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羌塘盆地可控震源采集试验分析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李忠雄
卫红伟
马龙
尹吴海
叶天生
-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青海物探处
中国石化中南石油局第五物探大队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9-208,共10页
-
基金
中国国土资源部陆域能源矿产地质调查计划项目"西藏托纳木-笙根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2)"和"西藏隆鄂尼-鄂斯玛地区油气地质调查(2015-01-01-01-001)"联合资助
-
文摘
在北羌塘坳陷的托纳木—笙根地区和南羌塘坳陷的隆鄂尼—鄂斯玛—玛曲地区分别进行了常规可控震源、低频可控震源、大吨位可控震源激发因素试验及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地震采集因素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发因素为:常规可控震源振动台次3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8s;低频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60%,扫描频率1.5~84Hz,扫描长度16s;大吨位可控震源振动台次2台1次,驱动幅度70%,扫描频率6~84Hz,扫描长度16s。尽管可控震源单炮记录无法与炸药井炮相比,但应用高密度高覆盖可控震源采集技术仍能获得质量优于或相当于井炮的原始数据。采用高密度—高覆盖—宽线可控震源采集技术,在羌塘盆地首次获得了可用于地质构造解释的较高质量地震数据。
-
关键词
羌塘盆地
地震采集试验
可控震源
高覆盖
宽线剖面
-
Keywords
Digital storage
Seismic response
Seismic waves
Seismology
Testing
-
分类号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