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11区块油气勘探潜力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文涛 赵铭江 +1 位作者 张波 程本合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3-35,共3页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是南美安第斯山前盆地中最大的产油盆地之一。通过对Oriente盆地11区块油气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优质的储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前白垩纪和白垩纪末—渐新世时期形成的断鼻、背斜... 厄瓜多尔Oriente盆地是南美安第斯山前盆地中最大的产油盆地之一。通过对Oriente盆地11区块油气成藏条件的系统分析,认为研究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优质的储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条件,前白垩纪和白垩纪末—渐新世时期形成的断鼻、背斜等构造是油气运聚的有利区。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1区块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瓜多尔 Oriente盆地 油气勘探 油气聚集带 圈闭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缅甸中央沉降带Chindwin盆地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18
2
作者 赖生华 麻建明 廖林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24,共4页
基于对区域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分析,认为缅甸中央盆地形成于第三纪,经历了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三期构造演化,可划分为西部深坳区和东部浅坳区2个二级构造单元及Irrawaddy凹陷、Prome凹陷、Salin凹陷、Chindwin凹陷、Hukawng凹... 基于对区域构造特征和演化的分析,认为缅甸中央盆地形成于第三纪,经历了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和上新世三期构造演化,可划分为西部深坳区和东部浅坳区2个二级构造单元及Irrawaddy凹陷、Prome凹陷、Salin凹陷、Chindwin凹陷、Hukawng凹陷、Putao凹陷、Shwebo凹陷、Inlelake凹陷、Salween凹陷、Sittang凹陷、Pegu凸起等11个三级构造单元。认为碎屑物由北而南入海,形成前积型纵向三角洲,其新生代地层厚度大于20000m。露头和实钻资料表明,Chindwin凹陷主要烃源岩为Yaw组、Laungshe组及Kabaw组页岩。储层为白垩系—始新统砂岩,盖层为泥页岩,厚度大,分布广。Chindwin凹陷具有良好的上、中、下3套生储盖组合,生烃高峰为中新世晚期,Yaw组、Laungshe组和Kabaw组页岩形成的油气沿斜坡向上运移。该凹陷中的Indaw和Yenan构造规模大、保存条件较好、油气可采资源量丰富,有可能发现大型油气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缅甸 中央盆地 Chindwin凹陷 生储盖组合 勘探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川北地区千佛崖组页岩气勘探潜力与方向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旭杰 周文 +4 位作者 陈洪德 龚灏 邓虎成 林良彪 宋荣彩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2-568,共7页
川西—川北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广泛发育富有机质页岩,且埋藏相对浅,可作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层位。作者结合取心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岩电关系分析,并确定了单井划分富有机质页岩的电性标准;依据单井富有机质页岩段的划分和统... 川西—川北地区侏罗系千佛崖组广泛发育富有机质页岩,且埋藏相对浅,可作为四川盆地陆相页岩气的有利勘探层位。作者结合取心资料与测井资料进行岩电关系分析,并确定了单井划分富有机质页岩的电性标准;依据单井富有机质页岩段的划分和统计结果及沉积背景所编制的厚度分布图表明,该套页岩分布相对稳定,一般达到70m左右,且埋深主要为2km左右,具有较好的页岩气储层形成和赋存条件。千佛崖组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型、Ⅲ型为主,局部存在Ⅰ型;有机质丰度普遍偏低,但在研究区中部的阆中、南充、成都之间的区域及西南部大竹至梁平区域有机质丰度高,其质量分数普遍超过了1.5%。有机质演化(Ro)在北部相对适中,一般为1.0%~1.2%;南部偏低,一般为0.6%~0.8%。勘探有利区及方向主要为绵阳—阆中—巴中—南充之间呈"L"形展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侏罗系 千佛崖组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SR对深部碳酸盐岩储层的溶蚀改造——四川盆地深部碳酸盐岩优质储层形成的重要方式 被引量:206
