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原油田文25东块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娄兆彬 李涤淑 +2 位作者 范爱霞 杜振惠 宋先保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5-132,共8页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以现有微球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比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并在高温高盐的...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以现有微球制备技术为基础,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比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并在高温高盐的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膨胀性能、抗剪切强度和持久稳定性;采用均质和非均质填砂模型,模拟了微球浓度、注入量和注入模式对调驱效果的影响,为矿场试验方案的合理制订提供了理论支撑;文25东微球调驱矿场试验共实施2个层系9个井组,通过"PI技术"的动态调整,共注各类调驱微球276.58 t,总体实现了注入压力升高、波及体积改善和明显增油的目的;通过微球调驱,区块自然递减显著下降,油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剩余油挖潜 聚合物微球调驱 实验评价 矿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油田文25东块聚合物微球调驱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娄兆彬 李涤淑 +2 位作者 范爱霞 杜振惠 宋先保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646-650,共5页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剂比例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用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 针对中原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开发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出了聚合物微球深部调驱的技术设想。通过调整水相比、交联剂比例和耐温抗盐单体共聚,研制出了适用于文东试验区孔喉尺寸及油藏特征的系列调驱微球;在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评价了微球的膨胀性能、抗剪切强度和稳定性;采用均质和非均质填砂模型,模拟了微球质量浓度、注入量和注入模式对调驱效果的影响。在文25东2个层系9个井组进行了微球调驱试验,通过"PI技术"的动态调整,共注入各类调驱微球276.47 t,总体达到了升高注入压力、提高波及体积和明显增油的目的。通过微球调驱,区块自然递减显著下降,油田稳产基础进一步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盐油藏 剩余油挖潜 聚合物微球调驱 矿场应用 中原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二叠系超深风险井永胜1井钻井关键技术 被引量:20
3
作者 胡大梁 欧彪 +3 位作者 郭治良 谭玮 廖凯飞 王世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4-528,共5页
针对川西二叠系超深风险井永胜1井在钻探中存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上部陆相地层软硬交错、易发生井斜超标、可钻性差,海相地层高温高压、含硫化氢等难题,优化必封点位置,设计井身结构为四开备五开;配套采用复合钻井、垂直钻井等提速工艺... 针对川西二叠系超深风险井永胜1井在钻探中存在地质条件异常复杂、上部陆相地层软硬交错、易发生井斜超标、可钻性差,海相地层高温高压、含硫化氢等难题,优化必封点位置,设计井身结构为四开备五开;配套采用复合钻井、垂直钻井等提速工艺;优选高效钻头,优化深部井段钻井液体系和性能。实钻结果表明,永胜1井钻井工程设计科学合理,全井钻井周期356.45 d,平均机械钻速2.39 m/h,创川西地区钻达6 000 m井深的最快纪录。该井顺利完钻也为川西地区7 000 m超深井钻井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井 井身结构 垂直钻井 钻头选型 抗高温钻井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天然深共熔溶剂用于含油污泥的循环清洗
4
作者 魏玲艳 李毓哲 +3 位作者 史惠宁 王娜 袁晓燕 孙明卫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41-1747,共7页
含油污泥因含有各类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与转化。本研究使用脂肪酸(正辛酸和月桂酸)合成了一种开关天然深共熔溶剂(NADES),并探索了其在循环清洗含油污泥上的可行性。在p... 含油污泥因含有各类芳香烃类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合理利用与转化。本研究使用脂肪酸(正辛酸和月桂酸)合成了一种开关天然深共熔溶剂(NADES),并探索了其在循环清洗含油污泥上的可行性。在pH的刺激下,NADES通过去质子化和去质子化作用完成疏水性到亲水性的可逆转变,表现出对模拟油良好的开关分离行为。NADES对含油污泥具有优异的循环清洗效果,在固液比为7∶1、搅拌时间为60min,清洗温度为50℃和正辛酸和月桂酸摩尔比为6∶4的条件下,清洗后残渣残油率仅为0.53%。此外,在三次循环下,NADES清洗后,回收率达到79.32%,而残渣残油率仍保持在1.12%。本研究证实了NADES可实现含油污泥的循环高效清洗,该方法为含油固废的减量化处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开关体系 天然深共熔溶剂 含油污泥 循环清洗 可持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强水敏储层防膨剂的筛选方法——以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三段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邢希金 唐洪明 +2 位作者 廖纪佳 刘岩 张爱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99,共3页
