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6P[1]型牛轮状病毒BLL株全基因组遗传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锦华 刘夏飞 +8 位作者 余俊杰 范佳欣 王铭月 熊光萍 王怡鹏 李丹地 孙晓曼 庞立丽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了解牛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对一株分离培养的G6P[1]型牛轮状病毒BLL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子特征分析。利用MEGA7.0、DNAMAN等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分型分析,并构建全基因组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 目的了解牛轮状病毒的基因组特征和遗传变异规律。方法对一株分离培养的G6P[1]型牛轮状病毒BLL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和分子特征分析。利用MEGA7.0、DNAMAN等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和基因分型分析,并构建全基因组进化树分析其遗传进化关系。结果BLL株的全基因型为G6-P[1]-I2-R2-C2-M2-A3-N2-T6-E2-H3,BLL株的VP7基因与中国RVA/Cow-wt/HB01/China/2021株同源性最高,VP4基因与RVA/Human-tc/ISR/Ro8059/1995株处于同一分支。对不同型别的VP8*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结果显示BLL株唾液酸受体结合区与P[1]型毒株相似,与其他型别毒株差异较大,但是189位残基只与Ro8059株相同,与其余株不同。结论BLL株具有潜在感染人的风险,有必要对该毒株进行持续监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这将为我国深入开展A组轮状病毒跨物种传播的研究提供更多资料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G6P[1] 序列分析 VP8*蛋白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nBank分析1995—2023年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分布和变迁
2
作者 姜慧敏 陈燕 +5 位作者 李利利 孙晓曼 薛垂召 李金松 裴银辉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21,共7页
目的对GenBank中1995—2023年间的24144条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分析,以便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特征。方法以FASTA格式从GenBank下载1995—2023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使... 目的对GenBank中1995—2023年间的24144条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分析,以便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特征。方法以FASTA格式从GenBank下载1995—2023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使用Excel、R语言、Graphpad Prism分析并作图。结果从2004年开始向GenBank提交的诺如病毒序列数逐年增加,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其中中国和日本提交序列数占全部诺如病毒序列的62.3%;这些序列共有31种衣壳基因型(C型),GI占9%、GII占90%,49种聚合酶基因型(P型)和68种CP组合的型别;4460条重组序列中41%属于3种重组株:GII.2[P16]、GII.4[P31]和GII.4[P16]。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有助于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型别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迁过程,为疫苗设计和评价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胃肠炎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人类疾病相关的布尼安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章域震 张海林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89-593,610,共6页
关键词 布尼安病毒科 人类健康 疾病相关 裂谷热病毒 白蛉热病毒 汉坦病毒属 出血热病毒 动物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勋 冯录召 +17 位作者 杜小幸 韩克军 李家斌 卢洪洲 卢金星 马小军 彭质斌 王大燕 王一民 肖永红 徐金富 曾玫 张阳 赵赛 宗志勇 吴安华 李六亿 刘运喜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1-885,共15页
为了加强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意见,主要关注了7个临床相关问题,并根据... 为了加强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的接种,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联合中国临床实践指南联盟制定了《中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指南》。本指南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专家意见,主要关注了7个临床相关问题,并根据牛津循证医学中心2011版证据质量评估表对研究进行证据评级,最终形成推荐意见。指南强调了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降低自身流感患病率可有效减少医院传播风险。本指南建议:如无禁忌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均应积极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对感染传播风险极高的工作人员、高危人群和孕妇优先接种流感疫苗。另外,指南还提供了疫苗的选择、接种时间及接种频次的建议。鉴于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偏低且地区差异明显,本指南建议进一步加强关于流感疫苗接种的健康教育,根据各个省市区具体情况,采取“多元化”方法,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接种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疫苗 预防接种 医疗机构 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预防治疗恒河猴感染SARS-CoV病毒的作用效果试验
5
