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油藏水平井压裂裂缝优化 被引量:18
1
作者 杜现飞 殷桂琴 +4 位作者 齐银 白晓虎 陈宝春 王成旺 安丽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5期668-670,共3页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来提高开发效果,如何进行压裂裂缝优化设计是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文中在对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采井网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长度、改造段数、布缝方式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 长庆油田华庆超低渗透油藏主要采用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来提高开发效果,如何进行压裂裂缝优化设计是提高开发效果的关键。文中在对油藏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注采井网对水平井压裂裂缝长度、改造段数、布缝方式及施工参数进行了优化研究,提出了适合华庆超低渗油藏水平井的改造参数。24口水平井矿场实践表明,该参数组合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水平井产量达10.3 t/d,为直井的5倍,对类似油藏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压裂裂缝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状集油田胡5-15井区天然混合羧酸盐/黄胞胶驱油先导试验 被引量:7
2
作者 江建林 郭东方 +4 位作者 李雪峰 赵平文 王新君 吴秀丽 黎贵青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8-60,共3页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 报道了在室内实验研究中得到的混合天然羧酸盐/烷基磺基甜菜碱/黄胞胶复合驱油段塞结构:预冲洗段塞,10g/LKCl溶液;前置聚合物段塞,1500mg/L黄胞胶溶液;主驱油段塞,1.5×104mg/L混合天然羧酸盐+800mg/L烷基磺基甜菜碱DSB+800mg/L黄胞胶+5×103mg/L复碱(质量比1∶1的Na2CO3+NaHCO3)溶液;后置聚合物段塞,1000mg/L黄胞胶溶液。在岩心流动实验中0.3PV主段塞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8.19%。胡状集油田胡5 15井区采出程度18.48%,油藏温度86℃,地层水矿化度1.7×105mg/L,Ca2+浓度4799mg/L,Mg2+浓度830mg/L,有油、水井各5口,综合含水已达96%(92%~99%)。从2000 01 24到2001 03 20,在5口注水井中依次注入预冲洗液2920m3,前置液2920m3,主驱油液49640m3(除一口井外均不加复碱),后置液2920m3,5口油井均见效,一些油井有效期超过20个月,油井产油量增加,含水下降,自然递减降低62.7%,采油速度升高0.46%。图3表2参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状集油田 胡5-15井区 表面活性剂/生物聚合物驱油剂 混合天然羧酸盐 烷基磺基甜菜碱 黄胞胶 段塞结构 先导驱油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非均质性油藏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以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为例 被引量:18
3
作者 梁于文 熊运斌 +2 位作者 高海涛 王杰祥 钟飞翔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 强非均质性油藏注水开发后形成优势渗流通道,综合含水率高达98%以上。为提高该类油藏的采收率,在胡状集油田胡12断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室内实验结果表明,空气泡沫体系不但能够与原油发生低温氧化反应,而且能够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提高最终采收率。现场实施空气泡沫调驱后,注入井注入压力提高了78%,5个月油井未见气体产出,水线推进速度大大减缓,试验井组的综合含水率下降了3.4%,产油量增加了38.5%。实践证实,在严重非均质性油藏特高含水开发期,空气泡沫调驱是封堵优势渗流通道、恢复地层能量、降低含水率和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质性 优势渗流通道 空气泡沫调驱 特高含水 低温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Logistic模型在原油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4
作者 姚志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3-94,98,共3页