低渗透强水敏储层具有喉道细小和地层微粒易分散运移的特点。对这类储层进行注水开发时,处理剂的选择要求较常规储层高。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适合这类储层防膨剂的筛选方法,即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实验评价方法,静态主要评价防膨剂的防膨... 低渗透强水敏储层具有喉道细小和地层微粒易分散运移的特点。对这类储层进行注水开发时,处理剂的选择要求较常规储层高。针对上述特点,提出了适合这类储层防膨剂的筛选方法,即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实验评价方法,静态主要评价防膨剂的防膨率,动态主要评价防膨剂的稳定性与持久性。以大港油田张东地区沙三段低渗透强水敏储层防膨剂筛选为例,说明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实验评价方法的操作流程,同时运用该方法从6种现有防膨剂中优选出FP-1用于该区注水开发。对于质量分数为1%的FP-1防膨剂,静态评价离心法防膨率为85%,X-射线衍射法防膨率为53.2%,膨胀仪法膨胀率为0.66%,动态评价渗透率保留率大于55%,且渗透率波动范围小,防膨效果稳定。在应用过程中发现,静态评价方法中的膨胀仪法和衍射法与动态评价结果一致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强水敏 防膨剂 筛选 防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一污水站减少污泥产生量的污水处理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郭辉 李同峰 +3 位作者 宋君妍 赵国瑜 刘秀红 朱丽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0-153,共4页
为了减少文一污水站按现行工艺在高 pH(8.0~ 8.5 )下处理油田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室内实验条件下 ,用一种 pH调节剂将污水pH控制在 7.0~ 7.5 ,加入除铁剂、除铁增效剂各 10 0mg/L ,得到了最好的... 为了减少文一污水站按现行工艺在高 pH(8.0~ 8.5 )下处理油田污水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 ,开发了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在室内实验条件下 ,用一种 pH调节剂将污水pH控制在 7.0~ 7.5 ,加入除铁剂、除铁增效剂各 10 0mg/L ,得到了最好的净水效果 (滤膜系数MF >30 ) ;与原污水相比 ,净化水污泥产生量由 10 .8g/L降至~ 1g/L ;5 0℃、15d静态腐蚀速率为 0 .0 0 89~ 0 .0 110mm/a ,平均 0 .0 0 97mm/a ;SRB菌数为 0 ,TGB菌数 0~ 10 1个 /mL ,与地层水完全配伍 ;矿化度和主要成垢离子浓度有所降低。在文一污进行了为期 47d的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 :①在pH 6 .8~ 7.2 ,除铁剂和增效剂加量分别为 15 0 ,130mg/L时 ,净水效果最好 ,外输水MF >2 8,SS 5mg/L ,含油 2mg/L ;②pH增大时污泥产生量增大 ,处理后水水质变差 ;③pH 6 .8~ 7.2 ,除铁剂 130mg/L ,增效剂 10 0mg/L为最佳净水条件 ,外输水MF >2 0 ;④净化水腐蚀性符合水质指标 ,主要腐蚀因素是二次沉降罐曝氧 ,加入Na2 SO3 可降低溶解氧含量 ,但引起水质下降 ;⑤试验期间污泥量减少 1/ 2~ 1/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污水处理 污水净化 水处理剂 注入水 腐蚀性 中原油田文一污水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氮气辅助蒸汽驱室内实验 被引量:23
7
作者 张洪宝 刘永建 +2 位作者 塔耀晶 王世红 温亚雄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4-627,共4页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进入开发中后期高温蒸汽超覆现象严重、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依据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利用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单纯蒸汽驱和氮气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分析了蒸汽超覆温度场特征,探讨...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驱进入开发中后期高温蒸汽超覆现象严重、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依据蒸汽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利用高温高压二维比例物理模型,开展了单纯蒸汽驱和氮气辅助蒸汽驱物理模拟实验。通过实验直观分析了蒸汽超覆温度场特征,探讨了氮气对蒸汽波及效率、驱替效率和热损失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单纯蒸汽驱时,蒸汽波及范围主要集中在油层顶部,剩余油主要集中在油层底部,蒸汽波及效率57.3%;注氮气后,蒸汽波及范围明显扩大,蒸汽超覆现象得到抑制,蒸汽波及效率65.8%,比单纯蒸汽驱提高了8.5百分点,而驱替效率提高了1.5百分点,氮气提高波及效率是蒸汽驱增产的主要因素。氮气辅助蒸汽驱能够有效降低生产井含水率,较单纯蒸汽驱可提高采收率6.7百分点;氮气辅助蒸汽驱降低了蒸汽热损失,较单纯蒸汽驱热损失降低了1.6×10^4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驱 蒸汽超覆 物理模拟 温度场 热损失 稠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濮凹陷沙河街期盐湖盆地充填演化模式 被引量:8
