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2篇文章
< 1 2 6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十载筚路蓝缕铸基业 逢盛世踔厉奋发共复兴——庆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成立60周年
1
作者 陈欣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7-557,共1页
中国电波传播事业于战火而生.抗日战争年代,在重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波观测站,为“飞虎队”短波通信提供保障,是我国电波观测研究事业的起点.中国电波传播事业受危命而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支持国家无线电系统发展,1952年成立通信兵部... 中国电波传播事业于战火而生.抗日战争年代,在重庆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电波观测站,为“飞虎队”短波通信提供保障,是我国电波观测研究事业的起点.中国电波传播事业受危命而立.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支持国家无线电系统发展,1952年成立通信兵部电波传播研究组,1963年整合优势力量正式成立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的电波传播事业开始步入正规化和体系化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传播 无线电系统 短波通信 整合优势 体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海雾下的红外波段电波传播衰减预报
2
作者 张玉生 郭相明 +2 位作者 赵振维 康士峰 赵强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29,共9页
针对北极航行航空活动中红外波段电子系统的保障和效能预报需求,利用极区数值模式PWRF(Polar WRF)以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北冰洋遭遇到的海雾为例开展了海雾预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远、中、近红... 针对北极航行航空活动中红外波段电子系统的保障和效能预报需求,利用极区数值模式PWRF(Polar WRF)以我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在北冰洋遭遇到的海雾为例开展了海雾预报研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远、中、近红外波段高低端波长下的衰减效应预报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于等于0.5 g·m-3以上的海雾相同含水量,远红外线波段高低端代表波长衰减预报值相差最大,中红外线波段高低端代表波长衰减预报值相差次之,近红外线波段高低端代表波长衰减预报值相差最小;通过与相关文献红外波长10.6μm波长实测数据衰减拟合值结果对比,在同等条件下,该方法24 h预报结果误差仅为4%左右,从侧面说明文中基于米散射方法进行平流海雾下的红外衰减预报方法合理可信,有一定的精度保证。这为北极地区的探测、通讯等领域的红外等系统的效能预先评估、有效使用预案和发挥其最大效能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 衰减预报 数值模式 北极 海雾 红外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Es电波传播模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雅彬 吴健 +4 位作者 许正文 徐彬 薛昆 赵海生 崔玉国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61,共7页
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对不同高度Es层条件下大圆路径传播距离与仰角的关系进行计算.基于电离层Es电子密度时空分布特点,建立高阶Es反射模型;运用高阶修正贝塞尔函数表示电离层Es电子密度扰动的自相关函数,综合考虑电离层Es各向异性结构... 考虑大气折射的影响,对不同高度Es层条件下大圆路径传播距离与仰角的关系进行计算.基于电离层Es电子密度时空分布特点,建立高阶Es反射模型;运用高阶修正贝塞尔函数表示电离层Es电子密度扰动的自相关函数,综合考虑电离层Es各向异性结构的尺度关系,建立高阶Es散射模型.仿真计算Es层VHF斜入射传播衰减与频率、距离的关系.对于反射模型,Es层厚度越厚,电波衰减越大.对于散射模型,Es层不规则体水平尺度相同,垂直水平漂移的尺度越大,衰减越大;而垂直水平漂移的尺度相同,水平尺度越大,衰减越小.无论反射模型还是散射模型,f_0E_s越高,衰减越小;电波工作频率越高,衰减越大.对比建立的模型与VHF链路的测量结果,明确不同强度的电离层Es反射/散射机制,证明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Es 电波传播 反射模型 散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流层电波传播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振维 林乐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1-609,656,共20页
