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北盆地高邮凹陷花页1井古近系阜宁组裂缝脉体流体演化及其对页岩油充注过程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李超 罗涛 +3 位作者 黄亚浩 刘义承 陈俊林 王川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高邮凹陷花页1井岩心观察发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天然裂缝发育,脉体内保存了大量页岩油气流体活动迁移的信息。以阜二段页岩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矿物学、元素地... 苏北盆地页岩油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高邮凹陷花页1井岩心观察发现,古近系阜宁组二段富有机质页岩中天然裂缝发育,脉体内保存了大量页岩油气流体活动迁移的信息。以阜二段页岩裂缝充填的方解石脉体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地质年代学以及地质流体技术,聚焦页岩裂缝脉体的古流体来源、脉体形成时间以及流体包裹体特征开展深入研究,提出页岩含油层埋藏、抬升剥蚀过程中古温度条件与对应地质时间。阜二段页岩裂缝主要产状类型为层理缝、滑脱缝、剪切缝、收缩缝和张性缝,裂缝内主要充填一期纤维状方解石脉体,方解石脉体表现为偏还原环境热液流体的来源;始新世中期阜二段裂缝脉体捕获原生绿色荧光油包裹体、始新世晚期捕获次生蓝色荧光油包裹体和第四纪晚期捕获次生绿色荧光油包裹体,分别指示了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存在三期页岩油的充注过程。页岩油的充注主要在页岩最大埋深时期形成,三垛构造运动对于该地区页岩油的调整运移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裂缝脉体 流体包裹体 流体活动 页岩油 阜宁组 古近系 苏北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砂管线弯接头的冲蚀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练章华 陈新海 +2 位作者 林铁军 明鑫 郑建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0-156,共7页
排砂管线是气体钻井中不可缺少的地面设备之一,在高压高产气井的钻井中存在安全隐患,常规情况下通常被人们忽略。排砂管线失效主要由高速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冲蚀破坏,通常发生在弯接头部分。针对排砂管线弯接头的冲蚀失效情况,开展冲蚀破... 排砂管线是气体钻井中不可缺少的地面设备之一,在高压高产气井的钻井中存在安全隐患,常规情况下通常被人们忽略。排砂管线失效主要由高速气流中的固体颗粒冲蚀破坏,通常发生在弯接头部分。针对排砂管线弯接头的冲蚀失效情况,开展冲蚀破坏机理的理论研究和数学模型研究,对弯接头的冲蚀攻角、冲蚀函数、冲蚀颗粒形状系数以及固体颗粒的受力状况进行探讨。建立排砂管线弯接头的CFD有限元模型,可以任意改变弯接头的角度,定量地模拟不同工况下含有固相颗粒的多相流对弯接头的冲蚀速率和冲蚀机理,对排砂管线在气体极限流量100×104m3/d和50×104m3/d的工况下,对不同含砂量进行一系列的CFD仿真模拟,得出冲蚀速率随弯接头角度变化定量的关系曲线,为弯接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砂管线 弯接头 冲蚀机理 CFD模型 固体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携岩对钻杆接头冲蚀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明鑫 练章华 +2 位作者 林铁军 陈新海 郑建翔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3-178,共6页
针对气体钻井钻杆接头冲蚀严重易导致钻杆快速失效的问题,基于两相流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建立了气体携岩冲蚀18°斜坡钻杆的CFD仿真模型。根据此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钻杆居中、钻杆不同偏心程度、不同注气量以及不同钻速对岩屑颗... 针对气体钻井钻杆接头冲蚀严重易导致钻杆快速失效的问题,基于两相流计算流体动力学有限元法建立了气体携岩冲蚀18°斜坡钻杆的CFD仿真模型。根据此模型,系统地研究了钻杆居中、钻杆不同偏心程度、不同注气量以及不同钻速对岩屑颗粒冲蚀钻杆接头、岩屑颗粒运动轨迹和浓度分布以及环空气流速的影响。结果表明:(1)钻杆居中时,冲蚀速度对称分布,接头冲蚀比钻杆本体冲蚀严重,迎风坡面顶部附近出现最大冲蚀速度。同时,得到了接头最大冲蚀速度随岩屑质量流量及携岩速度的定量关系;(2)钻杆偏心时的最大冲蚀速度和接头宽流道环空一侧的冲蚀速度比钻杆居中时大,且偏心程度越高,接头环空窄流道一侧冲蚀区域越密集。钻杆偏心程度在30%~70%时,最大冲蚀速度由钻杆接头转移至钻杆本体。接头最大冲蚀速度分别在钻杆偏心0~30%、50%~70%和80%~90%时随携岩速度增加而增加,但在钻杆偏心30%~50%和70%~80%时最大冲蚀速度随接头环空宽流道岩屑浓度减小而减小。研究结果为预防钻杆接头冲蚀失效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在现场得到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屑 两相流 冲蚀 钻杆接头 偏心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玛北1井四开抗高钙盐水侵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杰东 杨立 +3 位作者 郑宁 范落成 王华 陈亮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90,98,共3页
