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部多旋回演化与油气聚集 被引量:21
1
作者 何治亮 顾忆 高山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33-438,共6页
由额尔齐斯—得尔布干、康西瓦—龙木错—澜沧江两大岩石圈断裂所限定的广大西北地区的区域构造格架是由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古中华陆板块中大小不等、属性不同的古陆块与多旋回造山带镶嵌交错排列而成,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特点。以海... 由额尔齐斯—得尔布干、康西瓦—龙木错—澜沧江两大岩石圈断裂所限定的广大西北地区的区域构造格架是由哈萨克斯坦板块和古中华陆板块中大小不等、属性不同的古陆块与多旋回造山带镶嵌交错排列而成,具有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特点。以海西早期运动、海西晚期运动、燕山中期运动为界线将西部区域构造与盆地演化划分为古亚洲洋体制下的震旦—中泥盆世开合旋回、古特提斯洋体制下的晚泥盆—中二叠世开合旋回、特提斯洋体制下的晚二叠世—晚侏罗世盆地旋回和现今大洋体制下的白垩纪以来的盆地旋回。按盆地的旋回性和改造程度可将西部盆地群分为弱改造多旋回盆地等六类。针对多旋回盆地多期形成的多种烃源在空间上并列、叠置、交错的复杂状况和复杂沉降及热体制下的多期生烃、排烃及运聚保存过程,完善了已有的复式油气系统的概念和分析内容,提出了油气成藏单元的概念并用于对复式油气系统内部不同部位成藏要素与过程的总结。在对已知油气藏解剖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两大盆地中主要油气聚集带成藏的静态条件与动态过程,分别建立了成藏模式,强调西部油气聚集具有多源多期多灶供烃,两大类多成因储层和封闭系统形成、破坏与重建构成多种储盖组合,不同区带具有多类型圈闭纵、横向空间组合样式,存在多期聚集、破坏、调整等复杂过程。初步形成了从“古亚洲域和特提斯域的区域控制→多旋回盆地演化与多变的叠加改造方式→多源多期生烃形成多相态油气→复式油气系统中多类复式油气聚集带”的理论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旋回 盆地演化 复式油气系统 油气成藏单元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塔巴庙地区气层识别与预测 被引量:21
2
作者 罗宇 牟泽辉 +2 位作者 朱宏权 张克银 冯方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1-64,共4页
塔巴庙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 ,气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山西组山 1段和下石盒子组盒 1段河道砂体。总结塔巴庙地区气层的岩石学、电性、地球物理特征 ,建立了识别气层、水层、干层的测井参数解释标准 ,并根据地震特殊处理 ,对... 塔巴庙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伊陕斜坡带 ,气层主要为上古生界山西组山 1段和下石盒子组盒 1段河道砂体。总结塔巴庙地区气层的岩石学、电性、地球物理特征 ,建立了识别气层、水层、干层的测井参数解释标准 ,并根据地震特殊处理 ,对塔巴庙地区的山 1、山 2、盒 1、盒 2等主要产层段的储集层进行了含气性预测 ,认为塔巴庙地区砂体主体分布区基本较为有利 ,尤其是DT1井—昌鸡兔一带砂体发育 ,含气饱和度高 ,为最有利区。同时 ,这种分布特征也证实了盆地北部上古生界深盆气藏的成藏特征。图 5表 4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塔巴庙地区 气层 识别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腹部车莫古隆起南北两侧含油构造油源及烃源灶转移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枝焕 秦黎明 +5 位作者 李伟 王春江 邱楠生 孟闲龙 张振英 袁东山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26-836,共11页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 车莫古隆起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在其主要发育期,古隆起南北两侧分别存在昌吉和盆1井西两个沉积凹陷,分布有白垩系、侏罗系和古近系等多套烃源岩。目前已在古隆起所在区域的南部发现了永进油田,在其北部发现了征沙村、沙窝地和莫西庄等油田或含油气构造,油层主要分布在侏罗系和白垩系,其中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3个构造主要目的层为侏罗系三工河组,永进构造目的层为侏罗系头屯河组、三工河组、西山窑组和白垩系吐谷鲁群。为了揭示研究区原油的油源特征以及车莫古隆起对油源及成藏过程的影响,比较系统地分析了研究区原油及相关层位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根据流体包裹体和烃源岩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油气成藏特征,并结合构造地质资料讨论了车莫古隆起形成与演化对研究区油气源特征、油气藏形成过程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或同一构造不同层位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饱和烃和芳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五类,这五类原油在区域分布特征、油气来源及烃源灶位置等方面均存在差别。车莫古隆起的形成与演化、生油凹陷的展布特征及主要烃源岩的成熟演化历史共同决定了研究区不同油田或含油气构造烃源灶位置的分布及其转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车莫古隆起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油源分析 烃源灶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寒武系划分与对比 被引量:15
4
作者 蔡习尧 毛树华 +2 位作者 钱一雄 陈跃 尤东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8-42,共5页
