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能生产人工辐射源对中国大陆公众的辐射照射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秋 潘英杰 任天山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33-640,共8页
总结了核燃料循环和核电生产放射性流出物释放对中国大陆公众的辐射照射,所涉及的活动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和冶炼、铀转化和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核反应堆发电对中国大陆公众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中国铀矿开采和冶炼、铀转化和铀... 总结了核燃料循环和核电生产放射性流出物释放对中国大陆公众的辐射照射,所涉及的活动主要包括铀矿开采和冶炼、铀转化和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核反应堆发电对中国大陆公众的影响。评估结果表明,对于中国铀矿开采和冶炼、铀转化和铀浓缩、核燃料元件生产、压水堆核电生产、重水堆核电生产,按照5年期(2001—2005)平均的归一化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0.81、5.16×10-3、2.09×10-3、2.91×10-3和1.84×10-1人.Sv/(GW·a),中国核能生产的某些环节的放射性流出物排放和所致的归一化集体有效剂量比全球平均值高,值得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燃料循环 核能生产 放射性流出物 集体有效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洋放射性核素时空演化体系的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
2
作者 林武辉 杜金秋 +5 位作者 拓飞 曹少飞 张翊邦 祁第 陈立奇 余克服 《核安全》 2024年第3期37-44,共8页
本文指出全面构建海洋中放射性核素本底基线的时空演化体系是海洋核安全评估的基石,提出本底基线法、活度限值法和剂量限值法三种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并应用于福岛核事故后污染最严重的核心海区——港口区,定量剖析港口区的海洋核污染... 本文指出全面构建海洋中放射性核素本底基线的时空演化体系是海洋核安全评估的基石,提出本底基线法、活度限值法和剂量限值法三种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并应用于福岛核事故后污染最严重的核心海区——港口区,定量剖析港口区的海洋核污染历史与现状,有利于评估过去12年以来日本福岛核电站修复进程中相关修复措施的有效性。之后,本文在利用海洋数字孪生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上述三种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对应提出从寻找人类核活动历史的可靠“档案馆”、健全海洋放射性核素的基准/标准限值和探索长期低剂量生物辐射效应与风险三个角度展望未来海洋核安全评估技术需求与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海洋核安全评估与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 核安全 放射性核素 福岛核事故 国家安全 数字孪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粉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翠华 周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7-460,共4页
介绍了鱼粉样品的采集、预处理、制备和测量的整套方法,通过对比对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分析,总结了各个实验室在样品制备、测量方法和设备条件方面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方向,加强了监测方法的统一和监测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 鱼粉样品 放射性核素测量 质量控制 医学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设计、训练和实施 被引量:2
4
作者 付熙明 常纯卉 +2 位作者 袁龙 陈惠芳 雷翠萍 《辐射防护通讯》 2020年第4期29-33,共5页
总结既往开展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南,给出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演习前分科目训练要点、演习实施的主要工作和注意事项,并以具体示例加以分析。建议我国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核与... 总结既往开展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经验,并参考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南,给出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的设计步骤及方法、演习前分科目训练要点、演习实施的主要工作和注意事项,并以具体示例加以分析。建议我国开展更加多样化的核与辐射卫生应急救援演习,进一步提高我国核与辐射卫生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与辐射突发事件 救援演习 演习设计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沿革与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03年第3期1-9,29,共10页
回顾了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基本标准的沿革 ,评述了放射防护基本标准的进展 。
关键词 中国 电离辐射 防护 标准 沿革 进展 放射性物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定位与内涵 被引量:7
6
