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对异丙苯污染修复研究
1
作者
裘鋆
何秀娟
+1 位作者
沈之芹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4,共7页
以异丙苯为污染物,研究了3种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界面张力以及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在100 g/L的NaCl溶液中增溶参数为9,油/水界面张力低至0.013 mN/m,且泡沫尺寸最小、最均一,泡沫...
以异丙苯为污染物,研究了3种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界面张力以及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在100 g/L的NaCl溶液中增溶参数为9,油/水界面张力低至0.013 mN/m,且泡沫尺寸最小、最均一,泡沫更稳定,有良好的泡沫性能。以FMES为主剂的泡沫剂体系,在一维填砂管中污染物冲洗率达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泡沫
增溶
聚氧乙烯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春芳
李应成
+2 位作者
沈之芹
沙鸥
王辉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借助黏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P5与VES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大。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二元体系...
借助黏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P5与VES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大。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快速升高后急剧降低再稳步升高。当VES的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开始高于单一聚合物的表观黏度。与单独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先低后高,最后趋于一致。VES与AP-P5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形态密切相关。当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形态或球状胶束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形成混合胶束;当表面活性剂以棒状胶束形态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缔合形成混合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团
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的一氯乙酸钠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一青
沈之芹
+2 位作者
李应成
沙鸥
张卫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8-842,共5页
建立了一种测定羧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一氯乙酸钠含量的离子色谱法.试样经前处理柱Dionex OnGuard ⅡRP预处理后可去除其中的疏水性干扰物.针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中存在较多其他阴离子,优化了色谱条件,即采用起始浓度为8.0mmol/L的KO...
建立了一种测定羧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一氯乙酸钠含量的离子色谱法.试样经前处理柱Dionex OnGuard ⅡRP预处理后可去除其中的疏水性干扰物.针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中存在较多其他阴离子,优化了色谱条件,即采用起始浓度为8.0mmol/L的KOH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4 mm×250 mm)和AG19保护柱(4 mm×50 mm),柱温30℃,电导池检测器检测.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一氯乙酸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ρ=11.013A+0.086 7(ρ为双子表面活性剂中一氯乙酸钠的质量浓度;A为峰面积),线性范围为0.1 - 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4,相对标准偏差为1.24%,回收率在99.0%- 102.9%之间,定量检出下限为0.060 mg/L.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一氯乙酸钠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一氯乙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4
作者
李应成
鲍新宁
+3 位作者
张卫东
金军
孟勇
沙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6,664,共9页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而采收率持续下降。中国剩余石油储量中大部分为高温高盐、低渗透、稠油油藏等难以开采的苛刻油藏。化学驱强化采油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等常规表面活性剂由于活性低、耐盐性差而导致...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而采收率持续下降。中国剩余石油储量中大部分为高温高盐、低渗透、稠油油藏等难以开采的苛刻油藏。化学驱强化采油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等常规表面活性剂由于活性低、耐盐性差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综述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如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子及寡聚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评价方法的差异。最后,对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强化采油
研究进展
现场应用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含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功能侧链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与界面性能的Mesodyn模拟
5
作者
许汇
苏智青
+1 位作者
王兰
朱益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9-1565,共7页
采用Mesodyn模拟,对含有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功能侧链及不同侧链分布结构的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聚表剂)溶液性能及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当EO链和PO链分别位于聚表剂主链两侧时,聚表剂在油水界面上...
采用Mesodyn模拟,对含有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功能侧链及不同侧链分布结构的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聚表剂)溶液性能及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当EO链和PO链分别位于聚表剂主链两侧时,聚表剂在油水界面上的排布更有序,界面性能更好;当EO链和PO链位于聚表剂主链同侧时,聚表剂在油水界面上排布有序程度较低,界面性能较弱;在功能侧链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聚表剂的功能侧链结构对聚表剂的亲油功能侧链形成分子间缔合及其增黏性能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活性功能侧链
溶液性能
油水界面分布
Mesodyn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6
作者
吴春芳
李应成
+2 位作者
何秀娟
沙鸥
沈之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合成了包含不同烷基(辛烷基、癸烷基、十二烷基)链和反离子(HCO_(3)^(-),C_(6)H_(5)COO^(-),CH_(3)COO^(-),C_(2)H_(5)COO^(-),C_(3)H_(7)COO^(-))的烷基脒表面活性剂,并测定了这些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CMC下的表面张...
