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一项基于多中心队列研究的策略与效果分析
1
作者 张灿有 夏愔愔 +4 位作者 陈卉 赵飞 王黎霞 张慧 成君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6-854,共9页
目的:评价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不同策略的筛查工作量和产出。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份的10个县、区中27个乡镇/社区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连续3年开展的肺... 目的:评价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不同策略的筛查工作量和产出。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201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我国东、中、西部10个省份的10个县、区中27个乡镇/社区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连续3年开展的肺结核主动筛查数据(包括发病因素、可疑症状和胸部影像学检查)进行再分析,模拟形成8种老年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策略,包括症状筛查策略(策略1~3)、高危人群筛查策略(策略4~7)和普查策略(策略8),分析老年人群的受检情况、肺结核筛查情况、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发现情况、不同主动筛查策略的筛查工作量和患者发现产出。结果:2013—2015年,符合筛查条件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有38888、40909和43006名,接受症状筛查的老年人分别有37989名(97.69%)、37219名(90.98%)和37771名(87.83%),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的老年人分别有33717名(86.70%)、33686名(82.34%)和33268名(77.36%),均呈逐年下降趋势(Z值分别为-51.651、-34.802,P值均<0.001)。2013年首次症状筛查中,采用策略3中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4种可疑症状可检出3.75%(1424/37989)的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明显多于采用策略1中国家指南症状和策略2中本研究定义症状检出的可疑症状者[分别为1.92%(731/37989)和2.10%(798/37989)],并较策略1多发现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策略1、2、3需分别对1.79%(696/38888)、1.96%(762/38888)、3.39%(1317/38888)的老年人开展胸部影像学筛查,能够分别发现25.00%(14/56)、26.79%(15/56)、28.57%(16/56)的菌阳肺结核患者和18.39%(32/174)、18.97%(33/174)、21.26%(37/174)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发现1例菌阳肺结核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需分别筛查50、51、83名和22、24、36名;与症状筛查策略相比,高危人群筛查策略则需对更多的研究对象开展胸部影像学检查,应筛查比例从策略4的9.07%(3527/38888)提高至策略7的36.81%(14314/38888),菌阳肺结核患者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检出比例及每发现1例肺结核患者需筛查的人数(NNS)也分别从策略4的37.50%(21/56)、30.46%(53/174)、168名、67名提高到策略7的64.29%(36/56)、66.09%(115/174)、398名、125名;而普查策略能够检测出最多的菌阳和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均为100.00%(56/56,174/174)]。另外,第2年的高危人群筛查策略发现的患者比例和NNS均与第1年的筛查结果基本一致,但第3年的筛查效率显著下降。结论:基于社区的老年人肺结核主动筛查建议采取更为敏感的可疑症状定义以提高患者发现率,且结合高危因素以提高筛查效率,而连续的主动筛查实施周期不应超过2次,应及时评估并调整筛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社区卫生服务 人群监测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利福平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李玉红 梅金周 +4 位作者 苏伟 阮云洲 刘玉舒 赵雁林 刘小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8-415,共8页
目的:分析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RR-PTB)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的“耐药病案管理”中收集2015年1... 目的:分析2015—2021年全国65岁及以上利福平耐药肺结核(rifampicin-resistant pulmonary tuberculosis,RR-PTB)患者的治疗转归及影响因素。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监测报告管理”的“耐药病案管理”中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登记治疗的全国年龄≥65岁的RR-PTB患者病案资料。描述性分析患者人口学特征、诊疗信息及治疗结局,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治疗转归的因素。结果:2015—2021年,全国共登记≥65岁RR-PTB患者13806例,登记率为1.16/10万(13806/119133万),从2015年的0.50/10万(726/14524万)上升至2021年的1.37/10万(2743/20056万);老年RR-PTB患者占全部RR-PTB患者的比例为16.15%(13806/85494),从2015年的13.24%(726/5484)上升至2021年的19.12%(2743/14348);登记患者治疗率为80.18%(11070/13806),从2015年的58.13%(422/726)上升至2021年的90.01%(2469/2743);成功治疗率为46.37%(5133/11070),从2015年的37.20%(157/422)上升至2021年的48.85%(1206/2469),均呈明显上升趋势(χ_(趋势)^(2)值分别为96.329、272.135、919.021、30.029,P值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65~69岁年龄组、女性、家务及待业、居住在东部地区、初治和利福平单耐药患者相比,70~74岁年龄组、75~79岁年龄组、≥80岁年龄组、男性、从事农/林/牧/渔、居住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复治、耐多药和准广泛/广泛耐药患者未成功治疗的风险均更高(OR=1.156,95%CI:1.055~1.268;OR=1.415,95%CI:1.269~1.578;OR=1.887,95%CI:1.655~2.154;OR=1.202,95%CI:1.101~1.312;OR=1.152,95%CI:1.037~1.279;OR=1.655,95%CI:1.503~1.823;OR=1.657,95%CI:1.494~1.837;OR=1.109,95%CI:1.028~1.197;OR=1.243,95%CI:1.147~1.346;OR=1.331,95%CI:1.015~1.752)。