4
作者 朱光有 张水昌 +3 位作者 梁英波 马永生 戴金星 周国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82-2194,共13页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发现的大气藏部含或高舍硫化氢,都发育一定厚度的优质储层,而且优质储层与硫化氢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气藏硫化氢含量越高,储层性质越好,气藏产能也越大。研究发现,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随着膏质岩类... 四川盆地海相层系发现的大气藏部含或高舍硫化氢,都发育一定厚度的优质储层,而且优质储层与硫化氢分布具有密切的关系,即气藏硫化氢含量越高,储层性质越好,气藏产能也越大。研究发现,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过程中,随着膏质岩类的溶解(为 TSR 反应提供 SO_4^(2-)),使储集孔隙初步得到改善;而 TSR 产生的硫化氢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具有强烈腐蚀性,加速了储层中白云岩的溶蚀,形成孔隙极其发育的海绵状孔洞体系,并呈层状分布。电镜下可以清晰看到白云石晶面的溶蚀坑及溶孔中 TSR 产生的硫磺晶体。溶孔中自生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10.3‰~18.2‰,而地层碳酸盐的碳同位素在+3.7‰~+0.9‰,证实了 TSR 过程中有机-无机的相互作用,即有机成因烃类中的碳转移到次生碳酸盐岩中。包裹体分析表明,次生方解石中的包体富含硫化氢,且均一温度多数在160℃以上,具备 TSR 发生的温度条件;硫化氢和硫磺的硫同位素比地层硫酸盐的硫同位素偏轻8‰左右,是 TSR 作用的证据。因此高含硫化氢气藏的优质储层是在早期埋藏溶蚀作用的基础上,后期发生 TSR 及其形成的酸性流体对深埋碳酸盐岩储层再次进行深刻改造和强烈溶蚀作用的结果;同时可以运用硫化氢来预测碳酸盐岩优质储层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R 硫化氢 埋藏溶蚀 深部碳酸盐岩储层 飞仙关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中25-降藿烷分布特征与成因意义 被引量:7
5
作者 秦黎明 张枝焕 +2 位作者 李伟 杨永才 袁东山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78-485,共8页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或油砂抽提物中25-降藿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井区或同一口井不同深度(层位)的原油25-降藿烷的相对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其所遭受的生...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中部Ш区块原油或油砂抽提物的饱和烃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研究了原油或油砂抽提物中25-降藿烷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井区或同一口井不同深度(层位)的原油25-降藿烷的相对含量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别,表明其所遭受的生物降解程度有所差异,沿构造带从南到北,同一油层中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增强,比如位于构造北部(构造部位相对较高)的永1井、永3井侏罗系原油25-降藿烷丰度较高,表明生物降解比较明显,而位于南部(构造低部位)的永6井白垩系和侏罗系油层中的原油均无明显的生物降解现象;同一口井随深度增大生物降解作用将弱,如永2井浅部白垩系油层的原油降解较严重,而深部西山窑组的原油降解作用则不明显。根据原油生物降解的特征,结合车-莫古隆起调整对研究区油气成藏的影响,讨论了原油生物降解差异分布的成因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类型 生物降解作用 25-降藿烷 成因机制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四段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来自于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的约束 被引量:18
6
作者 钱一雄 武恒志 +5 位作者 周凌方 黄康俊 邓美洲 李勇 董少峰 王琼仙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61-1180,共20页