合成了包含不同烷基(辛烷基、癸烷基、十二烷基)链和反离子(HCO_(3)^(-),C_(6)H_(5)COO^(-),CH_(3)COO^(-),C_(2)H_(5)COO^(-),C_(3)H_(7)COO^(-))的烷基脒表面活性剂,并测定了这些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CMC下的表面张力(γcmc)。实验结果表明,烷基脒碳酸氢盐在去离子水中的CMC为0.6~21.7 mmol/L,此时γ_(cmc)可降至24.11~27.40 mN/m;反离子由碳酸氢盐变为羧酸盐,γ_(cmc)基本不变,但CMC显著降低;去离子水中加入0.5%~5.0%(w)的NaCl,对十二烷基脒丙酸盐的CMC与γ_(cmc)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脒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油田采出水过滤器滤料高效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孟勇
张卫东
+1 位作者
沙鸥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6,共6页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滤料清洗剂,利用接触角测试、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评价了该滤料清洗剂的性能,并在东部某油田注水站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料清洗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调控性能...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滤料清洗剂,利用接触角测试、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评价了该滤料清洗剂的性能,并在东部某油田注水站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料清洗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调控性能,可将被原油污染的基材表面恢复至亲水;有效含量为1~5 g/L时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 N/m数量级,具有高界面性能;对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能力;对被污染的滤料进行动态清洗,洗油效率约99%。现场试验结果显示,经该滤料清洗剂处理后过滤罐的前后压差明显降低,后端滤出水含油量不大于5 mg/L,达到良好的恢复滤料性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滤料清洗剂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含蜡、高凝点油藏用降凝驱油微乳液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勇
张卫东
+1 位作者
郭榕
李应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3-908,共6页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醇聚醚羧酸钠(SE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型降凝剂RD 5120T)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了降凝驱油微乳液。考察了n(SEC)∶...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醇聚醚羧酸钠(SE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型降凝剂RD 5120T)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了降凝驱油微乳液。考察了n(SEC)∶n(OTAB)对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m(RD 5120T)∶m(SEC+OTAB)对降凝驱油微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采用凝固点测试、相态实验、增溶组分分析、界面张力测试、物模实验测试了降凝驱油微乳液的性能,并评价了其在东部某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n(SEC)∶n(OTAB)=7∶3〔n(SEC)+n(OTAB)=1.0 mol〕、m(RD 5120T)∶m(SEC+OTAB)=1∶10、SEC(610.7 g,0.7 mol)、RD 5120T+SEC+OTAB质量浓度为200 g/L的条件下,制备的降凝驱油微乳液(微乳液-1)的平均粒径为83.64 nm,其对3种高凝原油凝固点平均降低34%以上,对原油中的长链脂肪烃(C_(18)~C_(30))具有更强的增溶能力,可将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降至6×10^(-3)mN/m。物模实验中,注入孔隙体积倍数(PV)0.2、质量浓度5 g/L的微乳液-1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2.1%;现场试验中,微乳液-1可对高含蜡、高凝点油藏起到降水增油的效果,平均综合含水率(质量分数)从94.8%最低降至89.1%,平均日油从4.5 t最高提升至7.7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凝油
降凝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烷基二磺酸盐/氧化胺复配体系协同增强泡沫性能
被引量:
2
9
作者
裘鋆
何秀娟
+3 位作者
李应成
马俊伟
沈之芹
崔乐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4-1291,共8页
为强化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DBS)和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进行复配制备了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最佳n(DDBS)∶n(CAO)=6∶4的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制备了泡沫封窜剂(SHY-1)。采用罗氏泡...
