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西延川南煤层气田2号煤层煤相研究——煤层气开发选区意义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清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5-248,256,共5页
基于延川南煤层气田2号煤层煤相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煤层气富集规律与煤层煤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号煤层主要发育于下三角洲平原,其泥炭沼泽具有覆水相对较深、水体活跃、还原性较强的特征。煤层中镜/惰比、灰分产率和硫含量的平面... 基于延川南煤层气田2号煤层煤相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煤层气富集规律与煤层煤相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2号煤层主要发育于下三角洲平原,其泥炭沼泽具有覆水相对较深、水体活跃、还原性较强的特征。煤层中镜/惰比、灰分产率和硫含量的平面变化比较好的表明泥炭沼泽的微相分布。煤层煤相与煤层气含量分布具有好的一致性,高镜/惰比和低灰分产率煤层具有高的煤层气含量,低镜/惰比和高灰分产率煤层具有低的煤层气含量,高的煤层气产能区主要分布于煤层厚度大、高镜/惰比和低灰分产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相 煤层气 煤岩学 延川南煤田 山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织金区块多煤层合采煤层气排采制度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彭兴平 谢先平 +1 位作者 刘晓 杨松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了提高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资源动用规模,探索相应排采管控制度,结合织金区块煤层多而薄、层间距变化大、渗透率低等地质特征,分析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造成上部煤层裸露而下部煤层未解吸、单井产能低效的原因;通过对多煤层合采气井的排... 为了提高多煤层条件下煤层气资源动用规模,探索相应排采管控制度,结合织金区块煤层多而薄、层间距变化大、渗透率低等地质特征,分析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造成上部煤层裸露而下部煤层未解吸、单井产能低效的原因;通过对多煤层合采气井的排采控制与生产效果的对比分析,在探讨液面降幅、套压控制与产气、产水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明确了降压与解吸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低速-低套-阶梯式降压"排采制度满足多煤层合采技术要求,可以有效提高煤层气单井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采制度 阶梯式降压 多煤层 合采气井 织金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彭水区块页岩气生产井排采方式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6
3
作者 夏海帮 袁航 岑涛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1-26,共6页
为了实现彭水区块页岩气井快速排液,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污染,提高返排率,促进页岩气快速解吸,在分析彭水区块页岩气藏基本特征和生产特点基础上,分析了低压页岩气井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特点,并从工艺上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形成了彭水... 为了实现彭水区块页岩气井快速排液,降低压裂液对储层的污染,提高返排率,促进页岩气快速解吸,在分析彭水区块页岩气藏基本特征和生产特点基础上,分析了低压页岩气井不同生产阶段的生产特点,并从工艺上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法,形成了彭水区块页岩气井压裂后快速排液、稳定降压和自喷生产的"三段式"排采方式。该排采方式在彭水区块3口已投产页岩气水平井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为彭水区块低压页岩气井的有效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排采方式 电动潜油泵 自喷 彭水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区块煤层气井生产特征及其小构造控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松 许祖伟 +1 位作者 池圣平 雷波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5-138,77,共5页
以延川南区块81口煤层气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层气井之间的生产特征差异性和产气量控制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在单井产液量方面,煤层气井可划分为高产液量井、中液量井和低液量井3种类型;在单井产气量方面,煤层气井在中、低液量... 以延川南区块81口煤层气井实际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了煤层气井之间的生产特征差异性和产气量控制因素。统计结果表明,在单井产液量方面,煤层气井可划分为高产液量井、中液量井和低液量井3种类型;在单井产气量方面,煤层气井在中、低液量井中产气量较高。研究认为,小型地质构造对煤层气产能开发具有重要影响。一般而言,小断层附近的煤层气井由于断层导水产气量较低,而张裂隙发育小褶皱构造由于渗透性较好而产气量较高。因此,应加强区块煤储层小构造研究,找出有利靶区,为煤层气大规模开发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川南区块 煤层气井 产气特征 小构造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酸化工艺技术在页岩井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圆圆 周成香 王玉海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5期76-80,共5页