作者 高虹 魏强 +14 位作者 涂新明 朱华 张扬清 鲍琳琳 邓巍 张兵林 孔琪 黄阑 蒋虹 丛喆 佟巍 刘亚莉 段招军 候云德 秦川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S1期-,共2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预防治疗SARS-CoV病毒感染恒河猴的作用。[方法]10只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分别为试验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和对照组(空白干扰素)。分别在攻毒前19h和1h,攻毒后7h、23h、31h、47...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对预防治疗SARS-CoV病毒感染恒河猴的作用。[方法]10只恒河猴随机分为2组,每组5只。分别为试验组(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和对照组(空白干扰素)。分别在攻毒前19h和1h,攻毒后7h、23h、31h、47h、55h、71h、95h和119h不同时间经鼻吸入受试物,0.4ml/只。按计划定时取咽拭子做real-time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取静脉血做病毒分离检测、中和抗体、IgG、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凝指标。[结果]1.SARS感染对照组:全部动物咽拭子标本经real-timePCR均检出SARS-CoV病毒,持续时间从攻毒后2天至8天。攻毒后2天3只、5天1只、7天2只,其咽拭子标本中病毒分离阳性,进一步证实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攻毒后,诱导产生高滴度的抗体和中和抗体,证实病毒感染。大体解剖全部动物肺脏为灰白色,有大面积出血,其中2只动物肺脏与胸壁有粘连,组织病理称典型SARS肺炎性病变。2.干扰素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同时间取的咽拭子等标本中,real-time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均未检出病毒。攻毒后病毒导致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和IgG抗体的反应很弱。血常规、血生化和血凝指标结果表明干扰素试验组动物攻毒后各项指标较试验前比较没有显著性改变;大体解剖动物肺脏为灰粉色,4只动物肺脏有少量出血,其中1只动物肺脏与胸壁有粘连,组织病理未见典型SARS肺炎性病变。因而认为,重组人干扰素α2b鼻腔喷雾剂可以有效阻断SARS-CoV病毒对恒河猴的感染;;为预防人类感染SARS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SARS 动物评价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预防性疫苗的成本效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正月 沈立萍 +4 位作者 吴晓舟 王晓莉 李颖 杨英捷 刘宏图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16-818,共3页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子,目前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已经上市,但是疫苗的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要实行全民注射疫苗仍有困...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乳腺癌,且近年来年轻化的趋势特别明显,人乳头瘤病毒是宫颈癌发生的必需因子,目前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已经上市,但是疫苗的成本较高,发展中国家要实行全民注射疫苗仍有困难。本文就宫颈癌的预防性疫苗成本效益做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 成本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检测及管理专家建议 被引量:6
7
作者 中华预防医学会感染性疾病防控分会 中华预防医学会促进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员会 +16 位作者 林炳亮 崔富强 高志良 陈恩富 党双锁 黄燕 雷学忠 李成忠 刘静 彭劼 石荔 王晖 吴彪 张绍全 张勇 赵鸿 朱月永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43-1550,共8页
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疾病负担重。在我国,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实现WHO和“2030健康中国”规... 乙型肝炎(乙肝)流行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其疾病负担重。在我国,乙型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为实现WHO和“2030健康中国”规划纲要目标,中华预防医学会组织国内临床、公共卫生和检验等领域专家,在全面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经过多轮讨论形成本建议,以实现对成人进行普遍筛查,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进行评估、治疗和长期随访管理,对未感染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筛查 检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脑炎病毒部分NS1基因假病毒的构建 被引量:3
8
作者 龙彩韵 王瑞晨 +8 位作者 姚晓慧 武婕慧 付士红 李樊 殷启凯 崔倩倩 许松涛 聂凯 王环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1-235,242,共6页
目的构建耐核酸酶的含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部分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基因的假病毒,为JEV的实验室核酸检测提供质控品,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将JEV部分NS1基因、蚊18S RNA基因和人GAPDH基... 目的构建耐核酸酶的含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部分非结构蛋白1(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基因的假病毒,为JEV的实验室核酸检测提供质控品,提高检测质量。方法将JEV部分NS1基因、蚊18S RNA基因和人GAPDH基因片段次序连接克隆到该质粒上,构建重组载体pET-MS2-JEV;转化大肠杆菌后表达纯化假病毒,并对其进行耐受性和稳定性评估。结果构建了重组载体pET-MS2-JEV,表达获得的假病毒具有耐核酸酶、耐物理化学因子的特性,可在4℃和-20℃条件下稳定保存。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稳定性好的含JEV部分NS1基因的假病毒,可作为JEV实验室核酸检测的质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MS2噬菌体 假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6P[1]型牛轮状病毒的分离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铭月 张锦华 +6 位作者 章青 孔翔羽 王宏 孙晓曼 李丹地 庞立丽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4-139,共6页