对流层电波传播特性是影响无线电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是电波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近60年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在无线电气象、地面无线电业务电波传播、空间无线电业务电波传播、电波传播效应对无线电系统影响评估等对流层... 对流层电波传播特性是影响无线电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是电波传播研究的主要领域.本文系统综述了近60年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在无线电气象、地面无线电业务电波传播、空间无线电业务电波传播、电波传播效应对无线电系统影响评估等对流层电波传播不同方向开展的研究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最后给出了对对流层电波传播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电波传播 无线电气象 大气折射 雨衰减 对流层散射 大气吸收 多径衰落 湍流 大气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中Ba和SF_6复杂释放的电波传播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冯杰 赵海生 +2 位作者 许正文 吴健 徐彬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85-591,共7页
单一点源方式的化学物质释放,一般仅能形成较简单的电离层扰动结构,对电磁波的影响频段和影响程度都较为局限,难以对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以上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显著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Ba和SF_6两种不同性质物质组合的复... 单一点源方式的化学物质释放,一般仅能形成较简单的电离层扰动结构,对电磁波的影响频段和影响程度都较为局限,难以对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VHF)以上频段的无线电波产生显著影响.文章提出了一种Ba和SF_6两种不同性质物质组合的复杂释放方法,并利用水平分层介质传播理论,分别以150、400、1 000 MHz三个典型频率为代表,估算了VHF、超高频(Ultrahigh Frequency,UHF)和L频段常用卫星电波信号穿越扰动区后幅度和相位的闪烁情况.仿真结果表明,复杂释放方法产生的电离层扰动结构能够对VHF以上波段信号传播产生显著影响,且信号所受影响随着频率的提高而变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化学物质释放 传播效应 甚高频 超高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kHz以下频段电波传播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清亮 张世田 +1 位作者 刘凯 彭怀云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4-590,共17页
300 kHz以下频段是深海、深地、深空探测以及远距离通信导航等无线电系统的重要频谱资源,其电波传播特性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和国内相关合作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对地基导航授时... 300 kHz以下频段是深海、深地、深空探测以及远距离通信导航等无线电系统的重要频谱资源,其电波传播特性持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和国内相关合作团队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对地基导航授时系统有重要影响的附加二次时延(additional secondary phasefactor,ASF),发展了理论与实验测量相结合满足工程需要的ASF修正模型.针对水中目标探测和电磁辐射问题,发展了跨海面(床)电波传播时域有限差分(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FDTD)计算方法,相对于传统的Sommerfeld积分方程,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大幅提升.针对空间环境探测与应用涉及的星-地链路问题,分别从全波解、积分方程和FDTD三种方法出发,解决了地基或天基VLF辐射源跨介质传播计算,建立了各向异性电离层中线天线分析理论方法.针对VLF地-电离层波导远距离传播问题,在传统波导模理论的基础上,发展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FEM)和测算融合方法,前者为昼夜过渡区波模转换提供了解决途径,后者为传播链路高精度预测奠定了基础.最后,从计算方法和计算中所用物理参数两方面,提出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kHz以下频段 电波传播 ASF 地-电离层波导 跨介质传播 电离层中线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波环境数字地图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玉梅 赵振维 林乐科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90-192,200,共4页
电波传播特性分析预测不仅需要传播模式,还需要电波环境特性数据的支持.国际上已广泛采用电波环境栅格数据(数字地图)取代原有的电波环境图表,本文利用大量长时间积累的原始气象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电波环境... 电波传播特性分析预测不仅需要传播模式,还需要电波环境特性数据的支持.国际上已广泛采用电波环境栅格数据(数字地图)取代原有的电波环境图表,本文利用大量长时间积累的原始气象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得到了能够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电波环境数字地图,电波环境数字地图可以更可靠地应用于我国不同地区电波传播的分析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波环境 数字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技术
8