8
作者 高渐珍 薛国刚 +3 位作者 徐田武 慕小水 姜钧 苏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5期550-553,共4页
东濮凹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1个盐湖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了4套厚层盐岩,盐湖成因历来争议颇大。笔者在研究东濮凹陷沉积背景及沉积旋回的基础上,对东濮凹陷火山岩、盐岩及碎屑岩地层的垂向及平面组合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濮... 东濮凹陷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沉积时期为1个盐湖盆地,自下而上发育了4套厚层盐岩,盐湖成因历来争议颇大。笔者在研究东濮凹陷沉积背景及沉积旋回的基础上,对东濮凹陷火山岩、盐岩及碎屑岩地层的垂向及平面组合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东濮凹陷盐湖发育阶段与构造演化关系十分密切,盐湖发育期与凹陷强烈断陷期吻合。因此,结合该区的构造演化史、沉积充填史、火山活动史,综合分析了盐岩发育旋回的特征。东濮凹陷盐岩可划分为2大旋回,每一旋回又可分为初始裂陷期、强裂陷咸化高水位期、过补偿萎缩期3个阶段,据此建立了东濮凹陷拉张性盐湖盆地充填演化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丰富了东部拉张型咸化湖盆充填演化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活动 盐湖盆地 岩相组合 演化模式 沙河街组 东濮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套管漏失井封堵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杜丙国 马清明 +1 位作者 朱建军 张爱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7-109,共3页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浅层套管漏失井占套管漏失井的50%以上,大多数浅层套管漏失井仍然采用封堵的方法治理,但封堵一次成功率较低,不足20%。在对浅层套管封堵失效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先建网,再封堵"的思路指导下研制了... 随着油田的进一步开发,浅层套管漏失井占套管漏失井的50%以上,大多数浅层套管漏失井仍然采用封堵的方法治理,但封堵一次成功率较低,不足20%。在对浅层套管封堵失效原因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在"先建网,再封堵"的思路指导下研制了新型堵剂。新型堵剂主要由建网堵剂和封口堵剂组成。建网堵剂主要由膨胀吸水剂、架桥剂和悬浮拉筋剂组成,封口堵剂以超细水泥为主。施工采用Y531封隔器保护漏点上部套管。现场施工应用于8口井,封堵一次成功率达100%,封堵后套管漏失部位承压大于8MPa,能够满足油水井日常生产需要,很好地解决了浅层套管漏失井封堵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套管 漏失 封堵 超细水泥 新型堵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机降压采气系统压损分析与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耿新中 刘学凯 +2 位作者 张文娟 娄乐勤 青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37-840,共4页
降压采气是气田开发后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能够形成的地层压力降幅。但受气藏物性不同和天然气可压缩性的影响,降压采气形成的地层压降与压缩机形成的地面压降有明显的差异。文中从降压采气基本原理出发,结... 降压采气是气田开发后期稳产和提高采收率的重要途径,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能够形成的地层压力降幅。但受气藏物性不同和天然气可压缩性的影响,降压采气形成的地层压降与压缩机形成的地面压降有明显的差异。文中从降压采气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天然气地层渗流、井筒与地面管流基本理论,以降压前后气井生产系统沿程压力损失特征分析为基础,对影响降压采气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剖析,提出应该以经济极限产量或井筒临界携液气量为依据,从而合理确定降压采气起始与失效地层压力,取得了无须苛求极限降低压缩机进口压力的认识,得出了压缩机降压采气更适用于弹性产率大、高渗不产液或低渗产液气藏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田开发 采收率 压缩机 降压采气 压力损失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井携液临界流速多模型辨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娄乐勤 耿新中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7-500,共4页
