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2
1
作者 宋媛媛 李涛 +4 位作者 夏辉 张丽杰 张慧 赵雁林 王黎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8-1208,共11页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全国及各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变化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分布特征,以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结果:1997—2023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190.66万例,由1997年的41.82万例逐年上升至2005年最高的125.93万例,随后下降至2023年的61.31万例。2005—202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4.78%,95%CI:-5.44%~-4.13%,P<0.001),西部地区下降较慢(AAPC=-4.42%,95%CI:-5.77%~-2.89%,P<0.001);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2.22∶1,<15岁儿童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AAPC=-5.74%,95%CI:-6.01%~-5.50%,P<0.001),≥65岁老年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AAPC=3.80%,95%CI:3.61%~3.99%,P<0.001);报告发病数排在前5位的职业依次是农牧渔民(61.50%,13421197/21822416)、家务及待业(9.32%,2033078/21822416)、工人(5.89%,1285335/21822416)、学生(5.44%,1186104/21822416)、离退休人员(4.69%,1022406/21822416);2023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为67.08%(392569/585187)。结论:1997年以来,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各个时期卓有成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的成果。今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特点分类施策,推动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实施,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患者知行现状及感染因素的分析
2
作者 陈禹存 潘立阳 +4 位作者 李璐 杨世宏 王茹馨 张睿哲 常昭瑞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60,565,共5页
目的 调查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患者知识行为情况,探索布病流行传播风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重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2021年7月—2023年6月大连市布病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布病知识... 目的 调查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患者知识行为情况,探索布病流行传播风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重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2021年7月—2023年6月大连市布病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布病知识知晓情况和防护行为等,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择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大连市人间布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50岁以上人群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人群占47.13%。布病知晓率较低,感染途径呈多样化。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纳入病例组248例,对照组248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布病感染因素除了防护用品穿戴情况还和布病健康干预包获得情况有关。结论 大连市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尤其是高年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等高危人群知晓率较低且防护意识淡薄,存在感染布病的风险,应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布病知晓率 防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21年全国学校肺结核疫情分析 被引量:89
3
作者 陈卉 张灿有 +2 位作者 张慧 成君 李涛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68-776,共9页
目的:分析2004-2021年全国学生和教职员工肺结核疫情变化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取2004-2021年全国(不包含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分析学校肺结核报... 目的:分析2004-2021年全国学生和教职员工肺结核疫情变化趋势。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中国统计年鉴》获取2004-2021年全国(不包含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肺结核报告发病情况,分析学校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变化趋势。结果:2004-2021年,全国共报告学生肺结核患者908171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9.26/10万),教职员工肺结核患者112336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4.12/10万)。2008-2019年,全国学生(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3.41%,Z=―2.005,P=0.045)和教职员工(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8.22%,Z=―6.626,P<0.001)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其中,18个省份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11个省份趋势平稳,2个省份(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全国学校肺结核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呈上升趋势。学校肺结核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仍需继续强化学校肺结核防控,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学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学生 发病率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中国18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知晓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夏云婷 徐婷玲 +7 位作者 王丽敏 刘少博 申涛 闫慧敏 张梅 黄正京 赵振平 李剑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7,共5页