石油产量的预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总体产量预测。以中国原油产量数据为出发点,分析得到原油年产量曲线形态近似呈s形,建立了原油产量的Logistic预测模型。分析了传统Logistic模型的特征,从数学角度对其做了改进,并运用改进的... 石油产量的预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尤其是总体产量预测。以中国原油产量数据为出发点,分析得到原油年产量曲线形态近似呈s形,建立了原油产量的Logistic预测模型。分析了传统Logistic模型的特征,从数学角度对其做了改进,并运用改进的Logistic模型对中国原油产量进行预测分析,得到原油产量近期的发展趋势。由2003—2008年的实际原油产量与模型预测产量对比分析可知,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为0.23%,精度为99.77%,精度标准为一级。运用此模型模拟预测了中国2009--2032年的原油产量,中国原油产量先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递增的增长率将会逐年减小,到2018年将达到最大值19580.1×10^4t/a;之后将呈逐年递减的趋势,递减的幅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到2031年将首次低于18000×10^4t/a。纵观整个预测趋势,中国原油产量保持18000×10^4t/a以上的稳产期预计长达25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产量 预测模型 LOGISTIC模型 预测趋势 产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烃为唯一碳源微生物采油菌种的筛选和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石岩 纪荣丽 +2 位作者 王淑娟 郑勇 刘辉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6-368,361,共4页
采用以高蜡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中原油田油水土样中培养、分离、筛选出了3株能乳化高蜡原油的菌种:杆菌岛和S3,球菌G1,生化分析表明G^-,无芽孢。这3株菌在常温生长繁殖良好,在60℃下尚能生长,但生长速率很低。在60℃可使... 采用以高蜡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从中原油田油水土样中培养、分离、筛选出了3株能乳化高蜡原油的菌种:杆菌岛和S3,球菌G1,生化分析表明G^-,无芽孢。这3株菌在常温生长繁殖良好,在60℃下尚能生长,但生长速率很低。在60℃可使中原某油井不合沥青质高蜡原油的界面张力(15.5mN/m)降低9.6%~21.3%,使含蜡量(33.7%)降低6.4%~9.6%,使Pr/n-C17(0.87)和Ph/n-C18(0.248)增大,表明原油中正构高碳烷烃被降解。在60℃进行的储层岩心驱油实验中,水驱0.29PV之后依次注入0.5PVS2菌液和1.0PVG1菌液,或0.5PVS菌液和1.0PV S2菌液,采收率分别增加10.3%和8.4%,采出液最终pH值由6.2分别升至6.2和6.6,最终采出液菌数均有增加,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采出的原油C8~C21组分增多,〉C21组分减少。图2表6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微生物 菌种筛选 高蜡原油 乳化性能 生化降解性 驱油性能 岩心实验 中温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出剖面测井技术在高含硫稠油塔河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丽 刘锐熙 +3 位作者 朱治理 刘小灵 王爱民 许良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110-112,共3页
塔河油田以缝洞单元为基本开发单元,平面上连续性极差,具底水但没有统一油水界面,为轻-中-超稠油多期成藏、埋藏深的低饱和弱亲油性油藏。由于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温、高压、高黏度、高矿化度、高含硫化氢的特点,给产出剖面测井的施... 塔河油田以缝洞单元为基本开发单元,平面上连续性极差,具底水但没有统一油水界面,为轻-中-超稠油多期成藏、埋藏深的低饱和弱亲油性油藏。由于油藏具有超深、超稠,高温、高压、高黏度、高矿化度、高含硫化氢的特点,给产出剖面测井的施工、解释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合理改造设备、选用合适的仪器、采用井径测量、涡轮流量计与示踪流量计相结合的方法,对塔河油田生产井进行了150余井次产出剖面测井,为油井措施提供依据,提高单井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剖面 碳酸盐油藏 稠油 硫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渗特高含水油藏空气泡沫调驱先导试验 被引量:17
7
作者 高海涛 李雪峰 +2 位作者 赵斌 张兵涛 邓德亭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7-380,共4页
为提高高温高矿化度中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的油藏原油采收率,研发了耐温抗盐型泡沫体系ZY-1。原油低温氧化实验和空气泡沫驱替实验表明,胡12块原油可发生低温氧化反应,O2含量降低,CO2含量增大,并测得氧活化能为63kJ/mol。注入泡沫后,驱... 为提高高温高矿化度中渗油藏注水开发后期的油藏原油采收率,研发了耐温抗盐型泡沫体系ZY-1。原油低温氧化实验和空气泡沫驱替实验表明,胡12块原油可发生低温氧化反应,O2含量降低,CO2含量增大,并测得氧活化能为63kJ/mol。注入泡沫后,驱替压差和产油量迅速增加,空气泡沫驱提高驱油效率23.6%。2007年5月在中原油田胡12块开展了空气泡沫调驱矿场先导试验。注泡沫后,产出气中N2和CO2含量增加,但O2含量在3%以内,产出水中Cl-浓度增加。采收率由20.46%提高到24.4%,可采储量增加4.44×104t,阶段递减率由26.04%下降至2.16%。