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硫沉积问题探讨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时杰 杨发平 刘方俭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5-79,115,共5页
天然气集输系统出现硫沉积会引起操作难度加大、系统腐蚀加剧等问题,更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设施的正常功效及生产进度。形成硫沉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不确定性,目前还难以给出量化的判断法则。为此,探讨了硫沉积的影响因... 天然气集输系统出现硫沉积会引起操作难度加大、系统腐蚀加剧等问题,更会严重影响生产设备、设施的正常功效及生产进度。形成硫沉积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具有不确定性,目前还难以给出量化的判断法则。为此,探讨了硫沉积的影响因素,总结了硫沉积规律:H2S含量越高,硫沉积倾向越大;单质硫多产生于温度(压力)骤降的工艺过程;硫沉积多发生在流速变低和流体转向处。针对四川盆地东北部普光气田天然气高含H2S和CO2的特点,分析了气田集输系统硫沉积可能发生的重点部位,提出了有效的硫沉积防治措施:加注硫溶剂、定期清管和加热流化。该项成果对高含硫气田的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酸气 地面集输 H2S CO2 硫沉积 硫溶剂 清管作业 安全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腐蚀监测及控制体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发平 王贵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4-97,127-128,共4页
为了对普光高酸性气田实施有效的内腐蚀控制及监测,针对普光集输系统湿气混输工艺的特点,结合质量法、电阻法、线性极化法、FSM电子纹法等多种在线腐蚀监测技术,采用缓蚀剂预涂膜、连续加注、批处理等腐蚀控制工艺,辅以管道内腐蚀检测... 为了对普光高酸性气田实施有效的内腐蚀控制及监测,针对普光集输系统湿气混输工艺的特点,结合质量法、电阻法、线性极化法、FSM电子纹法等多种在线腐蚀监测技术,采用缓蚀剂预涂膜、连续加注、批处理等腐蚀控制工艺,辅以管道内腐蚀检测及化验分析技术,合理选择腐蚀监测点、缓蚀剂加注点及化验分析取样点,利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实施了综合的内腐蚀监测及控制,建立起了完善的腐蚀监测及控制体系。该体系运行1年多来,已累计更换腐蚀挂片6次,进行了2次全管网的管道内腐蚀监测(智能清管)。实测数据显示:普光气田地面集输系统年腐蚀速率有效地控制在0.076 4mm/a以下,确保了集输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高含硫天然气 集输系统 腐蚀监测技术 关键技术 腐蚀速率 安全平稳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集输火炬安全放空系统实用技术探讨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发平 李时杰 万卫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8-101,共4页
在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的高酸性普光气田,火炬安全放空系统是保障站场和装置安全的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但它本身又存在危险因素。正确理解和掌握其操作程序,才能排除危险因素,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对火炬放空管系计算方法和布置技术、集气站... 在开发难度相对较大的高酸性普光气田,火炬安全放空系统是保障站场和装置安全的最重要的设施之一,但它本身又存在危险因素。正确理解和掌握其操作程序,才能排除危险因素,保证安全生产。为此,对火炬放空管系计算方法和布置技术、集气站火炬投用技术、火炬筒爆炸的可能性、火炬筒避雷针安全布置及地面火炬基本知识进行了探讨,以确保酸性气体集输设施的安全投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光气田 火炬安全放空系统 火炬管系布置 火炬投用回火 避雷设计 地面火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化氢气田集输系统硫化亚铁形成机理及风险控制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分电 洪祥 +1 位作者 肖永发 申乃峰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9-91,13,共3页
普光气田是国内已投入开发的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硫化氢含量15%,二氧化碳含量10%。地面集输系统采用了"全湿气加热保温混输"工艺,天然气中含有饱和水和游离水,易产生硫化亚铁,并附着在内壁。在工艺检修、作业过程中,若与空气... 普光气田是国内已投入开发的最大的整装海相气田,硫化氢含量15%,二氧化碳含量10%。地面集输系统采用了"全湿气加热保温混输"工艺,天然气中含有饱和水和游离水,易产生硫化亚铁,并附着在内壁。在工艺检修、作业过程中,若与空气接触,就可能引发硫化亚铁自燃,给气田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隐患。在设计上,选用抗硫耐腐蚀材料、容器内壁防腐涂层;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了碱洗、清洗、钝化、微正压隔氧、润湿等措施,消除了硫化亚铁产生的危险因素,确保了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化氢 硫化亚铁 形成机理 自燃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可拓评价法在储注气油藏筛选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韩玉坤 姚光明 +6 位作者 高强 梁馨月 吴晓磊 曾立 罗静 肖盈 刘爱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91,136-137,共4页