结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RR-PTB患者登记率、在人群中的占比均呈上升趋势,登记患者治疗率较高,但成功治疗率较低。需要重点关注男性、年龄≥70岁、职业为农/林/牧/渔、居住在中西部地区、复治,以及分类为耐多药、准广泛/广泛耐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利福平 药物耐受性 治疗结果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全国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 流行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玉红 梅金周 +3 位作者 李雪 张慧 刘小秋 赵雁林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60-768,共9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 目的:分析2018—2022年我国(暂未包含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的特征,以完善跨区域管理患者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监测报告管理”模块获得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肺结核患者转出(入)记录及病案信息,描述性分析人口学特征、转出患者流向和治疗管理等特征。结果:2018—2022年全国共登记7547例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占登记肺结核患者的0.23%(7547/3261391),男女性别比为2.12∶1(5130∶2417)。25~59岁年龄组(63.91%,4823/7547)、职业为农牧渔民(36.28%,2738/7547)、东部地区(49.83%,3761/7547)患者占比较高。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四川和湖南6个省(自治区)跨省转出的患者占61.47%(4639/7547)。东部省份中,广东(1844例)和浙江(930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湖南(20.66%,381/1844)和贵州(36.34%,338/930);中部省份中,湖南(377例)转出的患者主要流入广东(54.91%,207/377),西部省(自治区)中,广西(501例)、四川(418例)和贵州(569例)转出的患者分别主要流入广东(49.50%,248/501)、广东(35.17%,147/418)和浙江(43.41%,247/569)。跨省流动肺结核患者到位率为84.17%(6352/7547)。复治患者的未到位率(22.02%,72/327)高于初治患者(15.55%,1123/7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09,P=0.002);转出前接受治疗时间<30 d的患者未到位率(17.23%,454/2635)高于≥30 d的患者(15.09%,741/4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6,P=0.015)。26.78%(1701/6352)的患者转出至到位的时长超过14 d。结论:我国肺结核患者跨省流动主要发生在广东、浙江、贵州、广西和四川等省(自治区),应加强对结核病高流行地区外出务工人员的主动筛查工作,并建立高流动省份患者管理协同机制,为跨省流动患者提供持续不间断的管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流动人口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主题) 公共卫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及接种进展
4
作者 唐林 许侠 +4 位作者 周泽玫 王晓琪 李继贞 尹遵栋 王富珍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0-215,共6页
乙型肝炎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通过实施以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防控策略,在乙型肝炎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回顾了我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目标与进展,以... 乙型肝炎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通过实施以乙型肝炎疫苗为核心的综合防控策略,在乙型肝炎防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本文回顾了我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人群的疫苗接种目标与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及挑战,为进一步优化免疫策略和提升防控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 接种 疫苗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工作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李锦浩 胡冬梅 徐彩红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8-407,共10页