作者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本文从学科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出发,追踪评述百余年来新催生发展的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定位及其内涵。同时,研讨这门多学科密切交叉融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历来已经形成的诸多个不全相同称谓的共同核心含义。显然,准确界定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 本文从学科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出发,追踪评述百余年来新催生发展的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定位及其内涵。同时,研讨这门多学科密切交叉融合的新兴边缘学科,历来已经形成的诸多个不全相同称谓的共同核心含义。显然,准确界定电离辐射防护学科的定位与内涵,必然很有利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建设及其更好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防护 学科定位 内涵 本质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钧正 《辐射防护通讯》 2015年第4期1-15,共15页
此文着眼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建设需要,力图较系统地追踪与评述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历史沿革的主要大事。着重从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需要、从培养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抓起、建立与健全国家有关主管机构和相应防护管理体制、... 此文着眼于电离辐射防护学科建设需要,力图较系统地追踪与评述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历史沿革的主要大事。着重从开创我国核科学技术新时代的需要、从培养亟需相关专业人才抓起、建立与健全国家有关主管机构和相应防护管理体制、设立与发展各系统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教学单位、建立并不断完善我国的电离辐射防护法规与标准体系,以及成立相关专科学会和创办防护专业杂志促进繁荣学术交流等方面,扼要评述数十年来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的历史演进梗概。最后挂一漏万地概览电离辐射防护领域取得的主要丰硕成果,旨在激励今后更好继往开来。兹基于抛砖引玉,研讨相关历史经验,期盼能为总结获取宝贵的有益启示而添砖加瓦,从而促进我国电离辐射防护学科与事业更进一步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防护 历史演进 学科 事业 梗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化仪实现放射性气体^(85)Kr核素活度浓度的绝对测量
8
作者 拓飞 路天翔 +3 位作者 张明 周倩倩 郭贵银 王硕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70-1575,共6页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的长度补偿法充气正比计数器绝对测量系统,利用CAEN公司开发的DT5730型数字化仪替代多套传统模拟电子学插件,并通过数字化仪对β信号进行采集、重建和数据离线分析,开展^(85)Kr放射性惰性气体活度浓度的绝对... 基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的长度补偿法充气正比计数器绝对测量系统,利用CAEN公司开发的DT5730型数字化仪替代多套传统模拟电子学插件,并通过数字化仪对β信号进行采集、重建和数据离线分析,开展^(85)Kr放射性惰性气体活度浓度的绝对测量。实验研究了各种条件的影响,通过对正比计数器端效应、正比计数器壁效应、本底、噪声、死时间漏计数和阈值以下计数进行修正,最终得到^(85)Kr活度浓度绝对测量结果。在相同阈值、主放大倍数100倍、气压50.5 kPa,工作电压1675 V和1700 V的条件下,数字化仪测量和电子学插件测量^(85)Kr放射性活度浓度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83%和0.74%。测量结果在不确定度范围内一致,证明数字化仪可有效替代传统电子学插件实现放射性惰性气体^(85)Kr活度浓度的绝对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计量 数字化仪 ^(85)Kr 正比计数器 放射性活度浓度 绝对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与辐射技术在人类健康领域应用研究的进展——介绍IAEA近期有关活动
9
作者 李开宝 《辐射防护通讯》 2005年第6期1-3,共3页
概要介绍IAEA近年来组织开展的核与辐射技术在人类健康领域应用研究的进展,主要内容包括核医学、应用辐射生物学与放射治疗、剂量学和医用辐射物理、营养和健康相关环境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 核与辐射技术 人类健康 应用研究 国际原子能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家医院核医学人员操作核素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红波 孙全富 郭跃信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6期2930-2933,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医院核医学人员操作核素的情况。方法在设置有核医学科的7家医院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核医学科操作核素的所有放射工作人员。现场收集工作人员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种类、操作类型、每种操作的年操作活度、工作班制、轮流情况... 目的了解不同医院核医学人员操作核素的情况。方法在设置有核医学科的7家医院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为核医学科操作核素的所有放射工作人员。现场收集工作人员操作的放射性核素种类、操作类型、每种操作的年操作活度、工作班制、轮流情况及操作时防护措施等情况。工作场所所有核素的决定系数D为每种核素决定系数d_(j)之和。根据决定系数d来判定是否需要进行内照射个人监测。结果不同医院的核医学工作人员接触核素的情况不同。89名工作人员的D值为0.3~99.5,中位数为6.4。87名(97.8%)工作人员的D值≥1.0,d_(j)≥0.3,故均需要接受内照射监测。结论不同医院不同工作人员面临的内照射风险及实际接受的内照射剂量差别可能较大。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对核医学人员进行内照射监测,切实保护核医学人员的职业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医学 核素 操作 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0.07)和H_(p)(3)的国际比对结果
