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沃尔巴克氏体控制媒介伊蚊的应用及前景 被引量:7
1
作者 龚君淘 刘起勇 +2 位作者 王以燕 洪晓月 奚志勇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22年第10期20-29,共10页
近年来,沃尔巴克氏体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已在世界多地蚊媒疾病流行地区的蚊媒防控现场崭露头角。沃尔巴克氏体在宿主媒介伊蚊体内诱导不育和抗病特性,使其在应用中产生种群压制和种群替换两种不同的防治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世界... 近年来,沃尔巴克氏体作为一种新型微生物农药,已在世界多地蚊媒疾病流行地区的蚊媒防控现场崭露头角。沃尔巴克氏体在宿主媒介伊蚊体内诱导不育和抗病特性,使其在应用中产生种群压制和种群替换两种不同的防治模式。本文综述了近年世界范围采用这两种防治模式释放人工转染媒介伊蚊(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研究转化及现场应用经验,评估在应用中生物安全风险及经济效益,并展望此技术在未来蚊媒疾病防控相关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体 伊蚊 种群压制 种群替换 微生物农药 风险和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赛巴尔通体分离株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帆 宋秀平 +3 位作者 栗冬梅 黄儒婷 李志芳 刘起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2-596,共5页
目的了解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遗传背景和流行的常见亚型。方法对分离到的汉赛巴尔通体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它们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80株汉赛巴尔通体一共分为3个序列型(se... 目的了解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遗传背景和流行的常见亚型。方法对分离到的汉赛巴尔通体应用多位点序列分型方法(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分析它们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和系统发育情况。结果 80株汉赛巴尔通体一共分为3个序列型(sequence type,ST),其中ST1占90%(72/80),ST9占8.75%(7/80),另一个序列型为仅包含一株细菌的ST30;所有3个序列型均属于克隆群1(clonal complex 1)。结论与国外汉赛巴尔通体多位点序列分型结果相比,中国的序列型相对集中,说明中国汉赛巴尔通体的变异度和多样性较低,提示其进化相对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赛巴尔通体 多位点序列分型 序列型 克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技术检测巴尔通体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云彦 宋秀平 +2 位作者 刘起勇 陈忠科 栗冬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 应用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快速检测巴尔通体物种方法。方法 查找巴尔通体属特有基因ssrA特异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随后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EASY?-T5Zero克隆载体上制备标准品。优化扩增反... 目的 应用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技术建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和稳定性好快速检测巴尔通体物种方法。方法 查找巴尔通体属特有基因ssrA特异引物进行常规PCR扩增,随后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EASY?-T5Zero克隆载体上制备标准品。优化扩增反应的退火温度和引物浓度,评估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并与常规PCR进行比较。结果 优化的退火温度为60℃,引物浓度均为300nmol/L。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只有巴尔通体物种扩增出荧光信号,且相对应的熔解温度值为81.05℃±0.31,阴性对照菌株均未见荧光信号和熔解曲线;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方法检测汉赛巴尔通体物种最低检出限为3.82×101个拷贝,比常规PCR敏感性提高了100倍,此外也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和扩增效率,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E值分别为98.4%。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值为0.30%~0.62%和0.29%~0.36%,在允许范围内。结论 建立的实时高分辨率熔解曲线PCR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可快速地检测鉴定巴尔通体物种,为巴尔通体所引起的猫抓病、战壕热、心内膜炎、杆菌性血管瘤和卡瑞恩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早期快速诊断、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 巴尔通体 猫抓病 战壕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龙政 付鸿臣 +7 位作者 汤巧雨 高玺玉 母群征 贾凤环 余佳琪 殷鹏 胡池 杨佳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等分析各个因素与知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084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576份,有效回收率87.56%。宜昌市居民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0.96%,其中癌症管理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9.55%,癌症康复最低,为48.39%。伍家岗区、西陵区和当阳市知晓率最高,为74.55%、72.44%和71.52%,远安县知晓率最低,为46.31%。女性知晓率为64.16%,高于男性(61.31%)(P<0.05)。15~44岁居民知晓率最高(71.39%),其次为45~59岁组和60~69岁组,分别为61.93%和56.59%(P<0.05)。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上人群知晓率(71.80%)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58.75%)。农业劳动人员知晓率(58.72%)明显低于非农业劳动人员(70.33%)(P<0.05)。不同吸烟状况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知晓率(60.90%)低于从不吸烟人群(63.73%)(P<0.05)。30个问题中,正确率在60%及以上22道,占73.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1.30;95%CI:1.09~1.55)、年龄(45~59岁:OR=0.63;95%CI:0.51~0.76;60~69岁:OR=0.42;95%CI:0.34~0.5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2.11;95%CI:1.77~2.53)和职业类型(非农业劳动人员:OR=1.73;95%CI:1.45~2.07)均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宜昌市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较差,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预防与控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研究 癌症防治 核心知识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