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夹层型陆相页岩油储层压裂裂缝扩展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柴妮娜 李嘉瑞 +3 位作者 张力文 王俊杰 刘亚鹏 朱伦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0,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沉积了一套泥页岩及细粒砂质岩,具有丰富的页岩油资源,勘探开发评估资源量合计达十几亿吨。但页岩油储层可动性差、地层埋深浅,水平段层理、断缝、断层发育,裂缝扩展形态未知,体积压裂改造难度大。针对长7段井下储层获取的全直径致密砂泥岩岩心和页岩岩心,利用水泥包裹岩心方法开展真三轴室内压裂物模实验,获取水力裂缝形态,揭示弱应力场下页岩油储层水力裂缝扩展机理。实验发现,页岩油储层层状结构较密集,岩石颗粒之间胶结性较弱,压裂液容易沿着层理渗滤,在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小于2 MPa时,水力裂缝形态多为水平缝,压裂液主要沿层理或水平的天然裂缝渗滤;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之差增加到7 MPa时,会出现垂向穿层缝,形成局部台阶,最后被弱胶结层理面捕获后,沿层理渗滤延展。因此,压裂施工时,优选垂向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差值较大的区域进行施工(井口位于山顶),有利于水力裂缝垂向延展,增加储层的体积压裂效果,提高页岩油产量和增大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层型页岩油储层 水力压裂实验 最大水平主应力 水力裂缝形态 天然裂缝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裂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扰动机制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沈杰 徐浩 +6 位作者 邓虎成 何建华 李国峰 刘岩 宋威国 邓乃尔 武瑾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30,共16页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区内断裂广泛发育,断裂带附近地应力场特征规律不明,严重制约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差应变实验、声发射实验、测井解释地应力大小、波速各向...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定北地区上古生界致密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但区内断裂广泛发育,断裂带附近地应力场特征规律不明,严重制约该区油气勘探开发。【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差应变实验、声发射实验、测井解释地应力大小、波速各向异性实验、古地磁实验、成像测井与偶极声波测井资料解释地应力方向、数值模拟等多方法融合开展研究区上古生界地应力场特征精细解析,以期查明定北地区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其扰动机制。【研究结果】定北地区上古生界三向应力具有垂向主应力>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的特征,区域地应力场大小主要受断裂带控制,应力扰动程度与断裂部位、断裂规模、断裂成因等因素有关,其中溶塌型断裂带区域三向应力相对最低。区域主应力场方向为N35°E~N45°E,储层地应力方向主要受区域主应力场方向和断裂带控制,不同类型断裂带引起的地应力扰动范围和扰动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地应力扰动范围主要受断裂走向与断层长度所影响。【结论】基于地应力场特征研究,本文明确了定北地区地应力大小及方向的分布特征和扰动规律,探讨了不同成因断裂带对地应力大小的扰动机制,并建立了研究区地应力方向扰动宽度预测模型,对后续井网部署及压裂改造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 断裂 岩溶 分布特征 扰动机制 数值模拟 油气勘查工程 定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多簇压裂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何青 姚昌宇 李国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5-118,共4页
泾河油田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改造后初产低、递减速率快的问题。为此,从如何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出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压裂改造效果为目标,提出了水平井多簇压裂技术,该技术具有储层改造体积大、裂缝区带宽、可有效提高沟通天然裂缝的... 泾河油田常规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改造后初产低、递减速率快的问题。为此,从如何有效沟通天然裂缝出发,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压裂改造效果为目标,提出了水平井多簇压裂技术,该技术具有储层改造体积大、裂缝区带宽、可有效提高沟通天然裂缝的几率等优点。最终确立了适合泾河油田长8油藏的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技术。现场试验12口井118段211簇,平均初产达8.2 t/d,相比单簇提高了3.4倍,投产3个月后平均产量6.1 t/d,相比单簇压裂提高了3.8倍,增产效果明显高。