为强化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DBS)和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进行复配制备了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最佳n(DDBS)∶n(CAO)=6∶4的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制备了泡沫封窜剂(SHY-1)。采用罗氏泡沫仪、表面张力仪对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该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和泡沫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高温高压泡沫装置、自动岩心驱油装置对SHY-1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在界面吸附单层和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在–3~–7之间,呈中等强度的协同作用;与单一DDBS和CAO相比,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CMC分别降低了87%和64%,表面张力分别降低了12%和15%,饱和吸附量增加136%和57%。SHY-1耐盐范围宽,在矿化度≤158308 mg/L、Ca^(2+)或Mg^(2+)质量浓度≤10000 mg/L时均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在105℃、15 MPa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500 mg/L SHY-1在多孔介质中原位产生泡沫的表观黏度达到了180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
协同作用
氮气泡沫封窜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采油用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差异
被引量:
3
10
作者
崔乐雨
裘鋆
+3 位作者
赵林
毛为成
廖伟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4,共8页
采油用泡沫的室内评价方法有体相法和多孔介质法两类。体相法相对方便快捷,在各类研究中常被用作首选,但泡沫在体相中的产生、破裂和运移,与它在油藏的多孔介质中的实际行为有很大差异。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
采油用泡沫的室内评价方法有体相法和多孔介质法两类。体相法相对方便快捷,在各类研究中常被用作首选,但泡沫在体相中的产生、破裂和运移,与它在油藏的多孔介质中的实际行为有很大差异。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差异,在实验中使用了4种泡沫剂进行验证,包括α-烯烃磺酸盐(AOS)、椰油酰胺基甜菜碱(CAB)、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和自研高效泡沫剂(F1)。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相中,CAB的发泡性能与F1相近、Bikerman指数与AOS相近,但在多孔介质中,CAB的泡沫强度分别只有AOS和F1的8.7%和0.36%。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产生、破裂和运移机理有显著差异,所以导致CAB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泡沫性能。因此,为了准确表征采油用泡沫在油藏中的性能,推荐使用多孔介质法评价采油用泡沫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
采油
体相
多孔介质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临界CO_(2)中烷基聚醚的溶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倩
杨座国
+2 位作者
何秀娟
沈之芹
吴春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1-778,共8页
通过浊点压力实验考察了温度、聚合度、烷基链长度以及烷基聚醚含量对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烷基聚醚分子间相互作用、烷基聚醚和CO_(2)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了烷基聚醚与CO_(2)的微观相...
通过浊点压力实验考察了温度、聚合度、烷基链长度以及烷基聚醚含量对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烷基聚醚分子间相互作用、烷基聚醚和CO_(2)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了烷基聚醚与CO_(2)的微观相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减小,烷基聚醚与CO_(2)之间的亲和性降低;在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基团有利于提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但存在最佳聚合度范围。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比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溶解度参数小,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弱,且在超临界CO_(2)中更分散,与CO_(2)的相互作用能更大,使其与CO_(2)亲和性更强,浊点压力更低,溶解度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聚醚
超临界CO_(2)
浊点压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微乳液泡沫驱油技术原理、挑战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崔乐雨
李应成
+1 位作者
何秀娟
沙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
微乳液驱和泡沫驱是强化采油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可以分别提高驱油过程的微观和宏观采收率。通过综述两个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阐明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引出结合两者优势的新型采油技术:微乳液泡沫驱,又称为低张力泡沫...
微乳液驱和泡沫驱是强化采油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可以分别提高驱油过程的微观和宏观采收率。通过综述两个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阐明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引出结合两者优势的新型采油技术:微乳液泡沫驱,又称为低张力泡沫驱。虽然此新型技术可以同时提高微观和宏观采收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理论和应用上的双重挑战,如表面活性剂有效窗口狭窄、注入工艺复杂、流体流动模型不完善等。结合文献调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建议,如采用"专剂专用"原则开发微乳液泡沫剂,利用数值模拟来优化注入工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泡沫
强化采油
挑战
微乳液泡沫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对异丙苯污染修复研究
1
作者
裘鋆
何秀娟
沈之芹
李应成
机构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8-854,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研攻关创新项目。
文摘
以异丙苯为污染物,研究了3种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界面张力以及泡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磺酸盐(FMES)在100 g/L的NaCl溶液中增溶参数为9,油/水界面张力低至0.013 mN/m,且泡沫尺寸最小、最均一,泡沫更稳定,有良好的泡沫性能。以FMES为主剂的泡沫剂体系,在一维填砂管中污染物冲洗率达99%以上。
关键词
土壤修复
泡沫
增溶
聚氧乙烯醚
Keywords
soil remediation
foam
solubilization
polyoxyethylene ether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吴春芳
李应成
沈之芹
沙鸥
王辉辉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434104)
文摘
借助黏度法、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研究了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AP-P5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VES的相互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P-P5与VES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对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表面张力影响较大。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快速升高后急剧降低再稳步升高。当VES的质量浓度达到一定值时,二元体系的表观黏度开始高于单一聚合物的表观黏度。与单独的表面活性剂溶液相比,随VES质量浓度的增大,AP-P5-VES二元体系的表面张力先低后高,最后趋于一致。VES与AP-P5的相互作用机理与表面活性剂的自组装形态密切相关。当表面活性剂以单分子形态或球状胶束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的疏水基团形成混合胶束;当表面活性剂以棒状胶束形态存在时,它与聚合物缔合形成混合的超分子网络结构。
关键词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疏水基团
缔合作用
Keywords
hydrophobically associating polyacrylamide
viscoelastic surfactant
hydrophobicgroup
associat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的一氯乙酸钠
被引量:
1
3
作者
杨一青
沈之芹
李应成
沙鸥
张卫东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838-842,共5页
文摘
建立了一种测定羧酸型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一氯乙酸钠含量的离子色谱法.试样经前处理柱Dionex OnGuard ⅡRP预处理后可去除其中的疏水性干扰物.针对双子表面活性剂中存在较多其他阴离子,优化了色谱条件,即采用起始浓度为8.0mmol/L的KOH溶液为淋洗液进行梯度洗脱,Ionpac AS19阴离子分析柱(4 mm×250 mm)和AG19保护柱(4 mm×50 mm),柱温30℃,电导池检测器检测.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一氯乙酸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ρ=11.013A+0.086 7(ρ为双子表面活性剂中一氯乙酸钠的质量浓度;A为峰面积),线性范围为0.1 - 10.0 mg/L,相关系数为0.999 4,相对标准偏差为1.24%,回收率在99.0%- 102.9%之间,定量检出下限为0.060 mg/L.该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快速,精密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一氯乙酸钠含量的检测.
