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ne Health视角的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因素调查研究
1
作者 卢丽丹 陈木新 +6 位作者 蔡姗 佘丹娅 林广初 李松平 莫开能 周程 李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0-486,共7页
目的基于全健康理念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从“人-动物-环境”全健康的整体视角,为制定适宜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黔西南布... 目的基于全健康理念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从“人-动物-环境”全健康的整体视角,为制定适宜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开展人群、保虫宿主、中间宿主、食源性寄生虫病感染状况及相关社会环境因素调查。每个县抽取不少于1000人;保虫宿主样本每县采集不少于50份,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食源性寄生虫感染情况。对人群开展问卷调查。中间宿主鱼采用压片及消化法、螃蟹采用捣碎沉淀法开展食源性寄生虫囊蚴检测。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s回归。结果共收集3023份调查问卷及粪样标本。其中男性占47.50%、女性占52.50%;少数民族占96.06%。检出食源性寄生虫感染186人,感染率6.15%;检出虫种5种,感染率分别为华支睾吸虫5.39%、带绦虫0.33%、异形吸虫0.40%、曲领棘缘吸虫0.17%、移睾棘口吸虫0.03%,其中曲领棘缘吸虫及移睾棘口吸虫为国内人体感染首次报道。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喝生水、是否生食鱼虾、是否生食猪血、是否生食牛胃液、是否生食猪牛肉、是否生食猪牛内脏对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感染食源性寄生虫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生食猪血(OR=2.841,95%CI:1.809~4.463)、生食牛胃液(OR=2.122,95%CI:1.297~3.469)、生食鱼虾(OR=1.779,95%CI:1.049~3.018)。检测保虫宿主粪样173份,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率5.2%。中间宿主检测鱼510尾,华支睾囊蚴阳性率4.51%;溪蟹及猪、牛肉样本未检出阳性。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存在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生食习惯是导致感染的影响因素。应在加强动物宿主监测的同时,针对生食猪血、牛胃液、鱼虾的饮食习惯人群,以全健康的理念开展重点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寄生虫病 全健康 感染现状 影响因素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下全健康治理现状及挑战
2
作者 刘婧姝 霍诗怡 +2 位作者 刘博文 周晓农 李石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6-462,共7页
全球新发人兽共患病的频发,揭示了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单一主体难以应对此类复杂健康问题。全健康理念应运而生,强调跨部门、多学科、社会群众参与的共同力量,从整体视角治理全球性健康危机。本文回顾了2020年以来中国... 全球新发人兽共患病的频发,揭示了人类、动物和环境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单一主体难以应对此类复杂健康问题。全健康理念应运而生,强调跨部门、多学科、社会群众参与的共同力量,从整体视角治理全球性健康危机。本文回顾了2020年以来中国应对新发传染病所采取的行动,分析并总结了中国新发传染病防控体系下全健康治理的现状与挑战,对全健康治理体系的发展提出展望,为提前准备和应对未来潜在大流行疾病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传染病 人兽共患病 全健康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球蚴(包虫)病160年控制失败和成功经验教训及我国的控制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吴川川 张壮志 +4 位作者 李军 齐文静 曹建平 郑灿军 张文宝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4-470,共7页
1853年明确棘球绦虫循环史后,冰岛于1863年率先启动针对切断病原循环链的控制措施,十多个国家/地区随之也先后实施了控制计划,在至今的160余年期间,即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包括冰... 1853年明确棘球绦虫循环史后,冰岛于1863年率先启动针对切断病原循环链的控制措施,十多个国家/地区随之也先后实施了控制计划,在至今的160余年期间,即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本文回顾和总结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地区)包括冰岛、新西兰、乌拉圭、英国威尔士、肯尼亚图尔卡纳和意大利撒丁岛实施细粒棘球蚴病(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引起)的防控措施实例,分析其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重点总结宣教、犬驱虫、病畜屠宰管制等措施对棘球蚴病控制的作用。因多房棘球蚴病(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引起)尚没有很成功的控制经验,但根据多房棘球绦虫在犬体内寄生30 d排卵及幼虫寄生在啮齿类动物体内的生物学特性,对多房棘球蚴病高发地区的犬采取每月驱虫1次可以作为控制该病的基本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球蚴病 防控策略 驱虫 案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生态环境白蛉的遗传进化特征及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
4