水平井多簇压裂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泾河油田长8油藏改造体积,对致密低渗砂岩油藏的高效开发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油藏 水平井 水力喷砂射孔 多簇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乳压滤式钻井液随钻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文彬 《石油机械》 2017年第4期36-39,共4页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固液相排放后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制约钻井工程现场实施的主要因素。常规的固控设备无法去除钻井液中细小粘土悬浮颗粒、油类、重金属离子和可溶性处理剂等。鉴于此,引入板框压滤机结合化学破乳方法,形成了破... 钻井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固液相排放后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制约钻井工程现场实施的主要因素。常规的固控设备无法去除钻井液中细小粘土悬浮颗粒、油类、重金属离子和可溶性处理剂等。鉴于此,引入板框压滤机结合化学破乳方法,形成了破乳压滤式钻井液随钻处理技术。应用该技术可大幅提高钻井液的重复利用率,采用的移动式固相处理设备可集中处理岩屑,处理后的岩屑全部用于铺路和制砖,从源头解决了钻井污染问题。该项技术推广3年来每年可减少废液运输及处理费用3 000多万元,共节省开发费用1亿多元。破乳压滤式钻井液随钻处理技术可实现钻井液的回收利用和钻屑的无害化处理,达到了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破乳 物理压滤 固相处理 岩屑固化 环保钻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油田缝高延伸规律及机械分压技术选择界限研究
5
作者 朱新春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5期49-53,共5页
渭北油田属于低孔低渗浅层致密储层,主要采用多层合压及机械分压工艺压裂投产。针对机械分压工艺,要求隔层具备一定的遮挡能力,若对压裂缝高延伸情况判断不准确,容易导致"串层",影响压后效果。测井曲线与室内实验数据相结合,... 渭北油田属于低孔低渗浅层致密储层,主要采用多层合压及机械分压工艺压裂投产。针对机械分压工艺,要求隔层具备一定的遮挡能力,若对压裂缝高延伸情况判断不准确,容易导致"串层",影响压后效果。测井曲线与室内实验数据相结合,建立了渭北油田长3储层岩石力学及地应力模型,通过压裂软件模拟分析了压裂缝高延伸规律,确定了机械分压工艺技术界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分压 缝高 岩石力学 地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复杂岩性储层酸蚀裂缝导流能力规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夏熙 牟建业 +1 位作者 张士诚 李月丽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83-1089,共7页
大牛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灰岩、白云岩和含膏云岩较为发育,矿物的酸岩反应速率不同,而目前复杂岩性储层导流能力研究较少,导流能力规律不明确。文中结合储层多种矿物特点,进行了矿物成分测试和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测试,研究了不同酸蚀... 大牛地马家沟组碳酸盐岩储层灰岩、白云岩和含膏云岩较为发育,矿物的酸岩反应速率不同,而目前复杂岩性储层导流能力研究较少,导流能力规律不明确。文中结合储层多种矿物特点,进行了矿物成分测试和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测试,研究了不同酸蚀时间和闭合应力对导流能力的影响,建立了适合马家沟储层的酸蚀裂缝导流能力模型。结果表明:含膏云岩在低闭合应力下导流能力比白云岩低,但在高闭合应力下与白云岩相当;在闭合应力一定时,酸蚀时间越长,岩样表面越粗糙,导流能力增长越明显。基于导流能力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排量和注入方式下的导流能力变化规律,将酸蚀时间和泵注方式应用到现场井,产量提升了40%。该研究成果对大牛地马家沟储层酸压改造工艺设计提供了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家沟组 含膏云岩 酸蚀时间 酸蚀裂缝导流能力 导流能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割理结构对WW盆地煤层气井井壁稳定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幸雪松 庞照宇 +2 位作者 刘岳龙 周长所 高斐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106,共7页
