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松松 崔步云 +2 位作者 郑嵘炅 周延 张跃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16-420,共5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布病的流行。各国针对布病均采取了一些措...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生命健康,影响人类正常的生产生活。在丝绸之路沿线的意大利、德国、土耳其、伊朗、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布病的流行。各国针对布病均采取了一些措施,动物感染前的疫苗接种和动物感染后的检疫-屠杀政策对控制布病起到明显的效果。控制患病家畜,做好养殖场卫生工作,加大对牧区居民的布病防治知识宣传,切断动物传染给人的途径,可有效控制人间布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点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四省(区)结核分枝杆菌分离株一线药物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雨晴 万李 +6 位作者 陈杏 刘海灿 蒋毅 赵秀芹 管茶香 万康林 袁秀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98-402,422,共6页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北4省、自治区(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古)2005-2011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57株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比例法... 目的了解西北地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方法选取中国西北4省、自治区(甘肃、西藏、新疆、内蒙古)2005-2011年从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培养的757株结核分枝杆菌(MTB),采用比例法检测MTB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链霉素(SM)、利福平(RFP)、异烟肼(INH)和乙胺丁醇(EMB)的敏感性,结合病例背景资料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检测了757株结核分枝杆菌,对SM、RFP、INH和EMB的耐药率分别为28.14%、26.68%、26.02%和7.53%,总的耐药率和耐多药率分别为40.55%和18.63%。西藏、新疆、甘肃和内蒙古的总耐药率和MDR率分别为64.42%和42.94%、40.48%和23.81%、41.61%和3.36%、27.90%和11.29%。χ2检验结果显示,各省份间菌株对INH、RFP和SM 3种药物的耐药率以及耐多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结核病耐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病例类型。复治病例发生耐药的危险性是新发病例的2.582倍(95%CI 1.869-3.566)。结论中国西北地区耐多药情况较为严重,特别是西藏和新疆。加强对结核病耐药性监测,规范化和针对性的全程治疗,防止疾病复发,是预防和控制耐药结核病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性 一线抗结核药物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株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18
3
作者 程颖 卢金星 +2 位作者 鄢盛恺 贾红兵 李文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1-405,共5页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 目的初步研究中国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分型、毒力和耐药相关基因分子特征。方法采用常规PCR分别检测艰难梭菌A、B毒素的基因tcdA和tcdB、二元毒素(Binary toxin)的cdtA、cdt B基因、和克林霉素耐药相关基因ermB。对其中的产毒艰难梭菌用常规PCR检测16S-23S间隔区多态性,进行基因分型,再用E-test检测对氨比西林(AC)、克林霉素(CM)、甲硝唑(MZ)、万古霉素(VA)的药物敏性。结果12株艰难梭菌中8株为毒素阳性,其中A+B+为5株,A-B+为3株,分别占62.5 %和37.5%;二元毒素均为阴性;耐药基因erm(B)阳性为4株,占50%。8株产毒株中有4个基因型别,以ZRI为主,占62.5%。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7 .5%、87.5 %、12.5 %、0。未发现027型和078型高致病株。结论艰难梭菌产毒株分离率高达66.7 %;中国产毒艰难梭菌临床分离株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以ZRI为主的4个基因型别;艰难梭菌产毒株对氨比西林、克林霉素、甲硝唑均有一定耐药现象,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基因分型 毒力相关基因 耐药性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6省莱姆病螺旋体主要宿主动物鼠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5
4
作者 侯学霞 耿震 +2 位作者 郝琴 张洋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34-1036,共3页
目的了解中国吉林、山西、甘肃、青海、贵州、湖南6省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鼠的感染情况。方法在每个省各选取两个采样点进行捕鼠,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巢式PCR方法对野鼠的脾脏、肾脏和膀胱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 目的了解中国吉林、山西、甘肃、青海、贵州、湖南6省林区莱姆病螺旋体宿主动物鼠的感染情况。方法在每个省各选取两个采样点进行捕鼠,采用病原分离培养和巢式PCR方法对野鼠的脾脏、肾脏和膀胱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并通过基因测序方法确定基因型。结果从贵州黑线姬鼠中分离到了2株莱姆病螺旋体;从5省(贵州未检测到)野鼠的脾脏和/或肾脏中检查到了莱姆病螺旋体的特异片段,其中青海黄南(28.85%)和湖南石门(19.6%)两地标本的PCR阳性率较高,各地区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吉林、青海、甘肃和山西的基因型均为Borrelia garinii。湖南的基因型为Borreliavalaisiana。结论本次调查表明各地宿主动物鼠的感染状况不同,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扩大调查以明确当地的主要宿主动物种类及携带病原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宿主动物 病原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莱姆病螺旋体菌株bmpA基因中人B细胞表位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鑫 郝琴 +3 位作者 刘炜 侯学霞 张琳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1-326,共6页
