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益民 薛晓娟 +9 位作者 梁丽军 张艳军 陈香美 李松 徐建国 王红阳 顾晓松 黄璐琦 付小兵 张伯礼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6-54,共9页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 近年来,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迅速,政策推动效果显著,全面增强了疾病防治与健康产业的科技支撑,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精准医疗水平不高、新药技术创新缺乏、重大突发疫情识别和应对能力不足、医疗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存在差距、中医药效果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国际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态势,探讨了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的发展形势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建议:强化医药卫生战略与制度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加速药品创新与成果转化,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公共卫生保障管理办法;推动医学技术革新与标准化,构建关键技术平台;强化中医药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基层服务提升;优化人才培养与学科交叉,创新资助评价与激励机制,旨在推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工程科技水平迈向新高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药卫生 重大疾病诊疗 生物医学工程 中医药智能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11-2013年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穆玉姣 张白帆 +3 位作者 李孟磊 赵嘉咏 景怀琦 夏胜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35-838,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宿主分布、血清学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于2011—2013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 057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本中分离到的小肠... 目的了解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宿主分布、血清学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于2011—2013年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各类家禽家畜粪便、苍蝇以及生熟肉制品涂抹标本,共6 057份,采用冷增菌方法进行目的菌分离。对不同宿主样本中分离到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 6 057份样本中共分离出288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检出率为4.75%。所分离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血清型是O∶8和O∶5,生物分型以1A为主。O∶3血清型多具有致病性,其中以猪分离株最多。结论河南省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人群和各类动物中均有存在,猪是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致病性菌株的主要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宿主 血清学分型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地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型分布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高大维 张凤 +4 位作者 陈智超 常宏伟 张丽梅 陈蓓蕾 段然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目的通过对2018年度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腹泻患者、家禽家畜、苍蝇和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的情况,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在该地区分布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血清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 目的通过对2018年度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腹泻患者、家禽家畜、苍蝇和冷冻冷藏食品检出的情况,了解小肠结肠炎耶尔森在该地区分布特征,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分离培养、生化、血清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 2018年共采集各类样本617份,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8株,检出率为6.16%,10类样本中有8类检出该菌,猪的粪便检出率最高为25%;其次为阳性病例对照样本,检出率为11.76%(38/617);鸡粪的检出率(5/60)和狗粪的检出率(1/12)均为8.33%。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的血清学均为O:3型且基因分布均为 ail+、ystA+、yadA+、virF+、ystB-,只有猪粪检出。首次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患者家冰箱内壁和饲养家猪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PFGE分子分型显示腹泻患者之间菌株和宿主动物猪的菌株的相似度均为100%。结论六安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分布特点为:猪为该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主要带菌者,感染率最高且均为致病性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它家畜、苍蝇以及冷藏食品也普遍存。更值得注意是首次在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患者家冰箱内壁和饲养家猪中检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提示家庭环境和家畜为其感染高危因素值得高度重视,也为小肠耶尔森菌患者防控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腹泻患者 病例对照 基因检测 PF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乌兰察布布氏菌分离株种型鉴定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4 位作者 刘日宏 赵鸿雁 朴冬日 崔步云 夏咸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18-622,631,共6页
目的鉴定临床分离布氏菌种型,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牛种、羊种、猪种标准参考菌株为试验对照,采用经典方法和VITEK2.0进行初步鉴定,用AMOS-PCR进行确证,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典鉴定115株均为羊种菌,羊3型93株,... 目的鉴定临床分离布氏菌种型,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牛种、羊种、猪种标准参考菌株为试验对照,采用经典方法和VITEK2.0进行初步鉴定,用AMOS-PCR进行确证,并分析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经典鉴定115株均为羊种菌,羊3型93株,羊1型22株;115株菌ProA、TyrA、URE和GlyA全部阳性;91株ELLM阳性、14株APPA阳性,提示均为布氏菌,其中羊种菌91株,猪种菌14株。与经典实验的鉴定符合率比较鉴定布氏菌属100%,鉴定布氏菌种为79%(91/115);AMOS-PCR均获得了约731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证实全部为羊种菌。初诊患者84例,构成比为73%;临床表现以疼痛、发热、乏力、多汗居多;88例患者就诊前无用药史,2例有布病治疗史。结论 VITEK2.0是一种高效的布氏菌鉴定方法,但不能替代经典方法;羊种3型菌为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再感染可能是慢性患者或有布病治疗史患者分离到布氏菌的主要因素,初诊、未用抗生素且症状典型是分离布氏菌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氏菌 种型鉴定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布鲁氏菌临床分离株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4 位作者 刘日宏 赵鸿雁 朴东日 崔步云 夏咸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布鲁氏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布鲁氏菌标准参考菌株羊种16M,牛种544A和猪种1 330S作为对照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116株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布鲁氏菌的种群结构和遗传进化特征。方法布鲁氏菌标准参考菌株羊种16M,牛种544A和猪种1 330S作为对照菌株,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ple 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分离的116株羊种布鲁氏菌进行分析,确定待测菌株的序列型(STs),用软件BioNumerics(Version 5.0)构建菌株的最小生成树。结果116株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ST8型,9个MLST位点的变异完全相同,分离株种群结构单一;羊种菌的生物型与ST型无明显关联,ST8型菌系该地区的主要流行菌种,并与内蒙古地区先前分离羊种布鲁氏菌进化程度相同,且有密切的亲缘关系。结论羊种布鲁氏菌的序列分型(ST)与常规生物分型存在差异,ST8型菌可能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致病性。MLST是一种较好的羊布鲁氏菌种群和进化关系研究方法,但更适合于具有较大时间跨度和地理分布菌株间的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临床分离株 ML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猪中分离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穆玉姣 赵嘉咏 +3 位作者 郭晓醇 罗琦 景怀琦 夏胜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0-1222,1232,共4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登封市生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以采集的1 346份猪咽拭子所分离的3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采集的1 346份猪咽拭子中共筛查、分离出... 目的了解河南省登封市生猪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病原学特征。方法以采集的1 346份猪咽拭子所分离的331株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生化鉴定、血清学分型和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采集的1 346份猪咽拭子中共筛查、分离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331株,分离率为24.59%(331/1 346);鉴定出O∶3、O∶5、O∶83种血清型(84.6%,2.1%和1.8%)和1A、3、4共3个生物型;毒力基因分布特征为ail+、ystA+、ystB-、yadA+、virF+占80.67%(267/331),ail+、ystA+、ystB-、yadA-、virF-占3.32%(11/331)且均为血清型O∶3;其它型的为16.01%(53/331)。结论生猪为携带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主要宿主,且多携带致病性菌株,提示在今后疫情控制中应加强生猪的监测、检疫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生猪 血清学分型 毒力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志国 王妙 +2 位作者 崔步云 刘日宏 夏咸柱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的毒力因子,致病性不仅依靠侵袭力和内毒素,还有赖于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和在胞内持续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布鲁氏菌的基因组... 布鲁氏菌是一类革兰氏阴性、胞内寄生菌,缺乏经典的毒力因子,致病性不仅依靠侵袭力和内毒素,还有赖于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布鲁氏菌入侵机体和在胞内持续存在的机制尚未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组学研究不仅可全面了解布鲁氏菌的基因组成、分子进化、毒力因子以及致病机制等特点,还可以对一些致病相关基因和重要的蛋白进行预测。该研究为开发研究疫苗和新型抗生素提供分子基础,从而为构建新的有效的布病治疗和防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就布鲁氏菌的基因组组成、特征,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组研究进展予以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 基因组 比较基因组学 进化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