煤层气作为清洁的非常规能源在我国储量丰富,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补充来源,且煤层气的开采能有效防止瓦斯泄露爆炸,但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低,割理结构发育,煤层气井井壁常发生掉块卡钻,制约了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文章首先研究了煤岩微观结... 煤层气作为清洁的非常规能源在我国储量丰富,成为增储上产的重要补充来源,且煤层气的开采能有效防止瓦斯泄露爆炸,但煤岩弹性模量和强度低,割理结构发育,煤层气井井壁常发生掉块卡钻,制约了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文章首先研究了煤岩微观结构,建立了同时考虑面割理和端割理影响的煤岩强度准则,结合双孔双渗井周应力模型,研究了割理结构对WW盆地井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块煤岩黏土矿物含量较少,水化作用较弱;面割理端割理与面割理相互垂直交错切割煤岩,严重削弱了煤岩强度;割理结构对煤岩井壁坍塌压力具有显著影响,若不考虑割理影响,将得到错误的坍塌压力随井眼轨迹的变化规律。割理产状对三种井型坍塌压力影响研究表明,直井坍塌压力不随割理倾角的变化而变化,受割理倾向的影响较大;当割理倾角较大时,沿水平最小地应力方向的水平井稳定性较好;在特定的割理方位情况下,沿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的水平井不会沿割理发生剪切滑移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面割理 端割理 井壁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油田裂缝性致密油藏防漏堵漏技术 被引量:14
8
作者 陈晓华 王翔 +2 位作者 冯永超 牛萌萌 闫吉曾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7-300,共4页
泾河油田为裂缝性油藏,钻井中普遍存在漏失现象。由于漏失情况复杂,堵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制约了该油田钻井的提速提效。为此,从泾河油田漏失机理着手分析,考虑水平井水平段的岩屑积聚及钻具偏心,修正了利用环空摩阻法确定漏点位置... 泾河油田为裂缝性油藏,钻井中普遍存在漏失现象。由于漏失情况复杂,堵漏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制约了该油田钻井的提速提效。为此,从泾河油田漏失机理着手分析,考虑水平井水平段的岩屑积聚及钻具偏心,修正了利用环空摩阻法确定漏点位置的模型;筛选出不同颗粒堵漏材料,并进行室内复配实验,分别得出1~6 mm缝宽上部地层及储层的防漏堵漏配方;通过计算实钻中地层裂缝的宽度,选择匹配的配方堵漏,进而形成了泾河油田钻井防漏堵漏技术。通过现场实施,钻井液漏失量降低42.37%,处理井漏时间缩短34.04%,该技术在现场堵漏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性油藏 井漏 漏失机理 堵漏 泾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水平井环保型多硅基水基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吴雄军 赵琳 +2 位作者 林永学 李海斌 党冰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2-76,共5页
针对页岩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使用水基钻井液时面临的井壁易失稳、钻具摩阻扭矩大,井眼清洁困难等技术难题,通过引入硅酸钾钠、有机硅改性腐植酸钾盐、聚倍半硅氧烷等硅基处理剂,构建了环保型多硅基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所用处理剂EC 50&... 针对页岩水平井钻井过程中使用水基钻井液时面临的井壁易失稳、钻具摩阻扭矩大,井眼清洁困难等技术难题,通过引入硅酸钾钠、有机硅改性腐植酸钾盐、聚倍半硅氧烷等硅基处理剂,构建了环保型多硅基水基钻井液体系。该体系所用处理剂EC 50>3×10^(4)mg/L,为无毒级别,抗温180℃,流变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抑制性、封堵性和润滑性,页岩滚动回收率98.53%,页岩线性膨胀率0.26%,HTHP失水量≤2.8 mL,极压润滑系数0.081,泥饼黏滞系数0.042,重金属含量满足二级排放标准,BOD值/COD值高达31.7%,易生物降解,表现出优异的环境友好性。环保型多硅基水基钻井液在东平1井页岩水平段进行了成功应用,钻进期间未发生任何井下复杂情况,动塑比保持在0.41~0.48,钻具摩阻6~8 t,平均井径扩大率仅为3.85%,平均机械钻速达10.28 m/h,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水基钻井液在页岩水平段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水平井 水基钻井液 硅基处理剂 环保性 抑制性 封堵性 润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滑套分段压裂技术在大牛地气田的试验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月丽 何青 +2 位作者 张永春 陈付虎 王帆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6,130,共3页
大牛地气田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前期采用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取得较好效果,但该工艺压裂裂缝起裂位置不明确,压后无法实现井筒全通径,为进一步提高压裂改造的针对性,试验了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工艺。该工艺将专用固井... 大牛地气田属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致密砂岩气藏,前期采用水平井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取得较好效果,但该工艺压裂裂缝起裂位置不明确,压后无法实现井筒全通径,为进一步提高压裂改造的针对性,试验了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工艺。该工艺将专用固井压裂滑套与套管连接并按照气藏分析确定的压裂位置一趟管柱下入井内固井完井,并通过分级投球、液压或者机械等方式打开固井压裂滑套,进行分段压裂作业。该工艺具有固井完井分段压裂一体化管柱、压裂级数不受限制、压裂裂缝起裂位置明确、改造地层针对性强、作业速度快、压后井筒全通径等优点。A井应用表明,固井滑套分段压裂工艺1 d可完成10段压裂,压后井筒全通径,为大牛地致密低渗砂岩气田有效开发探索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致密砂岩 水平井 固井滑套 分段压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油田回注水中悬浮物和油含量指标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7