目的研究我国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即莱姆病螺旋体菌株中bmpA基因及其人B细胞表位区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选取6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PCR扩增其bmpA基因并测序后,结合4种基因型参考菌株序列,与从免疫表位数据... 目的研究我国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 sensu lato),即莱姆病螺旋体菌株中bmpA基因及其人B细胞表位区的序列多态性。方法选取61株莱姆病螺旋体分离株,PCR扩增其bmpA基因并测序后,结合4种基因型参考菌株序列,与从免疫表位数据库(Immune Epitope Database,IEDB)中查询到的B细胞表位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中国B.garinii基因型菌株的cluster2、cluster3以及B.afzelii和B.valaisiana基因型所有菌株与参考序列比对后发现分别有3、9、5和18个异义突变。B细胞表位改变主要发生在B.afzelii基因型全部分离株和B.garinii基因型的cluster3及5株非成簇菌株。B.afzelii基因型菌株在B细胞表位区的异义突变A125S影响了2个B细胞表位;B.garinii基因型的cluster3和5株非成簇菌株B细胞表位区的3个异义突变导致5个B细胞表位均发生改变。结论中国莱姆病螺旋体bmpA基因在4种基因型间和B.garinii基因型内存在较大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bmpA B细胞表位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对结核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6
6
作者 李霜君 张治国 +6 位作者 余琴 罗巧 王莉 李晓琴 李马超 刘海灿 万康林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gG/IgM抗体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结核病患者和健康人的血清样本共332份及其背景资料,采用胶体金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与临床诊断和细菌学检测结果比较,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的灵敏度为41.15%、特异性为91.67%,检测菌阳和菌阴结核病患者的敏感性分别为51.38%和33.77%。在全部结核病患者中,特异性结核抗体IgG/IgM检测检出率(41.15%)显著高于痰涂片法(18.84%)和痰菌培养法(36.15%)(P<0.05)。结核抗体检测、痰涂片法和痰培养法三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61.54%,高于单种方法检测或其中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结论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血清中结核分枝杆菌抗体具有灵敏、特异、快速和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结核病的筛查,同时该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敏感度和特异度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因此不可单独用于诊断结核病,可配合痰细菌学、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等进行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抗体 结核分枝杆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肠杆菌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0
7
作者 孟双 李娟 +2 位作者 王艳 白雪梅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57-860,共4页
目的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基因组16SrRNA~23SrR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 目的建立针对阪崎肠杆菌的高灵敏、高特异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快速检测体系。方法根据阪崎肠杆菌基因组16SrRNA~23SrRNA的内部转录间隔区(ITS)基因和外膜蛋白A(OmpA)基因的特异性序列设计引物及TaqMan探针,利用高通量实时荧光PCR检测平台探讨该检测体系的灵敏度;用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评价该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结果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快速检测体系对阪崎肠杆菌重组质粒的检测灵敏度为1×102拷贝/反应体系;对阪崎肠杆菌基因组的检测灵敏度为4×10-1pg/反应体系;该检测体系在检测50种其他肠道致病菌及院内感染中常见的致病菌时未出现特异性扩增,整个反应在2h内完成。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双重TaqMan PCR检测体系可作为阪崎肠杆菌灵敏、特异、快速的检测方法,并同时检测阪崎肠杆菌的致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阪崎肠杆菌 实时荧光TaqMan PCR 外膜蛋白A 内部转录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莱姆病螺旋体real-time PCR方法的建立及其在鼠标本检测中的应用评价(英文) 被引量:13
8
作者 耿震 侯学霞 +1 位作者 张琳 郝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12-816,共5页
目的基于莱姆病螺旋体recA基因,建立一种检测鼠中莱姆病螺旋体的real-time PCR方法。方法通过GenBank分析比较莱姆病螺旋体recA基因,选择其保守序列设计MGB探针及引物并进行方法学评估。并应用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和nested PCR方法... 目的基于莱姆病螺旋体recA基因,建立一种检测鼠中莱姆病螺旋体的real-time PCR方法。方法通过GenBank分析比较莱姆病螺旋体recA基因,选择其保守序列设计MGB探针及引物并进行方法学评估。并应用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和nested PCR方法对收集的123份鼠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本研究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仅对莱姆病螺旋体检测阳性,其最小检出浓度为101copies/μL。标准曲线各浓度点Ct值批内、批间平均变异系数(CV)分别为1.56%和2.30%。123份鼠标本中,real-time PCR检测59例阳性,nested PCR检测43例阳性。结论新建立的real-time 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和特异的优点,可用于鼠标本中莱姆病螺旋体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螺旋体 REAL-TIME PCR nested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在艾伯特埃希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祥 许彦梅 +6 位作者 王斌 邓建平 肖波 孙松松 周阳 熊衍文 王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探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在新病原艾伯特埃希菌发现与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LST技术对生鲜肉中分离的30株疑似艾伯特埃希菌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DNAstar软件分析,核酸序列上传至大肠杆菌MLST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其等... 