目的从轮状病毒阳性的牛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G6P[1]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对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用PBS溶液重悬粪便标本并离心,将其上清过滤除菌和胰酶处理后,利用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目的从轮状病毒阳性的牛粪便标本中,分离出一株G6P[1]型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对其进行培养和鉴定。方法用PBS溶液重悬粪便标本并离心,将其上清过滤除菌和胰酶处理后,利用MA104细胞进行分离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对样本VP4和VP7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与GenBank上的参考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构建进化树,分析确定其G/P基因分型。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ne Gel Electrophoresis,PAGE)、噬斑实验和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等技术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和纯化。绘制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结果分离培养了1株BRV毒株,将其命名BLL。VP7和VP4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此毒株为G6P[1]型轮状病毒。PAGE胶结果显示分离株电泳型为长型,条带呈现A组轮状病毒排列电泳图谱;通过噬斑实验将毒株进行了纯化。电镜检测到典型的轮状病毒颗粒。病毒生长动力学曲线可发现病毒在感染后6 h已经开始复制。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G6P[1]型牛型轮状病毒,为研究G6P[1]型轮状病毒的病原学特征提供实验基础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 G6P[1] 分离 噬斑实验 纯化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海南省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云婷 陈海云 +7 位作者 李丹丹 杨艳辉 靳淼 黄琼 崔蕾 潘正帆 任莉娜 遇晓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36-343,共8页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20—2022年诺如病毒暴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及诺如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 目的 了解海南省2020—2022年诺如病毒暴疫情分子流行特征及诺如病毒流行株基因组进化情况。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诺如病毒暴发信息及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对样本进行诺如病毒检测,阳性样本通过RT-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对其中8株诺如病毒毒株进行基因组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 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报告胃肠炎暴发39起,通过检测确定诺如病毒引起的暴发共25起,主要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学校(20/25,80%)。诺如病毒暴发主要集中在海口周围县(东北部),包括定安(5起)、文昌(4起)、澄迈(4起)和临高(3起);其次集中在中西部,包括白沙(2起)、乐东(2起)和东方(3起);东南部万宁1起。2~17岁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男性高于女性,大于55岁年龄组诺如病毒阳性构成比女性高于男性,18~40岁阳性检出性别与职业相关。根据RT-PCR分型及测序,13起诺如病毒暴发获得分型结果,均为GⅡ组诺如病毒,检出4种基因型,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占60%(9/13),其他3种基因型为GII.4 Sydney[P31](15.4%,2/13)和GⅡ.4 Sydney[P16](7.7%,1/13)和GII.3[P12](7.7%,1/13)。进一步对8株诺如病毒基因组分析,仍与先前毒株处于同一份分支,且均出现一定数量氨基酸变异。结论 诺如病毒是引起海南地区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GⅡ.2[P16]为主要流行株。持续开展及加强该项监测为海南地区诺如病毒暴发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暴发监测 基因型 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卫卫 梁冬林 +5 位作者 周冬花 王远 肖康 周伟 董小平 石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42-1848,共7页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经中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诊断的有完整信息散发型克雅病临床诊断病例,从病例档案中获得患者的基线资料,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确诊后的... 目的了解2020-2022年中国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2年经中国克雅病监测网络诊断的有完整信息散发型克雅病临床诊断病例,从病例档案中获得患者的基线资料,电话随访获得患者确诊后的治疗及生存状况,寿命表法估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95%CI,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300例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个月(95%CI:4.165~5.835)。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地区分布、首发症状中有无锥体/锥体外系症状、首发症状的数量、临床表现有无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主要临床表现的数量、临床检查结果有无典型脑电图表现、病程中是否使用鼻饲,这些因素可能是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65岁的患者死亡风险是发病年龄≤65岁患者的1.350倍(P=0.021,95.0%CI:1.046~1.742);临床表现无锥体/锥体外系功能异常患者的死亡风险是有此症状患者的0.674倍(P=0.020,95.0%CI:0.483~0.939);未使用鼻饲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使用鼻饲患者的1.817倍(P<0.001,95.0%CI:1.406~2.349)。结论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锥体或锥体外系功能异常、病程中未使用鼻饲,是影响临床诊断散发型克雅病患者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发型克雅病 朊病毒 生存分析 影响因素 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增子测序技术在牡蛎GⅡ型诺如病毒基因多样性研究中的评估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璐 董蕾 +2 位作者 喻勇新 靳淼 王永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9-305,共7页
