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贵州黄平凹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泽恒
薛秀丽
张桂权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33-43,共11页
黄平凹陷上震旦统—三叠系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互沉积,厚度达5000~6000m,曾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过程。主要有三套烃源岩,即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碳质泥页岩,为"好"烃源岩;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炭质泥页岩和灰岩,以及下寒武统变马...
黄平凹陷上震旦统—三叠系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互沉积,厚度达5000~6000m,曾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过程。主要有三套烃源岩,即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碳质泥页岩,为"好"烃源岩;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炭质泥页岩和灰岩,以及下寒武统变马冲组—耙榔组泥页岩、炭质泥岩,均为"较好"烃源岩。含油气层主要为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石灰岩、变马冲组—耙榔组砂岩、志留系翁项群二段砂岩和三段泥岩中的砂岩夹层。盖层分布广,厚度大,封盖性好。生储盖组合重复出现,油源、构造的配置关系很好,具有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近期的浅层地震资料表明,虎庄背斜和鱼洞向斜分别可是寻找深层天然气和浅层油气的远景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平凹陷
古生代
烃源岩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远景
油气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唐大卿
汪立君
+1 位作者
曾韬
冯兴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样式及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改造。研究结果显示晚印支期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已具雏形,燕山晚期构造定型,在中构造层形成大量的北东向构造,喜山期被北西向构造叠加改造。进而从构造角度剖析了喜山运动特别是断裂、褶皱及局部构造的演化对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表明喜山运动对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圈闭油气藏的空间几何形态、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疏导体系及储盖条件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山运动
改造作用
构造特征
油气藏
普光油气藏
毛坝场油气藏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
12
3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1 位作者
刘洛夫
雷声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9-433,共15页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深湖亚相和滨 -浅湖亚相。层序Ⅱ湖泊沉积范围广 ,厚度大 ,厚层的湖相暗色泥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滨 -浅湖亚相。盆地中古近系沉积经过了洪积或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 (扇三角洲 )→河流的发育过程 ,反映了盆地从初期形成→扩张→萎缩的完整的演化序列。在层序Ⅰ和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 ,田东凹陷的中央断凹、南部次凹和那笔凸起的北部断鼻等区带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三角洲砂岩 ,这些砂岩处于烃源岩成熟区 ,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是河道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在层序Ⅱ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北部陡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 ,与烃源岩指状交叉接触 ,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容易形成大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
百色盆地
那读组
扇三角洲
古近系
沉积相
烃源岩
河流相
体系域
三角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
被引量:
13
4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1 位作者
赵陵
刘培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总体上在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就已经进入了过成熟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同时油气生成史表明,南盘江盆地东部地区大致在晚二叠世末期或早三叠世初期,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完全裂解成甲烷天然气;西部地区则在晚三叠世,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才彻底裂解成甲烷天然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
油气生成
泥盆系
南盘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
20
5
作者
周明辉
梁秋原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第2期17-24,共8页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石灰岩和碳质页岩,Ro值普遍在2%以上,主体处于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育地区性黑色页岩和碳质灰岩等烃源岩。主力储层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及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区域盖层发育于下寒武统下部和下志留统下部,皆以泥质岩为主。各区块海相“下组合”纵向生储盖组合发育情况有所差异,黔中隆起区和黔南坳陷有两套组合,滇黔北部坳陷则有四套组合。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是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中隆起
震旦纪
早古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地质特征
地层组合
生储盖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贵州黄平凹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
10
1
作者
赵泽恒
薛秀丽
张桂权
机构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7年第3期33-43,共11页
文摘
黄平凹陷上震旦统—三叠系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交互沉积,厚度达5000~6000m,曾具有较好的油气成藏过程。主要有三套烃源岩,即震旦系陡山沱组黑色碳质泥页岩,为"好"烃源岩;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炭质泥页岩和灰岩,以及下寒武统变马冲组—耙榔组泥页岩、炭质泥岩,均为"较好"烃源岩。含油气层主要为下寒武统九门冲组石灰岩、变马冲组—耙榔组砂岩、志留系翁项群二段砂岩和三段泥岩中的砂岩夹层。盖层分布广,厚度大,封盖性好。生储盖组合重复出现,油源、构造的配置关系很好,具有较好的油气保存条件。近期的浅层地震资料表明,虎庄背斜和鱼洞向斜分别可是寻找深层天然气和浅层油气的远景构造。
关键词
黄平凹陷
古生代
烃源岩
油气成藏条件
油气勘探远景
油气潜力
Keywords
Paleozoic
Source rock
Condition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Hydrocarbon potential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Huangping Sag
分类号
TE12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
