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李胜
靳娟
+7 位作者
何建
杨晓艳
柏吉祥
辛有全
张丽
张晓璐
杜文琪
李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基于鼠疫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明确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分子特征,为该地区鼠疫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溯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环青海湖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目的基于鼠疫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明确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分子特征,为该地区鼠疫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溯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环青海湖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以NCBI数据库中的鼠疫菌及假结核耶尔森菌IP32953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比对2298个SNP位点并进行分析。结果1957—2020年,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分离的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分为1.IN2和3.ANT1两个分支,其中1.IN2分支作为该地区鼠疫菌的特征种群遍及所有疫情流行年代;鼠疫菌SNP地区分布显示除乌兰县外其余5个县的鼠疫菌均位于1.IN2分支中;不同宿主SNP分布显示,除分离自喜马拉雅旱獭和狗体内的2株鼠疫菌位于3.ANT1分支外,其余均位于1.IN2分支中。结论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SNP种群结构较为单一,基于鼠疫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可以为该地区鼠疫疫情的溯源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鼠疫疫源地
鼠疫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海鹏
钟佑宏
+5 位作者
段存娟
郭牧
段彪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共获得338份标本(黄胸鼠234只,臭鼩鼱43只,其余61只),分离到29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8.58%(29/338),其中19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8.12%(19/234),8株分离自臭鼩鼱,分离率为18.6%(8/43);4个乡镇全部有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遮岛镇分离率最高为16.13%(5/31);初次分离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直径≥2.0 mm)、中(≥1.0 mm,≤2.0 mm)及小(≤1.0 mm)3种噬斑;2株有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中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黄胸鼠是主要的携带宿主,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梁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李胜
靳娟
何建
杨晓艳
柏吉祥
辛有全
张丽
张晓璐
杜文琪
李伟
机构
青海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系
青海省地方病
预防
控制所
鼠疫
菌专业实验
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2260401)
青海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No.2024-ZJ-712)。
文摘
目的基于鼠疫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明确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分子特征,为该地区鼠疫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溯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环青海湖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以NCBI数据库中的鼠疫菌及假结核耶尔森菌IP32953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比对2298个SNP位点并进行分析。结果1957—2020年,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分离的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分为1.IN2和3.ANT1两个分支,其中1.IN2分支作为该地区鼠疫菌的特征种群遍及所有疫情流行年代;鼠疫菌SNP地区分布显示除乌兰县外其余5个县的鼠疫菌均位于1.IN2分支中;不同宿主SNP分布显示,除分离自喜马拉雅旱獭和狗体内的2株鼠疫菌位于3.ANT1分支外,其余均位于1.IN2分支中。结论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SNP种群结构较为单一,基于鼠疫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可以为该地区鼠疫疫情的溯源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鼠疫疫源地
鼠疫菌
单核苷酸多态性
Keywords
Qinghai Lake region
natural plague foci
Yersinia pesti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分类号
R378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
10
2
作者
张海鹏
钟佑宏
段存娟
郭牧
段彪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机构
云南省地方病防治所/云南省自然疫源性
疾病
防控
技术重点实验
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鼠疫室
出处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1660043,No.81560545)
徐建国院士工作站(No.2018IC155)。
文摘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共获得338份标本(黄胸鼠234只,臭鼩鼱43只,其余61只),分离到29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8.58%(29/338),其中19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8.12%(19/234),8株分离自臭鼩鼱,分离率为18.6%(8/43);4个乡镇全部有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遮岛镇分离率最高为16.13%(5/31);初次分离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直径≥2.0 mm)、中(≥1.0 mm,≤2.0 mm)及小(≤1.0 mm)3种噬斑;2株有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中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黄胸鼠是主要的携带宿主,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鼠疫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梁河县
Keywords
Yersinia pestis phage
plague foci
epidemiology
Lianghe County
分类号
R378.61 [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李胜
靳娟
何建
杨晓艳
柏吉祥
辛有全
张丽
张晓璐
杜文琪
李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张海鹏
钟佑宏
段存娟
郭牧
段彪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