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气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海帮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79-82,88,共5页
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使用连续油管钻复合桥塞时容易遇卡、强磁打捞次数多、工时长等问题,对可溶桥塞的结构和溶解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关键因素,优选了不同耐温性能的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 为解决页岩气水平井分段压裂使用连续油管钻复合桥塞时容易遇卡、强磁打捞次数多、工时长等问题,对可溶桥塞的结构和溶解原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根据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关键因素,优选了不同耐温性能的可溶桥塞在南川页岩气田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可溶桥塞在温度112℃下可承压差70 MPa,耐温93℃的桥塞可完全溶解,耐温120℃的桥塞只能部分溶解,与传统复合桥塞相比,单井可节约成本108.7万元。最后得出了影响可溶桥塞压裂性能和溶解性能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溶液矿化度和溶解时间,矿化度越高、温度越高,可溶桥塞溶解速率越快,尤其井温对可溶桥塞的溶解效果至关重要。并验证了可溶桥塞在页岩气井分段压裂中的可行性和经济性,对页岩气井压裂施工降本增效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页岩气田 井温 可溶桥塞 分段压裂 降本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音桥段地质特征及其对页岩气产量的影响——以南川地区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李佳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8年第4期68-72,共5页
渝东南地区观音桥段为一套赫南特期形成的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海平面和古地貌控制是影响地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上覆、下伏层均为深水沉积的黑色页岩,岩相上的改变表明沉积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在平面上部分地区观音桥段发生缺失。... 渝东南地区观音桥段为一套赫南特期形成的介壳相泥质灰岩地层,海平面和古地貌控制是影响地层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上覆、下伏层均为深水沉积的黑色页岩,岩相上的改变表明沉积环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且在平面上部分地区观音桥段发生缺失。通过对南川地区的观音桥段特征进行分析,结合该地区页岩气井各项静态评价指标及单井产能,研究南川地区的页岩气井产能与观音桥段的存在是否具有一定联系,而影响页岩气产量,其结论对渝东南地区页岩气选区提供地质依据,并对开发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 观音桥段 页岩气 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钻井岩屑综合利用技术 被引量:14
3
作者 夏海帮 包凯 +2 位作者 王玉海 周成香 杨玉坤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3-67,共5页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产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岩屑,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时存在处理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和危害环境等问题,为此探索研究了页岩气井钻井岩屑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钻井岩屑的主要危害和目前常用岩屑处理技术的不足,结... 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产能建设过程中产生的钻井岩屑,采用常规方法处理时存在处理费用高、占地面积大和危害环境等问题,为此探索研究了页岩气井钻井岩屑综合利用技术.分析了钻井岩屑的主要危害和目前常用岩屑处理技术的不足,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基岩屑随钻固化制砖和水泥窑协同处置油基岩屑等关键技术,形成了涪陵页岩气田平桥南区块钻井岩屑综合利用技术.该技术在JY205-1HF井、JY199-4HF井和JY199-5HF井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处理页岩气井钻井岩屑成本低,且清洁、环保,经济效益好.研究认为,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常规钻井岩屑处理技术经济投入高、环保压力大等问题,为资源化利用钻井岩屑、绿色开发页岩气田开辟了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岩屑 烧结砖 水泥窑协同处置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高成熟页岩气储层孔隙连通关系——以彭水地区龙马溪组为例 被引量:16
