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6~22岁学生群体甲乙丙类传染病流行趋势 被引量:22
1
作者 董彦会 陈曼曼 +6 位作者 王丽萍 星一 宋逸 邹志勇 董彬 李中杰 马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98-505,共8页
目的:分析2008—2017年中国6~22岁学生群体甲乙丙类传染病的长期趋势、顺位变化以及主要传染病在不同年龄组和地区间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08—2017年全国传染病监测数据中诊断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学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涉及到甲乙... 目的:分析2008—2017年中国6~22岁学生群体甲乙丙类传染病的长期趋势、顺位变化以及主要传染病在不同年龄组和地区间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2008—2017年全国传染病监测数据中诊断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学生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涉及到甲乙丙类传染病40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基于教育部公布年度学生人口数作为分母进行计算,选取各年龄组、各省份在每年度中的发病率最高的传染病作为主要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5年中国6~22岁学生群体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男生发病率、发病数以及死亡数均高于女生,其中,2008—2015年男女生发病率下降幅度分别为43.4%和40.1%,但在2015—2017年出现反弹,增长幅度分别为47.1%和53.8%,反弹主要由丙类传染病增长导致。10年间,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前3位疾病分别由2008年的病毒性肝炎、结核病和痢疾,转变为2017年的结核病、猩红热和病毒性肝炎。甲乙类传染病死亡率的前3位疾病分别由2008年的狂犬病、结核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转变为2017年的HIV/AIDS、狂犬病和结核病。丙类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顺位变化并不明显。在年龄组和地区分析中,甲乙类传染病主要以病毒性肝炎、猩红热和结核病为主,丙类传染病则以流行性腮腺炎和感染性腹泻病为主,但近年来,流感和手足口病在东部地区增长明显。结论:2008—2017年间,我国在学生群体传染病防控方面成就显著,但传染病变化模式和特征显示出我国未来在防控呼吸道传染病、HIV/AIDS等性传播疾病以及新型突发传染病方面的迫切需求,本研究为全国学校卫生传染病防控机制的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学生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2个省241家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情况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炜敏 耿梦杰 +6 位作者 宋渝丹 王晓宁 赵飞 洪峰 成君 夏耘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14-419,共6页
目的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措施落实情况,了解我国结核感染控制状况,为制定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4省,共12个省,并在其中选择241家医疗卫... 目的评价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措施落实情况,了解我国结核感染控制状况,为制定结核感染控制相关政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在我国东中西部各选4省,共12个省,并在其中选择241家医疗卫生机构作为研究现场;依据《中国结核病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和《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设计了《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调查表》,对各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41家医疗卫生机构中,制定结核感染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建立结核病转诊机制的机构数分别占80.1%(193/241)和89.6%(216/241)。仅有24.5%(59/241)的机构落实了感染控制工作经费,仅33.2%(80/241)的机构对其工作场所布局设计进行过感染控制评价。安排有咳嗽症状的排队候诊者到单独的候诊区候诊的机构仅占48.1%(116/241),仅29.9%(72/241)的机构采取相关措施缩短肺结核患者在机构内的停留时间。在212家设有结核门诊和99家设有结核病房的机构中,结核门诊和病房设有机械通风装置的机构数分别占43.9%(93/212)和40.4%(40/99)。收集痰标本和结核门诊的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的比率分别为66.4%(160/241)和66.5%(141/212),能够对佩戴医用防护口罩(N95)定期进行适合性试验的机构数仅占13.7%(33/241)。结论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结核感染控制工作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控制措施落实力度不够,需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监控与评价、分区候诊就诊、通风消毒、医务人员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系统机构 门诊医疗设施 结核 感染控制 抽样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参数的空间扫描统计量方法在传染病暴发探测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小洲 王劲峰 +3 位作者 杨维中 李中杰 赖圣杰 廖一兰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6-239,共4页
目的根据不同传染病,比较和筛选空间扫描统计量方法适宜的预警参数,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预警。方法以2009年湖南省报告的痢疾和山东省报告的手足口病的病例与暴发事件为数据来源,以灵敏度和阳性预测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空... 目的根据不同传染病,比较和筛选空间扫描统计量方法适宜的预警参数,从而更好地应用于传染病暴发早期探测预警。方法以2009年湖南省报告的痢疾和山东省报告的手足口病的病例与暴发事件为数据来源,以灵敏度和阳性预测率为评价指标,比较空间扫描统计量30种参数设置方案对不同传染病的预警效果。结果对于痢疾,将4天的病例数按1阶权重取和后再进行空间扫描统计量预警运算,具有最优的预警效果;对于手足口病,将当前病例数采用3天的病例数之和再进行预警运算,具有最佳的预警效果。结论采用空间扫描统计量进行传染病暴发预警时,不同传染病具有不同的最优参数,但下一步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发病水平,进一步筛选最优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扫描统计量 传染病 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2省结核病门诊和实验室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实施现状的抽样调查及其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晓宁 何天伦 +3 位作者 耿梦杰 宋渝丹 赵飞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519-524,共6页