围绕气井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有很多理论推导或实践回归模型。因为模型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模型选择与应用方面一直没有定论。通过多模型对比与辩证分析发现,模型之间存在基本恒定的比例关系,对井筒两相流动中液相存在形态认定的不同是模... 围绕气井携液临界流速的计算,有很多理论推导或实践回归模型。因为模型之间的差异很大,在模型选择与应用方面一直没有定论。通过多模型对比与辩证分析发现,模型之间存在基本恒定的比例关系,对井筒两相流动中液相存在形态认定的不同是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没有一种模型可以对井筒连续携液工况作出一个全面合理的解释。依据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和两相垂直管流流态基本理论,结合实验观察和现场实测流压梯度分析,对井筒携液工况开展了进一步的探讨,认为环雾流同样具有连续稳定的携液能力,液滴雾流并非唯一的连续携液流态,把深究液滴的具体形状作为求解携液临界参数的唯一途径,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结合两相携液流态特征,提出了便于现场操作的模型选择与应用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井 携液临界流速 两相流态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钨酸法测定钻井液材料中有机阳离子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姝娜 湛玉玲 +1 位作者 黄伟琴 张月华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80-282,共3页
磷钨酸法是测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度的经典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钻井液材料中的阳离子或两性离子的含量。含有有机阳离子基团的钻井液材料由于其成分复杂,试样溶液颜色较深,不易准确测定其中的有机阳离子度。本文采... 磷钨酸法是测定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度的经典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可用于测定钻井液材料中的阳离子或两性离子的含量。含有有机阳离子基团的钻井液材料由于其成分复杂,试样溶液颜色较深,不易准确测定其中的有机阳离子度。本文采用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产品进行提纯,在弱酸性条件下,以刚果红为指示剂,用磷钨酸标准溶液定量测定有机阳离子度,实验相对误差是0.59%。本文介绍了方法原理、操作程序及方法验证。结果表明,采用磷钨酸法测定钻井液中的有机阳离子含量不受阴离子的干扰,而且无机阳离子对测定结果也无影响。经岩心相对回收率实验,测定结果和使用性能相吻合,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 有机阳离子 阳离子交换树脂 磷钨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特曼声波发生器在出砂井解堵中的室内实验与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建国 宋硕 +1 位作者 刘斌 张爱武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2,共4页
一些出砂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防砂效果较差及机械防砂有效期短等原因,极易造成近井地带和井底堵塞。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声波解堵与绕丝筛管防砂相结合的方法,即绕丝筛管防砂与声波解堵同步进行。设计了一套油层模拟器,并利用它模拟... 一些出砂井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化学防砂效果较差及机械防砂有效期短等原因,极易造成近井地带和井底堵塞。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声波解堵与绕丝筛管防砂相结合的方法,即绕丝筛管防砂与声波解堵同步进行。设计了一套油层模拟器,并利用它模拟了地层堵塞和哈特曼声波发生器解堵的实验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出砂井生产时存在着极限压力和极限产量,超出该极限值,地层会严重出砂,造成井底和近井地带堵塞;声波解堵后,相对于污染地层的渗透率恢复程度最高达到了336.92%,相对于原始地层的渗透率恢复程度最高达到了76.92%。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绕丝筛管堵塞不供液停产井均见到了较好的解堵效果,产液量和产油量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平均单井增液量为20t/d,平均单井增油量为5.4t/d;同时,该方法不仅可以延长绕丝筛管防砂油井的生产周期而且能够提高出砂地层注水井的吸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解堵 绕丝筛管防砂 哈特曼声波发生器 地层模拟实验 现场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光气田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及其性能测试 被引量:5
14
作者 赵新学 陈鹏 +4 位作者 王木乐 郭伟成 马文涛 王世红 郭永胜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4-1039,共6页
受到高酸性物质的影响,普光气田部分套管变形井后期可能会出现套管腐蚀穿孔或漏失的问题。目前,膨胀管补贴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文中在优选抗硫膨胀管材质的基础上,设计了普光气田Ф177.8 mm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建立了膨... 受到高酸性物质的影响,普光气田部分套管变形井后期可能会出现套管腐蚀穿孔或漏失的问题。目前,膨胀管补贴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文中在优选抗硫膨胀管材质的基础上,设计了普光气田Ф177.8 mm套管补贴用抗硫膨胀管,建立了膨胀管膨胀过程非线性接触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膨胀管膨胀后的径向变形量、残余应力分布和膨胀力变化的规律;搭建了膨胀管膨胀性能测试系统,对膨胀管膨胀后的螺纹连接密封性能、硫化橡胶密封性能和悬挂力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抗硫膨胀管膨胀后螺纹连接抗外压值达到了30 MPa,螺纹连接抗内压值为50 MPa,膨胀管硫化橡胶的密封压力为30 MPa,膨胀后一组硫化橡胶的悬挂力接近200 kN。