目的探讨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在新病原艾伯特埃希菌发现与鉴定中的应用。方法采用MLST技术对生鲜肉中分离的30株疑似艾伯特埃希菌的7个管家基因进行PCR扩增、测序、DNAstar软件分析,核酸序列上传至大肠杆菌MLST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其等位基因编号及基因序列型(ST型),并利用MEGA6.0软件Neighbor-joining法构建遗传进化树,与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艾伯特埃希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参考菌株进行亲缘性分析。结果 30株菌可分为7种新序列型(16株)和4种已知序列型(14株),N-J分析显示与艾伯特埃希菌参考菌株具有高度亲缘性,而与大肠埃希菌、志贺氏菌、弗格森埃希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MLST在管家基因水平上准确地确定艾伯特埃希菌的种属关系,首次在国内发现艾伯特埃希菌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MLST) 艾伯特埃希菌 新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并发症及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0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1 位作者 崔步云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47-454,共8页
布病也称马尔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直接或间接与感染动物及其产品接触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该病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征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诊断仍是极大的挑战,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多汗、全身不适、... 布病也称马尔他热或地中海热,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直接或间接与感染动物及其产品接触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该病临床表现多变且无特征性的症状。因此,临床诊断仍是极大的挑战,其症状主要包括发热、多汗、全身不适、头痛、肌肉关节痛、背痛、厌食等。布病的并发症可能涉及全身任何组织器官,骨关节受侵是最常见的布病并发症,另有生殖泌尿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等并发症。本文就布病常见并发症及治疗进展予以概述,为布病并发症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病 并发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检测患者血液标本猪链球菌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守印 叶长芸 +3 位作者 景怀琦 周永运 宫兆龙 徐建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2,305,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患者血液标本中猪链球菌的方法。方法收集患者血液标本,提取细菌全基因组DNA;根据猪链球菌6个特异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并对PCR扩增阳性的基因产物进行序列分析验证,并分析该方法诊断猪链...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患者血液标本中猪链球菌的方法。方法收集患者血液标本,提取细菌全基因组DNA;根据猪链球菌6个特异基因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对这些基因进行检测,并对PCR扩增阳性的基因产物进行序列分析验证,并分析该方法诊断猪链球菌病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取唾液链球菌等6种链球菌进行验证,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为100%,模拟标本(细菌含量>103个/ml)的敏感性为100%,血培养阳性病人标本的敏感性为100%。通过对90份血培养阴性临床标本的检测,9份PCR结果阳性,序列分析结果证实扩增片段为目的基因。结论该方法灵敏、特异、快速,可直接用于患者血液标本的猪链球菌特异性基因的检测,为猪链球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弓首线虫 猪链球菌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Spoligotyping分型及北京家族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琴 苏云开 +8 位作者 吕冰 马岩 连璐璐 杨晓敏 董海燕 刘耀 赵秀芹 吴移谋 万康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276-281,共6页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及该地区北京家族菌株的分布特征。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集2011年全年临床分离的372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372例来源患者的背景资料,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型构成,及该地区北京家族菌株的分布特征。方法从内蒙古自治区结核病防治研究所收集2011年全年临床分离的372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及其372例来源患者的背景资料,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方法和BioNumerics 5.0软件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将372株临床菌株Spoligotyping分型结果与SpolDB 4.0数据库进行比对。另外,采用NTF及LSP对北京家族菌株进行分析。来源患者中汉族和蒙古族分别为282例及84例,其他为回族4例,维吾尔族和满族各1例,例数过少,因此仅分析主要民族与北京家族的易感性。以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分析不同民族与北京家族易感性。结果372株临床菌株共分为48种基因型,其中24种基因型为新的型别。85.48%(318/372)为北京家族,同时存在T家族(仅次于北京家族的主要流行基因型)占4.84%(18/372)、H家族(Haarlem)0.81%(3/372)、MANU家族(2004年最先于印度Delhi发现)0.27%(1/372)和LAM家族(Latin American and Mediter-ranean,拉丁美洲和地中海家族)0.27%(1/372)。汉族北京家族菌株占87.94%(248/282),非北京家族菌株占12.06%(34/282),蒙古族北京家族菌株79.76%(67/84),非北京家族菌株20.24%(1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12,P=0.057)。