目的:调查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tuberculosis health-care workers,TB-HCWs)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tuberculosis preventive treatment,TPT)工作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进一步推广TP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方便抽样调... 目的:调查结核病防治医务工作者(tuberculosis health-care workers,TB-HCWs)开展预防性抗结核治疗(tuberculosis preventive treatment,TPT)工作的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进一步推广TPT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横断面方便抽样调查方法,选取我国11个省(自治区)的综合医院、慢性病防治院、结核病专科医院、结核病防治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简称“疾控中心”)和基层医疗机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机构中自愿参与的TB-HCWs进行开展TPT工作意愿、筛查方法、治疗方法的问卷调查,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对开展TPT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4291名被调查者中,13176名(92.20%)TB-HCWs有意愿开展TPT工作。多因素分析显示,高中及以下、大专、大学学历者开展TPT工作的意愿均高于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分别为OR=1.782,95%CI:1.196~2.626,P=0.004;OR=1.866,95%CI:1.291~2.657,P=0.001;OR=1.841,95%CI:1.295~2.577,P<0.001);基层医疗机构和其他工作单位人员的意愿均高于疾控中心人员(分别为OR=1.542,95%CI:1.140~2.077,P=0.005;OR=2.745,95%CI:1.699~4.589,P<0.001);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TB-HCWs的意愿高于非定点医疗机构(OR=1.217,95%CI:1.043~1.423,P=0.013)。愿意开展TPT工作的前三位原因包括能够降低结核病发病率[97.24%(12813/13176)]、可以保护高危人群[81.32%(10715/13176)]和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提供指导[71.33%(9398/13176)],不愿意开展的前三位原因包括担心TPT会造成获得性耐药[75.41%(138/183)]、会造成不良反应[72.68%(133/183)]和无法完全保证疗效[65.03%(119/183)]。52.25%(6885/13176)愿意开展TPT的TB-HCWs曾参与过TPT,其中,使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抗原皮肤试验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作为筛查方法的TB-HCWs分别占94.89%(6533/6885)、62.02%(4270/6885)和57.60%(3966/6885),采用3HR、6~9H、免疫预防、3HP和4R作为治疗方案的TB-HCWs占比分别为74.09%(5101/6885)、64.71%(4455/6885)、59.23%(4078/6885)、57.47%(3957/6885)和49.75%(3425/6885)。结论:我国现阶段TB-HCWs开展TPT工作的意愿较高,但不同学历、不同医疗机构等级和性质人员的开展意愿仍存在差距,且参与过TPT工作的人员比例也有待提高。未来应针对性地对TB-HCWs开展培训,加快推动我国TPT工作的进程,助力结核病疫情快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预防和防护用药 干预性研究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32
6
作者 宋媛媛 李涛 +4 位作者 夏辉 张丽杰 张慧 赵雁林 王黎霞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8-1208,共11页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 目的:系统性描述和分析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和完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1997—2023年《全国疫情资料汇编》和《疾病监测统计报告》及“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肺结核发病数据,分析全国及各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时空变化趋势,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的人群分布特征,以及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结果:1997—2023年,全国共报告肺结核患者2190.66万例,由1997年的41.82万例逐年上升至2005年最高的125.93万例,随后下降至2023年的61.31万例。2005—2023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AAPC=-4.78%,95%CI:-5.44%~-4.13%,P<0.001),西部地区下降较慢(AAPC=-4.42%,95%CI:-5.77%~-2.89%,P<0.001);1997—2023年,全国肺结核报告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2.22∶1,<15岁儿童组构成比呈下降趋势(AAPC=-5.74%,95%CI:-6.01%~-5.50%,P<0.001),≥65岁老年组构成比呈上升趋势(AAPC=3.80%,95%CI:3.61%~3.99%,P<0.001);报告发病数排在前5位的职业依次是农牧渔民(61.50%,13421197/21822416)、家务及待业(9.32%,2033078/21822416)、工人(5.89%,1285335/21822416)、学生(5.44%,1186104/21822416)、离退休人员(4.69%,1022406/21822416);2023年报告肺结核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为67.08%(392569/585187)。结论:1997年以来,中国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反映了各个时期卓有成效的结核病防治策略实施的成果。今后需要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特点分类施策,推动新技术新措施的应用实施,加速终结结核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发病率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基线调查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云霞 孟庆琳 +1 位作者 刘二勇 周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分析“我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实施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基本情况,为后续实施效果的评估及相关措施的推广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23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 目的:分析“我国结核病关爱行动试点项目”首批40个试点县(区)实施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基本情况,为后续实施效果的评估及相关措施的推广提供基线数据。