这为Ф177.8 mm套管膨胀管补贴现场施工参数的优选提供了参考,同时还可以为川东北乃至其他高酸性气田的后期开发提供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管 密封性能 悬挂力 硫化橡胶 套管补贴 普光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链疏水单体的新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媛 王梦颖 +3 位作者 魏玲艳 李毓哲 刘鹏 戴姗姗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9-256,共8页
为了探究不同疏水单体对聚合物类减阻剂耐盐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的疏水长链型疏水单体与亲水的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形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盐溶液中的减阻性能... 为了探究不同疏水单体对聚合物类减阻剂耐盐性能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3种不同的疏水长链型疏水单体与亲水的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共聚形成的疏水缔合聚合物在盐溶液中的减阻性能和聚集行为。结果表明:3种疏水单体均能提高共聚物与水的相互作用,其中疏水长链由亲水的烷氧基链、烷基链和芳环类疏水基共同组成的疏水单体性能最优异。3种疏水单体均能提高共聚物的回转半径,且链长更长并带有芳环类疏水基的疏水单体使共聚物的流体力学半径更大;此外,聚合物疏水链的疏水缔合有利于促进共聚物通过氢键进行分子间交联,形成聚合物链之间的空间网络结构,增加聚合物链的刚性。减阻性能测试验证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疏水缔合聚合物 减阻 相互作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坝气田硫溶解度Chrastil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睿 曾大乾 +4 位作者 李童 李玉丹 史黎岩 张立举 王世红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41-445,共5页
准确预测硫在含H_(2)S气体中的溶解度是元坝气田硫沉积研究的关键之一。文中通过拟合元坝气田硫溶解度实验数据,得到适用于元坝气田的硫溶解度Chrastil预测模型,分析了拟合的双对数曲线特征;之后采用该模型分析了预测误差,并与目前广泛... 准确预测硫在含H_(2)S气体中的溶解度是元坝气田硫沉积研究的关键之一。文中通过拟合元坝气田硫溶解度实验数据,得到适用于元坝气田的硫溶解度Chrastil预测模型,分析了拟合的双对数曲线特征;之后采用该模型分析了预测误差,并与目前广泛应用的Roberts模型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硫溶解度与气体密度双对数曲线呈分段式特征,因此需分段拟合;缔合数随温度压力变化而变化,反映溶质与溶剂分子在不同温度压力下的缔合作用,在储层温压条件下,平均每个硫分子结合2.58个混合气体分子;拟合得到的硫溶解度Chrastil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较好,相对误差在2%以内,可以满足工程计算要求,而Roberts模型预测的硫溶解度比实验测量值高出2个数量级,应用该模型预测元坝气田硫溶解度,会高估元素硫的溶解量和析出量。文中的Chrastil预测模型能够准确预测元坝气田的硫溶解度,可为后续开展元坝气田考虑硫沉积的数值模拟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astil预测模型 Roberts模型 硫溶解度 含硫饱和度 硫沉积 元坝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硫气田硫磺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评价——以普光气田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时冲锋 周红梅 +2 位作者 藏磊 杨良杰 孟祥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21-1027,共7页
通过产品碳足迹核算,摸清企业产品碳排放的来源、分布和足迹,分析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明确降碳空间、方向与具体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低碳生产。由于高含硫气田生产工艺过程与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存在显著差异,采用LCA... 通过产品碳足迹核算,摸清企业产品碳排放的来源、分布和足迹,分析影响碳排放的因素,明确降碳空间、方向与具体措施,以促进企业绿色低碳生产。由于高含硫气田生产工艺过程与以原油为原料生产石化产品的生产工艺过程存在显著差异,采用LCA(生命周期评估法)、IOA(投入产出法)、IPCC(清单法),根据不同的原料气组分和生产过程,研究建立了高含硫气田硫磺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各分项比例参数核算模型、各分项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并以普光气田为例,核算评价硫磺产品碳足迹,研究创建普光气田降碳技术,为高含硫气田硫磺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评价提供了一种较为可靠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含硫气田 硫磺产品 碳足迹 分配比例 碳排放数据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测井资料的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区域三维模型构建 被引量:5