关键词
离子色谱法
双子表面活性剂
一氯乙酸钠
Keywords
ion chromatography
Gemini surfactants
sodium monochloroacetate
分类号
TQ420.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7
4
作者
李应成
鲍新宁
张卫东
金军
孟勇
沙鸥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6,664,共9页
文摘
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持续上升,而采收率持续下降。中国剩余石油储量中大部分为高温高盐、低渗透、稠油油藏等难以开采的苛刻油藏。化学驱强化采油技术目前所使用的石油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等常规表面活性剂由于活性低、耐盐性差而导致低效甚至无效。综述了新型表面活性剂,如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子及寡聚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表面活性剂、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等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评价方法的差异。最后,对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强化采油
研究进展
现场应用
评价方法
Keywords
surfactant
enhanced oil recovery
research progress
field application
evaluation method
分类号
O647.2 [理学—物理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含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功能侧链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与界面性能的Mesodyn模拟
5
作者
许汇
苏智青
王兰
朱益兴
机构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59-1565,共7页
文摘
采用Mesodyn模拟,对含有环氧乙烷(EO)、环氧丙烷(PO)功能侧链及不同侧链分布结构的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聚表剂)溶液性能及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当EO链和PO链分别位于聚表剂主链两侧时,聚表剂在油水界面上的排布更有序,界面性能更好;当EO链和PO链位于聚表剂主链同侧时,聚表剂在油水界面上排布有序程度较低,界面性能较弱;在功能侧链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聚表剂的功能侧链结构对聚表剂的亲油功能侧链形成分子间缔合及其增黏性能影响较小。
关键词
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
界面活性功能侧链
溶液性能
油水界面分布
Mesodyn模拟
Keywords
polymeric macromolecular surfactant
interface-active functional side chain
solution property
oil-water interface distribution
Mesodyn simulation
分类号
TQ9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6
作者
吴春芳
李应成
何秀娟
沙鸥
沈之芹
机构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5-800,共6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项目(218021-4)。
文摘
合成了包含不同烷基(辛烷基、癸烷基、十二烷基)链和反离子(HCO_(3)^(-),C_(6)H_(5)COO^(-),CH_(3)COO^(-),C_(2)H_(5)COO^(-),C_(3)H_(7)COO^(-))的烷基脒表面活性剂,并测定了这些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CMC下的表面张力(γcmc)。实验结果表明,烷基脒碳酸氢盐在去离子水中的CMC为0.6~21.7 mmol/L,此时γ_(cmc)可降至24.11~27.40 mN/m;反离子由碳酸氢盐变为羧酸盐,γ_(cmc)基本不变,但CMC显著降低;去离子水中加入0.5%~5.0%(w)的NaCl,对十二烷基脒丙酸盐的CMC与γ_(cmc)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
烷基脒表面活性剂
表面性能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Keywords
alkyl amidinium surfactant
surface property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surface tension
分类号
TQ423.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田采出水过滤器滤料高效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
2
7
作者
孟勇
张卫东
沙鸥
李应成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1-396,共6页
文摘
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钠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滤料清洗剂,利用接触角测试、界面张力测试等方法评价了该滤料清洗剂的性能,并在东部某油田注水站进行了现场试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滤料清洗剂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调控性能,可将被原油污染的基材表面恢复至亲水;有效含量为1~5 g/L时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 N/m数量级,具有高界面性能;对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增溶能力;对被污染的滤料进行动态清洗,洗油效率约99%。现场试验结果显示,经该滤料清洗剂处理后过滤罐的前后压差明显降低,后端滤出水含油量不大于5 mg/L,达到良好的恢复滤料性能的效果。
关键词
油田采出水