作者 崔蕾 何雅琦 +5 位作者 周正斌 方圆 李中秋 李元元 杨丽敏 张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生态环境黑热病流行省份白蛉的遗传进化特征及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为黑热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南疆地区、陇南川北的大山丘地区和太行山以及周边的小山丘地区等黑热病流行区采集白蛉,扩增线粒体DNA的细胞色...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生态环境黑热病流行省份白蛉的遗传进化特征及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为黑热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我国南疆地区、陇南川北的大山丘地区和太行山以及周边的小山丘地区等黑热病流行区采集白蛉,扩增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和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b)基因片段,进行蛉种鉴定。同时收集NCBI中记录的南疆、四川的白蛉COI和Cytb基因序列,用MEGA11.0计算白蛉种内和种间遗传差异,并应用邻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白蛉种群的遗传进化特征及其对疾病传播的影响。结果在我国7省的9个采样点共采集白蛉155只,隶属于2属3种,即中华白蛉、吴氏白蛉以及鳞喙司蛉。研究共收集到隶属于2属5种的白蛉,即白蛉属的中华白蛉、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长管白蛉和司蛉属的鳞喙司蛉。基于COI和Cytb基因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蛉种内遗传距离分别为0~0.062和0~0.056;种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126~0.176和0.110~0.171。系统进化树显示吴氏白蛉、亚历山大白蛉、长管白蛉、鳞喙司蛉各聚为一支。大山丘地区和小山丘地区的中华白蛉聚集为2个地理分支。小山丘地区中华白蛉聚集,遗传差异较小,病原体感染一致,病例具有流行扩散趋势。结论不同生态区白蛉在分子水平上存在较大遗传差异,这对黑热病的传播有着关键影响。因此,防控策略应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白蛉的遗传进化特征,制定精准有效的防控措施,以更好地控制黑热病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生态环境 黑热病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细胞色素B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e Health理念下人兽共患病防控专业人员核心能力研究进展
5
作者 强讷 李天韵 +2 位作者 贾丽君 韩乐飞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3-471,共9页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兽共患病防控需要人类、动物和环境系统的共同参与,并通过跨学科跨部门协作实现综合防控,这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对文献与政策文件的系统性梳理与分析,全面阐述了One Health理念在全球人...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兽共患病防控需要人类、动物和环境系统的共同参与,并通过跨学科跨部门协作实现综合防控,这对相关专业人员的核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对文献与政策文件的系统性梳理与分析,全面阐述了One Health理念在全球人兽共患病防控中的应用进展,剖析了国内外政策在推动人兽共患病防控专业人员核心能力建设中的实践成果与经验启示,总结了One Health理念下的核心能力框架及其构建方法,最后探讨了“One Health现场流行病学能力框架”、“生态健康与One Health网络能力框架”等现有框架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为我国One Health领域的核心能力框架构建提供理论支持,为推动多学科协作和跨部门联动,政策制定和人才培养提供科学依据,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One Health 专业人员 核心能力 能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病控制新策略的研究 被引量:60
6
作者 王陇德 周晓农 +8 位作者 陈红根 郭家钢 曾小军 洪献林 熊继杰 吴晓华 王立英 夏刚 郝阳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5期37-43,共7页
目的: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关系密切,采取以前的防治策略难以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的传播。研究旨在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新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每年... 目的: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关系密切,采取以前的防治策略难以控制湖沼型血吸虫病的传播。研究旨在探索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综合防治新策略的效果。方法:选取了江西省鄱阳湖地区、每年常规实施化疗防治措施的2个干预村和2个对照村进行现场研究。新的干预措施于2005年全面实施,主要措施包括封洲禁牧、"以机代牛"、改水改厕、渔船民粪便管理等措施,并强化健康教育措施,以降低人和耕牛作为钉螺传染源的作用。并于2005—2008年间连续观测了人群感染率、钉螺感染率以及哨鼠感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措施实施后,经3个传播季节后干预组的血吸虫人群感染率降到1.0%以下,其中爱国村从11.3%降到0.7%,新和村从4.0%降到0.9%(两两比较均P<0.001),且在第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持续下降至0.2%和0%。而对照组人群感染率出现上下波动,但仍维持在原来的基线水平。干预组一个草洲上的感染性钉螺密度在4个传播季节后分别从2.2%和0.3%下降到0%(两两比较均P<0.01),而暴露于水体中的哨鼠感染率从79.3%降至0%(P<0.001)。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综合性防治策略能有效地降低日本血吸虫病在耕牛、人群和钉螺间的传播,这一策略现已被采纳为中国新的血吸虫病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综合防治 传染源 试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的构建与展望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韶红 胡薇 +7 位作者 沈海默 张仪 陈家旭 李浩 张永年 周卉 童小妹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7-432,共6页