牡蛎中诺如病毒基因多样的研究对病毒的流行传播和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扩增子测序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等领域。为评估... 牡蛎中诺如病毒基因多样的研究对病毒的流行传播和疫情防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的扩增子测序具有高通量、高准确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等领域。为评估扩增子测序技术对牡蛎中诺如病毒多样性研究的可行性,采用经典的巢式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RT-PCR)方法对人为污染诺如病毒的牡蛎样品进行检测并将产物进行扩增子测序,对病毒基因型覆盖度和灵敏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覆盖度方面,扩增子测序技术能够检测出人为添加到牡蛎中的6种GⅡ型诺如病毒,覆盖率达到100%;在灵敏度方面,对人为污染有不同数量诺如病毒的牡蛎进行检测及测序分析,证实扩增子测序的灵敏性较高,低于50个病毒粒子也能检测出。综上,扩增子测序技术提高了牡蛎中诺如病毒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基因型的丰富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贝类 扩增子测序 引物评估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产生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
13
作者 柴萨萨 蔡昊 +6 位作者 刘夏飞 赵静 宋敬东 李金松 裴银辉 李利利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6,共7页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产生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构建可表达外源基因的轮状病毒载体。方法本研究将轮状病毒SA11株的NSP1基因片段的223位(5端)至1388位的核苷酸删除,并直接插入连接了终止-再启动元件(P2A)的增...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产生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构建可表达外源基因的轮状病毒载体。方法本研究将轮状病毒SA11株的NSP1基因片段的223位(5端)至1388位的核苷酸删除,并直接插入连接了终止-再启动元件(P2A)的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采用已建立的“12质粒”轮状病毒反向遗传系统拯救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EGFP的重组SA11轮状病毒。通过观察细胞病变效应和插入基因(EGFP)的荧光表达初步确定重组病毒的成功拯救,再结合电镜的形态学观察、RT-PCR的测序结果及病毒基因组的检测结果,进一步证明重组轮状病毒的成功拯救和传代扩增。利用TCID 50法和qRT-PCR法,测定了rSA11和rSA11/NSP1-EGFP的病毒滴度并绘制了基因组复制动力曲线。结果基于“12质粒系统”成功拯救了重组轮状病毒rSA11/NSP1-EGFP,证明NSP1片段截短并插入外源基因后病毒仍可正常复制,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但病毒滴度低于其亲本株。结论基于NSP1基因插入和表达EGFP的重组轮状病毒能够实现稳定遗传,为利用反向遗传学构建表达外源基因的轮状病毒载体的深入探索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组轮状病毒 反向遗传 外源基因 NSP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4
作者 宋宁 陈思 +3 位作者 贾惠岩 柴婧 王君 张宇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16-520,共5页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区1县的14所一贯制学校6317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采...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9—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7区1县的14所一贯制学校6317名中小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描述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对不同特征调查对象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水平进行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影响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因素。结果 共计调查中小学生6317人,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为[22 (19,25)]分,传染病防治知识得分率为[55.0%(47.5%,62.5%)]。不同年级、城乡、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的中小学生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随着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水平的增加,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越好[父亲文化程度(中学:β=0.52,高中:β=0.52,大专:β=0.80,大学及以上:β=0.93)、母亲文化程度(中学:β=0.28,高中:β=0.73,大专:β=1.35,大学及以上;β=1.38)和家庭月收入(3001~<5001元:β=0.76,5001~<10 000元:β=1.68,≥10 000元:β=1.64)];学生年级则相反,年级越高,掌握情况越差(六年级:β=0.60,七年级:β=-0.96,九年级:β=-0.47);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好于城市学生(β=0.88)。分性别分析发现,男女生之间在父亲文化程度是否为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的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在男生中,父亲文化程度越高,学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掌握情况越好(中学:β=0.70,高中:β=0.82,大专:β=1.07,大学及以上:β=1.26)。结论 乌鲁木齐市中小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有待提升,应全面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特别是针对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等群体,应建立针对性的传染病健康教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中小学生 传染病 防治知识掌握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狂犬病现状与防控意见 被引量:59
15
作者 张菲 张守峰 +3 位作者 唐青 唐建蓉 刘晔 扈荣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1-388,共8页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人兽共患传染病 世界性分布 防控 死亡人数 统计数字 夏威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度中国大陆流行性感冒监测分析 被引量:69
16
