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莱洲湾湿地长角血蜱无形体16SrRNA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于强 刘庆辉 +6 位作者 鞠中斌 胡永平 刘光辉 臧建辉 王誓闻 陈创夫 张丽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3-326,共4页
目的调查山东莱洲湾湿地优势硬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原携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5月至10月,对莱洲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及感染科收治的26名无形体确诊病例及6名可疑病例家居环境采集游离... 目的调查山东莱洲湾湿地优势硬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gicornis)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原携带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0年5月至10月,对莱洲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及感染科收治的26名无形体确诊病例及6名可疑病例家居环境采集游离蜱114只,家畜山羊、牛及狗体表寄生硬蜱456只,分类鉴定后分组研磨提取DNA,巢氏PCR扩增无形体16SrRNA基因并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 69组样本PCR扩增阳性率为43.5%。序列进化分析显示无形体病原主要分3个基因群,T1优势群占检出序列的60%,该群与我国安徽无形体院内感染患者及山东沂源地区发热患者检出序列归为一类。这一群在我国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及德国野生动物及媒介蜱中均有检出。结论东北亚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徒的重要"中转站"及越冬、栖息和繁殖地—莱洲湾湿地长角血蜱存在较高无形体病原体携带率,加强当地临床发热病人无形体鉴别诊断并采取必要防控措施具有重要临床及公共卫生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形体 长角血蜱 16SrRNA 遗传变异 山东莱洲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株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kA蛋白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姚娜 陈创夫 +1 位作者 于强 张丽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6,共6页
目的研究分析3株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kA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原核表达PCR扩增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Webster株,斯洛文尼亚1 567株,美国96HE58株ankA基因部分序列,构建pET-30a-AnkA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诱导高效表达融... 目的研究分析3株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kA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原核表达PCR扩增了嗜吞噬细胞无形体Webster株,斯洛文尼亚1 567株,美国96HE58株ankA基因部分序列,构建pET-30a-AnkA表达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以IPTG诱导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经飞行质谱鉴定氨基酸序列,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3株菌AnkA重组蛋白与免疫小鼠血清抗体相互间的免疫反应以及交叉反应性。同时检测3株菌AnkA重组蛋白与我国无形体病人血清抗体反应性。结果表达的重组蛋白主要以可溶性形式存在,小鼠免疫获得高效价抗AnkA IgG抗体,3株菌重组蛋白免疫抗体间存在免疫交叉。3株菌重组蛋白与我国无形体病人血清抗体存在免疫反应。结论成功原核表达并纯化了3株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kA蛋白,重组蛋白与我国无形体病人阳性血清存在免疫反应。3株嗜吞噬细胞无形体AnkA重组蛋白与免疫小鼠多克隆抗体间存在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kA蛋白 原核表达 免疫原性 交叉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