白云岩化是影响储层发育是否的重要沉积-成岩过程。作者通过在对川西地区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雷三至雷四段的岩相学,碳、氧、锶、镁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划分出含膏的泥晶云岩AD0、泥晶云岩D0、泥粉晶云岩D1、粉细晶云岩D... 白云岩化是影响储层发育是否的重要沉积-成岩过程。作者通过在对川西地区的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雷三至雷四段的岩相学,碳、氧、锶、镁同位素以及元素地球化学等综合研究,划分出含膏的泥晶云岩AD0、泥晶云岩D0、泥粉晶云岩D1、粉细晶云岩D2、微生物云岩MD、含灰质藻云岩CD(交代结构)以及去云化的泥粉晶云岩(CD0CD1)等七类白云岩。白云石有序度及铁、锰含量较低。阴极发光以暗紫、暗紫红、蓝紫为主;次为玫瑰红、橙红及橙黄红色。δ^(13)CPDB=1. 95‰~2. 46‰,δ^(18)OPDB=-4. 05‰~2. 70‰;^(87)Sr/^(86)Sr=0. 70778~0. 70807,δ^(26)Mg=-1. 872‰~-2. 124‰,其中δ^(13)C_(PDB)、^(87)Sr/^(86)Sr的平均值与中三叠世全球海水相似;δ^(18)O_(PDB)为弱负漂及正偏移。从D2、D1至D0、AD0,Sr、Na和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及比值和δ^(18)O_(PDB)逐渐增加; AD0、少量D0或MD相对富含硅、铝,并与高(低镁)方解石、黏土、有机质等共生。离子组成反映出白云石的前驱物以方解石型为主,少量为文石、原白云石结构。存在广盐、稍咸和超盐度的碱性等沉积环境。白云岩形成主要受向上变浅米级旋回序列,干燥、炎热为主、偶夹潮湿古气候以及古地貌-古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存在浅潟湖的萨勃哈(AD0或D0)、环潮缘至局限台地(D0-D1、微生物诱导MD)、潮间-潮下的微生物礁(席)构成的障壁的台缘带(MD-CD1-CD)、潮坪-开阔台地(D0-D2-CD1、MD)等环境,以萨勃哈和受蒸发泵-密度差驱动的"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模式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岩类型 岩相学 地球化学 白云岩化模式 雷口坡组 川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保存单元的概念与评价原理 被引量:39
7
作者 何登发 马永生 杨明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油气保存单元”是一个盆地内部三度空间上封闭流体的含油气地质单元。根据其空间结构特点与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可以将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为继承型、改造型与重建型等 3种基本类型。通过对封盖层和断层的封闭性能与封闭时间的匹配分析 ,以... “油气保存单元”是一个盆地内部三度空间上封闭流体的含油气地质单元。根据其空间结构特点与随时间的演变特征可以将油气保存单元划分为继承型、改造型与重建型等 3种基本类型。通过对封盖层和断层的封闭性能与封闭时间的匹配分析 ,以及对岩浆活动、地震活动与水文地质作用等关键事件的研究 ,可以划分油气保存单元。结合盆地与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成果 ,可以深入剖析油气保存单元内部的成藏要素与成藏作用 ,从而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楚雄盆地为例 ,通过对 7个油气保存单元的分析与评价 ,优选出东山、中和 -大姚与永仁等 3个有利的油气保存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盖层 断层封闭性 油气保存单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陷湖盆层序演化对储集体成因类型及构型的控制 被引量:14
8
作者 赖生华 麻建明 孙来喜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0-364,共5页
断陷湖盆中层序发育、演化取决于相对湖平面(可容空间)的变化和沉积物供给。相对湖平面上升时,湖浪能量增加,湖水向物源方向推进,形成水进型扇三角洲,水进滩坝和滑塌型浊积岩体较发育;相对湖平面下降时,湖水活动急剧减弱,河流能量增强,... 断陷湖盆中层序发育、演化取决于相对湖平面(可容空间)的变化和沉积物供给。相对湖平面上升时,湖浪能量增加,湖水向物源方向推进,形成水进型扇三角洲,水进滩坝和滑塌型浊积岩体较发育;相对湖平面下降时,湖水活动急剧减弱,河流能量增强,形成水退型扇三角洲,分流河道砂、砾岩体最为发育,同时也可形成高位滩坝砂、砾岩体和洪水型浊积岩体。在层序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环境的水动力能量状况有所不同,所形成的砂、砾岩体在平面上的构型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型 层序演化 储集体 断陷湖盆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源井自动保护智能控制仪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解立春 雷占祥 +2 位作者 赵金玲 王煜 张丽萍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3-74,共2页