注空气泡沫对注入井的注入系统的腐蚀较强,对油井产出系统的腐蚀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 泡沫 低温氧化 中渗油藏 采收率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开发经济合理井距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秀芝 石志良 +2 位作者 龙胜祥 吉芳旋 魏星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3期340-342,共3页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埋藏最深、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礁滩相气藏,储集层为中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目前国内外关于类似气藏井网井距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确定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井网合理井距对于保证气田开发取... 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是国内目前发现的埋藏最深、高含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礁滩相气藏,储集层为中低孔、中低渗碳酸盐岩。目前国内外关于类似气藏井网井距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因此,确定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井网合理井距对于保证气田开发取得最佳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地质、气藏工程、数值模拟和经济效益分析等角度探讨了气田井网井距,分别按照经济极限控制储量法、渗透率与泄气半径关系法、定单井产量法、经济效益最大化法计算了经济极限井距和技术合理井距。综合考虑气藏地质特征、经济效益和井型,采用多种方法研究确定元坝气田长兴组气藏的经济合理井距为:直井1 800~2 000 m,大斜度井2 000~2 400 m,水平井2 400~3 00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透气藏 经济极限 井距 经济效益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的合成及作为钻井液处理剂的性能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小华 刘明华 +1 位作者 王中华 李顺英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3-195,204,共4页
用水溶液引发聚合的方法 ,由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 (粉剂 ) ,简介了合成方法 ,未说明单体投料比和共聚物结构参数。在淡水、... 用水溶液引发聚合的方法 ,由丙烯酰胺、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2 羟基 3 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成了AM/AMPS/MAA/HMOPTA四元共聚物 (粉剂 ) ,简介了合成方法 ,未说明单体投料比和共聚物结构参数。在淡水、4 %盐水、饱和盐水、钙镁钠复合盐水及含钙的 10 %盐水基浆中初步考察了共聚物作为泥浆处理剂的性能。该共聚物在各种基浆中均有较强的降滤失、提粘切、抗盐能力。加入 1.5 %共聚物可将含CaCl2高达 2 5 %的饱和盐水泥浆的滤失量控制在较低值 (18mL) ,抗钙能力远优于丙烯酸类聚合物处理剂MAN 10 1和SL 1。 1.5 %和 2 .0 %共聚物处理的各种泥浆在 15 0℃滚动 16h后滤失量仍较低。 12 0℃页岩滚动回收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的抑制性好于阴离子型AMPS共聚物。中原油田某深井在用混油聚合物泥浆分别用等体积的饱和盐水和钙镁钠复合盐水稀释后加入 0 .3%或 0 .5 %共聚物 ,滤失量和抗温性获得大幅度改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AMPS/MAA/HMOPTA 四元共聚物合成 钻井液处理剂 性能 两性丙烯酰胺四元共聚物 降滤失剂 耐温性 抗盐抗钙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气液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模型评价与优选 被引量:26
10
作者 陈德春 徐悦新 +2 位作者 孟红霞 彭国强 周志峰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0-843,共4页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气液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模型建立的基础不同,其适用条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含水气井,不同气水比时,气井井底流压计算结果差异大,影响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和优化的准确性。鉴于此,文中整理了国内外102组气井生产实测... 目前工程上常用的气液两相管流压降计算模型建立的基础不同,其适用条件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含水气井,不同气水比时,气井井底流压计算结果差异大,影响气井生产动态分析和优化的准确性。鉴于此,文中整理了国内外102组气井生产实测数据,对8种常用气液两相管流压降模型进行评价与优选。结果表明:气水比大于2 441 m^3/m^3时,Hagedorn-Brown模型和Gray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最吻合,平均相对误差最小;气水比小于2 441 m^3/m^3时,Beggs-Brill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最吻合,平均相对误差最小。因此,气水比大于2 441 m^3/m^3的气井推荐使用Hagedorn-Brown模型或Gray模型计算,气水比小于2 441 m^3/m^3的气井推荐使用Beggs-Brill模型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管流 压降 气水比 评价 优选 气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部主要含气层段储层特征 被引量:14
