩气开采的经济性影响较大,而页岩非均质性主要受到天然微裂缝的影响。因此,开展页岩内天然微裂缝研究,寻找页岩储层"甜点"等是成功... 近几年的页岩油气开发实践表明,页岩非均质性及水平井段的方位对页岩气单井产量、采收率及页岩气开采的经济性影响较大,而页岩非均质性主要受到天然微裂缝的影响。因此,开展页岩内天然微裂缝研究,寻找页岩储层"甜点"等是成功部署高产气井、提高页岩气开采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基于美国阿巴拉契亚盆地Marcellus页岩区的3C/3D高分辨率地震资料,利用快/慢速转换横波(PSV-1/PSV-2)反射时间厚度差法,对Marcellus地层的天然微裂缝发育带进行了探测。应用纵-转换横波(PP-PS)联合反演技术,结合联合反演密度、纵横波速度比(vP/vS)等组合属性参数,对天然微裂缝的开闭性及张性天然微裂缝孔隙空间的含气性分别进行了识别和检测,并利用实钻井资料对地球物理方法预测的页岩储层"甜点"(含气张性微裂缝)进行验证,取得较好效果。实际应用表明,纵-横波联合反演技术对于张性天然微裂缝的识别及含气性检测具有突出优势,能有效降低钻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横波 联合反演 微裂缝探测 含气性检测 Marcellus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泥薄互层稠油边际油藏经济开发方式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人玲 唐湘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边际油藏的开发可行性必须将开发方式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来评价。江苏油田的韦5断块属中低渗、砂泥薄互层的普通稠油油藏,可归于边际油田。对该油藏的室内微观驱油机理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入水温度对其驱油效率和开发效果影... 边际油藏的开发可行性必须将开发方式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来评价。江苏油田的韦5断块属中低渗、砂泥薄互层的普通稠油油藏,可归于边际油田。对该油藏的室内微观驱油机理研究、油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注入水温度对其驱油效率和开发效果影响不大,冷、热水驱替及CO2吞吐的启动压力均较高而驱油效率不高,较经济的开发方式为降压开采一段时间后转入注水或蒸汽吞吐或蒸汽吞吐转水驱。结合矿场开发先导性试验结果,韦5断块稠油油藏应采用注改性水方式开发,以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效果;对条件合适的生产井进行短缝压裂,提高单井产能;选择部分条件具备的井蒸汽吞吐,以提高采油速率,从而提高开发效果和总体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经济开发方式 微观驱油 蒸汽吞吐 水力压裂 注改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圈闭勘探决策思路和方法再讨论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川 彭苏萍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80,共6页
基于油气勘探工作的分阶段性,油气勘探决策阶段可划分为盆地选择决策、区带选择决策和圈闭选择决策3个阶段,各勘探决策阶段决策的性质、目的、原则和方法不同。油气圈闭勘探决策是短期、阶段性的战术决策,因此,它不考虑前期勘探的投入... 基于油气勘探工作的分阶段性,油气勘探决策阶段可划分为盆地选择决策、区带选择决策和圈闭选择决策3个阶段,各勘探决策阶段决策的性质、目的、原则和方法不同。油气圈闭勘探决策是短期、阶段性的战术决策,因此,它不考虑前期勘探的投入和后期的开发投入,从而避免了以前油气勘探决策工作陷入到“繁文缛节”的难于实际操作的境地。油气圈闭勘探决策只根据圈闭勘探阶段优选圈闭的目的,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多的储量为决策的原则,采用圈闭勘探投资极限确定、圈闭综合排队和圈闭钻探风险分析的方法,实现在给定的投资下,从已落实的圈闭中优选出一批勘探风险最小,能获得最多储量的圈闭。或在给定的储量任务下,筛选出一批勘探风险最小,勘探成本最低的圈闭,作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钻探目标。应用油气圈闭勘探决策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四川盆地川西坳陷圈闭勘探决策的实际资料,优选了位于绵竹-盐亭中部隆起带、龙泉山熊坡断褶带、鸭子河-平落坝隐伏断褶带和什邡-邛崃中央向斜带的10个圈闭,列为当前勘探阶段的钻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探决策阶段 圈闭勘探决策 川西坳陷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加蓬次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勘探潜力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念发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7,204,共5页
