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防控制非传染性疾病全球行动计划(2013~2020)》解读 被引量:14
1
作者 马吉祥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9-11,共3页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带来的沉重负担是全球面临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挑战,其严重制约了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008年,全球约5700万人死亡,其中3600万人(63%)死于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48%)、癌症(2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带来的沉重负担是全球面临的一项重要公共卫生挑战,其严重制约了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2008年,全球约5700万人死亡,其中3600万人(63%)死于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48%)、癌症(21%)、慢性呼吸系统疾病(12%)和糖尿病(3.5%)[1,2]。这些主要慢性病存在4种共同的行为危险因素:烟草使用、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活动和有害酒精使用。2008年,80%慢性病所致死亡(2900万人)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这些国家“过早”死亡(70岁之前)的比例(48%)高于高收入国家(26%)。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按照目前的状况继续发展,至2030年每年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人数将增加至5500万人。研究与实践证明,目前已被证明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果能够得到有效实施,慢性病负担将会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传染性疾病 预防控制 慢性病防控 全球行动 社会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流行状况及防控策略 被引量:32
2
作者 张梅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5,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医疗环境及居住环境也在发生巨变。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谱已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为主。以心血管疾病、恶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医疗环境及居住环境也在发生巨变。影响人民健康的疾病谱已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为主。以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为主的慢性病死亡,已占我国居民总死亡的86.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治 心血管疾病 流行水平 防控策略 脑血管病 慢性病患病率 吸烟率 全民健康 人群比例 公共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流行及防控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志华 张梅 +1 位作者 李镒冲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27-31,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据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约5600万人死亡,其中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全球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据WHO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全球约5600万人死亡,其中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68%[2]。同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0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死亡人数 居民生活方式 公共卫生服务 心脑血管疾病 超重率 吸烟率 人口健康 常住居民 饮酒率 肥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伤害预防控制工作现状、策略措施及未来预测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丹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4期258-261,共4页
关键词 伤害 预防控制 策略措施 现状及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健 王富珍 +10 位作者 陈仲丹 齐金蕾 王爱玲 赵方辉 孔媛媛 孙静 康家琦 尹遵栋 刘中夫 贾继东 王宇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1-227,共7页
在过去的30年,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儿童新发HBV感染率、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降至较低水平,但是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仍然沉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所取得的工作成... 在过去的30年,中国在病毒性肝炎防控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儿童新发HBV感染率、人群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均降至较低水平,但是中国慢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仍然沉重,严重影响人群健康。本研究系统分析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以期为助力推动中国相关部门就如何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患病代价 疾病消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伤害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控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睿 李丹 +1 位作者 曹若湘 段蕾蕾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伤害 现状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1年中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疾病负担趋势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葛杰 贾月辉 +5 位作者 杨晓蕾 陈佳欣 白丽 韩云峰 谢志平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3,共8页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变化趋势,评价近年来T2DM预防策略,为中老年人T2DM的防控措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数据库中我国55岁及以上人群T2DM发病率、患... 目的分析1990—2021年我国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变化趋势,评价近年来T2DM预防策略,为中老年人T2DM的防控措施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21数据库中我国55岁及以上人群T2DM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s,DALYs)数据进行标准化,线图描述各指标的变化趋势,Joinpoin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变化情况,以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作为观察指标。结果1990—2021年我国55岁及以上人群T2DM的疾病负担仍然较重,发病率、患病率和DALYs率保持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0.39、1.08和0.39,P<0.001),死亡率整体下降(AAPC=-0.16,P<0.001)。女性以及55~74岁人群的发病率较高,随年龄增长中老年人T2DM死亡率升高。结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群T2DM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个人、家庭、社会、政府多方联动,降低我国中老年人群T2DM的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研究 伤残调整寿命年 Joinpoint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杨韵鸥 侯悦 +5 位作者 张梅 张笑 李纯 赵振平 黄正京 王丽敏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45,共10页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66510例≥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老年人心血...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居民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促进公共卫生政策和资源合理分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8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66510例≥60岁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相关疾病患病率及共病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讨共病影响因素。结果我国老年居民单病种患病率前三的分别为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58.95%、42.16%、25.29%;56.03%的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心血管相关慢性病;冠心病、肥胖、卒中、高尿酸血症患者多合并3种以上其他慢性病(合并率分别为45.23%、43.59%、41.86%、41.06%);女性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多种慢性病比例高于男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增长、城市、身体活动不足的老年人共患心血管相关慢性病的可能性更大(P<0.05),文化程度和家庭年收入对男性共患影响较大,睡眠和红肉摄入对女性影响较大。结论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相关疾病共患率较高,且具有多种危险因素,需要及时开展综合干预、多病共管,以促进老年居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共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开展减盐行动控制我国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被引量:21
