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1
作者 李胜 靳娟 +7 位作者 何建 杨晓艳 柏吉祥 辛有全 张丽 张晓璐 杜文琪 李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基于鼠疫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明确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分子特征,为该地区鼠疫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溯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环青海湖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 目的基于鼠疫菌全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明确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分子特征,为该地区鼠疫菌的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和溯源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环青海湖地区鼠疫自然疫源地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以NCBI数据库中的鼠疫菌及假结核耶尔森菌IP32953的全基因组序列为参考,比对2298个SNP位点并进行分析。结果1957—2020年,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分离的84株代表性鼠疫菌株分为1.IN2和3.ANT1两个分支,其中1.IN2分支作为该地区鼠疫菌的特征种群遍及所有疫情流行年代;鼠疫菌SNP地区分布显示除乌兰县外其余5个县的鼠疫菌均位于1.IN2分支中;不同宿主SNP分布显示,除分离自喜马拉雅旱獭和狗体内的2株鼠疫菌位于3.ANT1分支外,其余均位于1.IN2分支中。结论环青海湖地区鼠疫疫源地鼠疫菌的SNP种群结构较为单一,基于鼠疫菌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可以为该地区鼠疫疫情的溯源和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青海湖地区 鼠疫疫源地 鼠疫菌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鼠疫噬菌体的分离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海鹏 钟佑宏 +5 位作者 段存娟 郭牧 段彪 李伟 王鹏 吴鹤松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89-592,共4页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 目的调查梁河县家鼠鼠疫疫源地宿主动物中是否携带鼠疫噬菌体,并探讨其流行病学意义。方法2017年采集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4个曾流行过鼠疫乡镇的鼠类标本,以鼠疫疫苗株EV76为饲养菌,采用双层平板法分离鼠疫噬菌体,同时挑取部分噬菌体进行电镜扫描。结果共获得338份标本(黄胸鼠234只,臭鼩鼱43只,其余61只),分离到29株鼠疫噬菌体,总分离率为8.58%(29/338),其中19株分离自黄胸鼠,分离率为8.12%(19/234),8株分离自臭鼩鼱,分离率为18.6%(8/43);4个乡镇全部有分离到鼠疫噬菌体,其中遮岛镇分离率最高为16.13%(5/31);初次分离这些鼠疫噬菌体时,其噬斑在双层平板上表现为大(直径≥2.0 mm)、中(≥1.0 mm,≤2.0 mm)及小(≤1.0 mm)3种噬斑;2株有代表性噬菌体皆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结论梁河家鼠鼠疫疫源地中普遍存在鼠疫噬菌体,黄胸鼠是主要的携带宿主,所分鼠疫噬菌体为肌尾病毒科噬菌体且具有多态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疫噬菌体 鼠疫疫源地 流行病学 梁河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