作者 朱庆林 孙方 +6 位作者 姚山峰 欧阳鑫信 王红光 韩杰 董翔 张守宝 赵振维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19-2126,共8页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 针对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两种超视距传播机制导致的大气折射误差显著增大、严重影响三站无源时差定位系统远距离目标定位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超视距传播机制下的时差定位折射修正方法。该方法利用射线描迹技术精确计算大气波导和对流层散射环境作用下信号传播路径上的射线轨迹参数,基于时差定位CHAN算法对实测时延差进行折射误差修正,并利用几何稀释精度解算原理对修正结果进行精度评估。评估结果充分验证了修正技术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利用该技术可以显著提高无源时差定位系统对超视距目标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定位 大气波导 对流层散射 折射修正 射线描迹 几何稀释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等离子体云超视距电波传播特性研究
9
作者 张伟 赵海生 +2 位作者 许正文 郝书吉 谢守志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64-1073,共10页
通过在电离层中释放易电离金属物质人工生成空间等离子体云,可形成无线电波超视距传播的人工信道.基于人工空间等离子体云信道,可解决短波系统依赖于电离层状态的“靠天吃饭”问题,提升短波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亦可突破电离层的自然... 通过在电离层中释放易电离金属物质人工生成空间等离子体云,可形成无线电波超视距传播的人工信道.基于人工空间等离子体云信道,可解决短波系统依赖于电离层状态的“靠天吃饭”问题,提升短波通信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亦可突破电离层的自然条件限制,拓展超视距传输的电磁频段范围,实现电波传播的新质能力.本文研究了Sm蒸气在电离层中的物理化学过程,建立了电离层Sm释放物理模型;仿真了空间等离子体云时空演化过程,利用射线追踪方法研究了空间等离子体云的超视距电波特性;建立了空间等离子体云全生命周期超视距散射模型,根据人工等离子体云电子密度强度及分布特性,将几何绕射理论引入人工等离子体云散射场的计算,研究了等离子体云地面散射场的时空变化特性.本文研究为人工空间等离子云超视距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人工等离子体云 超视距 电波传播 几何绕射理论(GT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电波传播年平均到最坏月统计转换模式研究
10
作者 林乐科 李磊 +3 位作者 赵振维 胡冉冉 张银辉 蔡文炳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3,共7页
最坏月分布特性是无线电系统设计和研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无线电气象数据和传播数据只能提供年平均分布概率,这就要求提供最坏月分布和年平均分布之间的转换模式.本文首先给出了包含累积分布和互补累积分布完整的最坏月概... 最坏月分布特性是无线电系统设计和研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指标,大多数无线电气象数据和传播数据只能提供年平均分布概率,这就要求提供最坏月分布和年平均分布之间的转换模式.本文首先给出了包含累积分布和互补累积分布完整的最坏月概念.然后分析了对流层散射传输损耗、降雨率和雨衰减、地面视距链路多径衰落等多种电波环境和传播特性的年平均和最坏月概率转换关系,并通过对比分析给出了最优的模型参数,其对应的均方根误差最小,其中对流层散射和雨衰减的均方根误差小于10%,同时论证了雨衰减的转换关系可以由降雨率的转换关系得到.本文的研究将有力支撑无线电系统的最坏月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坏月 电波传播 年平均统计 对流层散射 降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波传播研究与应用的新进展——纪念赫兹电波实验一百周年
11
作者 熊皓 《电波科学学报》 EI 1987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简要地给出了有关电波传播研究与应用新进展的评述,可以看出随着日地空间物理、地球内部探索及生物电磁效应等研究的发展,在电波科学领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颖课题和新的特点,其中包含大量未解决的传播问题。
关键词 电波传播 无线电 领域 电磁波传播 电磁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等离子体云精细化仿真及传播特性研究
12
作者 谢守志 赵海生 +3 位作者 许正文 任光亮 王成 葛淑灿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在电离层中释放钐(Sm)等活泼金属气体,通过光致电离或化学电离,能够人工生成空间等离子体云,以其作为散射体,可开展超短波超视距通信和探测研究。本文开展了电离层Sm释放的精细化效应仿真研究,考虑了热层风场、地磁场、Sm释放速度和流... 在电离层中释放钐(Sm)等活泼金属气体,通过光致电离或化学电离,能够人工生成空间等离子体云,以其作为散射体,可开展超短波超视距通信和探测研究。本文开展了电离层Sm释放的精细化效应仿真研究,考虑了热层风场、地磁场、Sm释放速度和流量、运载器飞行速度等参量对Sm在电离层中扩散过程的影响。同时,采用射线追踪方法,研究了空间等离子体云的电波传播特性。结果表明释放参数和环境参数对等离子体云的形态和演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等离子云在不同剖面形态各异,沿地磁场方向及风场方向出现明显拉伸,进一步对等离子体云的传播效应产生影响,导致电波在等离子体云不同剖面传播特性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化学物质释放 空间等离子体云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双向链路信道测量及统计特性研究
13
作者 杨羽欣 雷泰雅 +4 位作者 华博宇 陈小敏 刘玉超 李瀚芃 朱秋明 《航空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3,共7页