玛北1井四开盐间钻遇高钙盐水持续侵入,钻井液的流变稳定性丧失。经过室内模拟井浆实验,转化欠饱和NaCl-KCl盐水聚磺体系为高硫酸根盐水聚磺体系,降低并抑制钻井液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使用海泡石抗盐土和聚阴离子纤维素等处理剂增强体... 玛北1井四开盐间钻遇高钙盐水持续侵入,钻井液的流变稳定性丧失。经过室内模拟井浆实验,转化欠饱和NaCl-KCl盐水聚磺体系为高硫酸根盐水聚磺体系,降低并抑制钻井液中游离钙离子的浓度,使用海泡石抗盐土和聚阴离子纤维素等处理剂增强体系的悬浮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经过在玛北1井四开现场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钻井液体系的各项性能,顺利完成了四开的钻井施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抗高钙 高硫酸根 海泡石 现场应用 玛北1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储层含气量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作清 孙建孟 +1 位作者 龚劲松 夏志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14,共10页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依据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对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KIM方程构建了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根据所建立的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对页岩的孔隙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构建了页岩岩石的导电模型... 页岩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依据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对影响页岩吸附能力的各项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借鉴KIM方程构建了页岩吸附气含量计算模型。根据所建立的页岩岩石物理模型,对页岩的孔隙系统进行了划分,并构建了页岩岩石的导电模型,利用该导电模型计算了页岩的游离气饱和度。模型参数全部实现常规测井资料计算,最后采用含气量计算模型对页岩气井进行了处理,同时对处理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模型的准确性。分析埋深、成熟度对页岩含气性的影响,并进行验证。利用吸附气和游离气体积之和估算页岩气储层含气量,其结果与现场岩心解吸含气量对应良好,验证了本模型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游离气 吸附气 含气量 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钻头冲击器对定向钻进中造斜率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文平 王恒 +4 位作者 孙德兴 黄河淳 尹慧博 赵建军 崔晓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5-52,共8页
近钻头冲击器是一种连接在螺杆与钻头之间的冲击型钻井提速工具,但是目前此类工具在定向过程中对造斜率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为此,采用三点定圆法和等效梁柱法,分别计算定向钻具组合(BHA)的理论造斜率和钻头侧向力,研究有、无近钻头冲... 近钻头冲击器是一种连接在螺杆与钻头之间的冲击型钻井提速工具,但是目前此类工具在定向过程中对造斜率的影响规律尚不清楚。为此,采用三点定圆法和等效梁柱法,分别计算定向钻具组合(BHA)的理论造斜率和钻头侧向力,研究有、无近钻头冲击器两种工况下侧向力和造斜率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近钻头冲击器增加了下部稳定器与钻头的距离,降低了常规定向BHA的理论造斜率和钻头侧向力;定向BHA的钻头侧向力随着井斜角和螺杆弯角的增加而增大,近钻头冲击器对其造斜能力的影响程度也随之增加。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模型和分析的正确性,在定向钻进过程中使用近钻头冲击器要考虑其对造斜率的影响,可提前增加螺杆的结构弯角以确保足够的造斜能力。研究结果可为近钻头冲击器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钻头冲击器 钻头侧向力 造斜率 定向钻具组合 等效梁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井射孔完井近井壁渗流场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练章华 丁士东 +2 位作者 赵旭 郑建翔 罗文浩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3-180,共8页
川东元坝地区主要为超深水平井气井,超深井井底高温、高压下,近井壁天然气的密度、黏度和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流场问题,很难用解析解研究射孔完井近井壁的渗流场问题,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建立了元坝... 川东元坝地区主要为超深水平井气井,超深井井底高温、高压下,近井壁天然气的密度、黏度和压缩系数随压力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复杂的流场问题,很难用解析解研究射孔完井近井壁的渗流场问题,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建立了元坝气井射孔完井近井壁渗流场分析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包含了井眼尺寸、孔深、孔径、孔密、相位角、钻井污染程度、渗透率、流体密度、黏度以及压缩系数等,可以方便地调整任意参数,得到相应的近井筒渗流场的分布规律。根据建立的渗流场有限元模型,详细分析了不同相位角、不同孔密时,近井筒渗流场的相互干扰情况,为水平井气井射孔完井参数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气井 射孔完井 近井壁 流场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油田JL区块特低渗透油藏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超 陈祖华 +1 位作者 胡世莱 任培罡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141,共8页