方法:2023年4—6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控制中心向首批实施试点项目的15个省的40个试点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发放统一的半结构化电子版调查问卷,了解并分析项目开始前一年(即2022年)试点县(区)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结核病患者人文关怀和重点人群筛查等措施的开展情况。结果:40个试点县(区)定点医疗机构以综合医院为主[23家(57.50%)],其次是专科医院[8家(20.00%]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家(15.00%)]。共有结核病防治人员1017名,每家配备专业人员范围[中位数(四分位数)]为3~64名[19.5(12.5,34.0)名],以门诊和住院医生、护理人员为主[分别为326名(32.05%)和225名(22.12%)],其次为影像科医生和实验室人员[分别为187名(18.39%)和134名(13.18%)]。共报告结核病患者10123例,包括9980例(98.59%)肺结核[包括病原学阳性患者6326例(63.39%)]和143例(1.41%)肺外结核,病原学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总符合率为85.69%(629/734),但对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诊断符合率仅有17.86%(5/28)。40个试点县(区)均开展了抗酸杆菌涂片显微镜检查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试验),开展分枝杆菌分离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和抗结核药物耐药筛查的县(区)分别有39个(97.50%)、37个(92.50%)和32个(80.00%),但开展重组结核分枝杆菌融合蛋白和γ-干扰素释放试验的仅分别有16个(40.00%)和19个(47.50%);开展X线摄影检查、CT检查、人工智能诊断阅片和远程会诊等技术的分别有39个(97.50%)、31个(77.50%)、14个(35.00%)和23个(57.50%)。17个(42.50%)县(区)应用了信息化手段管理患者,15个(37.50%)县(区)提供了交通或营养补助,但开展营养评估和支持治疗、心理支持的均不足30%;36个(90.00%)县(区)将结核病纳入门诊特殊病种,分别有26个(65.00%)县(区)将耐药结核病纳入大病保障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纳入报销范围。HIV感染者/AIDS患者和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的胸部影像学总体筛查率均较高[分别为96.06%(17105/17807)和92.81%(46884/50515)],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总体筛查率均较低[分别为13.48%(377436/2800877)和12.27%(93808/764416)]。新生入学结核病筛查开展率不高[60.00%(24/40)~80.00%(32/40)],托养机构和福利机构开展率偏低[分别为20.69%(6/29)和25.00%(8/32)]。结论:各试点县(区)试点前均已具备结核病诊断所需的基本硬件条件,但尚需在病原学阴性肺结核规范诊断、信息化管理手段的应用、患者人文关怀措施和医疗保障政策的落实,以及重点人群的筛查方面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试点项目 问卷调查 基线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0年结核病定点医院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燕飞 李涛 +3 位作者 夏愔愔 祝贺 赵雁林 陈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9-518,共10页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全国东、中、西部各选取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0年所有入选医院出院时第... 目的:分析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次均住院费用、费用构成及其影响因素,为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从全国东、中、西部各选取3家结核病定点医院。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8—2020年所有入选医院出院时第一诊断为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年龄≥15岁的2940例患者(共计入院3211例次)相关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地域、参保情况等)、临床特征(就诊医院性质及级别、入院时间和途径、转科情况、手术情况、结核病类型、出院时间、住院天数等)和住院费用(包括总费用和各单项费用等),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对患者次均住院费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2018—2020年,3211例次的次均住院费用中位数(四分位数)为9408.16(5768.50,15540.58)元,以神经系统结核费用(12865.89元)和药品费占比[27.96%(4317.48/15438.94)]为最高,化验费占比次之[18.40%(2841.42/15438.94)]。在药品费用构成中,其他药物的费用占比最高[49.33%(2129.80/4317.48)],其次是二线抗结核药物和一线抗结核药物次均费用[分别为22.80%(984.75/4317.48)和18.52%(799.41/4317.48)]。住院时间为17(9,28)d。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次均住院费用与住院天数(β′=0.644,P<0.001)、年龄(β′=0.076,P<0.001)、男性(β′=0.033,P=0.008)、居住在西部地区(β′=0.172,P<0.001)、参保(β′=0.045,P=0.002)、综合医院诊治(β′=0.170,P<0.001)、转科治疗(β′=0.103,P<0.001)、手术治疗(β′=0.208,P<0.001)、结核性胸膜炎(β′=0.047,P<0.001)和骨关节结核(β′=0.067,P<0.001)均呈正相关,与2018年出院(β′=-0.039,P=0.004)、已婚(β′=-0.045,P=0.005)、三级医院诊治(β′=-0.047,P=0.015)、新入院(β′=-0.044,P=0.004)和淋巴结结核(β′=-0.068,P<0.001)均呈负相关。