11
作者 斯容 卢瑜林 +1 位作者 邓学峰 魏开鹏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51-53,59,共4页
渭北长3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为尽可能避免污水回注过程中注入水水质对储层造成伤害,开展了悬浮物、油对渭北长3岩心的伤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注入水对岩心的伤害率随着注入水中悬浮物、油含量及悬浮物粒径中值的增大而增... 渭北长3油藏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油藏。为尽可能避免污水回注过程中注入水水质对储层造成伤害,开展了悬浮物、油对渭北长3岩心的伤害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注入水对岩心的伤害率随着注入水中悬浮物、油含量及悬浮物粒径中值的增大而增大,且注入水中悬浮物和油同时存在时对岩心的伤害率要远大于其单独存在时对岩心的伤害率,最终将渭北长3注水中的悬浮物含量确定为<1.1 mg/L、粒径中值确定为<0.85μm、油含量确定为<5.1 mg/L。通过对不同污水处理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微生物+膜处理技术作为渭北长3回注污水的处理技术,其室内处理结果显示,污水中的悬浮物含量在1 mg/L以下,粒径中值在0.8μm以下,油含量在1.2 mg/L以下,满足渭北长3回注污水指标要求。为同类型油田回注污水悬浮物、油指标的制定及其控制技术的优选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油藏 岩心伤害 污水回注 悬浮物含量 油含量 粒径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井筒工况下四丙氟橡胶O型圈腐蚀损伤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锦昌 邓学峰 +3 位作者 曾德智 喻智明 李坛 戚亚东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2,共6页
采用高温高压釜和自主设计的O型圈承压状态模拟装置模拟某高含CO_2介质天然气生产井井筒工况,在总压30 MPa、CO_2分压0.5MPa、温度140℃的条件下,分别在承压状态下和自由状态下对四丙氟橡胶O型圈进行了高温高压腐蚀实验。以O型圈试样的... 采用高温高压釜和自主设计的O型圈承压状态模拟装置模拟某高含CO_2介质天然气生产井井筒工况,在总压30 MPa、CO_2分压0.5MPa、温度140℃的条件下,分别在承压状态下和自由状态下对四丙氟橡胶O型圈进行了高温高压腐蚀实验。以O型圈试样的拉伸、硬度和压缩永久变形为考察指标,分析了腐蚀前后试样的力学性能损伤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丙氟橡胶O型圈在模拟工况下服役后力学性能下降,承压状态下橡胶材质的腐蚀损伤比自由状态的损伤程度小,气相环境中的腐蚀比液相环境严重,实验结果呈现出较好的规律性,建议将模拟井筒承压状态下橡胶材质的力学性能衰减程度作为腐蚀损伤的主要考察指标进行材质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丙氟橡胶 O型圈 腐蚀 承压状态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河油田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开鹏 杨欢 +2 位作者 斯容 方群 刘学全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1-86,共6页
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藏储层致密、裂缝发育导致水平井注水井组水窜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在模拟长8油藏的条件下,以堵剂成胶后的黏度为指标,优化了聚合物冻胶堵水剂的配方,评价了其抗老化性、耐盐性、抗剪... 针对红河油田长8油藏储层致密、裂缝发育导致水平井注水井组水窜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研究及现场试验。在模拟长8油藏的条件下,以堵剂成胶后的黏度为指标,优化了聚合物冻胶堵水剂的配方,评价了其抗老化性、耐盐性、抗剪切性、封堵性和抗冲刷性。结果表明,聚合物冻胶堵水剂的成胶时间4~10d可调,耐盐能力达1×105 mg/L,耐Ca2+能力达8 000mg/L,抗剪切及抗冲刷性能较好,封堵率大于95%。2井次的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红河油田水平井注水井组应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后,受效井产油量升高,含水率降低,累计增油102t,含水率由99.0%降至92.3%,有效期超过了217d。研究与试验表明,采用水平井置胶成坝技术能满足封堵深部注水优势通道的要求,可以解决红河油田水平井注水井组水窜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裂缝性油气藏 置胶成坝 堵水剂 红河油田 HH37P13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碳酸盐岩储层差异化分段酸压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凌川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8-17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5)亚段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对水平井采用单一酸压技术改造后测试产量差异大,低产井比例高。