随着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发展,空地双向链路无线信道特性愈加复杂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评估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双向链路多径特性测量及分析方案。该方案基于自研无人机双向链路信道测量设备,利用恒虚警率检... 随着无人机通信系统的发展,空地双向链路无线信道特性愈加复杂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为了更好地评估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空地双向链路多径特性测量及分析方案。该方案基于自研无人机双向链路信道测量设备,利用恒虚警率检测实现多径分量提取与信道特征分析。同时,本文还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到达角估计算法,提升信道特征参数分析的准确性。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可靠性,开展了实测活动,分析并比较了空地双向链路的多径数目分布、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等信道特性。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对表明,本文提出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空地双向链路信道特性分析,验证了信道互易定理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信道 双向信道 多径参数 信道测量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地区森林环境电波传播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蔡植荣 刘永华 章秀麓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7期87-92,共6页
本文给出在中原地区进行的森林环境电波衰减测试的结果分析。
关键词 传输损耗 森林环境 电波衰减 天线 高度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离层非均匀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探测区域影响研究
15
作者 苏重阳 石为中 +5 位作者 王云龙 杨龙泉 史军强 王严 冯晨瑞 王岳松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6-293,312,共9页
高频双/多基地天波雷达具有反隐身性、隐蔽性、高精度等多种优势,但容易受到电离层传输信道的影响。本文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电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电波传播模式进行分... 高频双/多基地天波雷达具有反隐身性、隐蔽性、高精度等多种优势,但容易受到电离层传输信道的影响。本文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电波传播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试验研究。首先,对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电波传播模式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电离层非均匀特性及其对天波传播路径的影响,利用IRI模型和射线追踪的方法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利用短波收发设备构建的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试验系统,开展了电离层非均匀性对杂波能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离层非均匀特性会对天波传播路径的可通性造成显著影响,在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应用场景下,会造成目标可探测区域随频率和方位发生显著变化,从而影响雷达系统对目标的探测性能。本文的研究为高频双基地天波雷达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双基地雷达 天波传播 IRI模型 射线追踪 能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形三棱柱模型的渣土体积测量系统研究
16
作者 周树亮 魏晓龙 +4 位作者 谢红武 冯硕 林福龙 黄震 焦敬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8-95,共8页
为解决盾构出渣体积计算模型精度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体积计算模型———异形三棱柱模型。该模型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络建立渣土表面轮廓包络线,沿着渣土轮廓包络线对渣土进行分割,形成n个不规则的异形三棱柱;通过求解每个... 为解决盾构出渣体积计算模型精度低及稳定性差的问题,设计出一种新型体积计算模型———异形三棱柱模型。该模型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络建立渣土表面轮廓包络线,沿着渣土轮廓包络线对渣土进行分割,形成n个不规则的异形三棱柱;通过求解每个异形三棱柱体积,积分得到渣土体积。同时,结合相邻两帧数据,拟合填补相邻数据间缺失的渣土信息,更加贴近真实的渣土轮廓,避免传统方法——断面积分模型“一刀切”的弊病。最后,搭建渣土体积测量试验台,选取砂石、砂土、石子作为试验渣样,测试断面面积为分模型和异形三棱柱模型的测量精度。试验结果表明:1)相比于断面积分模型,异型三棱柱模型数据稳定性提高13%,精度提高25%;2)针对石子、砂石、砂土3种渣样,异型三棱柱模型的测量精度分别为±5.4%、±3.8%、±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三棱柱模型 渣土体积测量 超欠挖评价 盾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文献统计法预测电波传播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宏雄 《情报学报》 198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作者利用近三十年来电波传播文献的统计,求出文献随年度增长的回归方程,从而预测电波传播发展的增长趋势。