北加蓬次盆是一个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形成的中、新生代复合盆地,油气成藏明显受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盐岩变形等地质因素的控制。盆地东部因抬升剥蚀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烃源岩及油气藏没有很好地保存,导致了东部构造带... 北加蓬次盆是一个裂谷盆地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叠加形成的中、新生代复合盆地,油气成藏明显受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盐岩变形等地质因素的控制。盆地东部因抬升剥蚀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烃源岩及油气藏没有很好地保存,导致了东部构造带和西部构造带油气资源贫富差异较大。沉积环境影响储层发育,上白垩统浊积扇砂体和三角洲砂体是盐上层系最重要的储层,油气圈闭的形成与盐岩构造活动密切相关,圈闭类型丰富多彩。根据盐上层系烃源岩和浊积砂体储层分布等地质规律研究,北加蓬次盆大西洋深水斜坡带的中南部处于Azile组主力烃源岩分布区,油气源供给条件优越,储层发育,油气成藏条件得天独厚,是盆地油气勘探最有利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藏 主控因素 勘探潜力 北加蓬次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陆油气,上下求索——贺《石油实验地质》创刊40周年
8
作者 周玉琦 易荣龙 +2 位作者 黄泽光 舒文培 林宗满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28-633,660,共7页
关键词 《石油实验地质》 中国 陆相油气资源 海相油气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提高采收率机理及矿场实践
9
作者 刘仁静 陆文明 《岩性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0-188,共9页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断块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流线固定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原理,通过室内物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细分开发层系、轮注轮采”的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技术,并验证了该技术... 针对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古近系断块油藏水驱开发后期流线固定导致注入水无效循环的问题,基于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原理,通过室内物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提出了“细分开发层系、轮注轮采”的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技术,并验证了该技术可提高采收率的原理。研究结果表明:(1)利用注采耦合开发技术建立的“注入期间的高渗通道与低渗通道吸水量比模型”和“采油期间主流线和非主流线产油量比模型”均揭示了“改变压力场促进渗流场调整,实现均匀注入和均匀采出,扩大水驱波及系数和增加驱油效率”的注采耦合渗流力学机制。(2)注采耦合技术可以实现“扩大波及系数、增加驱油效率”,起到类似“调剖”的作用,高含水期通过此项技术可将低渗透岩心的分流率由1.0%提到18.6%,模型驱替更均衡;经过2个轮次的注采耦合调整,高、低渗透岩心的原油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0.3%和16.1%。(3)研究区D断块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二段Es236含油小层油藏注采耦合开发数值模拟结果显示,主流线和非主流线驱替更均匀,两者压力梯度极差由2.3下降至1.4。经过3个轮次注采耦合开发调整,沙二段3—6砂层组油藏平均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2%,累计增油1 760 t,提高原油采收率2.1%,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采耦合 物理模拟 数值模拟 极差 渗流场 水驱采收率 断块油藏 沙河街组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南北两侧含油构造油源及烃源灶转移 被引量:24
10
作者 张枝焕 秦黎明 +5 位作者 李伟 王春江 邱楠生 孟闲龙 张振英 袁东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6-836,共11页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油田或含油气构造,油层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3个构造主要目的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永进构造目的层为侏罗系头屯河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为了揭示研究区原油的油源特征以及车莫古隆起对油源及成藏过程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原油及相关层位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烃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油气成藏特征,并结合构造地质资料讨论了车莫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对研究区油气源特征、油气藏形成过程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或同一构造不同层位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五类,这五类原油在区域分布特征、油气来源及烃源灶位置等方面均存在差别。