为提升该类气藏开发效益,综合考虑钻、测、录井及压裂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马五_(5)亚段碳酸盐岩气藏具有储集空间类型复杂、孔隙度和渗透率低、非均质性强等特征。对水平井采用单一酸压技术改造后测试产量差异大,低产井比例高。为提升该类气藏开发效益,综合考虑钻、测、录井及压裂特征,开展了储层类型划分,针对不同类型储层特征及改造难点,优化酸压施工的关键参数,形成了差异化分段酸压技术。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储层所适用的酸压技术不同:洞穴型储层宜采用多级注入闭合酸压技术,多级注入液体采用线性胶+胶凝酸按2~3级交替注入,酸液与压裂液体积比例为1.2~1.3;裂缝-孔洞型储层宜采用变黏度酸多级注入酸压技术,高低黏酸液的黏度比为5~10,施工排量7 m^(3)/min以上;孔隙型储层宜采用多级注入加砂酸压技术,酸蚀裂缝半长应大于120 m,导流能力大于30μm^(2)·cm。实施差异化分段酸压后,11口水平井平均测试产量相比前期提升了64.3%,增产效果显著。研究成果可为同类气藏的高效酸压改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碳酸盐岩 分段酸压 导流能力 大牛地气田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永春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11-715,共5页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注水驱替系统难以建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水平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重复压裂面临工艺优选、新缝开启与老缝延伸、储层保护等难点。文中研究了初次改造不充分的水平井油藏压力和剩... 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受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以及注水驱替系统难以建立等因素的影响,部分水平井产量递减快、采收率低。重复压裂面临工艺优选、新缝开启与老缝延伸、储层保护等难点。文中研究了初次改造不充分的水平井油藏压力和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重复压裂与补充地层能量相结合的水平井储能压裂技术,优化重复压裂施工参数,优选压裂液体系和配套压裂管柱,形成增大储层改造体积、补充地层能量、提高油水置换效率的一体化水平井重复压裂技术。在泾河油田致密低渗油藏X井开展重复压裂,优化重复压裂6段16簇,水平段加砂强度和进液强度分别为1.3,15.4 m^(3)/m,是初次压裂的4.2倍和9.1倍,有效改造体积为1.76×10^(6) m^(3)。此项技术可为同类致密低渗油藏重复压裂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低渗油藏 水平井 重复压裂 储能压裂 渗吸置换 泾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储层三维水平井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闫吉曾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1-158,共8页
为解决常规定向装备三维水平井施工难题,降低成本,对三维水平井道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三维轨道设计模型,对比其优势与不足,优选恒工具面角模型,针对"直—增—扭—稳—增—平"六段制典型轨道,从其基本公式和A靶点... 为解决常规定向装备三维水平井施工难题,降低成本,对三维水平井道设计与应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三维轨道设计模型,对比其优势与不足,优选恒工具面角模型,针对"直—增—扭—稳—增—平"六段制典型轨道,从其基本公式和A靶点约束方程出发,建立了初始方位角模型,根据初始方位角得到造斜率和工具面角,进而计算出其他全部轨道参数,从而完成三维水平井轨道设计。在JH17P36井中应用该方法,采用常规装备施工,矢量中靶,实钻轨迹与设计符合率高,各技术指标优秀。钻井实例表明,计算模型和设计方法是正确、合理和可行的,同时也验证了恒工具面角模型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储层 恒工具面角 水平井 井眼轨迹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低产气井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技术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舰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5-89,共5页