安塞油田水资源匮乏,油田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水源井。但由于水源井受季节、下泵深度、电潜泵选型等因素影响,地层涌水量不平稳,易造成水源井电潜泵干抽而烧毁;此外地层出砂也导致水源井电潜泵卡泵等故障频繁发生,极大影响水源井正常供... 安塞油田水资源匮乏,油田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水源井。但由于水源井受季节、下泵深度、电潜泵选型等因素影响,地层涌水量不平稳,易造成水源井电潜泵干抽而烧毁;此外地层出砂也导致水源井电潜泵卡泵等故障频繁发生,极大影响水源井正常供水。鉴于此,研制并应用了水源井自动保护智能控制仪。该仪器具有抽空自动停机和欠、过载自动停机保护功能,解决了水源井电潜泵干抽问题和因砂卡等原因造成的水源井电潜泵故障问题。现场应用表明,该仪器可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节能效果显著,每年可节约大量资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井 自动保护智能控制仪 工作原理 技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赖生华 余谦 麻建明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69-473,共5页
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结合岩心等资料研究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根据冷家油田沙三段地震反射样式,可划分为斜坡、台地、凹地3种类型,共16种地震相。在圈定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相带的基础上,发现并圈定了滑塌沉积... 利用地震相分析技术,结合岩心等资料研究了冷家油田沙三段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特征。根据冷家油田沙三段地震反射样式,可划分为斜坡、台地、凹地3种类型,共16种地震相。在圈定扇三角洲前缘和前扇三角洲相带的基础上,发现并圈定了滑塌沉积、湖心岛、砂坝、纵向扇、斜坡前积复合体、坡底扇、盆底扇、障壁体系等一系列单元。该区北部形成纵向三角洲,东部形成扇三角洲,西部形成斜坡前积复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扇三角洲 地震相 沙三段 冷家油田 辽河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城81断块沙四段沉积微相与储层非均质性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克奇 田海芹 +1 位作者 王正蕾 陆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储层非均质性既受古地理背景、地层格架、沉积相带、断裂作用的宏观控制,也受岩石类型(岩相)、成岩作用、空隙结构等微观性质的影响。首先应用扬沉作用及优势相编图法的原理编制出东濮凹陷卫城 81 断块沙四段各编图单元的沉积微相图,研... 储层非均质性既受古地理背景、地层格架、沉积相带、断裂作用的宏观控制,也受岩石类型(岩相)、成岩作用、空隙结构等微观性质的影响。首先应用扬沉作用及优势相编图法的原理编制出东濮凹陷卫城 81 断块沙四段各编图单元的沉积微相图,研究储层的宏观非均质性;然后利用测井资料二次解释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资料,对研究地区目的层段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研究,认为沙四段层内非均质性严重,层间非均质性较强,平面非均质性较强;最后,改进研究区断裂体系分布图及注采单元分布图,为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及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城81断块 沙四段 扬沉作用 优势相 储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河罗构造上三叠统普家村组裂缝综合评价
12
作者 赖生华 麻建明 周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5-17,3,共3页
为了预测楚雄盆地波河罗构造油气勘探目标,对该构造上三叠统普家村组裂缝作了系统综合评价,通过野外露头样品点载荷抗张、抗压实验及三轴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表明,随着围压增加,不同岩类岩石的抗压强度值增大,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成正相关关... 为了预测楚雄盆地波河罗构造油气勘探目标,对该构造上三叠统普家村组裂缝作了系统综合评价,通过野外露头样品点载荷抗张、抗压实验及三轴岩石力学参数测试表明,随着围压增加,不同岩类岩石的抗压强度值增大,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成正相关关系;随着岩石孔隙度增大,岩石强度降低,更易产生破裂;通过应力场模拟及曲率计算,波河罗构造上三叠统普家村组靠近断裂带及其局部高点裂缝发育,为裂缝发育区;裂缝较发育区围绕局部高点,呈窄环带状分布;其余区域为裂缝不发育区;裂缝发育及较发育区应是今后勘探的优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河罗构造 晚三叠世 裂缝(岩石) 应力场 模拟 曲率 计算 综合评价 裂缝发育区 系统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