筛选出既符合改建地下储气库、又能够满足注气驱技术条件的储注气油藏,是油藏筛选评价技术的一个新课题。为此,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标准与注气驱油藏开发的基本条件,构建了储注气油藏筛选的多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物元... 筛选出既符合改建地下储气库、又能够满足注气驱技术条件的储注气油藏,是油藏筛选评价技术的一个新课题。为此,通过综合分析国内外地下储气库的建造标准与注气驱油藏开发的基本条件,构建了储注气油藏筛选的多级指标体系,提出了应用物元理论对储注气油藏特征指标进行多级可拓评价的方法:基于可拓学的物元理论建立储注气油藏多级物元模型,引入可拓集合中的关联函数与关联度,由综合关联度的大小对多个油藏进行定量评价。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对某油田多个储注气油藏的筛选评价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以避免传统方法的评价失效与偏差,能满足储气、注气的双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注气 油藏 筛选 可拓评价 物元模型 地下储气库 注气驱油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性天然气流量测量的修正方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贵波 陈伟 陈江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8-102,共5页
由于高酸性天然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H2S和CO2气体,对天然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有较大的影响,导致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增大.因此,当采用常规天然气流量测量仪表用于高酸性天然气的流量测量时,需要针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通过查阅大... 由于高酸性天然气中含有较高浓度的H2S和CO2气体,对天然气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有较大的影响,导致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增大.因此,当采用常规天然气流量测量仪表用于高酸性天然气的流量测量时,需要针对其测量结果进行必要的修正.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各种天然气压缩因子计算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提出采用Wichest-Aziz校正方法与Bumett关系式相结合的方法计算高酸性天然气的压缩因子,在其适用条件范围内(温度为-12.2~93.3℃,压力为0~13.789 6 MPa,酸性组分H2S+CO2的摩尔分数不大于80%),计算得到的天然气压缩因子准确度较高,适于工程应用,也便于实现电算化,利用该方法计算的酸性天然气压缩因子与直接采用Bumett关系式计算的天然气压缩因子(替代常规天然气流量测量仪表内部计算的天然气压缩因子)相比,即可有效地求得天然气流量测量仪表的修正系数,从而提高了酸性天然气流量测量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酸性气田 天然气流量测量 天然气压缩因子 校正方法 流量修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藏污水回注井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郭程飞 蒋光迹 +1 位作者 韩静静 郭现红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2-66,共5页
针对气藏污水回注井回注压力升高、回注能力降低的生产问题,根据油藏注水井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的技术思路,开展气藏回注井储层条件下的降压增注技术研究。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和回注水的配伍性及润湿反转能力,优选了杂双子表面活性剂ZS-... 针对气藏污水回注井回注压力升高、回注能力降低的生产问题,根据油藏注水井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的技术思路,开展气藏回注井储层条件下的降压增注技术研究。通过考察表面活性剂和回注水的配伍性及润湿反转能力,优选了杂双子表面活性剂ZS-11,并采用该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开展相渗实验和降压增注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杂双子表面活性剂ZS-11在高温(130℃)、高矿化度(80000 mg/L)回注储层条件下,具有配伍性好、润湿反转能力强的特点,可将岩心润湿性由亲水向中性润湿转变。驱替实验结果表明,杂双子表面活性剂ZS-11溶液(有效物含量0.2%)能使水测渗透率分别为1.42×10^-3、1.78×10^-3、5.27×10^-3、10.53×10^-3μm^2的岩心的液相相对渗透率提高21.2%数52.8%,气液两相渗流区间增大9.3%、等渗点饱和度降低3.3%数6.2%,特别对低渗岩心降压效果更为明显,降压幅度达到41.0%。实验结果为解决气藏污水回注压力高的生产问题供新思路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回注井 表面活性剂 降压增注 润湿性 相对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蚀缺陷对高含硫输气管道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鄢标 张广晶 +1 位作者 高强 金泽洋 《腐蚀与防护》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6-339,390,共5页
