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CO_2驱油最低混相压力确定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徐辉 聂军 廖顺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0年第1期113-114,117,共3页
利用细管实验装置,考虑了多次接触混相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进行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得到了台兴油田兴1井油藏流体在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的重要参数,确定了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的最低混相压力为22... 利用细管实验装置,考虑了多次接触混相物理化学过程的阶段性和机理的复杂性,进行注二氧化碳驱替实验,得到了台兴油田兴1井油藏流体在二氧化碳驱油过程中的压力、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的重要参数,确定了台兴油田阜三段油藏的最低混相压力为22.11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管实验 二氧化碳混相驱 最低混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模拟实验研究——以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储层为例 被引量:6
2
作者 徐辉 吴诗中 周洁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0年第2期56-59,3,共4页
根据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储层油藏特征和开发现状,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对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得到了阜三段油藏流体在水驱后三个注CO2气驱压力点下的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的重要参数,为下一步确立台兴油田合理开发... 根据台兴油田阜宁组三段储层油藏特征和开发现状,利用长岩心驱替实验装置,对长岩心注二氧化碳驱油进行了室内模拟实验,得到了阜三段油藏流体在水驱后三个注CO2气驱压力点下的采收率和相态变化的重要参数,为下一步确立台兴油田合理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岩心 注气驱油 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尔则油田F4底层油藏最大产液能力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运海 夏洁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利用相渗资料和实测流压资料研究了扎尔则油田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确定了油井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无因次产量与流压关系求取了扎尔则油田生产井在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的无因次IPR曲线,描述了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扎... 利用相渗资料和实测流压资料研究了扎尔则油田无因次采油、采液指数,确定了油井产能变化规律;并利用无因次采液指数和无因次产量与流压关系求取了扎尔则油田生产井在井底流压低于饱和压力时的无因次IPR曲线,描述了其变化规律;确定了扎尔则油田合理的井底流压是5.5~6.5 MPa,平均6 MPa,油井平均最大产液能力是253 m3/d,为油田开发后期油井提液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尔则油田 无因次采液指数 无因次产量 井底流压 IPR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沉积相与有利储层预测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建青 蒲仁海 +1 位作者 武岳 田媛媛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5-399,共5页
由于印支不整合褶皱抬升,下扬子局部地区龙潭组被剥蚀,钻井揭示残余的龙潭组砂岩横向变化明显。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表明,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为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河道沉积... 由于印支不整合褶皱抬升,下扬子局部地区龙潭组被剥蚀,钻井揭示残余的龙潭组砂岩横向变化明显。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解释等综合分析表明,江苏黄桥地区龙潭组为向上变粗的三角洲前缘沉积序列,砂岩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和分流河道沉积。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和孔隙度反演结果表明,较高波阻抗的砂岩平面上呈3个三角洲前缘朵状体展布。龙潭组砂岩平均孔隙度在4%~10%之间,平均孔隙度随现今埋深变浅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反演 三角洲前缘 储层预测 龙潭组 黄桥地区 江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统计学反演在海安凹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勇 钟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62-66,共5页
地质统计学反演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储层分布规律。相对于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不再受限于地震资料频带宽度,能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纵向分辨率,识别厚度较小的储层。以海安凹陷曲塘深凹为... 地质统计学反演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对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模拟,预测储层分布规律。相对于常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地质统计学反演不再受限于地震资料频带宽度,能有效提高反演结果纵向分辨率,识别厚度较小的储层。以海安凹陷曲塘深凹为例,利用地震、测井资料和地质认识,在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基础上开展地质统计学反演,进行砂体展布预测。研究结果与钻井资料吻合度较高,符合地质认识,为认识该区砂体分布提供了依据,为寻找有利区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统计学反演 储层预测 曲塘深凹 阜宁组三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射静校正与剩余静校正技术在黄土塬地区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田田 薛野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3年第6期15-18,23,共5页