目的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门诊和实验室结核感染控制中管理措施的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主成分分析,为进一步规范结防机构结核病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和现场询问的方式调查我国12... 目的对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结防机构”)门诊和实验室结核感染控制中管理措施的实施现状进行统计分析及其主成分分析,为进一步规范结防机构结核病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观察和现场询问的方式调查我国12省212家结防机构(采用目的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的门诊和实验室结核感染控制中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机构的优先就诊措施、患者隔离措施、健康教育和痰盂放置等14个指标,收集各项指标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结防机构在结核病门诊提供结核感染控制宣传资料、为就诊者在就诊前进行常规咳嗽筛查和实验室优先收治疑似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标本这三个方面的实施率较高,分别为88.2%(187/212)、85.4%(181/212)和84.9%(180/212)。在咳嗽患者排队就诊时门诊有单独的候诊区和门诊放置带盖痰盂方面,被调查机构的实施率仅为54.2%(115/212)和47.6%(101/212)。管理措施主成分分析将指标由14个指标概括为7个主成分因子,分别为门诊对就诊者的隔离和优先就诊综合因子、门诊对患者早隔离措施因子、就诊者自我隔离措施因子、门诊健康宣传教育措施因子、实验室对传染性患者优先收取标本因子、门诊放置带盖痰盂因子和门诊指定留痰区域因子。结论各级结防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的管理措施实施还不到位;主成分分析方法能够将14个指标综合为7个主成分,综合反映结防机构结核病门诊和实验室结核感染控制中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并根据主成分因子及其贡献率形成综合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卫生系统机构 门诊医疗 实验室 感染控制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家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场调查 被引量:3
5
作者 宋渝丹 耿梦杰 +3 位作者 熊勇超 王吉春 杨曦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202-1206,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状,为我国开展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采用目的抽样,对东部A省、中部B省和西部C省22家结防机构的门诊、病房、实验室的结核感染控制措施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东... 目的 了解我国结核病防治机构结核感染控制现状,为我国开展结核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采用目的抽样,对东部A省、中部B省和西部C省22家结防机构的门诊、病房、实验室的结核感染控制措施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东部A省有7家,中部B省有7家,西部C省有8家,实地调查结防机构的结核感染控制规章制度、分诊、宣传教育、通风、紫外线灯使用等情况,并填写《结核感染控制现场调查表》.调查表由一名课题组成员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填写并由另一名调查员复核,收回的调查表的合格率达到100%.结果 22家结核病防治机构中,10家机构建立了结核感染控制的规章制度,设立独立挂号窗口的有6家,有独立候诊区的有5家,门诊通风量≥12ACH的机构有17家,实验室通风量≥12ACH的机构有16家,病房通风量≥12ACH的机构有5家.门诊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μW/cm2的机构有13家,实验室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 μW/cm2的机构有16家,病房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 μW/cm2的机构有5家.有8家机构的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结论 22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在结核感染控制方面整体较薄弱,需要加强结核感染控制的监控与评价,增加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建立和完善感染控制的各项规章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预防和控制 医院 专科 交叉感染 感染控制 抽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冬梅 孟庆琳 +3 位作者 宋渝丹 耿梦杰 樊海英 何广学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187-1191,共5页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医生对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的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使用中美新发与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中国乡村医生结核感染及结核病发病率调查"中的结核感染控制知识问题...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医生对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的知晓情况,分析影响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的因素.方法 采用普查方法,使用中美新发与再发传染病合作项目"中国乡村医生结核感染及结核病发病率调查"中的结核感染控制知识问题,调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和杭锦后旗所有乡村医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社会和医疗史、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等信息,发放880份问卷,实际收集有效问卷880份,回收率100%.