9
作者 王春晓 崔娟 +2 位作者 杨静 冯雅靖 赵文华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年第9期49-53,共5页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水平及变化趋势,以及食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探讨在我国通过减少食盐摄入控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982—2002年,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一直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标准;与... 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水平及变化趋势,以及食盐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探讨在我国通过减少食盐摄入控制心血管疾病流行的可行性和必要性。1982—2002年,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一直远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摄入标准;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居民食盐摄入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而心血管疾病导致了我国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目前在我国通过开展减盐行动控制心血管疾病十分必要,应该以准确掌握摄入水平、争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参与、食盐替代品研究推广等可行性措施为重点做好减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摄入量 心血管疾病 减盐行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7年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报告 被引量:190
10
作者 殷鹏 齐金蕾 +5 位作者 刘韫宁 刘江美 李婕 曾新颖 王黎君 周脉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145-1154,共10页
明确我国不同时期、地区和人群间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2005~2017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各类主要疾病的疾病负担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居... 明确我国不同时期、地区和人群间不同疾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2005~2017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各类主要疾病的疾病负担状况。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明显上升,2017年我国因过早死亡导致人群寿命损失(YLL)最多的疾病为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肝癌,2017年因非致死性疾病导致的寿命损失(YLD)最多的疾病为颈部疼痛、抑郁症、其他原因听力损失、下背痛及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吸烟、高钠饮食是造成我国人群疾病负担的前三位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在各省级行政区之间的疾病负担差异较大。各地卫生决策部门应根据当地的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充分理解本地的主要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并在政策制定和实施干预的过程中加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慢性病 伤残调整寿命年 危险因素 预期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 被引量:77
11
作者 曾新颖 齐金蕾 +5 位作者 殷鹏 王黎君 刘韫宁 刘江美 周脉耕 梁晓峰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7-1158,共12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而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疾病谱及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连同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坚持...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正经历着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和老龄化进程,而人群行为生活方式、疾病谱及生态环境也随之改变。这些变化连同地区间医疗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给我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带来了巨大挑战。经过我国卫生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到2015年达到76.3岁,比2010年提高1.5岁;婴儿死亡率由13.1%。下降到8.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6.4%o下降到10.7%。;孕产妇死亡率由30/10万下降到20.1/10万,居民的健康水平总体上处于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负担 行政 省级 中国 行为生活方式 医疗卫生 孕产妇死亡率 健康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多部门合作现状研究 被引量:21
12
作者 姜莹莹 齐力 +4 位作者 毛凡 董文兰 杨艺 施燕 董建群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9-66,共8页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 目的:了解并评价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政府多部门合作现状。方法:采用关键人物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访谈方法,对参与上海市普陀区和宁夏利通区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根据扎根理论和主题框架法,采用NVivo10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我国目前慢性病综合防控多部门合作工作包括领导与组织设置、部门职责、合作意识、信息共享以及激励、问责与督导五个范畴。就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卫生健康、文化体育、旅游、教育、民政、发展改革、财政、商务、环境保护等部门已经建立起合作。两区均建立了独立的议事协调机制,但部门间的沟通协调缺乏主动性,合作形式单一,仅少数部门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两地均有部门履职情况的考核机制,但缺少相应的奖惩。结论: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多部门合作工作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但合作的持久性、机制的有效性仍有待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多部门合作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室外PM_(2.5)暴露的心血管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敏 齐金蕾 +2 位作者 殷鹏 王黎君 周脉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8-493,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室外PM2.5暴露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国部分的结果,选择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DALY率作为分析指标,并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 目的:分析比较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室外PM2.5暴露的心血管疾病(CVD)负担。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9)中国部分的结果,选择死亡例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DALY率作为分析指标,并采用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死亡率和DALY率进行标化,分析2019年中国由于室外PM2.5暴露导致的CVD疾病负担,并比较了1990年与2019年不同性别、年龄组和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归因疾病负担。结果:2019年,中国CVD死亡中20.02%是由室外PM2.5暴露导致的,归因死亡人数和DALY分别为91.57万例和2094.71万人年,男性的归因DALY是女性的1.7倍;2019年因室外PM2.5暴露导致的CVD标化死亡率较1990年增长62.86%,标化DALY率增长了56.54%,其中男性的增长率(66.59%、61.03%)均高于女性(56.51%、49.17%)。2019年75岁及以上人群因室外PM2.5暴露导致的CVD死亡人数最多,达42.68万例,而60~74岁年龄组人群导致的DALY最高(824.88万人年);归因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与1990年相比,2019年各年龄组的死亡人数、DALY、死亡率和DALY率均有所增长,且各年龄组男性的死亡率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2019年不同省级行政区归因于室外PM2.5暴露的CVD疾病负担存在差异,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率均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河北(86.13/10万、1859.91/10万)和中国香港(11.28/10万、279.03/10万)。结论:与1990年相比,2019年室外PM2.5暴露给中国带来的CVD疾病负担更沉重,且存在性别、年龄组和地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心血管疾病 疾病负担 空气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14年《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微信公共账号运行分析 被引量:19