采用solid186单元对含缺陷腐蚀管道进行建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隐式积分算法与塑性失效准则,分析了腐蚀形貌对高含硫输气管线强度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含缺陷管道的力学行为包含弹性阶段、屈服... 采用solid186单元对含缺陷腐蚀管道进行建模,基于非线性有限元隐式积分算法与塑性失效准则,分析了腐蚀形貌对高含硫输气管线强度的影响机理,并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含缺陷管道的力学行为包含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和塑性强化阶段,其中槽形缺陷和椭球形缺陷大大降低了管道的屈服点,而球形缺陷对管道的屈服点影响相对较小;缺陷对管道强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局部应力集中,其中椭球形缺陷管道在径向方向上的应力梯度最大,应力集中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缺陷 高含硫输气管道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酸气田酸压气井残酸返排程度判别依据 被引量:4
9
作者 韩玉坤 姚光明 +3 位作者 肖盈 曾立 罗静 刘爱华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30-532,共3页
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大部分气井在投产前进行酸化压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投产后滞留于井底的酸压作业液随气流进入集输流程和设备,因黏度大、pH值低,造成气液计量误差较大,集输流程堵塞并加速集输设备腐蚀。为消除残酸... 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大部分气井在投产前进行酸化压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投产后滞留于井底的酸压作业液随气流进入集输流程和设备,因黏度大、pH值低,造成气液计量误差较大,集输流程堵塞并加速集输设备腐蚀。为消除残酸混合物进入集输流程和设备后带来的影响,集气站场安装了分酸分离器对残酸混合物进行分离,气井残酸混合物基本返排完后,分酸分离器可以拆转,进行轮换使用。通过分析研究气井生产数据、流体性质资料和借鉴相关类似气田开发经验,提出了普光气田酸压气井残酸返排程度判别依据,总结了高酸超深气田酸压作业液返排情况和凝析水产出规律,指导气田投产初期的开发生产工作,并为同类气田的开发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分析方法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压 液气比 离子质量浓度 残酸返排 依据 分酸分离器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产水气井长时间关井复产技术
10
作者 陈刚 吴晓磊 +5 位作者 陶敏 韩静静 蒋光迹 刘红磊 刘爱华 冯金燕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3-1020,共8页
高含硫气田因集气站定期停产检修,需全气田关井一个月甚至更长,但随着地层压力逐渐降低,长时间关井后,产水气井易发生井筒积液和储层反渗吸,复产难度大;同时因高含硫气井油套不连通,无法直接应用常规产水气井复产措施,进一步增加了复产... 高含硫气田因集气站定期停产检修,需全气田关井一个月甚至更长,但随着地层压力逐渐降低,长时间关井后,产水气井易发生井筒积液和储层反渗吸,复产难度大;同时因高含硫气井油套不连通,无法直接应用常规产水气井复产措施,进一步增加了复产难度。为了实现高含硫产水气井长时间关井后顺利复产,文中首先建立产水气井复产模型,同时结合关井期间的动态监测资料,根据气井压力、液气比等参数,明确了产水气井顺利复产的条件;其次,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分析了影响气井复产的原因,包括水合物、井筒积液、储层反渗吸等;最后,基于不同井型(水平井、斜直井)的产水气井,分别提出了复产对策,首次提出了水平井井筒注液氮保压措施,对水平井产水气井复产起到了关键作用。川东北气田于2016年和2022年进行了2次全气田关井,应用上述复产对策后,所有产水气井均正常复产。该复产技术对高含硫产水气井的复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 产水气井 节点分析 复产技术 液氮保压 井筒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盐浓度对水驱提高采收率的影响
11
作者 付红 李华斌 +1 位作者 殷庆国 郭程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