目的通过对各种寄生虫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藏,构建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方法根据各种寄生虫虫种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制定寄生虫虫种资源共性描述标准和各类寄生虫个性描述标准及技术规范,对动物、植物和人体寄生虫进行标准... 目的通过对各种寄生虫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和保藏,构建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方法根据各种寄生虫虫种资源的生物学特性,制定寄生虫虫种资源共性描述标准和各类寄生虫个性描述标准及技术规范,对动物、植物和人体寄生虫进行标准化分类整理、保藏,并进行数字化描述,建立统一规范的实物库和数据库。结果建立了含有11个门23个纲1 115种/117 814件寄生虫种质资源实物库和数据库;构建了3个寄生虫种质资源活体保藏基地;实物保藏库波及全国15个地区,发现了11种新溪蟹种和1种线虫新种;构建了中国寄生虫种资源网(www.psic.net.cn)。结论初步建立了中国寄生虫种质资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收集 整理 鉴定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发信息资源 推动寄生虫病健康教育工作 被引量:3
8
作者 徐仁发 徐毅雯 马昱 《中国健康教育》 2009年第2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 信息资源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造成误诊病例的剖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韶红 常正山 邱持平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6年第1期13-16,共4页
寄生虫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全国人体寄生虫的调查,我国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高达62.6%[1]。近10年来,防治规划外人体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一些临床医师对动物寄生虫不熟悉和接触罕见寄生虫病也较少,... 寄生虫病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据全国人体寄生虫的调查,我国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高达62.6%[1]。近10年来,防治规划外人体较为罕见的寄生虫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由于一些临床医师对动物寄生虫不熟悉和接触罕见寄生虫病也较少,故临床上误诊病例时有发生,为此,我们对已经报道的6种动物寄生虫侵入人体所致的误诊病例进行剖析,为同道正确诊断寄生虫病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寄生虫病 人体感染误诊 临床症状 肝片形吸虫病 棘颚口线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虫病咨询中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
10
作者 孙惠珍 邱持平 +1 位作者 常正山 陈韶红 《中国健康教育》 2004年第9期862-862,共1页
关键词 寄生虫病 健康教育 内容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nBank分析1995—2023年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分布和变迁
11
作者 姜慧敏 陈燕 +5 位作者 李利利 孙晓曼 薛垂召 李金松 裴银辉 段招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21,共7页
目的对GenBank中1995—2023年间的24144条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分析,以便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特征。方法以FASTA格式从GenBank下载1995—2023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使... 目的对GenBank中1995—2023年间的24144条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进行分析,以便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基因型别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迁特征。方法以FASTA格式从GenBank下载1995—2023年亚洲地区及俄罗斯人诺如病毒序列,使用Excel、R语言、Graphpad Prism分析并作图。结果从2004年开始向GenBank提交的诺如病毒序列数逐年增加,并在2015年达到峰值,其中中国和日本提交序列数占全部诺如病毒序列的62.3%;这些序列共有31种衣壳基因型(C型),GI占9%、GII占90%,49种聚合酶基因型(P型)和68种CP组合的型别;4460条重组序列中41%属于3种重组株:GII.2[P16]、GII.4[P31]和GII.4[P16]。结论通过上述分析有助于了解亚洲地区及俄罗斯诺如病毒型别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迁过程,为疫苗设计和评价等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胃肠炎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候鸟远距离传输病原及与家禽的病原互溢
12
作者 万尔雅 方圆 +1 位作者 张仪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7-493,共7页
候鸟迁徙是全球性的自然现象,跨越不同气候和地理区域的长距离迁徙使得候鸟成为携带和传播病原的天然载体。候鸟携带的病原,能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动物宿主间跳跃,进入迁徙沿途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家禽乃至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 候鸟迁徙是全球性的自然现象,跨越不同气候和地理区域的长距离迁徙使得候鸟成为携带和传播病原的天然载体。候鸟携带的病原,能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动物宿主间跳跃,进入迁徙沿途地的生态环境,对当地家禽乃至人类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本文系统梳理了候鸟与家禽病原互溢的证据,总结出候鸟远距离传播病原的体内携带、体表携带、环境污染三种模式以及病原通过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在候鸟-家禽间互溢的两种途径。此外,本文基于“全健康(One Health)”理念,从“动物-环境-人”三个界面提出了多层次防控策略以降低候鸟携带病原传播风险,包括:建立候鸟迁徙路线监测预警系统、完善家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体系、构建跨区域病原传播风险评估模型等。本文旨在为预防人兽共患病传播、保障养殖业安全生产相关科学研究和政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助力生物安全与全人类健康福祉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候鸟迁徙 病原传播 家禽养殖业 全健康 生物安全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潜在输入性人兽共患病: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的传播途径与全球扩散现状