车莫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生油凹陷的展布特征及主要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历史共同决定了研究区不同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烃源灶位置的分布及其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分析 烃源灶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碎屑岩与火山岩混积岩系层序地层学研究初探--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佳木河组为例 被引量:16
11
作者 祝彦贺 颜耀敏 +2 位作者 王英民 耳闯 李羊羊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5-263,共9页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剖析西准噶尔地区盆山耦合关系、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地段。该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地层。火山岩与碎屑岩组成的地层单元有广义上的成因联系,因为它们都属于史密斯地层,...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冲断带是剖析西准噶尔地区盆山耦合关系、沉积体系发育的关键地段。该区二叠系佳木河组为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组成的混积地层。火山岩与碎屑岩组成的地层单元有广义上的成因联系,因为它们都属于史密斯地层,并均具有旋回特征。针对不同的岩性区:碎屑岩岩性区、火山岩与碎屑岩共存区、纯火山岩区,找出由于构造火山活动、相对湖平面变化等因素形成的可作为层序界面的不整合面。碎屑岩岩性区不整合面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削蚀、底超、双向下超、顶超、下切谷等;共存区为同时发育火山岩与碎屑岩的削蚀带,不整合面类型较复杂;纯火山岩区表现为相对湖平面下降形成的削蚀不整合面。故可以通过地震、钻测井资料识别各类不整合面,并依据火山喷发方式、火山旋回、沉积旋回,按照不同对比原则进行经典层序地层学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佳木河组 层序地层学 火山岩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12区超深井快速钻井技术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成岭 李作宾 +3 位作者 蒋金宝 杜文军 王甲昌 王德成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21,共5页
对塔河油田深井钻井中存在的中上部起下钻严重阻卡,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井壁稳定性差,及深部地层机械钻速低、易斜等技术难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应用中上部防阻卡技术,螺杆复合钻井技术,井壁稳定技术和... 对塔河油田深井钻井中存在的中上部起下钻严重阻卡,三叠系、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井壁稳定性差,及深部地层机械钻速低、易斜等技术难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例如应用中上部防阻卡技术,螺杆复合钻井技术,井壁稳定技术和深部防斜打快技术等。在塔河油田十余口超深井的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中上部严重阻卡的问题,钻井提速效果显著,平均机械钻速提高了22.7%,钻井周期缩短了1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卡 复合钻井 井眼稳定 防斜打快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7
13
作者 侯高文 刘和甫 左胜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78,共5页
尼日尔三角洲的形成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的白垩纪初期,尼日尔三角洲雏形初具,伴生的火山活动形成的热隆起为第三系有机质转化提供了热源;晚期的古新世—始新世,尼日尔三角洲基本定型,生长断层大量发育,并伴生大量的滚动背斜。滚... 尼日尔三角洲的形成可分为早、晚两个阶段,早期的白垩纪初期,尼日尔三角洲雏形初具,伴生的火山活动形成的热隆起为第三系有机质转化提供了热源;晚期的古新世—始新世,尼日尔三角洲基本定型,生长断层大量发育,并伴生大量的滚动背斜。滚动背斜基本分为4种:1)简单滚动背斜;2)由两条或多条生长断层与主控断层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滚动背斜构造;3)由一条或多条反向(北倾)断层与主控断层形成的滚动背斜构造;4)由于页岩向上隆起、造成滚动背斜顶部崩塌而形成的构造。以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多与生长断层形成的滚动背斜有关,且发育有非构造圈闭油气藏。继承性发育的巨厚三角洲沉积、良好的生烃条件、稳定发育的储层和盖层及作为主要运移通道的断层等是尼日尔三角洲油气富集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分布 控制因素 构造油藏 尼日尔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Horm-Nantu油田纳波组潮坪微相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丁增勇 陈文学 +4 位作者 高彦楼 刘毅 陈诗望 衣英杰 赵博宇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50,共8页