巴楚隆起井下寒武系发育齐全,划分为3统7段,自下而上为下统碎屑岩段、白云岩段、下含膏白云岩段,中统盐下碳酸盐岩段、膏盐岩段、上含膏白云岩段与上统纯白云岩段,各段之间电性特征明显。在碎屑岩段获丰富的小壳与藻类化石,详细地讨论... 巴楚隆起井下寒武系发育齐全,划分为3统7段,自下而上为下统碎屑岩段、白云岩段、下含膏白云岩段,中统盐下碳酸盐岩段、膏盐岩段、上含膏白云岩段与上统纯白云岩段,各段之间电性特征明显。在碎屑岩段获丰富的小壳与藻类化石,详细地讨论了小壳化石的时空分布,确定巴楚隆起井下含小壳化石地层的时代为早寒武世早期,并与地表露头剖面进行了对比,认为碎屑岩段与玉尔吐斯组上部为同时异相关系,盐下碳酸盐岩段对应于沙依里克组,并作为区域地层对比标志层。地震层序地层可将寒武系划分为3个超层序,分别对应与3个统;钻井层序地层可划分为2个半超层序、5个层序。该区寒武系的划分与对比为其它学科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地层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隆起 寒武系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油井水泥低温早强剂 被引量:12
5
作者 韩卫华 佟刚 +1 位作者 杨红歧 王其春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针对水泥石低温情况下强度发展缓慢,影响钻井周期的具体情况,研制开发了早强剂DZ-Z.DZ-Z由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按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具有双重早强作用,它能明显地提高低温下水泥石的早期强度,并能改善水泥石结构,使之致密、渗... 针对水泥石低温情况下强度发展缓慢,影响钻井周期的具体情况,研制开发了早强剂DZ-Z.DZ-Z由多种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按一定的比例复合而成,具有双重早强作用,它能明显地提高低温下水泥石的早期强度,并能改善水泥石结构,使之致密、渗透率降低.早强剂DZ-Z加量为0.5%~2.0%,适用温度为0~50℃,8 h水泥石抗压强度大于3.5 MPa,随着加量的增加,水泥石强度也迅速增长.同时,早强剂DZ-Z基本不影响浆体的流变性能,还可以根据现场施工所需时间的长短,用缓凝剂调节水泥浆稠化时间,但仍能使8 h抗压强度大于3.5MPa.现场应用表明,低温早强剂DZ-Z在低温条件下明显缩短了固井候凝时间,节约了钻井作业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外加剂 早强剂 低温 早期强度 配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朗KASHAN区块库姆组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葛瑞全 洪太元 冉江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15,共4页
伊朗KASHAN区块是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市场的一部分。作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渐新一中新统中下部库姆组在该区沉积了数千米厚的海相碳酸盐岩系,发育8种沉积相11种亚相。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库姆组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属于二级... 伊朗KASHAN区块是中国石化海外油气勘探市场的一部分。作为主要勘探目的层的渐新一中新统中下部库姆组在该区沉积了数千米厚的海相碳酸盐岩系,发育8种沉积相11种亚相。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分析认为:库姆组为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属于二级层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文章结合海平面变化对沉积环境的影响,分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指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开发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姆组 碳酸盐岩 层序地层 KASHAN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干酪根自由基浓度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热历史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2 位作者 金之钧 何治亮 朱映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7-343,共7页
干酪根样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自由基浓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自由基浓度的升高与干酪根较低演化阶段烷基侧链的断裂以及杂原子官能团的脱落有关;而自由基浓度的降低主要反映了高演化阶段干酪根所... 干酪根样品热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干酪根热演化程度的增高,自由基浓度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自由基浓度的升高与干酪根较低演化阶段烷基侧链的断裂以及杂原子官能团的脱落有关;而自由基浓度的降低主要反映了高演化阶段干酪根所发生的缩合、聚合反应。自由基浓度受温度和加热时间的控制,由此可利用实验数据建立干酪根自由基浓度与温度-时间指数的定量关系式。通过反复调整剥蚀厚度、热流值,使自由基浓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反演碳酸盐岩地层的热历史。由于热模拟实验数据较少,目前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只是一种新方法的探索,适用范围有限。今后,应进一步开展针对海相碳酸盐岩干酪根样品的热模拟实验及相应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温标 热历史 自由基浓度 干酪根 热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