11
作者 张璇 黄建微 +4 位作者 李德红 刘川凤 张健 杨智君 杨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39-2244,共6页
为建立我国β辐射组织吸收剂量基准并使之达到国际等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于2019年参与了由欧洲计量组织(EURAMET)组织、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主导的BIPM KCDB:EURAMET.RI(Ⅰ)-S16比对。NIM采用β辐射组织吸收剂量基准装置对... 为建立我国β辐射组织吸收剂量基准并使之达到国际等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于2019年参与了由欧洲计量组织(EURAMET)组织、德国物理技术研究院(PTB)主导的BIPM KCDB:EURAMET.RI(Ⅰ)-S16比对。NIM采用β辐射组织吸收剂量基准装置对传递电离室进行校准,确定了在^(85)Kr和^(90)Sr/^(90)Y源β辐射场中入射角为0°、45°、60°下H_(p)(0.07)的校准因子以及^(90)Sr/^(90)Y源各角度下H_(p)(3)的校准因子。比较了此次工作获得的校准因子与EURAMET提供的参考值之间的差异。9项比对结果与参考值的相对偏差均优于±1%,比对结果已纳入国际计量局关键比对数据库(KCDB),实现了β辐射个人剂量当量H_(p)(0.07)和H_(p)(3)量值的国际互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个人剂量当量 外推电离室 国际比对 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基介导的辐射旁效应及机理初探 被引量:4
12
作者 涂序珉 雷苏文 +7 位作者 李文建 王菊芳 吕彗敏 张志兴 张翠兰 齐雪松 郝述霞 刘洪武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4-256,共3页
采用ICR小鼠,转移受照射细胞的条件培养液来培养未受照射细胞,检测YAC?I(小鼠T淋巴瘤)细胞对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敏感性变化,测定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照射前处理细胞的影响。初... 采用ICR小鼠,转移受照射细胞的条件培养液来培养未受照射细胞,检测YAC?I(小鼠T淋巴瘤)细胞对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的敏感性变化,测定小鼠脾细胞增殖能力,观察自由基清除剂二甲基亚砜(Dimethylsulfoxide,DMSO)照射前处理细胞的影响。初步研究了电离辐射旁效应(Bystandereffect,BE)及其可能的机理。结果显示,条件培养液培养的Yac?I细胞对NK细胞的敏感性明显升高。用条件培养液培养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能力也明显受到抑制,提示辐射旁效应的存在,观察到DMSO对旁效应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等自由基对旁效应有一定贡献。然而在淋巴细胞增殖实验ICM+1%DMSO组的数据显示DMSO对旁效应的抑制作用非常有限,表明除自由基外必定存在其他因素介导旁效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照射 旁效应 Yac—I细胞 NK细胞活性 小鼠脾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人外周血线粒体DNA 4977bp缺失检测辐射损伤初探 被引量:5
13
作者 封江彬 陆雪 +2 位作者 陈德清 陈晓穗 刘青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1-314,共4页
初步探索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辐射诱导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分析的可行性。对正常人外周血进行2GyCoγ射线的照射,照射后提取包含线粒体DNA的全基因组DNA,用PCR方法进行线粒60体DNA4977bp缺失分析,同时扩增很少缺失的线粒体DN... 初步探索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辐射诱导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分析的可行性。对正常人外周血进行2GyCoγ射线的照射,照射后提取包含线粒体DNA的全基因组DNA,用PCR方法进行线粒60体DNA4977bp缺失分析,同时扩增很少缺失的线粒体DNA片段(16S?ND1);进而比较照射前后线粒体DNA4977bp缺失水平。结果表明,用于分析线粒体DNA4977bp缺失的引物对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可特异性扩增出所有2Gy照射诱导的线粒体DNA4977bp缺失;该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证实线粒体缺失发生在线粒体DNA序列的8470?13446bp。用于扩增16S?ND1的引物对在很大的温度变动范围内,均能扩出目的DNA片段。所有外周血样品在照射前无线粒体DNA4977bp缺失,2Gy60Coγ射线照射后特异诱导出此缺失。说明用本研究中建立的PCR方法,可用来分析电离辐射诱导的外周血有核细胞线粒体DNA4977bp缺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线粒体DNA常见缺失 PCR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的电离辐射剂量效应曲线 被引量:3
14
作者 陆雪 赵骅 +3 位作者 陈德清 封江彬 刘青杰 苏旭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63-367,共5页