水驱提高采收率对注入水的离子组成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验证润湿性改变不是硫酸盐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唯一因素,在岩心润湿性为水湿的条件下进行水驱,研究了硫酸盐浓度、温度、注入速率和原油类型对硫酸盐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水驱提高采收率对注入水的离子组成有一定的要求,为了验证润湿性改变不是硫酸盐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唯一因素,在岩心润湿性为水湿的条件下进行水驱,研究了硫酸盐浓度、温度、注入速率和原油类型对硫酸盐水驱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驱过程中,原油采收率随着硫酸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40℃下水驱提高采收率无明显增幅,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驱效果增强。在高温条件下,高浓度硫酸盐水驱的原油采收率比不含硫酸盐水驱的提高10%。原油类型及驱替速率对水驱效果的影响较大,原油中的沥青质含量越高、驱替速率越大,水驱效果越好。在岩心润湿性没有改变的条件下,SO_(4)^(2-)仍有助于原油采收率的提高,岩心润湿性改变不是硫酸盐水驱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唯一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水驱 润湿性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评价煤层井壁稳定性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虎 李黔 +2 位作者 郭亮 蒋理波 李强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59-63,119,共5页
煤层属于裂缝发育的地层,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性分析复杂,对煤层井壁稳定性进行评价十分必要。为此采用山西省沁水盆地樊庄3号煤层及取得的基本物理参数和节理参数,利用适合模拟节理煤层的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直井煤层模型,通过改变井底... 煤层属于裂缝发育的地层,钻井过程中井壁稳定性分析复杂,对煤层井壁稳定性进行评价十分必要。为此采用山西省沁水盆地樊庄3号煤层及取得的基本物理参数和节理参数,利用适合模拟节理煤层的离散元软件UDEC建立直井煤层模型,通过改变井底压力参数来分析井壁位移变化情况,得出了井眼模型宏观变化图像、微观位移矢量图以及8种不同状态下模型应力数据,并定量分析了8种状态下井眼附近离散单元失效情况。综合位移矢量图和定量分析结果,建立了井眼煤岩离散单元安全系数法,评价了煤层井壁在欠平衡条件下的井壁稳定性,评价结果认为:在该煤层参数下煤层井眼的最佳稳定井底压力区间值为4~7MPa。所建立的评价煤层井壁稳定性方法,可为煤层气气井钻井提供一种井壁分析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离散元 节理 煤层 井壁稳定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条件下泡排剂PP-F13发泡性及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2
13
作者 郭程飞 付德奎 +2 位作者 高强 刘潇潇 纪妍妍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91,113,共6页
使用改进气流法,对泡排剂PP-F1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发泡能力、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开展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泡沫性能,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20 MPa的泡沫半衰期较常压增幅为199.14%,并且压力高于10 MPa后,泡沫稳... 使用改进气流法,对泡排剂PP-F13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发泡能力、稳定性及携液能力开展了实验评价。结果表明,高压有利于泡沫性能,随着压力的增大,泡沫稳定性显著提高,20 MPa的泡沫半衰期较常压增幅为199.14%,并且压力高于10 MPa后,泡沫稳定性提高幅度不大;而随着温度的增加,泡沫稳定性大幅度降低。压力与温度对泡沫的发泡性影响都不大。稳泡剂能够改善泡排剂的高温稳定性,其中无机稳泡剂SiO_2稳泡能力优于有机稳泡剂HPAM及CMC,适用于高温气藏条件。当压力10 MPa、温度120℃时,含SiO_2复合泡沫体系的泡沫半衰期是相同条件下无稳泡剂泡沫体系的3.59倍,达到1 295 s。高温高压动态携液实验表明,气流速度较低时,SiO_2稳泡剂对泡排剂携液能力作用小,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SiO_2复合泡沫体系携液能力较无稳泡剂泡沫体系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排剂 泡沫稳定性 发泡能力 携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水平井产量计算公式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小凡 乐平 +1 位作者 苏国丰 杨建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3-96,共4页