4
作者 肖佃师 卢双舫 +3 位作者 房大志 孔星星 陈方文 李吉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5期45-53,共9页
孔隙连通关系影响着页岩气的渗流及产出程度,但对页岩连通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以彭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层为例,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刻画页岩的连通孔隙组合类型,分析孔喉连通关系。研究发现,页岩储层发育有机孔相互连通、有机孔... 孔隙连通关系影响着页岩气的渗流及产出程度,但对页岩连通关系的研究还相对薄弱。以彭水地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层为例,通过多种实验手段刻画页岩的连通孔隙组合类型,分析孔喉连通关系。研究发现,页岩储层发育有机孔相互连通、有机孔—微裂缝连通、有机孔—黏土孔连通和黏土孔—晶间孔连通4类组合关系。以有机孔相互连通组合为主的富有机质页岩,符合短导管状孔喉组合模式,孔喉比最小;而以有机孔—黏土孔相互连通组合为主的中、贫有机质页岩,为短导管和树形孔隙复合模式,孔喉比较大。当TOC(有机碳含量)/黏土矿物含量比值减小时,树形孔隙比例增多,孔喉比也会变小。小孔喉比和高含量的有机孔相互连通孔隙组合,有利于减弱压裂液滞留产生的水锁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孔隙组合 孔喉连通性 孔喉结构 彭水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泵工艺在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玉海 夏海帮 +1 位作者 包凯 仇卫东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1期80-84,共5页
彭水区块属于典型的常压页岩气藏,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偏低,压裂改造后通常需借助人工举升方式进行开采。初期优选电潜泵进行排水采气,排水工艺技术单一,生产过程中地层能量逐步下降,地层供液逐步减弱且产液含砂、黏土颗粒等杂质,电潜泵工... 彭水区块属于典型的常压页岩气藏,原始地层压力系数偏低,压裂改造后通常需借助人工举升方式进行开采。初期优选电潜泵进行排水采气,排水工艺技术单一,生产过程中地层能量逐步下降,地层供液逐步减弱且产液含砂、黏土颗粒等杂质,电潜泵工艺很难实现稳定连续排采,作业频繁、生产成本高。为了解决常压页岩气井排水采气中遇到的问题,研究应用了射流泵工艺,并对射流泵工艺参数、配套工艺进行了优化,形成了一套适合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的射流泵工艺,从而有效指导了常压页岩气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水区块 常压页岩气 射流泵 排水采气 工艺参数 配套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常压页岩气压裂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岑涛 夏海帮 雷林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5期70-76,共7页
为了解决渝东南常压页岩气储层因水平应力差大和高角度裂缝发育等地质特点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体系,进而难以实现经济开发这一问题,开展了常压页岩气藏压裂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对彭水区块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分析,借鉴国外海相页... 为了解决渝东南常压页岩气储层因水平应力差大和高角度裂缝发育等地质特点难以形成复杂缝网体系,进而难以实现经济开发这一问题,开展了常压页岩气藏压裂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对彭水区块常压页岩气水平井压裂技术分析,借鉴国外海相页岩气压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对压裂改造规模、连续加砂工艺和段内暂堵转向优化等关键技术不断优化,从而提高裂缝的复杂程度,增大单段改造体积形成大型复杂缝网。在LY2HF井和JY10HF井的现场应用分别取得了日产气9.6×104m3和16.7×104m3的良好效果,从而实现常压页岩气的经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页岩气藏 复杂缝网体系 压裂改造规模 连续加砂 段内暂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桥南区块页岩气井井下节流技术研究与现场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袁航 谷红陶 李佳欣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83-88,共6页