滤料清洗剂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Keywords
oilfield produced water
filtration media detergent
anionic-cationic surfactant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含蜡、高凝点油藏用降凝驱油微乳液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
1
8
作者
孟勇
张卫东
郭榕
李应成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处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3-908,共6页
文摘
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醇聚醚羧酸钠(SEC)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溴化铵(OTAB)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聚丙烯酸酯与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混合物(聚合物型降凝剂RD 5120T)和去离子水混合,制备了降凝驱油微乳液。考察了n(SEC)∶n(OTAB)对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增溶能力、m(RD 5120T)∶m(SEC+OTAB)对降凝驱油微乳液平均粒径的影响;采用凝固点测试、相态实验、增溶组分分析、界面张力测试、物模实验测试了降凝驱油微乳液的性能,并评价了其在东部某油田的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n(SEC)∶n(OTAB)=7∶3〔n(SEC)+n(OTAB)=1.0 mol〕、m(RD 5120T)∶m(SEC+OTAB)=1∶10、SEC(610.7 g,0.7 mol)、RD 5120T+SEC+OTAB质量浓度为200 g/L的条件下,制备的降凝驱油微乳液(微乳液-1)的平均粒径为83.64 nm,其对3种高凝原油凝固点平均降低34%以上,对原油中的长链脂肪烃(C_(18)~C_(30))具有更强的增溶能力,可将原油与水的界面张力降至6×10^(-3)mN/m。物模实验中,注入孔隙体积倍数(PV)0.2、质量浓度5 g/L的微乳液-1可提高原油采收率12.1%;现场试验中,微乳液-1可对高含蜡、高凝点油藏起到降水增油的效果,平均综合含水率(质量分数)从94.8%最低降至89.1%,平均日油从4.5 t最高提升至7.7 t。
关键词
高凝油
降凝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提高采收率
油田化学品
Keywords
high pour point oil
pour point depression
anionic/cationic surfactants
microemulsi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oil field chemicals
分类号
TE3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烷基二磺酸盐/氧化胺复配体系协同增强泡沫性能
被引量:
2
9
作者
裘鋆
何秀娟
李应成
马俊伟
沈之芹
崔乐雨
机构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84-1291,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14075)。
文摘
为强化高温高盐油藏条件下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将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DDBS)和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CAO)进行复配制备了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选择最佳n(DDBS)∶n(CAO)=6∶4的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制备了泡沫封窜剂(SHY-1)。采用罗氏泡沫仪、表面张力仪对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该浓度时的表面张力(γCMC)和泡沫性能进行了测试。采用高温高压泡沫装置、自动岩心驱油装置对SHY-1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在界面吸附单层和胶束中的相互作用参数在–3~–7之间,呈中等强度的协同作用;与单一DDBS和CAO相比,二元表面活性剂体系的CMC分别降低了87%和64%,表面张力分别降低了12%和15%,饱和吸附量增加136%和57%。SHY-1耐盐范围宽,在矿化度≤158308 mg/L、Ca^(2+)或Mg^(2+)质量浓度≤10000 mg/L时均具有良好的泡沫性能。在105℃、15 MPa条件下,质量浓度为2500 mg/L SHY-1在多孔介质中原位产生泡沫的表观黏度达到了180 mPa·s。
关键词
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
椰油酰胺丙基氧化胺
协同作用
氮气泡沫封窜
表面活性剂
Keywords
sodium alkyl diphenyl ether disulfonate
cocamidopropylamine oxide
synergism
N2 foam plugging
surfactants
分类号
TQ423 [化学工程]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采油用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差异
被引量:
3
10
作者
崔乐雨
裘鋆
赵林
毛为成
廖伟
李应成
机构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化
河南油田分公司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7-53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化科技攻关课题"浅薄层特超稠油蒸汽驱强化泡沫调驱体系研究与应用"。
文摘
采油用泡沫的室内评价方法有体相法和多孔介质法两类。体相法相对方便快捷,在各类研究中常被用作首选,但泡沫在体相中的产生、破裂和运移,与它在油藏的多孔介质中的实际行为有很大差异。从原理和实验两方面分析了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差异,在实验中使用了4种泡沫剂进行验证,包括α-烯烃磺酸盐(AOS)、椰油酰胺基甜菜碱(CAB)、烷基二苯醚双磺酸盐和自研高效泡沫剂(F1)。实验结果表明,在体相中,CAB的发泡性能与F1相近、Bikerman指数与AOS相近,但在多孔介质中,CAB的泡沫强度分别只有AOS和F1的8.7%和0.36%。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产生、破裂和运移机理有显著差异,所以导致CAB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泡沫性能。因此,为了准确表征采油用泡沫在油藏中的性能,推荐使用多孔介质法评价采油用泡沫的性能。
