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辅助的膳食微量营养素评估方法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邢新新 金子程 +4 位作者 杨旭博 王烨 王淑霞 杨振宇 赖建强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3期71-81,共11页
目的:研究图像辅助的膳食评估(IBDA)方法在评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方面的有效性,并与称重食物记录(WFR)法和24 h膳食回顾(24-HDR)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 目的:研究图像辅助的膳食评估(IBDA)方法在评估矿物质和维生素摄入方面的有效性,并与称重食物记录(WFR)法和24 h膳食回顾(24-HDR)法进行比较。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论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对钠、钾、维生素B 1、烟酸、叶酸、维生素B_(12)、维生素C、维生素D的摄入评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镁、锌、铁、磷、维生素B_(2)、维生素B_(6)、维生素E摄入评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IBDA方法与WFR方法对镁、锌、铁摄入评估比较和其与24-HDR方法对维生素C摄入评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BDA方法与传统方法在评估大部分微量营养素摄入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应用于膳食微量营养素调查的可行性较好。膳食评估技术为营养调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微量营养素 膳食评估 有效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2—2015年中国老年人超重肥胖变化趋势
2
作者 史佳琪 何丽 +3 位作者 琚腊红 魏潇琪 成雪 房红芸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5年第2期81-88,共8页
目的:了解2002—2015年我国60及以上老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以及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历次调查/监测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 目的:了解2002—2015年我国60及以上老年人群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变化趋势。方法: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以及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历次调查/监测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分别纳入27 778、34 581、59 576名研究对象。采用χ^(2)检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比较3次调查/监测中老年人群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地理区域间超重率和肥胖率的差异和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5年我国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P <0.01)。老年女性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男性。年龄越大,超重率和肥胖率越低(P <0.01)。城市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农村,且存在地区差异,具有“东高西低”的特征。结论:2002—2015年,我国老年人超重率和肥胖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需要关注老年人的体重健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群 超重率 肥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对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彭锣兰 韩超 +4 位作者 卓勤 赵金鹏 石丽丽 李岩 宫照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3年第11期58-62,36,共6页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TR)等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汉族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贵定县和嵩县的318名汉族学龄前儿童为研究... 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MTR)等叶酸代谢通路中关键酶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对汉族学龄前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来自贵定县和嵩县的318名汉族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KASP SNP分型技术对MTHFR A1298C/C677T、MTRR A66G、MTR A2756G 4个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4个SNPs对发育商(DQ)和智力指数(MI)的影响。结果:MTHFR C677T位点不同基因型组的DQ和MI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THFR A1298C位点不同基因型只有DQ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MTRR A66G和MTR A2756G位点不同基因型的DQ和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根据MTHFR A1298C和MTHFR C677T风险基因的A和T的携带,采用风险基因累积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携带不同数量风险基因型的DQ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THFR 1298CC纯合突变型对神经心理发育有保护作用,而MTHFR C677T位点的T突变会增加儿童患神经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的风险。MTRR A66G和MTR A2756G位点与儿童的神经心理发育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基因多态性 神经心理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6~11月龄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适宜水平 被引量:1
4
作者 庞学红 姜楚琦 +1 位作者 魏巧思 赖建强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9期85-88,共4页
目的:探索6~11月龄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适宜水平。方法:采用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6~11月龄人工喂养婴儿膳食蛋白质摄入达到平均需要量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水平,并利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评价婴儿膳食蛋白质质量。... 目的:探索6~11月龄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适宜水平。方法:采用非线性规划模型分析6~11月龄人工喂养婴儿膳食蛋白质摄入达到平均需要量时,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水平,并利用蛋白质消化率校正的氨基酸评分(PDCAAS)评价婴儿膳食蛋白质质量。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结果:研究纳入104名6~11月龄人工喂养婴儿,每日配方奶粉摄入量的中位数为63.3 g。每100 g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0.8~12.0 g时,可以使98%的6~11月龄人工喂养婴儿膳食蛋白质能量密度达到平均需要量水平。蛋白质浓度为10.8 g/100 g配方奶粉时,加入不同氨基酸组成设计的配方奶粉后,6~11月龄婴儿膳食PDCAAS中位数由0.80最高升至0.91,人群中有限制氨基酸的比例由84.6%最低降至61.5%。结论:每100 g配方奶粉中蛋白质含量为10.8~12.0 g时,可以保证6~11月龄人工喂养婴儿膳食蛋白质摄入充足,同时对其膳食蛋白质质量有一定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配方奶粉 蛋白质 氨基酸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