以小层为基本单元,利用岩心、录井资料对潮坪沉积环境中各微相类型进行了有效识别和划分,建立了潮坪相沉积模式。结合测井解释,总结出不同环境中所形成的岩石记录的沉积特征以及各类沉积单元在测井曲线上的特殊响应。同时,借助地震属性... 以小层为基本单元,利用岩心、录井资料对潮坪沉积环境中各微相类型进行了有效识别和划分,建立了潮坪相沉积模式。结合测井解释,总结出不同环境中所形成的岩石记录的沉积特征以及各类沉积单元在测井曲线上的特殊响应。同时,借助地震属性和反演技术确定不同层位的潮道走向及砂体延展范围,从而在井资料有限的条件下获得了研究区小层沉积微相的展布特征。研究认为,Horm-Nantu油田上白垩统LU和M1层主要发育潮坪沉积体系。LU自下而上整体上粒度由粗变细,下部LU-4、LU-3两小层均发育厚度大、物性好的潮道砂体,由海向陆延伸较远。LU-2小层只有向海一侧发育了小范围的粗粒潮道沉积,大面积为泥质沉积,垂向上形成了典型的海退型进积序列。LU-1小层未发育潮道沉积,粒度较粗的仅为砂坪沉积。M1自下而上为两次潮汐周期沉积而成,下部M1-2小层发育两个规模较大的主潮道,潮道方向自南西向北东延伸;上部M1-1小层只发育一个潮道,是在另一轮的潮汐周期内的混合坪环境而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波组 潮坪相 微相展布 地震属性 Oriente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力学参数求取方法进展 被引量:85
15
作者 路保平 鲍洪志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4-47,共4页
准确求取岩石力学参数对于制定完善的钻井、完井与油气开发方案和技术措施,降低作业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两种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即实验室试验法和测井资料法,其中由于测井资料的获取相对容易, 且表征地层的信息连续,因而得... 准确求取岩石力学参数对于制定完善的钻井、完井与油气开发方案和技术措施,降低作业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两种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方法,即实验室试验法和测井资料法,其中由于测井资料的获取相对容易, 且表征地层的信息连续,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给出了利用测井资料求取岩石弹性参数和强度参数的基本公式,对钻井与开采过程中由于泥页岩水化和岩石环境的改变对岩石力学参数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找出了其变化规律,并给出了相应的求取岩石力学参数的数学模型,丰富和完善了岩石力学参数求取方法,指出在求取地层坍塌压力、地应力等参数及制定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时,应当应用当时地层条件下的岩石力学参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石性质 地层参数 测井资料 实验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区的地壳密度与岩石结构 被引量:10
16
作者 赵兵 张素芳 李守林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8-107,共10页
地壳岩石组成是理解地壳岩石圈演化的重要约束.我们以琼东南盆地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为约束,正演拟合布格重力异常分布,获得了琼东南盆地区地壳密度结构模型.然后,对地壳密度模型进行温压校正,结合地壳速度模型以及全球常见地壳组成岩石... 地壳岩石组成是理解地壳岩石圈演化的重要约束.我们以琼东南盆地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为约束,正演拟合布格重力异常分布,获得了琼东南盆地区地壳密度结构模型.然后,对地壳密度模型进行温压校正,结合地壳速度模型以及全球常见地壳组成岩石的高温高压实验成果,推断了琼东南盆地区5个凹陷上地壳岩石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琼东南盆地区地壳岩石密度具有强烈的纵横向非均匀性,岩石密度空间变化与凹陷、隆起相间构造格局密切相关.琼东南盆地区中部呈现分层高密度结构特征.其中,10 km深处存在3个孤立的高密度异常区;16 km深处形成北东走向的高密度异常带;22 km深处存在2个独立的高密度异常区.琼东南盆地区内乐水一陵水、松南宝岛凹陷上地壳岩石组成与其他凹陷具有明显差异,但均存在玄武岩或玄武岩质岩石.支持琼东南盆地形成演化受控于低角度拆离断层作用与地幔挤出构造同时发生的简单剪切岩石圈伸展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密度结构 岩石组分 布格重力异常 温压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发现历程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17