以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PCC)方法,探索G2/M-PCC细胞中PCC环用于分析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的可行性,用0—20 Gy(剂量率为1 Gy/min)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培养48 h并用Calyculin A诱导PCC。分析各剂量点G2/M-PCC指数、判断观察到... 以Calyculin 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PCC)方法,探索G2/M-PCC细胞中PCC环用于分析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的可行性,用0—20 Gy(剂量率为1 Gy/min)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培养48 h并用Calyculin A诱导PCC。分析各剂量点G2/M-PCC指数、判断观察到的PCC环是否符合泊松分布,建立PCC环率与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发现,用Calyculin A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PCC,且G2/M-PCC指数随着剂量水平的增高而降低。除20 Gy剂量外,0—16 Gy各剂量点样品中PCC环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PCC环率随着剂量增加而增加,剂量-效应曲线可以拟合成y=0.0128x+0.0104直线方程,测得R2=0.9898(y为PCC-R率,x为剂量);二次多项式方程为y=0.00002x2+0.0085x+0.0011 R2=0.9996。由此可见,Calyculin A诱导淋巴细胞G2/M-PCC中的PCC环率可用于生物体电离辐射损伤程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 早熟染色体凝聚 Calyculin A PCC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辐射诱导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889bp和3895bp缺失的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封江彬 陆雪 +1 位作者 陈德清 刘青杰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12-315,共4页
探索电离辐射是否诱导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mtDNA 889bp和3895bp缺失。对指数生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照射10Gy ^(60)Coγ射线,照射后24h、48h提取纯线粒体DNA,用巢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 探索电离辐射是否诱导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mtDNA 889bp和3895bp缺失。对指数生长期的人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照射10Gy ^(60)Coγ射线,照射后24h、48h提取纯线粒体DNA,用巢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方法进行线粒体DNA 889bp、3895bp缺失分析,与未照射细胞系进行比较;并将纯化的第二轮PCR产物进行测序和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用于分析线粒体DNA 3895bp缺失的引物,可特异性扩增出10Gy照射诱导的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3895bp缺失,该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证实线粒体缺失发生在线粒体DNA序列的548-4443bp之间。研究发现,用于扩增线粒体DNA 889bp的引物在扩增出目的DNA片段的同时,也可扩增出未发生缺失的DNA片段。第二轮缺失片段扩增产物经纯化、测序证实线粒体缺失发生在线粒体DNA序列的11688-12576bp之间。所有未照射细胞无线粒体DNA 889bp和3895bp的缺失。说明电离辐射可诱导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889bp和3895bp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淋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 线粒体DNA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房屋^(220)Rn平衡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尚兵 崔宏星 +4 位作者 武云云 毕垒 曹吉生 刘建香 张庆召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56-762,共7页
本文对中国传统土结构房屋中220Rn浓度(CTn)及其子体浓度(Cp,Tn)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CTn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浓度梯度变化,与发生源(裸露的墙面和地面)的距离呈指数衰减,同时存在较好线性关系和可重复性。CTn的季... 本文对中国传统土结构房屋中220Rn浓度(CTn)及其子体浓度(Cp,Tn)的空间分布与季节变化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CTn的空间分布有明显的浓度梯度变化,与发生源(裸露的墙面和地面)的距离呈指数衰减,同时存在较好线性关系和可重复性。CTn的季节变化是秋季高,冬春季低,季均值与年均值的相对偏差与222Rn接近。Cp,Tn的季节变化类似于CTn和Cp,Rn,其空间变化可忽略。固定220Rn的测量距离,CTn与Cp,Tn间有明确的关系。距墙2.5 cm和20 cm得到的220Rn的平衡因子(FTn)分别为0.003±0.001和0.017±0.014。经验证,Cp,Tn的实测结果与采用FTn的估算结果符合较好。相对于220Rn子体,220Rn浓度的测量更易实现,FTn的引用为室内220Rn剂量评价提供了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0Rn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平衡因子 传统土结构房屋 墙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子气泡探测器用于核测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君 岳保荣 +3 位作者 张贵英 曹磊 王靛 倪邦发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376-1379,共4页