作者 陈涛 杨静 +3 位作者 汪立杰 黄维娟 祝菲 王大燕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3-199,共7页
目的对2016-2017监测年度中国内地流行性感冒的监测结果及流行形势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2016-2017监测年度全年中国内地的ILI监测数据以及流感样病例... 目的对2016-2017监测年度中国内地流行性感冒的监测结果及流行形势进行分析总结。方法统计"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管理系统"2016-2017监测年度全年中国内地的ILI监测数据以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数据。结果 2016-2017监测年度,南方省份流感活动未出现明显的夏季活动高峰,南、北方省份2017年秋冬流感流行季节均早于上一个监测年度,但流行高峰水平低于2015-2016监测年度。整个年度全国的流感流行优势病毒分别就经历了B型、A(H3N2)和甲型H1N1的交替。全国报告的ILI暴发疫情总起数低于2015-2016年度,南方片区高于北方片区。结论各地继续高度重视近期流感病毒活动情况,密切关注全球及我国疫情形势,加强监测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跟踪流感病毒的活动水平、变异和耐药性变化,及时开展流感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和应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陆 流行性感冒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首次分离到辛德毕斯(Sindbis)、巴泰(Batai)和Colti病毒 被引量:19
17
作者 张海林 陶三菊 +8 位作者 杨冬荣 张云智 杨卫红 章域震 黄文丽 周国林 王环宇 付士红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48-551,557,共5页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 目的了解云南省虫媒病毒分布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云南省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采集蚊虫以及发热病人血清,液氮冻存。标本常规处理,接种C6/36细胞和乳鼠以分离病毒,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同时采集发热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用ELISA和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病毒抗体。结果从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分离到1株辛德毕斯(Sindbis)病毒,从澜沧县菲律宾按蚊中分离到1株巴泰(Batai)病毒,从思茅市翠云区和澜沧县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菲律宾按蚊、迷走按蚊等蚊虫中分离到10株Colti病毒。血清抗体检查,西双版纳发热病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2.50%(3/120),巴泰病毒抗体阳性率为4.17%(5/120);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健康人血清中辛德毕斯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93%(11/571),其中澜沧、思茅、景洪、勐腊和勐海的阳性率依次为4.55%(6/132)、0.89%(1/112)、1.25%(2/160)、1.96%(2/102)和0.00%(0/65);西双版纳发热病人和脑炎病人血清中还检测出Colti病毒抗体。结论云南省分布有经蚊虫传播的辛德毕斯、巴泰和Colti病毒,当地人群中也存在该病毒自然感染。今后应加强这3种虫媒病毒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媒病毒 辛德毕斯病毒 巴泰病毒 COLTI病毒 分离 鉴定 血清抗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至2010年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被引量:43
18
作者 林谦 金玉 +4 位作者 周进苏 陆芬 李晓乐 李玫 段招军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2、3、5、7、12和41型各1例,AD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腹泻 儿童 轮状病毒 杯状病毒 星状病毒 腺病毒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腾冲县新分离乙型脑炎和盖塔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冯云 李胜国 +8 位作者 张海林 付士红 康显虎 寸待启 郭超 章域震 杨卫红 王环宇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3-357,363,共6页
目的分析云南省腾冲县新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盖塔病毒(GET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2007年7月在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县采集蚊虫标本,用BHK-21和C6/36细胞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用RT-PCR方法进行鉴定,用相关生物学软件进行分子生物... 目的分析云南省腾冲县新分离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JEV)和盖塔病毒(GET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2007年7月在中缅边境地区腾冲县采集蚊虫标本,用BHK-21和C6/36细胞分离病毒,阳性分离物用RT-PCR方法进行鉴定,用相关生物学软件进行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结果从腾冲县采集的4属25种26 702只蚊虫中分离到20株JEV,1株GETV。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新分离20株JEV均属于基因Ⅰ型,与邻近省份和东南亚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PreM和E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位点分析表明,这20株JEV之间及其与国内外流行株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但它们的抗原和毒力位点未发生明显改变。本次分离的GETV的Capsid基因和E2基因与其他国内外分离株的同源性较高。结论首次证实云南省西部地区存在基因Ⅰ型JEV和GETV流行,这些流行株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和地域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盖塔病毒 分子生物学特征 系统进化分析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泰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凤田 吕志 +1 位作者 王志玉 梁国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布尼亚病毒 病毒感染 病毒性脑炎 马来西亚 媒介生物 基因重配 国际社会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