被引量:
18
2
作者
唐大卿
汪立君
曾韬
冯兴雷
机构
中国
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5CB422105)
文摘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是当前我国南方海相油气勘探的重要探区和突破区,在对该区约500 km2三维地震精细解释结果和区域构造背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构造演化剖面和普光、毛坝场两个典型油气藏的综合特征,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应力场下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样式及构造圈闭的形成与后期叠加改造。研究结果显示晚印支期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已具雏形,燕山晚期构造定型,在中构造层形成大量的北东向构造,喜山期被北西向构造叠加改造。进而从构造角度剖析了喜山运动特别是断裂、褶皱及局部构造的演化对早期油气藏的调整改造作用,研究表明喜山运动对宣汉—达县地区普光、毛坝场等构造圈闭油气藏的空间几何形态、构造演化特征、断裂疏导体系及储盖条件等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
喜山运动
改造作用
构造特征
油气藏
普光油气藏
毛坝场油气藏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
Keywords
Himalayan Movement
reformati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il and gas pool
Puguang reservoir
Maobachang reservoir
Xuanhan-Daxian area in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分类号
TE121.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被引量:
12
3
作者
陈元壮
吴明荣
刘洛夫
雷声刚
机构
石油大学(北京)资源与信息学院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19-433,共15页
基金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2 0 0 0年"百色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及岩性油藏勘探研究"项目 (2 -6/6)的部分研究成果
文摘
利用野外露头、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 ,对盆地古近系始新统那读组和百岗组进行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那读组和百岗组可划分为 3个Ⅲ级层序 ,9个体系域 ,那读组那三段构成层序Ⅰ ,那读组那二段和那一段构成层序Ⅱ ,百岗组构成层序Ⅲ。层序Ⅰ和层序Ⅱ是盆地断陷期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河流相、三角洲相、扇三角洲相、深湖亚相和滨 -浅湖亚相。层序Ⅱ湖泊沉积范围广 ,厚度大 ,厚层的湖相暗色泥岩是盆地主要烃源岩和区域性盖层。层序Ⅲ是盆地坳陷期的沉积 ,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河流相、三角洲相和滨 -浅湖亚相。盆地中古近系沉积经过了洪积或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湖泊 (扇三角洲 )→河流的发育过程 ,反映了盆地从初期形成→扩张→萎缩的完整的演化序列。在层序Ⅰ和层序Ⅱ的低水位体系域 ,田东凹陷的中央断凹、南部次凹和那笔凸起的北部断鼻等区带发育长轴分布的河流三角洲砂岩 ,这些砂岩处于烃源岩成熟区 ,油气成藏条件优越 ,是河道岩性油藏勘探的有利区。在层序Ⅱ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 ,北部陡坡发育扇三角洲砂体 ,与烃源岩指状交叉接触 ,有利于油气运聚成藏 ,容易形成大量上倾尖灭岩性油藏。
关键词
层序
百色盆地
那读组
扇三角洲
古近系
沉积相
烃源岩
河流相
体系域
三角洲相
Keywords
sequence stratigraphy,sedimentary facies,lithologic reservoir, Paleogene,Baise Basin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39.2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
被引量:
13
4
作者
赵孟军
张水昌
赵陵
刘培初
机构
中国
石油
勘探
开发
研究院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贵州科研所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1-275,共5页
基金
"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BA605A-06)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项目(P00045)
文摘
南盘江盆地过成熟烃源岩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因此恢复该地区油气生成过程将十分困难。应用化学动力学的2种方法开展了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和油气生成、演变过程的研究。烃源岩热演化史研究表明,南盘江盆地中下泥盆统烃源岩总体上在海西晚期—印支早期就已经进入了过成熟阶段,但是不同地区的热演化过程存在差异。同时油气生成史表明,南盘江盆地东部地区大致在晚二叠世末期或早三叠世初期,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完全裂解成甲烷天然气;西部地区则在晚三叠世,中泥盆统烃源岩生成的原油才彻底裂解成甲烷天然气。
关键词
烃源岩
热演化
油气生成
泥盆系
南盘江盆地
Keywords
source rock
thermal evolution
oil and gas generation
Devonian
the Nanpanjiang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被引量:
20
5
作者
周明辉
梁秋原
机构
西北大学
中国石化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海相油气地质》
2006年第2期17-24,共8页
文摘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包括滇黔北部坳陷、黔中隆起、滇东隆起、黔西南坳陷、黔南坳陷和武陵坳陷等六个一级构造单元。“下组合”包括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和志留系,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两套区域性海相烃源岩,包括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碳质页岩和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石灰岩和碳质页岩,Ro值普遍在2%以上,主体处于高成熟晚期—过成熟早期。上震旦统陡山沱组发育地区性黑色页岩和碳质灰岩等烃源岩。主力储层包括上震旦统灯影组、中—上寒武统、下奥陶统桐梓组—红花园组及下志留统石牛栏组。区域盖层发育于下寒武统下部和下志留统下部,皆以泥质岩为主。各区块海相“下组合”纵向生储盖组合发育情况有所差异,黔中隆起区和黔南坳陷有两套组合,滇黔北部坳陷则有四套组合。以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为烃源岩、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为储层、下寒武统泥岩为盖层的生储盖组合,是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系。
关键词
黔中隆起
震旦纪
早古生代
构造演化
油气地质特征
地层组合
生储盖组合
Keywords
Early Paleozoic
Sinian
Play
Structural evolution
Petroleum geological conditions
Qianzhong Uplift
分类号
P542.1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P618.130.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贵州黄平凹陷下古生界油气勘探潜力
赵泽恒
薛秀丽
张桂权
《海相油气地质》
2007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川东北宣汉-达县地区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藏的改造作用
唐大卿
汪立君
曾韬
冯兴雷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广西百色盆地古近系始新统沉积相特征及演化
陈元壮
吴明荣
刘洛夫
雷声刚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盘江盆地主要烃源岩热演化史及油气生成史
赵孟军
张水昌
赵陵
刘培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黔中隆起及其周缘地区“下组合”油气地质特征
周明辉
梁秋原
《海相油气地质》
2006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