11
作者 谢庆宾 谭欣雨 +3 位作者 高霞 梁新平 赖长洁 王志芳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4年第4期57-65,共9页
苏里格气田西部储层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其中山1段为网状河沉积,盒8下亚段为辫状河沉积,至盒8上亚段演变为曲流河和网状河沉积。研究区主要含气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含有少量石... 苏里格气田西部储层主要发育于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8段及山西组山1段,其中山1段为网状河沉积,盒8下亚段为辫状河沉积,至盒8上亚段演变为曲流河和网状河沉积。研究区主要含气层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砂岩和岩屑质石英砂岩,含有少量石英砂岩,具有成分成熟度低的特征。储层孔隙空间常以组合形式出现,以岩屑溶孔和晶间孔为主,含少量的原生粒间孔。储层孔隙结构具有孔喉小、排驱压力高和主贡献喉道小的特征,平均孔隙度为6.23%,平均渗透率为0.4 mD,为低孔、低渗储层。成岩作用研究认为,盒8段和山1段储层目前均处于中成岩阶段B亚期,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微相的控制以及成岩作用的影响,非均质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储层特征 盒8段 山1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斜度井筒条件下沉积砂床表面颗粒起动临界条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长银 邓珊 +2 位作者 李爱萍 周生田 武龙 《石油钻探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6,共5页
石油工程领域中,涉及到大斜度井筒条件下固液两相流动的作业,有大斜度井的钻井岩屑运移、管内砾石充填以及冲砂作业等,这些作业的过程其实质都是沉积砂床条件下的固体颗粒运移,其中固相沉积床表面的颗粒起动是其核心问题之一。将固相颗... 石油工程领域中,涉及到大斜度井筒条件下固液两相流动的作业,有大斜度井的钻井岩屑运移、管内砾石充填以及冲砂作业等,这些作业的过程其实质都是沉积砂床条件下的固体颗粒运移,其中固相沉积床表面的颗粒起动是其核心问题之一。将固相颗粒视为球形颗粒,考虑颗粒重力、水流推力、上举力、水柱静压力和粒间粘结力,以及各力臂与沉没度的关系,通过力矩平衡分析建立了井筒倾斜条件下沉积床表面颗粒起动的临界流速模型,并进行了计算结果分析。该模型考虑了沉积床表面颗粒沉没位置的随机性及由此引起的颗粒起动的随机性,引入颗粒无因次沉没度随机变量,将其概率密度视为均匀分布,结合无因次沉没度的概率分布函数,在临界流速与颗粒直径及颗粒起动百分比之间建立了定量关系。该模型用于预测大斜度井条件下砂床表面颗粒在水流作用下的起动临界条件以及给定水流条件下的起动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角度斜井 两相流动 沉积砂床 颗粒 临界速度 砾石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气对气水两相流页岩气井井底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尹虎 王新海 +4 位作者 张芳 孙玉 王珊珊 陈光喜 栾士强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74-76,84,共4页
在页岩气藏中,有相当一部分页岩气以吸附气状态存在。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压力的不断降低,吸附气会发生解吸扩散,这一现象会影响页岩气藏的压力变化。应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和Fick拟稳态扩散定律,对吸附气的解吸扩散特征进行... 在页岩气藏中,有相当一部分页岩气以吸附气状态存在。在气藏开发过程中,随着气藏压力的不断降低,吸附气会发生解吸扩散,这一现象会影响页岩气藏的压力变化。应用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和Fick拟稳态扩散定律,对吸附气的解吸扩散特征进行了数学表征;结合气水两相渗流理论,建立了页岩气藏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应用有限差分法得到相应的数值模型,编程求解得出了井底压力变化的数值解;分析了吸附气的解吸扩散对气水两相流井底压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解吸气补充了流体供应量,提高了地层能量,使井底压力的下降变缓,压力差曲线下移;由于基质收缩及孔隙增大,储层物性和地层流动性能得到改善,压力差导数曲线前期凹陷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气水两相 井底压力 吸附气 解吸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低渗透储层流体识别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何永宏 杨孝 +2 位作者 王秀娟 钟张起 侯读杰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分异差,流体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曲线的重合程度,通过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来指示岩性的纯度;结合反映流体性质...