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品质异戊烯产品的工业生产 被引量:4
1
作者 许惠明 范存良 徐泽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0-132,共3页
在生产能力为1万t/a的异戊烯装置上,通过采用改进的异构化和优化精馏工艺后,生产出2M2B质量分数超过94%且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3×10-4的高品质异戊烯产品。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生产工艺稳定,异戊烯产品质量优良。高品质异戊烯产品不... 在生产能力为1万t/a的异戊烯装置上,通过采用改进的异构化和优化精馏工艺后,生产出2M2B质量分数超过94%且含氧化合物质量分数≤3×10-4的高品质异戊烯产品。工业运行结果表明,生产工艺稳定,异戊烯产品质量优良。高品质异戊烯产品不但可用于农药和抗氧剂的生产,而且可以满足对异戊烯质量要求荷刻的佳乐麝香香料的生产,应用领域得到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戊烯 异构化 精馏 叔戊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辅助灌注成型用聚双环戊二烯的制备及其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青 程超 +4 位作者 刁春霞 吕玥蒽 周飞 丁小马 陈正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9-95,共7页
本文采用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DCPD单体的增黏剂,以亚磷酸正三丁酯作为缓聚剂,使其工艺特性满足真空辅助灌注成型,成功制备碳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增黏剂含量对单体黏度和聚合后树脂力学性能的影... 本文采用聚苯乙烯-丁二烯-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作为DCPD单体的增黏剂,以亚磷酸正三丁酯作为缓聚剂,使其工艺特性满足真空辅助灌注成型,成功制备碳纤维增强聚双环戊二烯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增黏剂含量对单体黏度和聚合后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树脂体系的组分配方。利用VARI工艺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改性聚双环戊二烯/碳纤维复合材料的Ⅰ型断裂韧性以及弯曲性能,并与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由该树脂体系制备的碳纤维复合材料Ⅰ型层间断裂韧性起始值和扩展值分别比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高26.1%和30.4%,但是弯曲强度较低。微观结构表明,碳纤维表面残留聚双环戊二烯树脂发生明显塑性变形,消耗更多的能量,从而获得更高的Ⅰ型断裂韧性,然而树脂与碳纤维界面结合力较差,载荷无法实现在树脂与树脂之间的良好传递,最终导致较低的弯曲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辅助灌注成型 聚双环戊二烯 层间断裂韧性 弯曲性能 界面结合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树脂改性聚双环戊二烯及其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2
3
作者 杨青 程超 +4 位作者 刁春霞 吕玥蒽 周飞 丁小马 陈正国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6,共5页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 本文在双环戊二烯单体/Grubbs二代催化剂体系中加入双酚A型环氧树脂配套甲基纳迪克酸酐固化剂,通过逐步升温聚合得到环氧树脂/聚双环戊二烯(PDCPD)共混物。利用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红外光谱仪(FT-IR)、力学试验机和扫描电镜(SEM)对环氧树脂改性PDCPD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加入10 phr环氧树脂的DCPD单体与碳纤维织物表面接触角由83.2°降低至22.6°,润湿性得到明显改善;环氧树脂改性PDCPD相比于纯PDCPD,玻璃化转变温度由124.7℃提升至133.2℃;改性PDCPD红外光谱中未发现环氧官能团(913 cm^(-1)),说明混合体系中环氧树脂反应完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改性后PDCPD弯曲强度提升13.3%,断裂韧性降低11.0%,微观结构显示环氧树脂固化物呈直径小于2μm的微球均匀分布在PDCPD内部;利用湿法模压制备的改性PDCPD/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由8.2 MPa提升至15.1 MPa,断面结构显示环氧树脂的加入有效改善了PDCPD对碳纤维的附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双环戊二烯 环氧树脂 共混改性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