通过调研中外CO_(2)吞吐项目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从地质特征、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特征的4类9项参数分析了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特征。室内实验表明,新疆油田JL区块注CO_(2)后地层原油膨胀系数增幅明显,地层弹性能量得到较好补充... 通过调研中外CO_(2)吞吐项目的应用效果和实践经验,从地质特征、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和开发特征的4类9项参数分析了适合CO_(2)吞吐的油藏特征。室内实验表明,新疆油田JL区块注CO_(2)后地层原油膨胀系数增幅明显,地层弹性能量得到较好补充,适合开展CO_(2)吞吐;而表面活性剂CRS-1080可有效降低流体间的界面张力,增强CO_(2)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二者相结合,增强了CO_(2)吞吐效果。结合选井条件和室内实验,优选新疆油田JL区块X1井开展CO_(2)-化学剂复合吞吐先导试验,措施后地层能量得到有效补充,邻井产量递减趋势得到遏制,说明该项技术对本区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复合吞吐 表面活性剂 选井条件 新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残余应变弹韧性水泥浆体系在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刘军康 陶谦 +2 位作者 沈炜 闫联国 丁安徐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1期90-95,共6页
针对平桥南页岩气区块前期高压页岩气井生产套管环空带压现象,开展弹韧性水泥浆体系的优化,从而改善固井质量和提高水泥环的长效密封能力。综合分析平桥南区块前期出现环空带压原因,通过物理模拟装置开展固井水泥环密封能力评价实验,揭... 针对平桥南页岩气区块前期高压页岩气井生产套管环空带压现象,开展弹韧性水泥浆体系的优化,从而改善固井质量和提高水泥环的长效密封能力。综合分析平桥南区块前期出现环空带压原因,通过物理模拟装置开展固井水泥环密封能力评价实验,揭示环空带压原因;采用相间填充技术,实现水泥石脆性改造;并采用纳米乳液填充技术,实现空隙填充,降低水泥石孔隙度,减少微环隙;通过水泥浆体系优化,水泥石弹性模量较之前所用韧性水泥石降低10%以上,水泥石残余应变降低30%以上;通过现场6口井的现场应用,固井质量优良率100%,且目前尚未发生生产套管环空带压现象。低残余应变弹韧性水泥浆体系的应用,为防止页岩气井生产套管环空带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固井 环空带压 低残余应变 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煤层气井固井漏失分析及防漏技术探讨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全双 彭金龙 +1 位作者 闫联国 李晓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煤层气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非常规能源,备受国内石油行业的重视,但我国煤层气具有"高储低渗"的特点,在煤层气完井方式上随地区不同而不同。山西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井以丛式定向井为主,完井方式采用套管完井,故此区块的煤层气开... 煤层气作为我国一种新型的非常规能源,备受国内石油行业的重视,但我国煤层气具有"高储低渗"的特点,在煤层气完井方式上随地区不同而不同。山西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井以丛式定向井为主,完井方式采用套管完井,故此区块的煤层气开发需要环空注水泥封固后,采用分段压裂方式进行增产改造。介绍了延川南煤层气井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提出针对该区块煤储层条件固井防漏技术措施,研究一套能够降低固井漏失风险的固井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固井漏失 固井工艺 顶替效率 水泥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恒流变无固相储层钻井液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亮 由福昌 +1 位作者 周书胜 侯珊珊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在深水油气田钻井过程中,由于海底泥线附近的温度较低,易导致钻井液出现增稠、糊塞和跑浆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以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二乙烯苯、烯丙基磺酸钠等为原料制备温敏增稠共聚物(ASSN),再与香豆胶复配制得具有低温恒流... 在深水油气田钻井过程中,由于海底泥线附近的温度较低,易导致钻井液出现增稠、糊塞和跑浆等问题。针对该问题,以丙烯酰胺、N-乙烯基己内酰胺、二乙烯苯、烯丙基磺酸钠等为原料制备温敏增稠共聚物(ASSN),再与香豆胶复配制得具有低温恒流变特性的流型调节剂。将流型调节剂与其他处理剂混合制得深水恒流变无固相储层钻井液。评价了ASSN、流型调节剂和钻井液的性能。结果表明,ASSN溶液的临界缔合温度为27℃。以0.5%ASSN和0.3%香豆胶作为流型调节剂,其水溶液的黏度在4~60℃较为稳定。流型调节剂对钻井液在低温下的流变性起到了良好的调控作用。加重剂对钻井液低温调控能力的影响较小。流型调节剂与钻井液其他处理剂的配伍性良好。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抗侵污性能、抑制性能、润滑性能和储层保护性能,满足现场钻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固相 恒流变 深水钻井 水基钻井液 储层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页岩气井油基钻井液堵漏防塌新工艺探索 被引量:9
12
作者 陈亮 胡进科 +1 位作者 耿冬 李子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1年第4期527-535,共9页
在页岩气井水平段钻井过程中,为保证井下安全,国内常用油基钻井液体系施工,尤其需要解决井漏与井塌的问题。通过对化学固化堵漏工艺的研究,并根据重庆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岩样XRD(X射线衍射)分析优选纳微米级粒径封堵材料,探索页岩气井堵... 在页岩气井水平段钻井过程中,为保证井下安全,国内常用油基钻井液体系施工,尤其需要解决井漏与井塌的问题。通过对化学固化堵漏工艺的研究,并根据重庆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岩样XRD(X射线衍射)分析优选纳微米级粒径封堵材料,探索页岩气井堵漏防塌的新工艺。现场应用化学固化技术有效解决了焦页某井的井漏问题,满足了后续施工的要求;钻进过程中,使用了室内优选的聚硅纤维和纳微米级封堵剂,不仅完全控制了坍塌与掉块现象,而且日均钻井液消耗量降低1/3,达到防渗防塌的目的。实践证明化学固化和微纳米封堵是解决页岩气井堵漏防塌的有效方法,对重庆地区页岩气井的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井液 化学固化 页岩气 封堵防塌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页岩气储层测井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林 蒋夏妮 龚劲松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2年第3期445-454,共10页