目的了解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重点人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査≥18岁居民共计179 570人... 目的了解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知晓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慢性病重点人群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在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30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査≥18岁居民共计179 570人,选取超重肥胖患者有效样本87 466人作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基本信息、体重知晓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经复杂加权后计算样本体重知晓和准确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我国18岁及以上超重肥胖患者体重知晓率、准确知晓率、低估率和高估率分别为60. 8%、38.2%、15.6%和7.0%。体重知晓率和准确知晓率均为男性高于女性,<60岁组高于≥60岁组,城市高于农村(P<0.05),超重组体重准确知晓率高于肥胖组(P<0.05)。高年龄(60岁以上OR=0.78, 95%CI:0.69~0.87)、农村(OR=0. 78, 95%CI:0.66~0.91)、肥胖(OR=0. 85, 95%CI:0.78~0.92)是准确知晓的危险因素;高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OR=1.82, 95%CI:1.55~2.13)、高年收入(2.4万元以上OR=1.47, 95%CI:1.26-1.70)是准确知晓的保护因素。结论应提高超重肥胖患者体重准确知晓率,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及低教育水平和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成人 体重 知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SI模型评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控制措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皓 戚晓东 +4 位作者 徐勇 官旭华 燕虹 施国庆 李勤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56-758,共3页
目的运用SI模型评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控制措施。方法运用无移除的SI模型,预测在未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可能的病例数,与实际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隔离措施后,罹患率降低3.6倍,预期病例数减少了82%。结论落实晨午检、及时隔离病人... 目的运用SI模型评估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控制措施。方法运用无移除的SI模型,预测在未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可能的病例数,与实际发病数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隔离措施后,罹患率降低3.6倍,预期病例数减少了82%。结论落实晨午检、及时隔离病人、保持良好的洗手习惯等措施能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模型 甲型H1N1流感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健 石林 +4 位作者 雷蓉蓉 余雅 汪清雅 吴成果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 目的:分析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减少患者发现延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相关信息,包括报告时间、患者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地区、患者来源、疾病诊断、发病日期和诊断日期,共获得174 067例患者信息。2015-2021年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率的变化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趋势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2015-2021年重庆市肺结核患者发现延误时间中位数为31(10,73) d,年均发现延误率为53.25%(92 695/174 067);由2015年的58.20%(15 093/25 935),下降至2021年的50.18%(11 026/21 974)。2015-2021年发现延误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2.5%,t=-2.095,P=0.036),2015-2019年发现延误率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PC=-4.1%,t=-4.313,P=0.049),2019-2021年发现延误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C=0.8%,t=0.248,P=0.82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1.036,95%CI:1.015~1.059)、45~64岁年龄组(OR=1.095,95%CI:1.065~1.125)、无业(离退)人群(OR=1.233,95%CI:1.177~1.294)、农(牧、渔)民(工)(OR=1.624,95%CI:1.546~1.710)、学龄前儿童(OR=3.581,95%CI:2.271~5.761)、工人(OR=1.134,95%CI:1.062~1.213)、渝东北地区(OR=1.270,95%CI:1.244~1.312)、重庆市外(OR=1.136,95%CI:1.087~1.187)、病原学阳性(OR=1.033,95%CI:1.013~1.055)是肺结核患者出现发现延误的危险因素。结论:重庆市肺结核患者的发现延误现象较为严重,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需要重点关注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发现延误情况,并采取综合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因素分析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我国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体重测量及自评情况 被引量:6
7
作者 夏云婷 刘少博 +8 位作者 王丽敏 张亚利 闫慧敏 吴延莉 徐婷玲 张梅 张笑 李纯 李剑虹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85-690,696,共7页
目的了解2013年中国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体重测量行为及自我评价情况。方法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02个监测点共计调查18岁及以上居民179570人,选取6349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 目的了解2013年中国18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体重测量行为及自我评价情况。方法2013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302个监测点共计调查18岁及以上居民179570人,选取6349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人口学特征、体重测量行为和体重自评等信息,实际测量个体的体重、身高和腰围等指标。复杂加权后分析成人高血压患者体重测量行为和体重自我评价情况。结果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中1周内、1月内和1年内测量过体重的比例分别为14.8%、20.1%和30.0%。17.7%的成人高血压患者从未测量过体重。成人高血压患者自评体重状况为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9.4%、62.9%、23.6%和4.1%;以实测体质指数分组为标准,体重自评准确率为39.4%(38.2%~40.6%),其中实测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和肥胖组分别为49.8%(40.4%~59.3%)、76.2%(74.7%~77.8%)、24.9%(23.1%~26.6%)和10.9%(9.5%~12.3%)。