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煤成气形成机理及成藏主控因素
1
作者 杨栋栋 徐田武 +5 位作者 吴早平 李晨曦 王引君 张成富 郭永胜 朵爽 《断块油气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8-405,共8页
对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分析发现,煤系烃源岩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性组,而壳质组和藻类组含量较低。这决定了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生油为辅的生烃特点。大量热模拟实验均表明: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R_(o))小... 对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显微组分分析发现,煤系烃源岩以镜质组为主,其次为惰性组,而壳质组和藻类组含量较低。这决定了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以生气为主、生油为辅的生烃特点。大量热模拟实验均表明:东濮凹陷煤系烃源岩镜质组反射率(R_(o))小于1.3%时,生烃量微弱;R_(o)在1.3%~3.0%时,为煤系烃源岩的主力生烃期,对应烃源岩深度在5000~6500 m,并形成高效烃源岩灶;R_(o)大于3.0%时,不同热模拟实验生烃量存在较大差异。对典型气藏解剖分析表明:东濮凹陷发育源内及源外2种煤成气成藏模式,高效烃源岩灶决定了煤成气藏平面分布范围,断裂及区域盖层决定了煤成气藏发育层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成气 显微组分 热模拟实验 成藏模式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距离输气管道水毁灾害风险管理效能评估
2
作者 徐惠 郭杰 +2 位作者 陈晓艳 刘鹏 齐利峰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7年第4期52-55,58,共5页
长距离输气管道水毁灾害风险管理效能评估对长距离输气管道水毁工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水毁灾害风险管理效能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某输气管道的实际情况,选用"多投入—多产出"的效能评估模式,投入指标为... 长距离输气管道水毁灾害风险管理效能评估对长距离输气管道水毁工程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分析水毁灾害风险管理效能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某输气管道的实际情况,选用"多投入—多产出"的效能评估模式,投入指标为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产出指标为风险辨识的有效性、风险评估的有效性、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制定相应的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其进行效能评估。经验证,评估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该效能评估技术具有较强的操作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输气管道 水毁灾害 风险管理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