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检波器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树奎 周明非 +2 位作者 沈万杰 贾志斌 孟祥顺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4年第6期602-604,共3页
在东濮凹陷MC地区进行了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二维地震采集试验,所获得的纵波单炮记录中高频成分的能量明显增强。经保幅处理后,剖面的分辨率较二维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转换波处理得到X分量和Y分量剖面,对剖面沿时间轴进行压缩处理,压缩... 在东濮凹陷MC地区进行了数字三分量检波器二维地震采集试验,所获得的纵波单炮记录中高频成分的能量明显增强。经保幅处理后,剖面的分辨率较二维老剖面有明显提高。通过转换波处理得到X分量和Y分量剖面,对剖面沿时间轴进行压缩处理,压缩后的转换波剖面与纵波剖面有较好的对比性。该区气藏的顶面纵波振幅和横波振幅分别表现为"暗点"和"亮点",通过振幅比技术确定气藏区,低振幅比异常对应着含气区。该区马62井振幅比异常显示和钻探情况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量 振幅比 检波器 地震勘探技术 剖面 纵波 地震采集 气藏 东濮凹陷 钻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变换在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郭刚明 时立彩 +1 位作者 高生军 郭树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2期237-239,270,共4页
通过分析传统傅里叶变换、窗口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各自特点 ,指出了传统傅里叶变换和窗口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以及小波变换可对信号任意时刻的任何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和精细处理的优势。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分频处理 ,分别计算... 通过分析传统傅里叶变换、窗口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的各自特点 ,指出了传统傅里叶变换和窗口傅里叶变换的不足 ,以及小波变换可对信号任意时刻的任何细节进行细致分析和精细处理的优势。利用小波变换对地震信号进行分频处理 ,分别计算不同频段的数据体 ,校正后再进行小波重建 ,经过分频动校正和分频静校正 ,来减少不同频率校正量存在的误差影响 ,达到提高信号分辨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地震资料 传统傅里叶变换 窗口傅里叶变换 信号处理 分频处理 分频动校正 分频静校正 信号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酚醛树脂/聚合物流动凝胶耐温抗盐性的室内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乔宏宾 乔保林 张晓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4-156,159,共4页
实验研究发现,用矿化度9.0×104mg/L的水配制、适用温度<75℃的酚醛树脂/HPAM流动凝胶,在温度≥90℃时通过凝胶失水收缩失去稳定性,其结果是脱水并生成不溶性物质。认为凝胶失水收缩起源于交联聚合物网络中反应性、水化性基团的... 实验研究发现,用矿化度9.0×104mg/L的水配制、适用温度<75℃的酚醛树脂/HPAM流动凝胶,在温度≥90℃时通过凝胶失水收缩失去稳定性,其结果是脱水并生成不溶性物质。认为凝胶失水收缩起源于交联聚合物网络中反应性、水化性基团的缩合反应。为了提高该流动凝胶的耐温性和抗盐性,筛选出了分子量1.46×107、水解度19.8%的一种商品两性聚合物SL代替HPAM,选用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醇(PVA)作为稳定剂,确定了新的耐温抗盐流动凝体系的配方:酚醛树脂BH、两性聚合物SL、PEG、PVA的质量比为1.0∶0.9∶0.3∶0.3,聚合物浓度800~1200mg/L,用矿化度1.45×105mg/L的模拟水配液。该配方体系在95℃下约15d发生初凝,粘度逐渐上升并达到最高值(70~150mPa·s),此后又逐渐下降,最后破胶,凝胶稳定时间(脱出水体积达到凝胶初始体系的1/5的时间)超过70d。该体系在pH为5~8范围均可成胶。考虑到注入地层时剪切的影响,用分子量6.0×106的两性聚合物配制该凝胶体系,凝胶的稳定时间超过60d,但粘度平均下降35%。表4参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醛树脂/聚合物 流动凝胶 耐温性 抗盐性 室内研究 油田化学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