川东南区块页岩储层徽裂缝发育,黏土矿物丰富,潜在较强应力敏感性。PY3井由于外源入井液体互相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严重影响了储层渗透性。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黏土矿物含量高、井筒污染严重等井况,提出了氮气泡沫酸化技术进行解... 川东南区块页岩储层徽裂缝发育,黏土矿物丰富,潜在较强应力敏感性。PY3井由于外源入井液体互相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严重影响了储层渗透性。针对该区块地层压力系数低、黏土矿物含量高、井筒污染严重等井况,提出了氮气泡沫酸化技术进行解堵。前置酸采用盐酸体系,溶解地层灰质组分,主体酸采用土酸体系有效解除近井筒污染堵塞,同时加快残酸液的返排效率,酸液体系中加入密度0.5~0.7 g/cm^3起泡剂。经泡沫酸化作业后,该井产能由6 000 m^3/d上升至16 800 m^3/d,从电潜泵排采转为自喷生产,该技术对川东南区块污染的页岩储层改造效果明显,对国内页岩储层解堵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敏感性 井筒污染 泡沫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高煤阶煤层气井排采制度研究与应用——以延川南煤层气田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彭兴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55-60,共6页
延川南工区5亿方煤层气产能建设已拉开序幕,形成一套完整的排采理论和生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工区地质资料的局限性、煤岩力学特征的敏感性以及煤层气渗流机理的复杂性等原因,目前生产制度尚处于摸索阶段。从生产机理出发,通过对高... 延川南工区5亿方煤层气产能建设已拉开序幕,形成一套完整的排采理论和生产制度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工区地质资料的局限性、煤岩力学特征的敏感性以及煤层气渗流机理的复杂性等原因,目前生产制度尚处于摸索阶段。从生产机理出发,通过对高煤阶煤岩力学试验模型的分析,探索流压降幅与储层保护之间的规律;在研究定量化排采的基础上,提出"五段三压法"的排采制度;同时重点探讨了储层压力、解吸压力和稳产压力等关键参数的预测方法,为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开发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采制度 解吸压力 五段三压法 高煤阶 延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测试工艺技术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房国平 杨松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5期77-80,共4页
求取煤层参数、评价区域内的煤层气开发前景,是煤层气测试的主要目的。受限于注入量小、关井时间短、探测半径小等因素,测试取得的参数往往不能很好反映储层物性。因此,需要从测试类型的选择、测试液体的配伍性、测试设备、管柱结构及... 求取煤层参数、评价区域内的煤层气开发前景,是煤层气测试的主要目的。受限于注入量小、关井时间短、探测半径小等因素,测试取得的参数往往不能很好反映储层物性。因此,需要从测试类型的选择、测试液体的配伍性、测试设备、管柱结构及参数的优化等方面,对煤层测试工艺进行改进,形成煤层气测试工艺技术。优化后的注入/压降测试是获得煤储层物性的主要手段,EPS测试软件能较可靠地分析测试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测试 注入 压降 工艺优化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井眼轨道最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政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5期71-72,77,共3页
井眼轨道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效率,乃至钻井成败。因此,对井眼轨道最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井眼轨道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设计井眼轨道不能确信为最优轨道。针对三段式井眼轨道,建立了最优化数学模型,... 井眼轨道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钻井效率,乃至钻井成败。因此,对井眼轨道最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现有井眼轨道设计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设计井眼轨道不能确信为最优轨道。针对三段式井眼轨道,建立了最优化数学模型,分析了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结果表明,用Matlab二次规划法设计的三段式井眼轨道可实现最短路径钻达靶点,且井眼光滑,是提高钻速、降低钻井成本的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眼轨道设计 最优化数学模型 Matlab二次规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电机在延川南煤层气机抽井上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华 姚荣昌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3期76-80,共5页
伺服电机是一种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的新型电机,它可实现有控制电压时转子立即旋转、无控制电压时转子立即停转,且可对电机扭矩进行自由控制,从而具有实现节能和精确控制的双重优点。介绍了伺服电机的原理,... 伺服电机是一种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成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的新型电机,它可实现有控制电压时转子立即旋转、无控制电压时转子立即停转,且可对电机扭矩进行自由控制,从而具有实现节能和精确控制的双重优点。介绍了伺服电机的原理,并对其在延川南煤层气田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针对伺服电机的高启动转矩和宽调速范围的特点,证明其在煤层气开采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电机 节能 煤层气 机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钻穿越技术在延川南煤层气田集输管网敷设中的应用
10
作者 朱坤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3期176-,共1页
本文介绍了水平定向钻施工的基本原理方法,特别结合延川南煤层气田管网建设中的集气管道敷设,提出采用水平定向钻敷设集气管道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应对措施,归纳和总结了定向钻穿越技术在煤层气田集输管网施工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 定向钻穿越 延川南煤层气田 集输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