关键词
泡沫
采油
体相
多孔介质
差异
Keywords
foam
oil recovery
bulk phase
porous media
discrepancy
分类号
TE357.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临界CO_(2)中烷基聚醚的溶解规律研究
被引量:
1
11
作者
赵倩
杨座国
何秀娟
沈之芹
吴春芳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中
石化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1-778,共8页
文摘
通过浊点压力实验考察了温度、聚合度、烷基链长度以及烷基聚醚含量对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溶解度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烷基聚醚分子间相互作用、烷基聚醚和CO_(2)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了烷基聚醚与CO_(2)的微观相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减小,烷基聚醚与CO_(2)之间的亲和性降低;在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基团有利于提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_(2)中的溶解度,但存在最佳聚合度范围。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比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溶解度参数小,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弱,且在超临界CO_(2)中更分散,与CO_(2)的相互作用能更大,使其与CO_(2)亲和性更强,浊点压力更低,溶解度更好。
关键词
烷基聚醚
超临界CO_(2)
浊点压力
分子动力学模拟
Keywords
alkyl polyether
supercritical CO2
cloud point pressure
molecular dynamic simulation
分类号
TQ015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微乳液泡沫驱油技术原理、挑战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
15
12
作者
崔乐雨
李应成
何秀娟
沙鸥
机构
中国石化三采用表面活性剂重点实验室
出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4,共9页
文摘
微乳液驱和泡沫驱是强化采油领域中的两个重要技术,可以分别提高驱油过程的微观和宏观采收率。通过综述两个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阐明了其优势和局限性,并引出结合两者优势的新型采油技术:微乳液泡沫驱,又称为低张力泡沫驱。虽然此新型技术可以同时提高微观和宏观采收率,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面临理论和应用上的双重挑战,如表面活性剂有效窗口狭窄、注入工艺复杂、流体流动模型不完善等。结合文献调研,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建议,如采用"专剂专用"原则开发微乳液泡沫剂,利用数值模拟来优化注入工艺等。
关键词
微乳液
泡沫
强化采油
挑战
微乳液泡沫驱
Keywords
microemulsion
foam
enhanced oil recovery
challenge
microemulsion-foam flooding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氧乙烯醚型表面活性剂对异丙苯污染修复研究
裘鋆
何秀娟
沈之芹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疏水缔合聚丙烯酰胺与黏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吴春芳
李应成
沈之芹
沙鸥
王辉辉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子表面活性剂中残留的一氯乙酸钠
杨一青
沈之芹
李应成
沙鸥
张卫东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国内外强化采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李应成
鲍新宁
张卫东
金军
孟勇
沙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含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功能侧链聚合型大分子表面活性剂的溶液与界面性能的Mesodyn模拟
许汇
苏智青
王兰
朱益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性能
吴春芳
李应成
何秀娟
沙鸥
沈之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油田采出水过滤器滤料高效清洗剂的研制与应用
孟勇
张卫东
沙鸥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含蜡、高凝点油藏用降凝驱油微乳液制备及性能
孟勇
张卫东
郭榕
李应成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烷基二磺酸盐/氧化胺复配体系协同增强泡沫性能
裘鋆
何秀娟
李应成
马俊伟
沈之芹
崔乐雨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采油用泡沫在体相和多孔介质中的差异
崔乐雨
裘鋆
赵林
毛为成
廖伟
李应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超临界CO_(2)中烷基聚醚的溶解规律研究
赵倩
杨座国
何秀娟
沈之芹
吴春芳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微乳液泡沫驱油技术原理、挑战和研究进展
崔乐雨
李应成
何秀娟
沙鸥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