不同产能页岩气井,其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产能页岩气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进而总结高产页岩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不同产能页岩气井在岩性、电性、物性、地应力和孔隙压力等方面的差异,利用电阻率测井... 不同产能页岩气井,其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产能页岩气井测井曲线响应特征,进而总结高产页岩气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不同产能页岩气井在岩性、电性、物性、地应力和孔隙压力等方面的差异,利用电阻率测井、放射性测井和声波扫描等地球物理测井信息,围绕有机质品质和地层压力等反映页岩气产能的关键参数,形成了一套基于测井综合响应特征的优质高产页岩储层识别方法。结果表明,优质高产页岩储层电性特征表现为高伽马、低密度、低中子、高声波时差和中高电阻率等特征,纵、横波时差交会图显示地层呈高压特征,该套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别页岩储层勘探开发潜力。通过川东南不同页岩气区块不同类型页岩气层现场试气结果与测井综合分析判定结果对比表明,该套判别方法符合率高,可以为页岩气井后期完井方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碳 含气量 地应力 地层压力 电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三段测井相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静 杨志强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6期11-16,共6页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丰富、分辨率高的优势,结合岩心分析,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三段地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反映沉积相特征的曲线形态和参数,建立测井相模型。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测井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丰富、分辨率高的优势,结合岩心分析,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三段地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反映沉积相特征的曲线形态和参数,建立测井相模型。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测井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总结砂体变化规律及相带变化,找寻储集有利区,为海安凹陷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安凹陷 阜宁组三段 沉积微相 测井相 测井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工区煤层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林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73-77,共5页
以延川南工区煤层气储层为例,着重从煤阶、温度、压力以及盖层封闭性等方面分析了煤层气含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工区27口取心井煤层含气量实验数据,建立了单元和多元煤层气含量测井计算方法,修正完善了煤层气等温吸附理论方程,并结合实例... 以延川南工区煤层气储层为例,着重从煤阶、温度、压力以及盖层封闭性等方面分析了煤层气含量的影响因素,结合工区27口取心井煤层含气量实验数据,建立了单元和多元煤层气含量测井计算方法,修正完善了煤层气等温吸附理论方程,并结合实例井应用对各种煤层气含量测井计算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对该地区煤层含气量准确计算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尝试建立了煤层产气量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煤层气 煤阶 固定碳 含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区块页岩气水平井固井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沈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74-78,共5页
为了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质量,满足分段压裂需求,结合彭水区块固井技术特点,对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进行了研究。针对页岩气压裂需求,研究固井技术对策,并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裂过程水泥石受力状态,形成降低弹性模量和提高水泥石抗... 为了提高页岩气水平井固井质量,满足分段压裂需求,结合彭水区块固井技术特点,对水泥浆体系和固井工艺进行了研究。针对页岩气压裂需求,研究固井技术对策,并开展数值模拟,分析了压裂过程水泥石受力状态,形成降低弹性模量和提高水泥石抗拉强度的改性要求。利用力学分析结论,优选SFP弹塑性水泥浆体系,弹性模量降低>50%,抗拉强度提高>50%,满足分段压裂水泥石力学性能要求。为提高顶替效率,优选弹性扶正器及安放方案,利用高效溶剂型冲洗液体系和冲洗技术,以提高固井质量。水泥浆体系和工艺技术在彭水区块4口井开展应用,目的层固井质量胶结中等达到96%以上,压裂施工过程未见层间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分段压裂 固井 顶替效率 水泥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地区页岩气测井评价方法初探——以X1井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3期71-77,共7页