低压低产气井积液减产现象严重,而泡排、柱塞、液氮气举等常规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其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为此,基于柱塞气举工艺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排水采气井下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实时监测与追踪井筒动液面位置,自动控制... 低压低产气井积液减产现象严重,而泡排、柱塞、液氮气举等常规排水采气工艺难以满足其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要求,为此,基于柱塞气举工艺原理,研制了一种新型排水采气井下智能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实时监测与追踪井筒动液面位置,自动控制装置内部中心流道开关,可以在井眼内自动上行,从而实现气井分段、逐级定量排水。在东胜气田1口井的先导试验表明,井下智能机器人能够在井筒内自由稳定行走,实现自主定量排水和气井不关井连续采气,产气量稳定上升,油套压差持续降低,井筒积液得到有效缓解,达到了低压低产气井长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目的。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井下智能机器人排水采气技术有效解决了常规排水采气工艺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实现低压低产气井的长期稳产和提高低压含水气藏的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智能机器人 排水采气 井筒积液 柱塞气举 东胜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气田薄储层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4-288,共5页
大牛地气田薄储层压裂井缝高失控严重,裂缝内有效支撑效率在50%以下,支撑剂利用率较低,影响裂缝导流能力和压后产量。针对此难题,文中开展了大牛地气田薄储层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排量和压裂液黏度,可... 大牛地气田薄储层压裂井缝高失控严重,裂缝内有效支撑效率在50%以下,支撑剂利用率较低,影响裂缝导流能力和压后产量。针对此难题,文中开展了大牛地气田薄储层控缝高压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改变排量和压裂液黏度,可以有效控制裂缝延伸。中黏、低黏压裂液在提高缝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低黏压裂液容易形成较窄的缝宽,前置液阶段可采用低+中黏压裂液组合,有效控制缝高,提高缝长和缝宽。开展了支撑剂组合加砂、变黏度多元组合、前置酸预处理和泵注模式优化等薄层配套压裂工艺研究,在有效控制缝高的同时,降低作业风险。研究成果在大牛地气田薄层水平井中取得显著效果,平均无阻流量为8.6×10^(4) m^(3)/d,初期平均产气量稳定在2.8×10^(4) m^(3)/d,较优化前提高了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储层 控缝高压裂 压裂参数 支撑效率 大牛地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牛地低含H_2S/CO_2气井TE型缓蚀剂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舰 张凌筱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54-59,共6页
大牛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具有低含H_2S/CO_2气体特征,目前对H_2S/CO_2共存条件下腐蚀规律认识不清,且缺乏经济有效除硫防腐措施,给气田安全生产带来挑战。通过旋转挂片法,弄清气藏腐蚀规律为高温高压下CO_2和H_2S与钢材表面铁发生电化学... 大牛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具有低含H_2S/CO_2气体特征,目前对H_2S/CO_2共存条件下腐蚀规律认识不清,且缺乏经济有效除硫防腐措施,给气田安全生产带来挑战。通过旋转挂片法,弄清气藏腐蚀规律为高温高压下CO_2和H_2S与钢材表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同时伴有高Cl-破坏腐蚀产物膜及流动介质加速腐蚀。通过室内评价实验,优选出TE型缓蚀剂,在H_2S浓度为0.15 mg/L下,缓蚀率达到85%以上。现场应用表明,TE型缓蚀剂除硫防腐效果显著,能够满足大牛地气田奥陶系风化壳气藏除硫防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牛地气田 H2S CO2 缓蚀剂 腐蚀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纳米乳液降压增注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周勤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6期61-66,共6页
针对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大、注水难以见效的问题,结合纳米材料及表面活性剂两种体系在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优良特性,开展了纳米乳液降压增注技术的研究。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指标,优选出适合长8油藏的纳米乳液体系... 针对红河油田长8超低渗透油藏驱替压力大、注水难以见效的问题,结合纳米材料及表面活性剂两种体系在降压增注和提高采收率方面的优良特性,开展了纳米乳液降压增注技术的研究。以油水界面张力为指标,优选出适合长8油藏的纳米乳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NHBH-1、甜菜碱表面活性剂TCJ-1、非离子表面活性剂X60、低碳醇比例为1:4.25:0-3:0.5。室内评价结果表明,纳米增注体系平均粒径为24.7nm,在0.1%~0.3%浓度范围内与长8原油的界面张力能达到10~mN/m的超低界面张力数量级,能将岩心由亲水性往中性润湿方向改善。驱替实验结果表明,纳米增注体系具有较好的降低注水压力和提高采收率的性能,相比较水驱,注水压力下降18%,采收率提高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油田 超低渗油藏 纳米乳液 降压增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