为研究国产中子气泡探测器在核测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中的适用性,采用国内研制的中子气泡探测器对核测井运源车外表面、车内兼用储源仓周围等关注点的中子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同时采用进口LB6411型中子周围剂量当量仪进行比对监测。实验结... 为研究国产中子气泡探测器在核测井中子个人剂量监测中的适用性,采用国内研制的中子气泡探测器对核测井运源车外表面、车内兼用储源仓周围等关注点的中子辐射水平进行监测,同时采用进口LB6411型中子周围剂量当量仪进行比对监测。实验结果表明,当运源车兼用储源仓内仅装载中子源时,中子气泡探测器与LB6411的测量结果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两者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中子气泡探测器的测量结果准确可信;当兼用储源仓分别装载中子源、中子-γ源时,两组中子气泡探测器的测量结果也无显著统计学差异,中子气泡探测器适用于中子-γ混合辐射场中子辐射剂量的测量。中子气泡探测器在运源车现场与在241Am-Be源标准中子场中的剂量响应灵敏度因子间的相对偏差为7.4%,验证了其较好的能量响应特性,并显示了在核测井现场条件下用于中子个人剂量监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子气泡探测器 核测井 中子个人剂量监测 场刻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诱发新生儿和成年人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敏感性的初步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维霞 傅颖华 +1 位作者 雷淑杰 陆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5-188,共4页
探讨了电离辐射诱发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在新生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采用在完全相同条件下用60Coγ射线一次照射离体的新生儿脐带血和成年人静脉血,新生儿照射0.5、1.0、2.0、3.0、4.0、5.0Gy;;成年人照射2.0Gy和3.0Gy,常规法分析染... 探讨了电离辐射诱发T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在新生儿与成年人之间的差异。采用在完全相同条件下用60Coγ射线一次照射离体的新生儿脐带血和成年人静脉血,新生儿照射0.5、1.0、2.0、3.0、4.0、5.0Gy;;成年人照射2.0Gy和3.0Gy,常规法分析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60Coγ射线照射2.0Gy和3.0Gy诱发新生儿T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畸变率相当于成年人的130%左右,无着丝粒畸变率两者几乎相同。60Coγ射线诱发新生儿T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畸变率符合线性2次多项式y=4.8104D2+5.8314D+0.0034模式,r=0.9982。初步结果表明,新生儿T淋巴细胞对电离辐射的敏感性显著高于成年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敏感性 染色体畸变 新生儿 成年人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UVA照射HaCaT细胞的防护效应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辰 王春燕 +3 位作者 田梅 齐雪松 邵帅 苟巧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2-19,共8页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HaCaT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和死亡率。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荧光染色和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 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HaCaT细胞的增殖水平。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HaCaT细胞的凋亡率和死亡率。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MDC)荧光染色和二氯荧光黄二乙酸酯(Dichlorodihydrofluorescein diacetate,DCFH-DA)探针标记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进行扫描,分别检测HaCaT细胞内自噬体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HaCaT细胞内LC3B-II、磷酸化AKT(p-AKT)和总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经10~80 J/cm^2 UVA照射后,HaCaT细胞的增殖水平随受照剂量的增加逐渐降低(p<0.05);白藜芦醇预处理能显著促进UVA照射后HaCaT细胞增殖(p<0.01),降低其凋亡率和死亡率(p<0.05);经20 J/cm^2 UVA照射后3~24 h,HaCaT细胞内LC3B-II蛋白表达增强(p<0.01);白藜芦醇预处理能使UVA照射后HaCaT细胞内自噬增强(p<0.01),ROS水平降低(p<0.01),p-AKT蛋白表达增强(p<0.01)。提示白藜芦醇可能通过促进细胞自噬和AKT蛋白磷酸化,以及降低细胞内ROS水平,拮抗UVA导致的HaCaT细胞增殖抑制、凋亡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HACAT细胞 UVA 防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基因组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青杰 封江彬 陆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68,共4页
线粒体DNA是人类细胞中唯一核外遗传物质,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和DNA修复系统,对辐射等氧化损伤更敏感。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DNA与辐射敏感性、辐射剂量效应关系、辐射致突变以及肿瘤等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并就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辐射生物学... 线粒体DNA是人类细胞中唯一核外遗传物质,缺乏组蛋白的保护和DNA修复系统,对辐射等氧化损伤更敏感。综述了近年来线粒体DNA与辐射敏感性、辐射剂量效应关系、辐射致突变以及肿瘤等领域的探索性研究,并就线粒体DNA研究技术在辐射生物学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辐射生物学 染色体 放射生物学效应 辐射剂量 MTDNA突变 辐射敏感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