14
作者 蒋炜 陶然 +1 位作者 崔娟 李志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0-392,共3页
目的对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微信公共账号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病防控知识新媒体传播模式。结果 2013年7月29日—2014年9月9日,"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微信公共账号关注人数持续增长,总计10 598人,发布... 目的对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微信公共账号运营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慢性病防控知识新媒体传播模式。结果 2013年7月29日—2014年9月9日,"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微信公共账号关注人数持续增长,总计10 598人,发布文章总数304篇,总阅读量为363 962次,平均每月阅读量为27 997次。阅读次数最多的文章是《有心脏病的人容易发生脑卒中》,达3110次,分享最多的文章是《吸烟已成为肺癌、口腔癌症、胃癌、胰腺癌、喉癌、膀胱癌、肾癌、白血病、肝癌等恶性肿瘤的直接发病原因》,为516次。结论《慢性病防控与健康》公共微信账号的持续发展需要丰富信息形式和内容;提高投放效率;增强互动;增加信息来源,做好内容把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健康教育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年人3种预防性口腔卫生行为状况及分布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春晓 包鹤龄 +2 位作者 申涛 赵寅君 赵文华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6期489-491,506,共4页
目的了解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3种口腔行为的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162个疾病监测点的98 658名成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能够坚持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 目的了解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等3种口腔行为的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全国162个疾病监测点的98 658名成年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国成年人能够坚持定期口腔检查、早晚刷牙、使用含氟牙膏的人数比例分别为9.7%、35.8%和40.9%。居住在农村地区、中西部地区、受教育程度低是3种不良口腔行为的共同危险因素。结论中国成人未养成正确口腔行为习惯,应加大《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的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成年人 口腔卫生 行为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良 白雅敏 马吉祥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2013年第10期36-40,共5页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慢性病的发生主要与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因素正在我国呈不断上升与蔓延趋... 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慢性病的发生主要与吸烟、过量饮酒、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这些因素正在我国呈不断上升与蔓延趋势。慢性病综合防控不应仅仅停留在个人危险因素的干预层面,应从与之相关的社会决定因素出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慢性病防控的目标融入到社会政策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防控 危险因素 社会决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病防控要高度重视导致慢性病的社会决定因素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临虹 《中国健康教育》 2013年第5期388-38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主要健康指标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加速转型期,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发病人数快速上升,现有确诊患者2.6亿人,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我国总死亡的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防控 社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示范区建设,共创慢性病防控新局面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建群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4年第3期5-8,共4页
《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首次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报告:2008年全球共有5700万人死亡,其中3600万人或63%死于非传染性疾病,... 《2010年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现状报告》首次对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这些疾病的风险因素和社会影响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报告:2008年全球共有5700万人死亡,其中3600万人或63%死于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这些疾病的综合负担在低收入国家、人群和社区中增长最快,为当地居民、社会和经济带来本可避免的巨大负担[1]。2009年世界经济风险评估报告中指出,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导致的经济负担甚至高于当年金融危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慢性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防控 主导作用 示范区建设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报告 被引量:145
19
作者 李镒冲 刘世炜 +1 位作者 曾新颖 周脉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9-740,共12页
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首要死因,但尚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时空流行病学分析报道。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1990~2016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分布。虽然中国总心血... 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首要死因,但尚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时空流行病学分析报道。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1990~2016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分布。虽然中国总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显著下降,但省级行政区之间各类心血管病疾病负担一直存在巨大差异,且总负担的差异呈扩大趋势。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遏制心血管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疾病负担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中国六省部分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思琦 徐建伟 +6 位作者 白雅敏 刘敏 吉宁 李园 张普洪 李英华 吴静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73-976,986,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六省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六省抽取2693名18岁以上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居民减盐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 目的了解我国六省居民减盐防控高血压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我国六省抽取2693名18岁以上居民开展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居民减盐知识、态度及行为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中高血压患者919人(34.13%),超重及肥胖人群占总调查对象的38.10%及17.42%。调查对象对盐与高血压知识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最高的是吃盐多可导致高血压(74.23%),最低的是成人每人每天盐摄入推荐量(20.91%)。调查对象对盐与高血压的平时吃饭口味、愿意少吃盐、认为能够做到少吃盐等3个态度问题的意愿率分别为27.70%、79.54%和73.60%。调查对象少吃腌制食品、少吃含盐零食、点外卖或就餐频次低及主动要求外卖或餐厅少放盐等4个减盐行为问题的行为率分别为56.96%、82.55%、68.29%和7.09%。经Logistic分析,减盐态度高水平者(OR=1.69,95%CI:1.39~2.05),45~59岁人群(OR=1.54,95%CI:1.37~1.74),女性(OR=1.52,95%CI:1.27~1.83)更能够主动采取减盐措施。结论六省居民减盐知识知晓率低,减盐态度支持率高,主动采取减盐行为率低,应加强有针对性的减盐相关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居民主动减盐行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盐 高血压 知识 态度 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