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长6储层为典型的特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水分异差,流体识别难度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基于补偿中子、补偿密度和声波时差3种孔隙度曲线的重合程度,通过构建孔隙度曲线指数来指示岩性的纯度;结合反映流体性质的深感应电阻率和刻画储层物性的声波时差曲线,构建流体识别指数识别储层的含油性;在此基础上,依据产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进一步识别油水同层和水层。综合流体识别指数和产水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通过对研究区的58口井测井综合解释,并与试油数据进行对比,该方法识别油水层的准确率为91.4%,提高了储层流体识别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姬塬地区 低渗透储层 储层评价 流体识别 测井曲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复合驱采出液性能变化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闫文华 王鹏 +2 位作者 姚振杰 郑晓松 付良佳 《断块油气田》 CAS 2013年第1期123-125,共3页
针对辽河油田锦16块实施无碱二元复合驱采出液回注的问题,通过室内驱替实验模拟该区块实施二元复合驱的采出液,测定不同注入阶段采出液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界面张力、黏弹性及流变性,研究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性能变... 针对辽河油田锦16块实施无碱二元复合驱采出液回注的问题,通过室内驱替实验模拟该区块实施二元复合驱的采出液,测定不同注入阶段采出液的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界面张力、黏弹性及流变性,研究二元复合驱采出液的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出液中聚合物质量浓度和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随着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而增加,注入0.54 PV时达到最大值,之后随着注入孔隙体积倍数的增加而降低;采出液的界面张力介于0.8~7.0 mN/m;采出液具有一定的黏弹性;不同注入阶段的采出液表现出了剪切稀释性和剪切增稠性的流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复合驱 采出液 界面张力 黏弹性 流变性 辽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近疏远调作用的双液法深部调剖剂LF-1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伟民 傅饶 +4 位作者 雷霆 晏高见 陈锋 沈文平 程琼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 为了封堵中原胡庆油田高压注水井远井地带的高渗层 ,研制了双液法堵剂LF 1。LF 1的A剂为可在水中解离出H+ 的无机盐溶液 ,B剂为硅酸钠溶液。 10 %A剂溶液对注水井结垢物的溶解率为 9.1%~ 10 .2 % ,加入 0 .2 %缓蚀剂后 85℃下的腐蚀速率降至 0 .10 8mm/a ,缓蚀率 95 %。根据等体积A、B剂溶液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 ,求得A、B剂实用浓度为 10 %、15 %。在此实用浓度下 ,LF 1生成的沉淀物质量和堆积体积远大于对比双液法堵剂 (碳酸钠 /氯化钙、碳酸钠 /硫酸亚铁、硅酸钠 /氯化钙体系 )。注入 10 %A剂溶液 1PV使水泥 /粘土 /氧化钙堵剂封堵的石英砂压实岩心渗透率 (5 .6 7× 10 -3 μm2 )升高 18.2 %。在 85℃下 5支长 6 0mm的岩心注入 1.5PVA剂溶液 /0 .2 5PVB剂溶液 /0 .2 5PVA剂溶液后 ,突破压力为 1.6~ 3.6MPa ,平均 2 .4MPa ,堵水率为 6 6 .8%~76 .2 % ,平均 72 .0 % ,注水 10 0PV后渗透率上升 1.0 7%~ 5 .6 3% ,再在 85℃和注水压力下保持 12 0d后 ,渗透率上升 4 .30 %~ 7.31%。 2 0 0 1年 1~ 9月进行的 18次注水井深部调剖 ,平均处理半径 11.5m ,单井注入剂量 94 8.5m3 ,工艺上完全成功 ,绝大部分对应油井增油减水。给出了 4口注水井封堵前后注水参数的变化。表 8参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液法 调剖剂 LF-1 水玻璃 无机盐 中原胡庆油田 注水井 注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振旺 郑锡 +2 位作者 钟张起 侯读杰 刘敏昭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6,57,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 鄂尔多斯盆地储层形成机理复杂,对其储层特征及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是寻找优质储层、认识油气分布规律的有效途径。利用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和测井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物性、微观孔隙结构及压汞系数等特征进行了研究。在特低渗透储层评价中,引入了压汞系数,它综合考虑了孔隙度、最大进汞饱和度、中值半径、排驱压力和分选系数共5个因素。对研究区长6油层组的136块岩石样品进行了压汞实验,根据压汞系数及压汞曲线特征,将储层划分为优质、好、中等和差共4种类型。