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与活动性结核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辉 王瑞白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53-259,共7页
中国是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管理和预后完全不同,现有潜伏感染诊断技术并不能有效预测和鉴别活动性结核病的进展和发生。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 中国是结核病及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高负担国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及活动性结核病的治疗管理和预后完全不同,现有潜伏感染诊断技术并不能有效预测和鉴别活动性结核病的进展和发生。因此,需要探索更加准确的生物标志物。本文主要就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和活动性结核病鉴别诊断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及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展望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生物学标记 诊断 鉴别 总结性报告(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neXpert MTB/RIF技术在北京市区级机构提升肺结核病原学阳性检出及利福平耐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2
作者 赵爱兰 余琴 +3 位作者 俞南 张爱洁 夏辉 徐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1期1064-1071,共8页
目的:分析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在北京市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临床实践中提升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诊断水平,以及早期诊断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门诊部就诊的3060例可疑... 目的:分析GeneXpert MTB/RIF(简称“GeneXpert”)在北京市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临床实践中提升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诊断水平,以及早期诊断利福平耐药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在北京市朝阳区结核病门诊部就诊的3060例可疑肺结核患者中,抗酸分枝杆菌(简称“抗酸杆菌”)涂片镜检、分枝杆菌改良罗氏固体分离培养(简称“固体培养”)和GeneXpert 3种检测技术的检测阳性率,以及病原学阳性患者中各检测方法所占的阳性比例。以固体培养方法为参考标准,分析GeneXpert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痰标本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同时,分析GeneXpert检测利福平耐药性的情况。结果:2018—2022年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检测阳性率逐渐上升,从2018年的45.07%(215/477)提高至2022年的69.39%(102/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_(趋势)^(2)=27.761,P<0.001)。抗酸杆菌涂片镜检(46.51%,347/746)、分枝杆菌固体培养(83.24%,621/746)、GeneXpert检测(82.71%,617/746)3种方法对病原学阳性患者的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000,P<0.001)。在所有病原学阳性患者中,涂片阴性而GeneXpert检测阳性患者的比例为36.86%(275/746),涂片和固体培养均为阴性但GeneXpert检测阳性患者的比例为12.60%(94/746)。以固体培养结果为参考标准,GeneXpert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39%(493/621;95%CI:76.20%~82.56%)和93.39%(1751/1875;95%CI:92.27%~94.51%)。利用GeneXpert检测肺结核患者中的总利福平耐药率为7.46%(46/617),各突变探针的突变频率为探针E(63.27%,31/49)>AB、AD、DE和ABE联合突变(10.20%,5/49)>探针D(8.16%,4/49)>探针A(6.12%,3/49)=探针B(6.12%,3/49)>无突变(4.08%,2/49)>探针C(2.04%,1/49)。结论:在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中应用GeneXpert,并将3份痰标本进行混合,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利福平耐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分子诊断技术 抗药性 敏感性与特异性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枝杆菌对硝基苯甲酸实验及其鉴别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月 夏辉 +1 位作者 李马超 王瑞白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997-1002,共6页
分枝杆菌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所导致的疾病在临床症状、病理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难以区分,但两者的耐... 分枝杆菌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所导致的疾病在临床症状、病理表现及影像学特征等方面难以区分,但两者的耐药谱天然存在显著差异,致使两种疾病在临床处置方面显著不同,因此需要快速、准确地鉴别这两类分枝杆菌。PNB(4-nitrobenzoic acid)实验是基于分枝杆菌对对硝基苯甲酸不同的敏感性而建立的鉴别方法,由于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设备依赖性低,在临床上一直被广泛应用于MTB和NTM的鉴别,但其区分两类分枝杆菌的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作者从PNB实验方法、已有研究的分枝杆菌PNB代谢酶,以及尚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阐明分枝杆菌PNB耐药机制、其区分MTB与NTM的原理,以及PNB的新应用价值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甲酸盐 分枝杆菌 结核 非结核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