作者 黎玉战 徐传会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80-186,共7页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中国石化新星油气分公司"九五"期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在塔河油田勘探评价过程中,勘探家们不断深化油气成藏和聚集规律性的认识,按照"逼近主力烃源岩,以大型古隆起、...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南部,是中国石化新星油气分公司"九五"期间发现的大型油气田。在塔河油田勘探评价过程中,勘探家们不断深化油气成藏和聚集规律性的认识,按照"逼近主力烃源岩,以大型古隆起、古斜坡为勘探目标,靠近大型断裂、大型不整合面,寻找大型原生油气藏"的勘探思路,建立并不断完善了油气层储层识别和预测、油气层保护、油气层酸化压裂等勘探方法技术系列。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超深层非常规海相碳酸盐岩整装大油田。塔河油田的发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对于尽快实现国家"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石油工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勘探 发现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非深水钻井完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21
18
作者 路保平 李国华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6,共6页
中国石化围绕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海外海上油气风险勘探开发,以作业者身份在西非尼日利亚JDZ区块完成水深超过1 600m的深水油气井5口,初步形成了以浅层危害物识别与控制、井身结构优化、深水钻井装备优选、导管... 中国石化围绕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参与海外海上油气风险勘探开发,以作业者身份在西非尼日利亚JDZ区块完成水深超过1 600m的深水油气井5口,初步形成了以浅层危害物识别与控制、井身结构优化、深水钻井装备优选、导管喷射下入、深水井控、深水钻井液和深水固井等钻井完井关键技术,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进展,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我国石油公司作为作业者完成的第一口深水油气井——Bomu-1井为例,介绍了西非深水钻井完井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Bomu-1井 中国石化 西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泡沫钻井技术在也门砂岩地层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崔卫华 侯绪田 +2 位作者 郑清国 毛迪 江山红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7-109,共3页
针对也门Abyed-2井大尺寸井眼灰岩裂缝性地层漏失、疏松砂泥岩井眼失稳等一系列钻井难题,确定了采用泡沫气基流体钻过灰岩地层、抑制性硬胶泡沫钻过不稳定砂泥岩地层、零滤失高效泡沫压井液保证起下钻安全的多套气体钻井施工方案。现场... 针对也门Abyed-2井大尺寸井眼灰岩裂缝性地层漏失、疏松砂泥岩井眼失稳等一系列钻井难题,确定了采用泡沫气基流体钻过灰岩地层、抑制性硬胶泡沫钻过不稳定砂泥岩地层、零滤失高效泡沫压井液保证起下钻安全的多套气体钻井施工方案。现场施工表明,空气/泡沫钻井工艺提高了灰岩地层的机械钻速,避免了裂缝性灰岩、疏松砂泥岩地层出现恶性漏失,能维持疏松砂泥岩地层的井眼稳定,有效缓解了严重缺水地区钻井施工对生产用水的依赖,降低了钻井成本。空气/泡沫钻井工艺在该井的成功应用,为也门1区块的优快钻井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钻井 泡沫钻井 砂岩 也门 Abyed-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强凝胶堵剂的封堵性能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韩秀贞 李宏岭 +1 位作者 侯吉瑞 张宏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1-123,共3页
用常规堵剂深部封堵窜流型地层较困难,室内研发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有机复合交联剂和引发剂为主要成分的强凝胶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检测其深部运移特性和深部封堵性能。实验表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 用常规堵剂深部封堵窜流型地层较困难,室内研发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有机复合交联剂和引发剂为主要成分的强凝胶堵剂,采用30m超长填砂管检测其深部运移特性和深部封堵性能。实验表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较强的抗剪切能力、较好的选择封堵性和极强的封堵性能,能够满足吉林油田矿场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深部封堵 深部运移 抗剪切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