实验结果表明,压汞系数越大,相应层段的试油产量越高,说明利用压汞系数评价低渗透储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姬塬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有沉积作用、次生溶蚀作用及异常高压作用;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流河道中的绿泥石膜胶结带、次生溶蚀孔隙发育带和异常高压带,是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形成机理 主控因素 压汞系数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形成渗透性封堵层的水泥浆堵剂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海 郭建华 +2 位作者 刘云飞 周亚贤 刘鹏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2-205,共4页
针对胡庆油田地层特点,为控制高渗透带吸水强度,改善吸水剖面,防止出砂,研制了可形成渗透性封堵层的一种水泥浆堵荆。优选出了堵荆的基本配方:100%等量的G级水泥+金属离子平衡刺+15%~25%增孔剂+3%~8%孔隙连通剂+3%~5... 针对胡庆油田地层特点,为控制高渗透带吸水强度,改善吸水剖面,防止出砂,研制了可形成渗透性封堵层的一种水泥浆堵荆。优选出了堵荆的基本配方:100%等量的G级水泥+金属离子平衡刺+15%~25%增孔剂+3%~8%孔隙连通剂+3%~5%稳定剂。水灰比即水与G级水泥+金属离子平衡剂的质量比为1.67--1.000加入稳定剂使水泥浆的析水率降至2%~0%。在基本配方范围内改变功能助荆用量时,水泥浆在85℃、20MPa下养护48小时后的固化体水相渗透率在0.022-0.080时范围,抗压强度在5.1~9.5MPa范围。养护温度由70℃升至150℃时,固化体抗压强度升高,水相渗透率不变。水泥浆常温初凝时间随水友比增大而缩短,85℃初凝时间随缓凝荆加量增加而延长,加量0.596时可达310-460min。该渗透性水泥封堵技术已成功用于胡庆油田3口注水井的调剖。详细介绍了H19.12注水井与2口油井的地质概况和连通情况,堵菜注入工艺,调剖后注水井剖面改善、油井增产情况。图2表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性水泥 水泥浆 调剖堵水剂 配方研究 调剖 注水井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降压采气系统压损分析与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耿新中 刘学凯 +2 位作者 张文娟 娄乐勤 青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40,共4页
降压采气是气田开发后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能够形成的地层压力降幅。但受气藏物性不同和天然气可压缩性的影响,降压采气形成的地层压降与压缩机形成的地面压降有明显的差异。文中从降压采气基本原理出发,结... 降压采气是气田开发后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能够形成的地层压力降幅。但受气藏物性不同和天然气可压缩性的影响,降压采气形成的地层压降与压缩机形成的地面压降有明显的差异。文中从降压采气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天然气地层渗流、井筒与地面管流基本理论,以降压前后气井生产系统沿程压力损失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影响降压采气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剖析,提出应该以经济极限产量或井筒临界携液气量为依据,从而合理确定降压采气起始与失效地层压力,取得了无须苛求极限降低压缩机进口压力的认识,得出了压缩机降压采气更适用于弹性产率大、高渗不产液或低渗产液气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 采收率 压缩机 降压采气 压力损失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岩复杂背景孔洞自动识别及参数计算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志虎 张翔 +2 位作者 罗利 毛英雄 李猛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4-319,323,共7页
碳酸盐岩储层解释与评价的核心之一就是孔洞识别及参数定量计算。目前孔洞识别及参数定量计算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主要采用基于OTSU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孔洞目标,在灰度直方图存在多峰、图像存在暗点干扰等复杂背景时,孔洞难以精确提取... 碳酸盐岩储层解释与评价的核心之一就是孔洞识别及参数定量计算。目前孔洞识别及参数定量计算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主要采用基于OTSU图像分割算法提取孔洞目标,在灰度直方图存在多峰、图像存在暗点干扰等复杂背景时,孔洞难以精确提取;另一方面,主要利用孔洞轮廓坐标计算孔洞参数,存在速度慢、计算量大的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文中提出了OTSU结合分水岭的图像分割算法,有效地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孔洞目标;同时,研究了孔洞编号标记算法、轮廓追踪算法,利用Freeman八方向链码储存轮廓信息,根据链码快速计算孔洞面积、周长、面孔率等参数,有效地节省内存空间,提高运算速度。实测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复杂背景下有效地提取孔洞,较快地计算孔洞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 成像测井 孔洞自动识别 参数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