结论内蒙古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基因具有多态性,且北京基因型为该地区主要流行株,而北京家族菌株与民族易感性间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基因型 细菌分型技术 分子分型 多态现象 遗传 流行病学 分子 内蒙古[自治区]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菌群的16S rDNA PCR-DGGE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卢珊 孙晖 +2 位作者 熊衍文 周永运 叶长芸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探讨DGGE技术对常见肠道病原菌的区分能力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群组成和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细菌的16S rDNAV3区通用引物,以常见肠道病原菌的染色体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后进行DGGE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 目的探讨DGGE技术对常见肠道病原菌的区分能力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菌群组成和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细菌的16S rDNAV3区通用引物,以常见肠道病原菌的染色体和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的总DNA为模板,PCR扩增后进行DGGE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6份粪便标本的DGGE图谱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不同标本之间优势带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序列分析显示每份粪便标本中的DGGE优势带型由不同的细菌组成,而且其中非可培养细菌占较大比例,恢复期病人的粪便标本中双歧杆菌和/或乳杆菌成为优势菌型。结论PCR-DGGE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种属的常见肠道病原菌,技术可为常规的病原菌分离培养方法提供补充,用于腹泻粪便标本的菌群分析,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DNA DGGE 粪便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燕森 赵延吉 +1 位作者 万康林 管茶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36-1239,共4页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通常其病变范围较广泛,病情较严重,对组织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患者多会出现咯血、肺部空洞、多尿和多饮等临床症状[1].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对糖尿...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通常其病变范围较广泛,病情较严重,对组织具有较大的破坏性,患者多会出现咯血、肺部空洞、多尿和多饮等临床症状[1].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是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治疗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在对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当对患者同步进行抗结核药物治疗和降糖治疗[2].但是,对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多种,如糖尿病病程、肺部空洞及其数量、肺结核病灶累及范围等,这些因素对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造成严重影响[3].本研究重点对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痰菌阴转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 初治涂阳 影响因素 痰菌阴转 独立危险因素 肺部空洞 治疗失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分型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媛媛 徐雅萍 +5 位作者 杜鹏程 强裕俊 张雯 陈晨 于季红 郭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184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对7个位点进行分析,利用Bi... 目的探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株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特点。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南楼临床部老年住院患者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菌株184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多重PCR和毛细管电泳对7个位点进行分析,利用Bio Numerics 5.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84株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共产生139种基因型,呈现明显的基因多态性;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可分为3个基因群,其中Ⅰ群包含93.06%的菌株。结论本医疗中心老年住院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具有明显的优势菌群,其感染来源仍以院内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住院患者 感染 肺炎克雷伯菌 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及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涛 刘凯 +3 位作者 王艳 綦廷娜 叶长芸 熊衍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91-293,315,共4页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联合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特异性基因rfbEO157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real-time... 目的建立免疫磁珠分离法(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IMS)联合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快速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方法。方法根据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抗原特异性基因rfbEO157设计引物和荧光探针,建立real-time PCR检测体系,并检测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用O157免疫磁珠特异性捕获标本菌液中的O157∶H7大肠埃希菌,结合real-time PCR对磁珠捕获菌细胞的DNA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Real-time PCR检测结果显示,O157∶H7大肠埃希菌可产生荧光信号,而其他常见致病菌均未见明显荧光信号;采用IMS-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标本,菌液含菌量为3.3×102CFU/mL时即可被检出,检测全过程需时约4h。结论 IMS-real-time 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快速易操作等特点,该检测方法能提高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和准确性,可用于标本的快速诊断、疾病监测和暴发疫情的病原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磁珠分离法 荧光定量PCR 大肠埃希菌O157∶H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布鲁氏菌体外药物敏感性及耐药机制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5 位作者 李晓燕 塔娜 赵鸿雁 朴东日 赵忠志 李振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93-398,共6页
