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SiC装备高频电流互感器型隔离取能电源电场分布和绝缘特性
1
作者 唐海博 潘建宇 +2 位作者 姜怡 闫升 田鸿昌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170-3180,3273,共12页
高频电流互感器(HCT)型隔离取能电源具有优异的低寄生电容和强隔离能力,在高压碳化硅(SiC)器件及装备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装置的复杂结构带来了绝缘特性不明和高效耐压提升方法不清等问题。因此,该文首先构建HCT型隔离电... 高频电流互感器(HCT)型隔离取能电源具有优异的低寄生电容和强隔离能力,在高压碳化硅(SiC)器件及装备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该装置的复杂结构带来了绝缘特性不明和高效耐压提升方法不清等问题。因此,该文首先构建HCT型隔离电源的三维等效仿真模型,系统探究了磁心尺寸、绕组匝数、隔离距离等7个关键结构参数对取能电源高压电场分布的影响特性,提出多因素耦合下的优化设计方法。然后搭建HCT型隔离取能电源高压实验平台,通过实验探究了关键结构因素对局部放电量形成和发展的关联规律,明晰了不同结构尺寸下的HCT型电源耐压强度,最终为HCT型隔离取能电源的绝缘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SiC器件 隔离取能电源 高频电流互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SF_(6)断路器电流零区测量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
作者 钟建英 王之军 +2 位作者 林莘 朱继斌 张豪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7-567,共11页
电流零区测量对标定评价断路器开断性能、改进断路器结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一套高精度、便携、可靠、安全的零区测量系统一直是行业的追求,国内外研究者在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研制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从高压断路器灭弧原理出发,梳... 电流零区测量对标定评价断路器开断性能、改进断路器结构设计至关重要,设计一套高精度、便携、可靠、安全的零区测量系统一直是行业的追求,国内外研究者在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研制方面做了很多创新性工作。从高压断路器灭弧原理出发,梳理提出了零区测量的难点和关键点,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测量方案及效果。综合考虑多维度产业需求,研制了一套便携性和动态特性好的零区测量系统,并在实际断路器产品试验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抗干扰性和重复性好,能够满足产品研发需求。结合零区测量系统研究及使用经验,提出了零区测量系统的未来展望,为后续交直流开关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断路器 电流零区测量 电弧电压 弧后电流 分压器 罗氏线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电压等级真空断路器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3
作者 钟建英 孙广雷 +5 位作者 杨葆鑫 赵晓民 李旭旭 马朝阳 贾航 张旭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1-466,共16页
针对绿色电网发展需求,总结对比了现阶段SF6完全替代技术和部分替代技术路线的特点及相关技术,指出真空开断技术是电网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比分析现阶段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认为单断口真空断路器在结构及可靠... 针对绿色电网发展需求,总结对比了现阶段SF6完全替代技术和部分替代技术路线的特点及相关技术,指出真空开断技术是电网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对比分析现阶段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技术特点及研究现状,认为单断口真空断路器在结构及可靠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目前商业化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已经发展到145 kV/40 kA,综述了高电压大电流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内外绝缘技术、电弧形态演变规律及分合闸控制、温升特性和真空灭弧室焊接质量稳定性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真空灭弧室内部真空间隙的均压设计及长真空间隙绝缘“饱和”问题是制约灭弧室电压等提升的关键因素;耐烧蚀触头材料的制备及磁场设计对触头表面阳极斑点的形成过程和真空断路器分合闸速度匹配至关重要;选取低回路电阻的触头结构、优化真空断路器散热结构能够有效提升真空灭弧室额定通流能力;此外,总结了真空灭弧室焊接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指出陶瓷金属化并选取合适的钎焊温度和焊料能够显著提升焊接强度;最后指出真空断路器趋向于大容量、小型化、智能化、低过电压、免维护、专用化和多功能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替代技术 真空开断技术 单断口真空灭弧室 大容量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焕龙 周钶燕 +5 位作者 王延峰 田杨阳 翟登辉 李哲 许丹 刘恒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0-150,共11页
无人机巡检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视频目标跟踪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巡检精度。针对实际电力场景中背景复杂、目标形变大等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掩码记忆的L2匹配分割方... 无人机巡检是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视频目标跟踪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巡检精度。针对实际电力场景中背景复杂、目标形变大等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掩码记忆的无人机电力设备分割跟踪方法。首先,设计了基于掩码记忆的L2匹配分割方法,使用负平方欧几里得距离来计算帧间亲和度,利用构建的历史掩码信息进行目标匹配,提升设备的粗分割精度。其次,为了减少记忆冗余,提出变化感知的记忆更新机制,通过图像和掩码联合评估目标变化程度,设计变化度置信度阈值,以此决策是否进行记忆更新。最后,将分割技术融入判别式相关滤波的跟踪框架中,实现电力设备鲁棒分割跟踪。该方法分别在通用数据集VOT2018、无人机数据集UAV123和实际电力场景数据集中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提升无人机巡检精度,并为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目标分割 记忆更新 电力设备跟踪 无人机巡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系统动态稳定性及源网振荡分析