针对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的特点,采用折射静校正方法来解决黄土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折射静校正技术虽然适用于黄土塬地区,但仍存在短波长静校正量。将EGRM折射静校正技术与剩余静校正技术相结合,并采用测线闭合监控手段,能够较好地解... 针对黄土塬地区静校正问题的特点,采用折射静校正方法来解决黄土塬地区的静校正问题。折射静校正技术虽然适用于黄土塬地区,但仍存在短波长静校正量。将EGRM折射静校正技术与剩余静校正技术相结合,并采用测线闭合监控手段,能够较好地解决黄土塬地区不同波长的静校正问题,并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塬 EGRM折射静校正 反射波剩余静校正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川南致密砂岩压裂关键技术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成香 谢先平 胡圆圆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1期66-68,78,共4页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状况,优选出低伤害、携砂能力强、高效返排特性的压裂液体系,配以纤维加砂、液氮伴注和压后返排控制技术,成功完成了一口致密砂岩井的现场压裂施工。施工用液221.7 m3,加入石...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延川南煤层气工区致密砂岩储层的地质状况,优选出低伤害、携砂能力强、高效返排特性的压裂液体系,配以纤维加砂、液氮伴注和压后返排控制技术,成功完成了一口致密砂岩井的现场压裂施工。施工用液221.7 m3,加入石英砂30 m3,纤维220 kg,伴注液氮16 m3,压裂后测试无阻流量达到8 457 m3/d,初步实现了鄂尔多斯盆地边缘浅层致密砂岩压裂技术的突破,对于合理开发此类储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 低伤害增效压裂液体系 压裂参数优化 现场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QT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的一致性处理方法
8
作者 孟庆利 王盼盼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3期62-66,80,共6页
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由于各区块三维资料采集的年度、仪器、方法、面元、地表条件等不同,造成各区块资料在能量、相位、波形、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不同三维资料进行连片处理时,需要对不同工区资料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一致性处... 连片三维地震资料,由于各区块三维资料采集的年度、仪器、方法、面元、地表条件等不同,造成各区块资料在能量、相位、波形、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对不同三维资料进行连片处理时,需要对不同工区资料特点进行分析,然后选择合适的一致性处理方法,以消除这些差异,实现连片资料的无缝拼接。在对苏北QT地区局部四块三维地震资料连片处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区块原始资料特点,采用了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地表一致性反褶积、匹配滤波、面元插值等技术进行了一致性处理,消除了地震资料特征的差异,实现了无缝拼接,为连片区域整体的地质评价和构造解释提供了更精确的地震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QT地区 连片三维 一致性处理 无缝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曲线识别与数字化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钱鹏 刘明 +1 位作者 李彦婧 潘兰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5年第2期67-72,共6页
以图像为载体保存的测井曲线无法被更深入地研究。为了能够从测井图件上得到测井数据,在参考了模式识别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测井曲线识别与数据提取系统,提出了一套包括颜色识别、背景网格消除和人机交互剔除干扰的识别提... 以图像为载体保存的测井曲线无法被更深入地研究。为了能够从测井图件上得到测井数据,在参考了模式识别等理论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一套测井曲线识别与数据提取系统,提出了一套包括颜色识别、背景网格消除和人机交互剔除干扰的识别提取算法。通过实例验证表明,本系统识别提取速度快准确度高,提高了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曲线识别 测井数据提取 颜色识别 背景网格线自动消除 交互式剔除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对开发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廖顺舟 《复杂油气藏》 2021年第2期85-89,共5页
化验数据分析表明,高邮凹陷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差距较大,并且各类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也有巨大差异,认为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通过油藏开发初期取心井黏土矿物化验数据与近期密闭取心井数据对比发现,储层... 化验数据分析表明,高邮凹陷高含水油藏储层黏土矿物含量差距较大,并且各类黏土矿物的相对含量也有巨大差异,认为形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通过油藏开发初期取心井黏土矿物化验数据与近期密闭取心井数据对比发现,储层物性条件的好坏控制了长期注水后黏土矿物的变化程度,储层孔喉大小是控制各类黏土矿物相对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通过水驱油实验分析,由于黏土矿物在储层中被冲蚀程度存在差异等原因,物性越好的储层注水后渗透率增加幅度越大,且当初始渗透率小于(380~420)×10^(-3)μm^(2)时,渗透率随注水增加而减小。黏土矿物变化规律研究为长期注水后储层的物性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剩余油的研究提供了可变地质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密闭取心 注水开发 高含水油藏 水驱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在延川南煤层气勘探中的应用
11
作者 黄超平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4期67-72,共6页
从延川南地区地震资料中提取各种地震振幅、频率、相位等地震属性,比较分析地震属性与反射结构、煤层气储层中的煤层、含水层、含气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分析可以精细地描述煤层气储层的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可以判别储层中强含... 从延川南地区地震资料中提取各种地震振幅、频率、相位等地震属性,比较分析地震属性与反射结构、煤层气储层中的煤层、含水层、含气层的关系,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分析可以精细地描述煤层气储层的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可以判别储层中强含水、含气层。结合钻井地质资料与测井资料,三瞬剖面解释可以进行煤层厚度估计与质量评价,为煤层气钻井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储层 煤层气 延川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属性在预测延川南煤层厚度中的应用
12
作者 俞展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4年第2期65-69,75,共6页
介绍了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延川南三维地震勘探工区煤层厚度的方法。先将钻井处的煤层厚度与归一化后地震属性进行相关,以此为根据对地震属性进行优选。利用已知钻井的煤层厚度和相应的属性分别求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然... 介绍了利用地震属性预测延川南三维地震勘探工区煤层厚度的方法。先将钻井处的煤层厚度与归一化后地震属性进行相关,以此为根据对地震属性进行优选。利用已知钻井的煤层厚度和相应的属性分别求出相应的线性回归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然后比较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效果,最后将效果较好的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到非井点的地震属性上。延川南地区2号煤层厚度的预测结果表明:地震属性可以用于煤层厚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属性 BP神经网络 煤层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