传统的页岩气田地面流程,尽管可以有效解决水合物堵塞问题,但在气田安全生产、绿色经济开发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井下节流技术可以有效简化地面流程,减小投资成本,降低地面试气安全风险,确保现场安全,但由于地质条件及气液产出规律等... 传统的页岩气田地面流程,尽管可以有效解决水合物堵塞问题,但在气田安全生产、绿色经济开发等方面暴露出诸多问题。井下节流技术可以有效简化地面流程,减小投资成本,降低地面试气安全风险,确保现场安全,但由于地质条件及气液产出规律等因素影响,尚未在国内外页岩气田中推广应用。通过分析井下节流技术在平桥南区高压页岩气井中的适用条件,对比该技术应用前后单井气量、压力变化情况,明确了井下节流器的下入深度、孔径及下入时机,证明该项技术不但可以有效避免平桥南区高压页岩气井生产前期水合物形成,而且可以大幅降低井口及地面管线压力,简化地面流程,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桥南区块 井下节流技术 高压页岩气井 气嘴 低压集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页岩气储层孔隙表征、分类及贡献 被引量:41
8
作者 肖佃师 赵仁文 +3 位作者 杨潇 房大志 李勃 孙星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15-1225,共11页
以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开展低温二氧化碳吸附(LTCA)、氮气吸附(LTNA)、核磁共振(NMR)、压汞、扫描电镜以及氦测孔隙度等孔隙表征实验,全面刻画页岩孔隙结构,建立全孔径表征及分类方法,研究它们在页岩气赋存和渗流... 以渝东南彭水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为例,开展低温二氧化碳吸附(LTCA)、氮气吸附(LTNA)、核磁共振(NMR)、压汞、扫描电镜以及氦测孔隙度等孔隙表征实验,全面刻画页岩孔隙结构,建立全孔径表征及分类方法,研究它们在页岩气赋存和渗流等方面的差异贡献。结果表明,氦测孔体积最大;其次为LTNA和NMR,两者分别在刻画较小孔(<10nm)和较大孔方面优势明显,联合二者可表征页岩全孔径分布。全孔径分布揭示页岩气孔隙分布范围宽,但70%孔体积集中在孔径小于25 nm。结合分形特征,以5,25和100 nm为界,将其划分为微孔、小孔、中孔和大孔。微孔、小孔和中孔主要受有机质含量和粘土矿物含量的影响;此外,中孔还受粒内溶蚀孔的影响,而大孔主要由粒间孔和粘土层间缝构成。微孔和小孔分别为页岩吸附气、游离气提供主要场所;小孔和中孔相互连接,为页岩气在基质中渗流提供通道。研究成果对页岩气储层分类、渗流机理认识等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高压压汞 孔隙表征 孔隙分类 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井产能表征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华 王卫红 +2 位作者 王妍妍 谷红陶 金冰垚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5期63-69,共7页
常规气藏气井的产能主要用无阻流量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试气、试采资料确定无阻流量,评价气井产能。页岩气由于地质特征和渗流机理的特殊性,用什么指标表征页岩气井的产能存在争议。结合国内实际页岩气井的测试与生产资料,提出不同开发阶... 常规气藏气井的产能主要用无阻流量作为衡量指标,通过试气、试采资料确定无阻流量,评价气井产能。页岩气由于地质特征和渗流机理的特殊性,用什么指标表征页岩气井的产能存在争议。结合国内实际页岩气井的测试与生产资料,提出不同开发阶段页岩气井的产能可以用无阻流量、可采储量和产气量三类指标进行表征。用无阻流量表征页岩气井产能时,建立了涪陵主体区“一点法”经验公式,产能系数α值为0.25。针对多工作制度的产能测试,多流量法在涪陵具有较好的适应性。用可采储量表征页岩气井产能时,在页岩气井进入递减阶段之前选用页岩气压裂水平井非稳态产能评价方法,进入递减阶段后采用经验递减法预测页岩气井的可采储量。对于定产生产的页岩气井,可以优选相同油嘴下的试气产量表征页岩气井产能。研究成果为页岩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及开发技术政策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产能评价 无阻流量 可采储量 经验递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平桥南页岩气区块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小贞 谷红陶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如何准确描述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展布状态、储层改造体积、造缝主控因素是页岩气开发中一项关键技术。采用在邻井JY×-2中下放高精度检波器的方式对平桥南JY×-1页岩气井第10至15压裂段进行井中微地震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描述每... 如何准确描述水平井水力压裂裂缝展布状态、储层改造体积、造缝主控因素是页岩气开发中一项关键技术。采用在邻井JY×-2中下放高精度检波器的方式对平桥南JY×-1页岩气井第10至15压裂段进行井中微地震监测。根据监测结果描述每段压裂施工的裂缝发育过程,分析6段压裂后裂缝的分布特征:主要以人工裂缝为主,半缝长250 m,宽210 m,高85 m;储层改造体积2187×10^4 m^3,单段压裂区域有一定重合;主裂缝方向为北西60°,与最大主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压裂屏障是裂缝不对称发育的主控因素。结合三维地震曲率属性分析认为,储层内的天然闭合裂缝是压裂微裂缝延伸的屏障,影响压裂微裂缝延伸方向和长度的同时也会导致施工压力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桥南页岩气 微地震监测 水平井水力压裂 压裂屏障 压裂微裂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甲烷等温吸附模型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建信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73-78,共6页