根据乡村医生的基本信息、社会和医疗史信息分析其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的影响因素.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接受调查的乡村医生对结核感染控制相关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的仅为4.4% (39/880).关于隔离、通风和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同处一室时应佩戴口罩方面,正确认知的乡村医生比例达99.2% (873/880)、99.3% (874/880)和99.5%(876/880);而对于消毒和分诊方面的正确率只有29.8% (262/880)和63.4% (558/880).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多因素分析表明,接受过感染控制培训的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得高分的概率高于未接受过感染控制培训乡村医生(调整OR=1.39,95%CI=1.05~1.84).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乡村医生对结核感染控制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结核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是影响乡村医生结核感染控制知识知晓的主要因素,应加强对乡村医生的结核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其重点内容为消毒和分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预防和控制 感染控制 觉知 乡村医生 内蒙古[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某市不同档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5
7
作者 罗莉 郑文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11-1114,共4页
目的了解福建省某市不同档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人类免疫病毒(HIV)、梅毒、淋病、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情况并比较其行为学特征差异。方法招募FSWs调查其人口学、行为学以及生殖健康状况,采集静脉... 目的了解福建省某市不同档次场所女性性工作者(FSWs)人类免疫病毒(HIV)、梅毒、淋病、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和单纯疱疹病毒2型(HSV-2)的感染情况并比较其行为学特征差异。方法招募FSWs调查其人口学、行为学以及生殖健康状况,采集静脉血进行HIV、HSV-2和梅毒血清学检测,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淋球菌和沙眼衣原体检测,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阴道毛滴虫检测。结果 837例研究对象经知情同意参加调查。HIV、梅毒、淋球菌、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HSV-2感染率分别为2.9%、8.1%、11.5%、28.1%、11.8%和68.1%。低档场所FSWs的HIV、HSV-2感染率(5.5%、74.0%)高于中高档场所FSWs(1.5%、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档场所FSWs年龄较高,静脉注射和经口吸毒的比例明显高于中高档场所,最近1周嫖客数多。结论不同档次场所的FSWs有着不同的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以及不同的HIV感染相关因素,需针对不同档次场所FSWs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控制HIV/性传播疾病(STIs)的传播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工作者 HIV 性传播疾病 静脉注射 安全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龙政 付鸿臣 +7 位作者 汤巧雨 高玺玉 母群征 贾凤环 余佳琪 殷鹏 胡池 杨佳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04-608,共5页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 目的 了解2021年宜昌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今后癌症防治和健康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并用Kish表法入户调查,抽取宜昌市13个区县15~69岁常住人口4084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等分析各个因素与知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4084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576份,有效回收率87.56%。宜昌市居民总体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60.96%,其中癌症管理核心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9.55%,癌症康复最低,为48.39%。伍家岗区、西陵区和当阳市知晓率最高,为74.55%、72.44%和71.52%,远安县知晓率最低,为46.31%。女性知晓率为64.16%,高于男性(61.31%)(P<0.05)。15~44岁居民知晓率最高(71.39%),其次为45~59岁组和60~69岁组,分别为61.93%和56.59%(P<0.05)。不同文化程度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及以上人群知晓率(71.80%)高于初中及以下人群(58.75%)。农业劳动人员知晓率(58.72%)明显低于非农业劳动人员(70.33%)(P<0.05)。不同吸烟状况人群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人群知晓率(60.90%)低于从不吸烟人群(63.73%)(P<0.05)。30个问题中,正确率在60%及以上22道,占73.33%。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女性:OR=1.30;95%CI:1.09~1.55)、年龄(45~59岁:OR=0.63;95%CI:0.51~0.76;60~69岁:OR=0.42;95%CI:0.34~0.52)、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OR=2.11;95%CI:1.77~2.53)和职业类型(非农业劳动人员:OR=1.73;95%CI:1.45~2.07)均是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宜昌市居民对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的总体知晓情况较差,应进一步加强癌症预防与控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研究 癌症防治 核心知识 知晓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