结论:相对于地方居民收入,肺外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住院次均费用仍较高,加剧了患病个体和家庭的经济压力,可在合理控制住院天数、优化费用内部结构、加大医疗保障范围、专科治疗、规范医院诊疗行为等方面制定降低肺外结核患者住院费用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外 住院病人 医院 专科 费用 医疗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肺结核患者随访检查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康娇洁 李玉红 +2 位作者 刘小秋 李涛 张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的 分析我国2019年年龄≥65岁肺结核患者随访检查依从性,为进一步规范患者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全国登记治疗的年龄≥65岁且利福平敏感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 目的 分析我国2019年年龄≥65岁肺结核患者随访检查依从性,为进一步规范患者治疗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2019年全国登记治疗的年龄≥65岁且利福平敏感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的病案信息,对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第2、5、6个月末随访检查完成率以及随访检查依从率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我国老年利福平敏感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第2、5、6个月随访检查的完成率分别为95.5%、89.9%、86.0%,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2.287,P=0.022)。患者随访检查的依从率为87.4%(48 834/55 88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80岁、家务工作者、离退人员、其他职业、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流动人口、有合并症、诊疗单位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风险较高,诊疗单位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患者随访检查不依从的风险较低。结论 2019年我国老年利福平敏感初治肺结核患者的随访检查工作成效显著,但仍需加强东、西部地区以及流动人口、专科医院诊疗患者管理和关怀工作,进一步规范治疗随访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老年人 患者依从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第2版)》解读 被引量:4
10
作者 裴少君 欧喜超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6,共7页
耐药结核病是2035年实现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的巨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倡导采用快速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进行耐药结核病早期诊断,而覆盖全面可靠的耐药检测靶标是提高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可靠... 耐药结核病是2035年实现全球终结结核病流行目标的巨大障碍。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倡导采用快速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进行耐药结核病早期诊断,而覆盖全面可靠的耐药检测靶标是提高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可靠性的关键。WHO于2023年11月发布《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第2版)》,目的是基于更广泛的全球数据汇总形成更为全面准确的耐药相关基因突变目录,为开发与完善基于测序或其他方法的新型分子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提供支持。本文对第2版目录相较于第1版目录在分析流程与耐药突变等内容的更新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并对未来目录完善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抗药性 细菌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基因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肺结核漏诊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阿依奴尔·买买提依不拉音 李玉红 +2 位作者 李涛 刘小秋 张慧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目的 了解2022年全国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肺结核漏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2年全国肺结核诊断和报告质量专项调查”的横断面调查数据,以全国84家非定点医疗机构诊断且经专家... 目的 了解2022年全国结核病非定点医疗机构肺结核漏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22年全国肺结核诊断和报告质量专项调查”的横断面调查数据,以全国84家非定点医疗机构诊断且经专家组复核的2 179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肺结核漏诊情况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漏诊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 179例肺结核患者中,漏诊332例,肺结核漏诊率为1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非三级医疗机构(OR=1.513,95%CI=1.156~1.980)、年龄0~<15岁(OR=4.987,95%CI=1.790~13.888)、仅咳嗽(OR=1.818,95%CI=1.296~2.550)、单一症状(OR=1.984,95%CI=1.278~3.081)、病原学结果为阴性(OR=7.560,95%CI=3.931~14.540)、无病原学结果(OR=7.834,95%CI=4.151~14.785)、住院患者(OR=1.846,95%CI=1.403~2.429)是肺结核漏诊的危险因素。结论 我国非定点医疗机构的肺结核漏诊率较高,漏诊的发生与医疗机构、年龄、症状、病原学结果、就诊方式有关,应根据上述可能的影响因素制定预防措施来提高诊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定点医疗机构 肺结核 漏诊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