结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对自身体重关注不够,体重测量行为的频率和体重自评准确性均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体重 测量 自我评价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朝阳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吴延莉 李剑虹 +2 位作者 申涛 韩晓燕 侯亚楠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1-606,共6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城镇和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4个社区共抽取6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采用...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城镇和农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朝阳区4个社区共抽取61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自我血糖监测(SMBG)影响因素。结果共有78.5%的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SMBG,城镇(83.8%)高于农村(73.1%)(P<0.001),SMBG频率达标率仅为4.8%,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46.9%的患者进行HbA1c监测,城镇(64.0%)高于农村(29.8%)(P<0.001)。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自备血糖仪及自我效能得分与城镇社区患者SMBG行为有关,病程为1年以下(OR=0.61,95%CI:0.38~0.98)、有自备血糖仪(OR=3.09,95%CI:1.51~6.30)及自我效能得分在88分以上(OR=7.30,95%CI:2.46~21.61)是糖尿病患者进行SMBG独立的影响因素。病程、医疗保险类型、使用降糖药/胰岛素治疗、自备血糖仪、定期随访及自我效能得分与农村社区患者SMBG行为有关,病程1年以下(OR=0.59,95%CI:0.35~0.99)、有自备血糖仪(OR=7.80,95%CI:3.80~16.10)及使用降糖药/胰岛素治疗(ORR=4.71,95%CI:1.08~20.50)是糖尿病患者进行SMBG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北京市朝阳区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及控制情况不理想,SMBG频率达标率低。应重点对新发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建议糖尿病患者自备血糖仪,对患者提供糖尿病管理知识和技能指导,提高自我效能,促进血糖监测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 自我血糖监测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文倩 黄飞 +2 位作者 张国钦 庞学文 张帆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170-1176,共7页
目的:分析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和聚集性,为提高天津市肺结核防治工作水平、制定区域性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天津市统计年鉴及“中国传... 目的:分析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时空分布特征和聚集性,为提高天津市肺结核防治工作水平、制定区域性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天津市统计年鉴及“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获得2011—2022年登记报告现住址为天津市的肺结核登记率、患者资料(患者发病登记时间和现住址)、行政区域,以及天津市相关人口学信息。采用SPSS 26.0、ArcGIS 10.7和SaTScan 10.1软件对天津市肺结核登记率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及时空扫描聚集性分析。结果: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登记率介于20.40/10万(2801/13730000)~26.42/10万(3543/134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_(趋势)=1.144,P=0.233),年均登记率为23.82/10万(39907/167506000),年均递降率为2.32%[(11√20.40/26.42−1)×100%]。2012—2016年肺结核年登记率在23.15/10万(3190/13780000)~25.16/10万(3548/14100000)之间,存在空间聚集性(Moran’s I指数=0.138、0.228、0.130、0.238和0.288,Z=2.474、3.625、2.417、3.732和4.368,P=0.013、<0.001、0.016、<0.001和<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天津市仅2021年未形成各地区肺结核聚集区,其他年份均形成高-高(HH)和低-高(LH)两种聚集模式,其中,高-高聚集主要集中在市内六区(和平区、河西区、河东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和环城四区(北辰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时空扫描结果显示存在2个聚集区,一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2011—2016年的市内六区(LLR=383.11,RR=1.42,P<0.001),二级聚集区集中在2014—2019年的滨海新区(LLR=27.12,RR=1.32,P<0.001)。结论:2011—2022年天津市肺结核疫情趋于稳定,但在2012—2016年间存在空间聚集性,高-高聚集多集中在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且在市内六区和滨海新区出现时空聚集性,应关注人口流动性大、人口稠密和经济发展重心地区的结核病疫情变化,提高地区诊断鉴别水平和探索主动发现策略,因地制宜调整结核病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时空聚类分析 流行病学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开展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塔娜 李玉红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评价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项目实施现场河南省3个县和湖北省3个县(市)2020年7—12月65岁... 目的:评价依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老年人进行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和结核病检查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法,收集“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项目实施现场河南省3个县和湖北省3个县(市)2020年7—12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相关信息,包括基本情况、参加体检/随访情况、症状筛查情况、肺结核可疑症状者转诊情况及肺结核确诊情况等,并分析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效果。结果:研究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349842名,其中,324598名进行了肺结核可疑症状筛查,321383名筛查记录有效,实际筛查率为91.87%(321383/349842)。共筛查出1466例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其中,1290例前往医疗机构进行结核病检查,就诊率为87.99%(1290/1466)。经检查,共诊断出5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其中,53例为有可疑症状者,1例无肺结核相关症状因其他疾病就诊确诊为肺结核,结核病检出率为16.80/10万(54/321383)。2020年6个县(市)共发现65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547例,其中,通过基层主动症状筛查发现54例,主动症状筛查策略的实施使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现数增长了10.95%[54/(547-54)]。结论: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老年人中开展结核病主动筛查具有可行性,且取得一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卫生服务研究 策略 实验性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