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以回归分析法为辅助,优化建立了页岩矿物组分计算方法、地化参数评价方法以及计算含气量的公式,确定了适合本区域的页岩气测井评价方法和流程。通过回归方法计算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利用自... 以岩心分析资料为基础,结合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以回归分析法为辅助,优化建立了页岩矿物组分计算方法、地化参数评价方法以及计算含气量的公式,确定了适合本区域的页岩气测井评价方法和流程。通过回归方法计算孔隙度和泥质含量,利用自然伽马能谱资料计算特殊矿物——黄铁矿含量来修正测井响应方程组,然后通过求超定方程组最小二乘解的方法来计算矿物含量,置信度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应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含气量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氧比能谱测井在草舍油田CO_2混相驱阶段的应用
18
作者 徐晨 薛玉军 龚劲松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6年第2期46-50,共5页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的开发经历了弹性驱动、水驱、CO_2混相驱等三个阶段,在水驱、CO_2混相驱后,储层流体进一步复杂化,采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通过开展高精度碳氧比测井能在套管中对储层水淹程度、剩... 草舍油田泰州组油藏的开发经历了弹性驱动、水驱、CO_2混相驱等三个阶段,在水驱、CO_2混相驱后,储层流体进一步复杂化,采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对剩余油饱和度进行准确的定量计算。通过开展高精度碳氧比测井能在套管中对储层水淹程度、剩余油饱和度等作可靠的评价,从而为后期测试选层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比能谱测井 CO2混相驱 剩余油饱和度 草舍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宣威 王学军 +3 位作者 李红磊 张云献 张文彬 黄正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2-455,474,共5页
为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成因环境,针对东濮凹陷多种环境频繁变化的特点,采用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显示:东濮凹陷烃源岩具有自盐湖中心向外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有机... 为明确东濮凹陷古近系烃源岩特征及其成因环境,针对东濮凹陷多种环境频繁变化的特点,采用有机和无机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结果显示:东濮凹陷烃源岩具有自盐湖中心向外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有机质类型变差的特征。北部优质烃源岩较为发育,呈环盐岩带状分布;南部地区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优质烃源岩较少。北部地区烃源岩一般具有(C26+TT)/C30H>0.4、γ蜡烷/C30H大于0.5、4-甲基甾烷/C29大于0.4、C27>C29(生标参数比值均为其质量比)的特征,自含盐区向无盐区,C26+TT和C27优势逐渐减弱;南部地区γ蜡烷、C26+TT和4-甲基甾烷质量分数均较低,C29优势明显。东濮凹陷古近系间歇发育温湿气候,中—高盐度、强还原的水体环境有利于优质烃源岩的发育,是东濮凹陷优质烃源岩发育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岩特征 优质烃源岩 形成环境 生物标志化合物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刘宣威 田亚铭 +3 位作者 张慧 李翔 罗启超 黄正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63-468,共6页
为明确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二段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制及控制因素,文中选取典型井及剖面,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高压压汞等手段,对茅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茅二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孔... 为明确川北地区中二叠统茅二段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机制及控制因素,文中选取典型井及剖面,利用薄片鉴定、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物性分析、高压压汞等手段,对茅二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茅二段为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孔渗条件较差,依赖裂缝及成岩作用改造;2)茅口组储层成岩作用复杂,发生多期次溶蚀及白云岩化作用;3)储层受构造活动、沉积及成岩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构造演化及古地貌影响了沉积及成岩作用范围,茅口组发育的滩体是储层形成的物质基础,后期岩溶改造叠加白云岩化是储层形成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蚀作用 储层演化 有利区预测 茅口组 川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