解析法是水平井产量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从数学模型出发,通过相应的假设条件,简化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利用保角变换、镜像映射、势的叠加原理及等值渗流阻力法等得到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并求出解析解。在调研水平井计算公式发展历史和研究... 解析法是水平井产量研究的重要方法,是从数学模型出发,通过相应的假设条件,简化方程的初始、边界条件,利用保角变换、镜像映射、势的叠加原理及等值渗流阻力法等得到水平井的产量公式并求出解析解。在调研水平井计算公式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水平井泄油体的简化、分解和流场的三维处理,遵循水平井远井区域水平平面渗流和近井区域垂面径向流的基本渗流规律,运用等值渗流阻力法推导出一种新的水平井产量公式,通过与常用水平井产量公式在经典算例下的对比研究表明,该公式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产量公式 解析法 三维流场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高压CO_2环境中的强凝胶封窜剂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曹耐 董平川 +3 位作者 林士尧 丛海龙 王娟 刘潇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2-466,共5页
为了封堵裂缝性特低渗油藏中的高压气窜通道,研发了一种用于高压CO_2环境下的配方为2%改性纤维素+2%丙烯酰胺+0.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3%数0.1%引发剂(过硫酸盐)的改性纤维素类强凝胶封窜剂,并考察了所形成凝胶的黏弹性... 为了封堵裂缝性特低渗油藏中的高压气窜通道,研发了一种用于高压CO_2环境下的配方为2%改性纤维素+2%丙烯酰胺+0.1%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03%数0.1%引发剂(过硫酸盐)的改性纤维素类强凝胶封窜剂,并考察了所形成凝胶的黏弹性、热稳定性和封堵性。研究结果表明,堵剂在10 MPa的高压CO_2环境下成胶时间为6数24 h,凝胶黏度为18×104m Pa·s,所形成的凝胶具有很高的强度,在1 Hz下弹性模量为3500 Pa、耗损模量为500 Pa。该凝胶能在高压气体环境下长期稳定存在。在高压气体中放置120 d后由于酸性作用和气体穿透作用,凝胶的性能相对减弱、其微观结构变得相对稀疏,但仍具有半固体的性质,弹性模量为2100 Pa、耗损模量为280 Pa。封堵前裂缝性岩心在出口端的气体流速高达23000 mL/min,而封堵后裂缝性岩心在出口端气体流速降至830 m L/min,接近于均质岩心的气体流速(640 mL/min)。该纤维素凝胶可被用于封堵裂缝性油藏中的高压气窜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窜通道 改性纤维素 强凝胶 突破压力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衡点法压井计算与应用
16
作者 郭蒲 田院刚 +1 位作者 李亮 杨林全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424-3427,共4页
平衡点法压井是一种气井喷空后,能够安全快速压井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天然气放喷量计算出地层压力,计算得到压井液密度后,利用井口回压和气液两相流动所产生的压力来寻找平衡点后,改变排量,继续压井的一次循环法。根据地层渗... 平衡点法压井是一种气井喷空后,能够安全快速压井的方法。它的基本思路就是利用天然气放喷量计算出地层压力,计算得到压井液密度后,利用井口回压和气液两相流动所产生的压力来寻找平衡点后,改变排量,继续压井的一次循环法。根据地层渗流特性推导了溢流过程中较为精确的地层压力计算方法,并以气液两相一维稳定流动为基础,建立了计算平衡点的数学模型,给出了利用数值方法计算井底压力变化的详细过程;并且分析了压井过程中立管压力和套管压力的变化趋势并编制了相关程序。实例计算表明,所编制平衡点法模拟计算程序计算结果正确,可用于平衡点法压井模拟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点法 压井 气液两相流 溢流 井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研制及实验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王晓燕 郭程飞 +1 位作者 杨涛 李华斌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5-269,284,共6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 为提高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剂评价物理模型的模拟程度,设计了一种裂缝宽度可调、基质和裂缝流量可分别计量的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物理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弱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以及预交联凝胶颗粒-弱凝胶复合调剖体系对裂缝封堵能力评价实验以及复合调剖体系提高低渗透裂缝性岩心采收率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体系在裂缝中的封堵能力均随裂缝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当裂缝宽度大于0.69 mm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对裂缝基本不起有效封堵作用;随预交联凝胶颗粒浓度的降低,注入压力显著增加时对应的注入量增加、注入时间延长,最佳注入浓度为1000 mg/L;相同裂缝宽度下,复合调剖体系最高封堵压力值高于弱凝胶和预交联凝胶颗粒,且所需预交联凝胶颗粒的量相对较少。当复合调剖体系将裂缝完全封堵后,低渗透裂缝岩心的采收率由5.33%提高至45.58%,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低渗透裂缝性油藏 裂缝宽度 弱凝胶 预交联凝胶颗粒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