13
作者 吴小嫩 谢彬彬 +2 位作者 侯志颖 陈军虎 周晓农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4-500,共7页
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是由克氏锥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逐渐从局限于拉丁美洲流行区域向非流行区域欧洲等区域扩散,主要传播途径已从经媒介锥蝽传播向输血传播、... 恰加斯病(美洲锥虫病)是由克氏锥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人兽共患病。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人口流动的增加,逐渐从局限于拉丁美洲流行区域向非流行区域欧洲等区域扩散,主要传播途径已从经媒介锥蝽传播向输血传播、母婴传播、经口传播等途径转变,从而使恰加斯病呈向全球持续扩散趋势,使更多人群暴露于感染风险。本文对美洲锥虫病传播途径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传播途径变化趋势,并以One Health视角为防控恰加斯病扩散策略的制定与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锥虫病 传播途径 扩散 锥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血吸虫病传播的范围与强度预估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杨坤 潘婕 +3 位作者 杨国静 李石柱 许吟隆 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4期248-253,共6页
旨在采用区域气候模型PRECIS模拟的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2050年时段(2046—2050年)和2070年时段(2066—2070年)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相对2005年时段(1991—2005年),2050年和2070年时段A2、B... 旨在采用区域气候模型PRECIS模拟的A2、B2两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预估2050年时段(2046—2050年)和2070年时段(2066—2070年)我国血吸虫病的传播范围和强度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相对2005年时段(1991—2005年),2050年和2070年时段A2、B2情景下血吸虫病分布范围的北界线出现北移,在中国东部尤其是江苏和安徽省境内北移明显。2050年时段,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病潜在北界线分布相似。长江、洞庭湖及鄱阳湖周围的血吸虫传播指数明显上升,以洞庭湖周围与湖北省内的长江沿线区域上升更加明显。2070年时段,A2情景下血吸虫病潜在北界线的北移趋势明显大于B2情景,进入到山东省境内。血吸虫传播指数进一步增加,A2情景增加的幅度明显大于B2情景。总之,在未考虑将来的适应措施与其他环境因素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的前提下,A2、B2情景下的血吸虫病的流行区分布和传播指数都将发生明显变化,其中A2情景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程度大于B2情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传播范围 传播强度 血吸虫病 预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评估模型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杨国静 杨坤 周晓农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0年第4期259-264,共6页
旨在综述评估各类模型在媒介传播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媒介传播性疾病的流行及其与气候特征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评估模型的种类与评估方法,包括气候因子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两大类,并分别以疟疾、血... 旨在综述评估各类模型在媒介传播性疾病中的应用前景。首先对媒介传播性疾病的流行及其与气候特征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评估模型的种类与评估方法,包括气候因子决定性模型和数理统计学模型两大类,并分别以疟疾、血吸虫病和登革热等3种媒介传播性疾病为例,列举了两类模型在这些疾病中的应用与评估方法。最后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媒介传播性疾病传播影响的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今后研究要评估气候变化对疾病传播造成的已有影响,预测未来影响范围与强度及预见未来变局,并提出科学的适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媒介传播性疾病 决定性模型 统计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某三甲医院2013-2016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曾祥嫚 官亚宜 +1 位作者 杨毓芳 郑晓庆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64-966,968,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某院2013-2016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该院2013-2016年"联众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住院病例病案首页资料,整理病例年龄、性别、主要诊断... 目的统计分析某院2013-2016年住院病例疾病构成,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改善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该院2013-2016年"联众病案统计管理系统"中住院病例病案首页资料,整理病例年龄、性别、主要诊断、ICD10编码等数据,借助SPSS13.0软件,采用描述性研究对该院住院病例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该院住院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男性多于女性(1.1:1),病例主要集中在40~65岁,占51.3%,其次为65岁以上组,占32.0%。影响健康状态和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简称影响健康状态因素)、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位居疾病顺位前十,不同年龄、性别疾病顺位不同。结论本研究为医院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诊治和服务能力、优化疾病防治的分类管理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例 疾病构成 疾病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2EE平台的寄生虫虫种资源库的构建 被引量:6