18
作者 胜亚楠 李伟廷 +4 位作者 管志川 蒋金宝 兰凯 孔华 郭文军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9-93,共5页
为解决缺少地震勘探资料或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区域的三维地层压力构建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利用测井资料构建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区域三维模型的算法。首先,收集了区域内重点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包括声波、自然伽马、密度测井资料,用于计算地层... 为解决缺少地震勘探资料或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区域的三维地层压力构建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利用测井资料构建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区域三维模型的算法。首先,收集了区域内重点已钻井的测井资料,包括声波、自然伽马、密度测井资料,用于计算地层压力;然后,建立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Kriging插值优化算法,利用已钻井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分层组逐层构建了地层压力区域三维模型。为验证方法的可靠性,在所建立的三维压力体中提取了某口已钻井的地层压力,将其与该井的测井解释结果对比,最大相对误差小于4.5%,表明该方法能提供较为可靠的地层压力分布信息。根据文中的算法,利用计算机可视化技术,编制了相关软件,为直观了解和分析三维地层压力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不确定度地层压力 KRIGING插值 支持向量机 遗传算法 三维压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流动物质平衡新方法 被引量:8
19
作者 蔡珺君 彭先 +6 位作者 余平 李隆新 刘微 王蓓 毛正林 李军 胡怡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6-664,共9页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一般具有压力高、含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动态监测风险较高。为提升动态资料在气藏动态诊断中的作用,文中通过对考虑岩石弹性能量的物质平衡方程和气井拟压力形式的稳定渗流方程联合求解,推导了超深层常压—高压气...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一般具有压力高、含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动态监测风险较高。为提升动态资料在气藏动态诊断中的作用,文中通过对考虑岩石弹性能量的物质平衡方程和气井拟压力形式的稳定渗流方程联合求解,推导了超深层常压—高压气藏拟压力形式的流动物质平衡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水侵、井间干扰和动态储量增加影响下的流动物质平衡方程修正式,并提出结合动态资料建立气井生产诊断图版以及水侵量、动态储量变化量的图解方法。四川盆地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的矿场应用揭示,采用文中方法,可以提前诊断弱舌进水侵、井间干扰和动态储量变化等信息。这是对常规动态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并为开发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气藏动态和科学决策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 诊断方法 流动物质平衡 水侵 井间干扰 动态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查干凹陷巴音戈壁组烃源岩干酪根热模拟实验
20
作者 张成富 齐真真 +1 位作者 吴早平 王世红 《断块油气田》 2025年第4期536-542,共7页
为了评价查干凹陷深层巴音戈壁组勘探潜力,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生烃动力学参数,并结合热史、地温场等,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分析生烃史,建立了查干凹陷生烃模型,评价了巴音戈壁组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巴二段... 为了评价查干凹陷深层巴音戈壁组勘探潜力,采用黄金管高压釜封闭体系进行热模拟实验,获得生烃动力学参数,并结合热史、地温场等,利用盆地模拟技术分析生烃史,建立了查干凹陷生烃模型,评价了巴音戈壁组生烃潜力。研究结果表明:1)巴二段烃源岩Ⅱ2型干酪根生成液态烃的活化能介于44~54 kcal/mol(1 kcal/mol=4.184 kJ/mol),活化能主峰为49 kcal/mol,最高油产率为153.3 mg/g。2)生成气态烃的活化能分布范围较宽,介于49~66 kcal/mol,活化能主峰为57 kcal/mol,最高气产率为47.8 mg/g,表明该套烃源岩具有较高的生烃潜力。3)根据热模拟实验烃类产率的变化特征,将干酪根生烃演化过程主要划分为3个阶段:0.43%≤R_(o)(镜质组反射率)<1.05%时,为热解生油阶段,其中R_(o)=0.90%时,达到生油高峰,油大量生成,总烃产率达284.1 mg/g;1.05%≤R_(o)<2.18%时,为油裂解生气阶段,液态烃产率减小,气态烃产率迅速增加,油大量裂解成湿气;R_(o)≥2.18%时,为气态烃裂解阶段,液态烃产率迅速减小,重烃气裂解生成CH4。文中进一步指出,R_(o)>1.00%(深度大于3000 m)时,洼陷带巴音戈壁组可作为下步自生自储油气藏及页岩油的重点勘探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根 热模拟 生烃动力学 巴音戈壁组 查干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