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桥口油田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振华
龚宝强
+5 位作者
许振波
胡梅
杨方方
曾小军
白莲
袁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本实验研究是针对中原桥口油田南八仙浅层桥69-08井注天然气项目进行的。该井油藏温度50℃,原始地层压力10.11 MPa,饱和压力9.43 MPa,脱气原油50℃粘度0.96 mPa.s,20℃密度0.7642 g/cm3,实测油气比200m3/m3。采用PVTsim10.0软件得到模...
本实验研究是针对中原桥口油田南八仙浅层桥69-08井注天然气项目进行的。该井油藏温度50℃,原始地层压力10.11 MPa,饱和压力9.43 MPa,脱气原油50℃粘度0.96 mPa.s,20℃密度0.7642 g/cm3,实测油气比200m3/m3。采用PVTsim10.0软件得到模拟油藏相图,表明该油藏为不饱和油藏,在油藏压力下开采时油藏流体以单相渗流,油藏流体临界温度331.6℃,临界压力7.66 MPa。注入气为含甲烷89.3%的油藏深层天然气。用3种方法预测的最小混相压力(MMP)值均大于在CFS-200型混相驱实验装置上通过长1.22 m、内径6.35 mm、渗透率7.5μm2的填砂细管测得的MMP值(18 MPa),偏差在+22.2%^+77.8%。在细管驱替实验中,随注入压力增大(10.11~22.0 MPa),气体突破体积(0.79~0.86 PV)、突破时采出程度(49.8%~74.0%)、最终采出程度(59.0%~91.0%)均增大,即混相驱与非混相驱相比,见气晚而采出程度高;在混相驱中,注入压力的影响较小。图6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油藏流体
天然气驱
细管驱替实验
最低混相压力
注入压力
中原桥口油田
气体突破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井下作业载荷的A环空带压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太平
张智
+4 位作者
石榆帆
周晓昱
顾南
蒋芸
钟水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6,77,共3页
当前气井环空带压现象日趋普遍,部分井已严重影响其安全生产。环空带压机理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温度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泄漏或密封失效等因素诱发的环空带压等,文章主要讨论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机理及...
当前气井环空带压现象日趋普遍,部分井已严重影响其安全生产。环空带压机理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温度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泄漏或密封失效等因素诱发的环空带压等,文章主要讨论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机理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对于两端固定且封闭的油管柱,当油管内压力大于油管外挤力时,油管柱的外径发生鼓胀(即鼓胀效应),导致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空体积减小,从而诱发环空带压。笔者运用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将油管柱简化为薄壁圆筒,推导出了油管柱内压力与其膨胀量、A环空带压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为环空带压安全评价和下一步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油管柱
环空带压
鼓胀效应
弹塑性力学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桥口油田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许振华
龚宝强
许振波
胡梅
杨方方
曾小军
白莲
袁云
机构
中国石化
中原油田
公司
采油
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原
石油勘探局钻井研究院
濮阳三力化工总厂
长城公司
中国石化
中原油田
公司
采油一厂
出处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6-209,共4页
文摘
本实验研究是针对中原桥口油田南八仙浅层桥69-08井注天然气项目进行的。该井油藏温度50℃,原始地层压力10.11 MPa,饱和压力9.43 MPa,脱气原油50℃粘度0.96 mPa.s,20℃密度0.7642 g/cm3,实测油气比200m3/m3。采用PVTsim10.0软件得到模拟油藏相图,表明该油藏为不饱和油藏,在油藏压力下开采时油藏流体以单相渗流,油藏流体临界温度331.6℃,临界压力7.66 MPa。注入气为含甲烷89.3%的油藏深层天然气。用3种方法预测的最小混相压力(MMP)值均大于在CFS-200型混相驱实验装置上通过长1.22 m、内径6.35 mm、渗透率7.5μm2的填砂细管测得的MMP值(18 MPa),偏差在+22.2%^+77.8%。在细管驱替实验中,随注入压力增大(10.11~22.0 MPa),气体突破体积(0.79~0.86 PV)、突破时采出程度(49.8%~74.0%)、最终采出程度(59.0%~91.0%)均增大,即混相驱与非混相驱相比,见气晚而采出程度高;在混相驱中,注入压力的影响较小。图6表2参6。
关键词
相图
油藏流体
天然气驱
细管驱替实验
最低混相压力
注入压力
中原桥口油田
气体突破
提高采收率
Keywords
phase diagram
reservoir fluid
natural gas drive
,lira tube driving test
minimum miscibility pressure ( MMP )
gas injectionpressure ) gas breakthrough
enhancement in oil recovery
Qiaokou oil field in Zhongyuan
分类号
TE357.45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井下作业载荷的A环空带压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肖太平
张智
石榆帆
周晓昱
顾南
蒋芸
钟水清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
中国石化中原油田采油一厂
中国
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
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出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5-66,77,共3页
基金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0904050)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计划(编号:2011JY0106)
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10490810)的资助
文摘
当前气井环空带压现象日趋普遍,部分井已严重影响其安全生产。环空带压机理较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温度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泄漏或密封失效等因素诱发的环空带压等,文章主要讨论鼓胀效应诱发的环空带压机理及相应的计算模型。对于两端固定且封闭的油管柱,当油管内压力大于油管外挤力时,油管柱的外径发生鼓胀(即鼓胀效应),导致油管和套管之间的环空体积减小,从而诱发环空带压。笔者运用弹塑性力学基本理论,将油管柱简化为薄壁圆筒,推导出了油管柱内压力与其膨胀量、A环空带压值之间的关系模型,为环空带压安全评价和下一步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气井
油管柱
环空带压
鼓胀效应
弹塑性力学
模型
Keywords
gas well,oil string,ballooning effect,elastic-plastic mechanics,model
分类号
TE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井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桥口油田天然气驱提高采收率室内实验研究
许振华
龚宝强
许振波
胡梅
杨方方
曾小军
白莲
袁云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井下作业载荷的A环空带压值计算研究
肖太平
张智
石榆帆
周晓昱
顾南
蒋芸
钟水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