17
作者 沈海默 胡薇 +2 位作者 陈韶红 郑琦 周晓农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7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构建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J2EE,XML,JDO,JSP,MVC等多种技术,运用企业级应用的分层构建原则,在设计中应用设计模式理念,将显示与逻辑、内... 目的构建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方法对系统进行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确定系统的模块组成、各模块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J2EE,XML,JDO,JSP,MVC等多种技术,运用企业级应用的分层构建原则,在设计中应用设计模式理念,将显示与逻辑、内容与表示相分离。结果实现了跨平台数据库的构建,建立了可供二次开发的用户模块、查询模块和逻辑关联,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结论完成了基于J2EE平台具有可扩展结构的寄生虫虫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虫种资源 J2EE 数据库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家寄生虫资源库对寄生虫学实验考试的改革探索
18
作者 邹节新 张李鄢洋 +5 位作者 沈海默 朱春潮 石林波 张萌 高典 张小燕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26,共5页
在寄生虫学的学习中,掌握寄生虫形态特点,对诊断疾病尤为重要。传统寄生虫学实验考试通常采取观察实物标本的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亟待建立一个寄生虫学线上考试系统。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一级子平台... 在寄生虫学的学习中,掌握寄生虫形态特点,对诊断疾病尤为重要。传统寄生虫学实验考试通常采取观察实物标本的方式,存在诸多局限性,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亟待建立一个寄生虫学线上考试系统。利用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一级子平台国家寄生虫资源库大数据,实时获取平台中收录的各类寄生虫标本图片。在互联网上以B/S架构搭建了一种在线考试系统并应用于寄生虫学实验教学。系统具有随机组卷,在线考试、智能阅卷等功能,形式新颖,操作方便,提高考试的可行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寄生虫资源库 寄生虫学 实验考试 在线考试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及其寄生虫感染模型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叶瑞 王莉君 +4 位作者 李先春 谢治梅 刘晖 杜恩岐 郑明辉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1,共5页
长爪沙鼠具有独特的生理学、解剖学和行为学特性,近年来已在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作为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长爪沙鼠可用于建立多种良好的寄生虫感染模型。随着基因组序列的公布,长爪沙鼠及其寄生虫感染模型的组学研... 长爪沙鼠具有独特的生理学、解剖学和行为学特性,近年来已在医学和生物学等领域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作为一种多功能实验动物,长爪沙鼠可用于建立多种良好的寄生虫感染模型。随着基因组序列的公布,长爪沙鼠及其寄生虫感染模型的组学研究已经取得了明显进步。基于长爪沙鼠及寄生虫感染模型组学的研究资料,从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角度对其功能基因、免疫响应及差异表达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物种在分子水平上的深入研究和寄生虫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寄生虫感染 基因组 线粒体基因组 转录组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寄生虫的核酸适配体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帆 李石柱 秦志强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65-671,共7页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经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可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体的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靶标进行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制备... 核酸适配体是人工合成的单链DNA或RNA寡核苷酸,经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体外筛选获得。核酸适配体可与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体的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靶标进行高亲和力和特异性结合。与抗体相比,核酸适配体具有无免疫原性、制备简单、易于批量生产、便于修饰、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等优点,在疾病诊断和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本文综述了靶向疟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等寄生虫的核酸适配体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感染的检测和防治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核酸适配体 靶标 诊断 药物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