5
作者 徐建源 白恩铭 +2 位作者 钟建英 林莘 王超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4-2747,共14页
海上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以跟网型为主,弱交流系统与海上风电在控制时间尺度上的交互易引发宽频域振荡。为了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动态稳定性及其振荡特性,以国内海上风电场实际运行参数为参考,建立海上风电场的统一幅相模型;运用模态... 海上风电机组网侧换流器以跟网型为主,弱交流系统与海上风电在控制时间尺度上的交互易引发宽频域振荡。为了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源网动态稳定性及其振荡特性,以国内海上风电场实际运行参数为参考,建立海上风电场的统一幅相模型;运用模态分析法求解其弱阻尼模态及参与因子,探究弱交流系统下轴系扭振频段对海上风电阻尼特性的影响;分析交流海缆特性及锁相环带宽对源网动态稳定性的影响,求解不同海上风电场容量下源网阻尼特性差异,进而探究风场运行功率及控制方式对系统运行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交流系统是引起海上风电场弱阻尼的主要因素,而锁相环带宽的选择是改善振荡特性的关键,在定功率控制下系统呈现出的阻尼相对较弱,弱电网下源网相互作用关系增强。分析结果可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源网振荡 幅相建模 弱交流系统 阻尼特性 耦合机理 海底电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ropout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地铁列车塞拉门故障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郭井宽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5,51,共8页
对正常、下挡销故障、压轮故障3种状态下的地铁列车塞拉门电机电流进行了时域分析,发现预处理后的3种状态电机电流在时域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取3种状态下的电机电流并筛选合适的时域特征参数,将之与BP(后向传播)神经网络相... 对正常、下挡销故障、压轮故障3种状态下的地铁列车塞拉门电机电流进行了时域分析,发现预处理后的3种状态电机电流在时域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取3种状态下的电机电流并筛选合适的时域特征参数,将之与BP(后向传播)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1种基于Dropout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地铁列车塞拉门故障检测模型,实现了对地铁列车塞拉门下挡销及压轮故障的检测。基于实际案例数据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拟合现象的发生,能有效检测出塞拉门下挡销及压轮的故障,其故障检测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塞拉门 故障检测 后向传播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对比解析
7
作者 于维珂 李佳 汪涛 《电池》 2025年第4期814-818,共5页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对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标准也在逐步升级。对比分析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的差异,聚焦术语定义、编码规则、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核心条款的修订。2023版统一能量型/功...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规模化应用,对电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标准也在逐步升级。对比分析GB/T 36276《电力储能用锂离子电池》2018版与2023版的差异,聚焦术语定义、编码规则、电性能、循环性能及安全性能等核心条款的修订。2023版统一能量型/功率型电池,强化检测设备精度与检验规则;引入样品公差量化指标,对一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增加极端功率过载测试、振动适应性测试、高海拔电气安全测试项目,删除低气压、加热试验项目,优化跌落测试的跌落高度、热失控测试的触发机制参数,提升对电芯安全测试体系的严苛性与覆盖范围;电芯循环测试选用45℃高温循环,缩短测试用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储能 GB/T 36276 锂离子电池 标准升级 安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增益级联Buck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协同控制
8
作者 李霄 李杨 +2 位作者 王涛 叶宗鑫 李睿 《电源学报》 2025年第4期10-16,共7页
单级Buck变换器的实际占空比受到开关速度与死区影响,难以满足宽范围调压需求。采用多级级联Buck拓扑结构并提出1种适用于多级级联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协同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兼顾运行效率,采用脉宽调制与变频调制结合的混合调制方法,... 单级Buck变换器的实际占空比受到开关速度与死区影响,难以满足宽范围调压需求。采用多级级联Buck拓扑结构并提出1种适用于多级级联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协同控制策略。所述控制策略兼顾运行效率,采用脉宽调制与变频调制结合的混合调制方法,实现各级变换器输出电压控制切换并覆盖全范围输出电压。建立开关损耗模型并分析混合调制对效率的优化效果。最后搭建仿真模型验证调制与控制设计的正确性,并搭建了1台50~75 V输入,1~40 V/200 A输出的8 kW两级式样机验证所提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ck变换器 级联 输出电压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