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烯装置副产物中C_9、C_(10)馏分组成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冷志光 徐秀红 胡春秀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70,共5页
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对上海石化炼油化工部乙烯装置裂解副产物C9、C10馏分进行了分析,并对馏分中的组分以色谱-质谱联用、色谱-红外光谱联用等方法进行了定性。所用气相色谱条件适当,馏分中主要组分均得到较好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C9... 以毛细管气相色谱方法对上海石化炼油化工部乙烯装置裂解副产物C9、C10馏分进行了分析,并对馏分中的组分以色谱-质谱联用、色谱-红外光谱联用等方法进行了定性。所用气相色谱条件适当,馏分中主要组分均得到较好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C9、C10馏分中含有大量的C9、C10芳烃、双环戊二烯、甲基环戊二烯、苯乙烯类、茚类、萘类等化合物以及各种形式的二聚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副产品 环戊二烯 甲基环戊二烯 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聚脱氢芳樟醇碱分解反应制备6-甲基-5-庚烯-2-酮 被引量:1
2
作者 翁羽飞 郭世卓 +2 位作者 丁仙华 王帅 奚军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06-609,共4页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 以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为原料,反应压力为常压,反应温度为103~142℃,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和脱氢芳樟醇在浓KOH或NaOH水溶液催化作用下进行分解反应,生成6-甲基-5-庚烯-2-酮和乙炔。考察了碱浓度、温度、油碱质量比对残液分解反应的影响,提出了反应历程。以w(KOH)=50%的水溶液为催化剂,反应温度124~127℃,残液与碱液质量比15∶1,残液中的二聚脱氢芳樟醇、脱氢芳樟醇质量分数分别为60.1%、33.6%,搅拌速度100~200 r/min,反应5 h,脱氢芳樟醇水蒸气蒸馏残液分解生成6-甲基-5-庚烯-2-酮的反应收率为94.3%,反应液中的6-甲基-5-庚烯-2-酮质量分数为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 9 13-四甲基-6 9-二羟基-2 12-十四碳二烯-7-炔 脱氢芳樟醇 6-甲基-5-庚烯-2-酮 乙炔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烯副产物4-乙烯基环己烯的1,2-环氧化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胜 陈英 胡国君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研究了用碳酸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以30%(质量分数,下同)过氧乙酸为氧化剂,氧化4-乙烯基环己烯(4-VCH)合成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情况。探讨了碳酸钠的添加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过氧乙酸用量等因素对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 研究了用碳酸钠调节反应体系的pH,以30%(质量分数,下同)过氧乙酸为氧化剂,氧化4-乙烯基环己烯(4-VCH)合成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情况。探讨了碳酸钠的添加方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过氧乙酸用量等因素对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碳酸钠可有效提高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收率;同时加入碳酸钠和过氧乙酸,可维持反应体系的弱酸性,有利于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生成;合成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较适宜的条件为:乙酸乙酯200mL、碳酸钠20.0g、30%过氧乙酸90mL、4-VCH50mL、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2.0h;在此条件下,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收率为85%(以4-VCH为基准),4-乙烯基-1,2-环氧环己烷的纯度达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乙烯基环己烯 过氧乙酸 碳酸钠 4-乙烯基-1 2-环氧环己烷 环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