为了研究不同等温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的模拟效果,更好地描述页岩甲烷吸附规律,对川东南PY1井的7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过剩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859 4,而与黏土矿物呈现负相关... 为了研究不同等温吸附模型对等温吸附实验的模拟效果,更好地描述页岩甲烷吸附规律,对川东南PY1井的7块岩心样品开展了等温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最大过剩吸附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为0.859 4,而与黏土矿物呈现负相关。分别采用不同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模拟分析,不同模型所得到的模拟结果差异较大,其中以Lang?muir模型拟合相关系数表现最好,而SDR模型所得到的最大过剩吸附量最大,其次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SDR模型和修正的Langmuir模型均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过剩吸附量的修正,但修正结果表明,SDR模型所得到的吸附相密度最为合理。最后综合考虑认为定密度修正的Langmuir模型和SDR模型对页岩中甲烷的吸附规律描述更为精确,能够更好地指导页岩吸附气含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彭水地区 龙马溪组 页岩气 等温吸附 LANGMUIR SD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金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孟美辰 王运海 +2 位作者 袁航 王伟 张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7-192,共6页
为了提高织金区块多薄煤层气井产气量,通过对区块地质条件、储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和排采制度4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织金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织金区块高产井目的层埋深主要集中在500~700 m,采用4段逐层压... 为了提高织金区块多薄煤层气井产气量,通过对区块地质条件、储层压裂改造、配套工艺和排采制度4个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织金区块煤层气井产气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织金区块高产井目的层埋深主要集中在500~700 m,采用4段逐层压裂且施工加砂强度在10~15 m^3/m、加液强度大于150 m^3/m时产气量可达1 000 m^3以上;最终总结出适合织金区块的"五段三压"、"避峰求面"、"面积降压"的"阶段降压"的排采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为该区块后续大规模开发及类似煤层气田的勘探开发、排采制度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金区块 煤层气 排采 产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有效应力条件下致密砂岩声波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庞留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致密砂岩气藏在钻完井、生产过程中有效应力会发生变化,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复杂,微裂隙发育,当有效应力增大时,微裂缝发生闭合,孔隙被压缩,使得声波在致密砂岩中的传播特性发生变化。通过探究变有效应力条件下声波传播特点对预测致密砂岩... 致密砂岩气藏在钻完井、生产过程中有效应力会发生变化,致密砂岩孔隙结构复杂,微裂隙发育,当有效应力增大时,微裂缝发生闭合,孔隙被压缩,使得声波在致密砂岩中的传播特性发生变化。通过探究变有效应力条件下声波传播特点对预测致密砂岩地层压力以及对岩石动态力学参数响应特征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二叠系典型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有效应力增加时,干岩样纵波、横波波速和渗透率。结果表明,当有效应力低于临界有效应力时(0~15 MPa),致密砂岩主要表现为微裂缝的闭合,纵、横波波速与有效应力均呈幂指数关系;当高于临界有效应力时(15~50 MPa),岩石变形特征由线弹性阶段逐渐向塑性变形阶段过渡,致密砂岩发生层间错动,孔隙被压缩,纵、横波波速随有效应力线性变化。同时,渗透率和波速对有效应力的响应具有一致性,当小于临界有效应力时,渗透率随有效应力呈幂指数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 纵横波波速 孔隙结构 应力敏感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