目的调查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分离布鲁氏菌的抗生素药物敏感(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了85株布鲁氏菌对13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利福平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采用K-B法对来自全国的149株羊种布鲁氏... 目的调查内蒙古乌兰察布地区分离布鲁氏菌的抗生素药物敏感(耐受)性特征。方法采用E-test法测定了85株布鲁氏菌对13种临床常用药物的敏感性;同时,对利福平和阿奇霉素的耐药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采用K-B法对来自全国的149株羊种布鲁氏菌对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的敏感性进行了筛查。结果试验表明布鲁氏菌对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利福平耐药菌株数分别为100%(85/85),7.0%(6/85)和1.0%(1/85)。所有菌株对司帕沙星、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均表现为敏感;司帕沙星、米诺环素的MIC_(90)值(0.032μg/mL)最低。所有阿奇霉素耐药菌株的23S rRNA基因的第2632位碱基表现为T→C单位点突变,布鲁氏菌23S rRNA转肽酶中心的T/C点突变可能是一种羊种布鲁氏菌对阿奇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K-B法筛查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对利福平敏感,25.5%(38/149)的菌株对复方新诺明耐药,耐药菌株分布于18个省市区。结论乌兰察布地区羊种布鲁氏菌耐药较为严重,应定期进行药物敏感性监测。推荐司帕沙星和米诺环素作为一线布病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药物敏感性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宇岩 万康林 唐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86-288,292,共4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结核病疫情 多耐药结核病 慢性传染病 初始耐药率 耐多药率 呼吸道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2010年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晨 张雪峰 +6 位作者 谈忠鸣 钱慧敏 顾玲 刘文东 崔志刚 汤奋扬 朱叶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17-1323,共7页
目的 :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 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目的 :分析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病原学特征,为霍乱疫情分析及临床治疗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对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进行毒力基因检测、ctx B基因序列分析、抗生素敏感性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结果:2010年江苏省O1群霍乱疫情分离株均携带毒力基因ctx A、ace、zot、tox R、tcp I、omp U、rtx C、tcp AEL、hly AEL,且CTXB氨基酸序列为古典型;对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1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链霉素100%耐药,且均为多重耐药株;除VC201014外,其余14株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度达100%。结论:2010年9月初至10月初,发生在江苏省徐州、淮安、宿迁、南京4个地市的O1群霍乱疫情可能是有关联的暴发流行,2010年8月底发生在连云港的O1群霍乱疫情是一起散发疫情,与上述四地的霍乱疫情可能没有流行病学关联,所有疫情的病原均为非典型埃尔托型霍乱弧菌,庆大霉素、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可作为临床治疗的首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埃尔托霍乱弧菌 毒力基因 耐药性 CTX B 脉冲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自贡地区健康人群中艾伯特埃希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玲 刘祥 +3 位作者 许彦梅 李新琼 王红 熊衍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9-573,共5页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鸡鸭等家禽养殖及屠宰人员等健康人群艾伯特埃希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家禽养殖、屠宰人群及其他健康人粪便,经EC肉汤增菌后PCR检测eae基因,阳性样品接种麦康凯琼脂,挑选不发酵乳糖菌落,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和多位点... 目的了解长期从事鸡鸭等家禽养殖及屠宰人员等健康人群艾伯特埃希菌的携带情况。方法收集家禽养殖、屠宰人群及其他健康人粪便,经EC肉汤增菌后PCR检测eae基因,阳性样品接种麦康凯琼脂,挑选不发酵乳糖菌落,通过16SrDNA序列分析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对菌株进行鉴定。分离株进行紧密粘附素亚型和cdtB亚型分析,并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与动物来源艾伯特埃希菌菌株间的相关性。结果从189份从事鸡鸭宰杀人员的粪便中,分离到2株艾伯特埃希菌,从58份其他健康人群粪便中分离到1株菌,而138份家禽养殖场人员粪便中未分离到菌株。3株菌株的紧密粘附素亚型分别为sigma,iota 2,nu,cdtB亚型均为Ⅱ/Ⅲ/Ⅴ亚型。PFGE显示三株菌之间的带型相似性小于80%,并且与鸡鸭等来源的艾伯特埃希菌带型不同。结论从事鸡鸭屠宰等健康人员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艾伯特埃希菌携带率,但其与家禽携带艾伯特埃希菌的关系,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伯特埃希菌 健康人群 EAE MLST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