作者还根据最近五年的文献统计分类,预测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有关课题,并用近年影响较大的几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文献分布情况进行... 作者利用近三十年来电波传播文献的统计,求出文献随年度增长的回归方程,从而预测电波传播发展的增长趋势。作者还根据最近五年的文献统计分类,预测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有关课题,并用近年影响较大的几次国际学术会议的文献分布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分布 电波传播 统计法 传播研究 预测 国际学术会议 回归方程 增长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波传播研究及其应用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沙踪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2004年第z1期1-5,共5页
  电波传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一百多年前赫兹著名的实验,就是首次电波传播试验.经过了一百多年,电波传播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进入了比较成熟的时期.但是,客观世界是无穷的,电波传播的一些基本规律虽然已经掌握,但结合具体...   电波传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一百多年前赫兹著名的实验,就是首次电波传播试验.经过了一百多年,电波传播研究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在进入了比较成熟的时期.但是,客观世界是无穷的,电波传播的一些基本规律虽然已经掌握,但结合具体的应用,有待研究的问题还很多,所以电波传播至今仍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频率预测方法中国区域的精细化研究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健 冯晓哲 +3 位作者 赵红梅 付炜 姬生云 王佩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97-1808,共12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及邻近区域高频天波传播的精细化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ITU-R频率预测方法体系,在应用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76—2006年10个电离层观测站近三个太阳活动周期电离层特征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充分考虑...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中国及邻近区域高频天波传播的精细化频率预测方法:该方法基于ITU-R频率预测方法体系,在应用中国参考电离层模型的基础上,利用1976—2006年10个电离层观测站近三个太阳活动周期电离层特征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充分考虑预测参量随空间位置、昼夜以及太阳活动的变化特性,重建了E层、F1层和F2层OWF-MUF和HPF-MUF转化因子的时空映射.利用中国境内2008年1月6条链路和2012年3月9条链路的观测结果,对本文所述方法和ITU-R建议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本文所述方法较ITU-R建议方法在预测精度上有了明显的改善:MUF、OWF、HPF预测的均方误差分别降低了0.28、0.16、0.45MHz,最大误差降低量为0.90、0.55、1.31MHz,均方相对误差平均降低了4.79%、2.97%和4.91%,最大误差降低量分别为10.14%、8.63%和1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 频率预测 中国区域 精细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地区电离层TEC暴扰动研究 被引量:27
20
作者 邓忠新 刘瑞源 +2 位作者 甄卫民 刘钝 武业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177-2184,共8页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空间天气研究和监测预报的重要参量.本文引入了电离层TEC扰动指数DI,对青岛等6个台站的DI数据进行分析,选取DI>0.35(DI≤-0.30)作为正(负)相电离层TEC扰动的强度标准,并以连续6h及以上的DI满足该值来判定电离... 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是空间天气研究和监测预报的重要参量.本文引入了电离层TEC扰动指数DI,对青岛等6个台站的DI数据进行分析,选取DI>0.35(DI≤-0.30)作为正(负)相电离层TEC扰动的强度标准,并以连续6h及以上的DI满足该值来判定电离层TEC暴扰动事件.对电离层TEC暴扰动事件的统计分析表明,在地方时日落后至子夜前为发生高峰时段,正(负)相暴扰动事件平均持续时间约为10.9h(10.5h),正相暴发生率以冬季为多,夏季为少,而负相暴则以夏季略高.发现位于赤道异常驼峰区的广州站和位于高中纬度的海拉尔站比典型中纬地区的北京站电离层TEC暴扰动更易发生,且低纬地区以正相暴扰动为主.分析表明,约有70%的电离层TEC暴扰动伴随着有地磁扰动,但是电离层TEC暴扰动并不完全由地磁扰动所引起,强烈气象活动等局地环境因素也可能对电离层TEC暴扰动有着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总电子含量 电离层TEC扰动指数 电离层暴 磁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