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核能生产人工辐射源对中国大陆公众的辐射照射 |
陈晓秋
潘英杰
任天山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
|
基于海洋放射性核素时空演化体系的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 |
林武辉
杜金秋
拓飞
曹少飞
张翊邦
祁第
陈立奇
余克服
|
《核安全》
|
2024 |
0 |
|
3
|
鱼粉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 |
徐翠华
周强
|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4
|
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设计、训练和实施 |
付熙明
常纯卉
袁龙
陈惠芳
雷翠萍
|
《辐射防护通讯》
|
2020 |
2
|
|
5
|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沿革与进展 |
郑钧正
|
《辐射防护通讯》
|
2003 |
18
|
|
6
|
关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定位与内涵 |
郑钧正
|
《辐射防护通讯》
|
2015 |
7
|
|
7
|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 |
郑钧正
|
《辐射防护通讯》
|
2015 |
2
|
|
8
|
利用数字化仪实现放射性气体^(85)Kr核素活度浓度的绝对测量 |
拓飞
路天翔
张明
周倩倩
郭贵银
王硕
|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核与辐射技术在人类健康领域应用研究的进展——介绍IAEA近期有关活动 |
李开宝
|
《辐射防护通讯》
|
2005 |
0 |
|
10
|
7家医院核医学人员操作核素情况的调查 |
王红波
孙全富
郭跃信
|
《河南医学研究》
CAS
|
2021 |
1
|
|
11
|
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0.07)和H_(p)(3)的国际比对结果 |
张璇
黄建微
李德红
刘川凤
张健
杨智君
杨扬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培基介导的辐射旁效应及机理初探 |
涂序珉
雷苏文
李文建
王菊芳
吕彗敏
张志兴
张翠兰
齐雪松
郝述霞
刘洪武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3
|
用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检测辐射损伤初探 |
封江彬
陆雪
陈德清
陈晓穗
刘青杰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4
|
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的电离辐射剂量效应曲线 |
陆雪
赵骅
陈德清
封江彬
刘青杰
苏旭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
2010 |
3
|
|
15
|
电离辐射诱导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889bp和3895bp缺失的分析 |
封江彬
陆雪
陈德清
刘青杰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16
|
中国传统房屋^(220)Rn平衡因子的研究 |
尚兵
崔宏星
武云云
毕垒
曹吉生
刘建香
张庆召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17
|
中子气泡探测器用于核测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的研究 |
邓君
岳保荣
张贵英
曹磊
王靛
倪邦发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2
|
|
18
|
辐射诱发新生儿和成年人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敏感性的初步比较 |
杜维霞
傅颖华
雷淑杰
陆雪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9
|
白藜芦醇对UVA照射HaCaT细胞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 |
李辰
王春燕
田梅
齐雪松
邵帅
苟巧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
2017 |
1
|
|
20
|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
刘青杰
封江彬
陆雪
|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