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铁车站两侧零距离深基坑开挖影响数值模拟
1
作者 李忠超 贺振昭 +2 位作者 梁荣柱 肖铭钊 吴文兵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78,共11页
针对既有车站两侧“零距离”深基坑开挖严重威胁车站结构服役安全的问题,以某地铁车站两侧清障井基坑项目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四基坑和双基坑2种方案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侧移、车站侧墙和既有车站结构底板的影响,按较优... 针对既有车站两侧“零距离”深基坑开挖严重威胁车站结构服役安全的问题,以某地铁车站两侧清障井基坑项目为背景,采用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四基坑和双基坑2种方案对地表沉降、围护结构侧移、车站侧墙和既有车站结构底板的影响,按较优方案施工并以实测数据验证数值模拟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四基坑和双基坑方案引起地表最大沉降分别为0.24和5.33 mm;2种方案引起的地下连续墙最大侧移分别为5.5和14.4 mm,2种方案均会引起车站侧墙发生朝向基坑内的侧移,最大位移分别为1和4 mm,且最大侧移出现在墙底;2种方案引起既有车站底板大致呈“马鞍状”隆起形态分布,但最大隆起均小于规范的预警值;2种方案均能保证既有车站两侧“零距离”深基坑的开挖过程安全和地铁车站结构安全;双基坑方案的既有车站结构底板实测位移分布与数值模拟结果高度吻合,实测和模拟的最大隆起位移分别为1.00和0.88 mm,该方案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兼顾了施工简便与工期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车站结构服役安全 地表沉降 围护结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污泥水热碳化的炭产品制备系统性能评估
2
作者 赵禹翰 陈衡 +4 位作者 郑淇薇 李金航 张国强 王新菊 刘可文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7-242,247,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污泥水热碳化的炭产品制备系统,在处理污水污泥的同时实现了水热炭产品的制备,实现了污泥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水热碳化、机械脱水、热干燥3个过程将污水污泥转化为水热炭产品,与传统直接干燥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不仅... 提出了一种基于污泥水热碳化的炭产品制备系统,在处理污水污泥的同时实现了水热炭产品的制备,实现了污泥污水的资源化利用。通过水热碳化、机械脱水、热干燥3个过程将污水污泥转化为水热炭产品,与传统直接干燥法相比具有显著优势,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水热炭产品的含水量且分离了有害物质,提高了产品燃烧性能。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该系统处理污水污泥制备水热炭产品的过程进行热力学建模,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能量分析与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系统制备水热炭产品能量利用效率为52.01%,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2.73年,净现值达到229092.12万元,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污泥 水热碳化 炭制备 系统集成 技术经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路基热融病害防控技术综述
3
作者 胡田飞 崔灿增 +3 位作者 岳祖润 刘备 齐磊 蔡德超 《中国铁道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共17页
多年冻土退化及其引起的热融沉降是多年冻土区交通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从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防排水角度,梳理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工作机理、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及新型措施。从热融病害严重部位的快速降温与补强处置角度... 多年冻土退化及其引起的热融沉降是多年冻土区交通路基工程的主要病害。从热对流、热辐射、热传导、防排水角度,梳理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工作机理、应用效果、存在问题、改进方案及新型措施。从热融病害严重部位的快速降温与补强处置角度,分析主动制冷措施的研发现状,并从设计、建造、运营角度讨论多年冻土保护技术的发展要点。我国近年来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多类既有措施的改良方法与新型措施,形成了系统的多年冻土保护技术体系。在既有措施改良方面,从热对流角度提出了优化的碎/块石粒径、强制弥散式通风管、纵向装配式通风管、L型热棒等冷却强化方法,并正在完善块石结构清理、热棒检查与修复等运营期维护手段;从热辐射角度提出了高反射率路面、兼顾顶面反射率与底面发射率的遮阳板结构等优化方法;从热传导角度开发了路基临界高度、分离式路基、单向导热路面、高热阻填料等优化方法。在新型措施研发方面,推出了多孔对流型与相变蓄热型土工布、反射涂层、疏水厌冰涂层等新技术,以及泡沫混凝土隔热层、低放热性聚合物注浆等新方案。从补强与应急角度,正在发展具有主动制冷功能的快速降温手段,研发半导体制冷复合型全季热棒、吸附式制冷装置与压缩式制冷装置等新设备。从既有线提质改造与新建高等级线路角度,提出一方面应继续丰富针对多年冻土温度与水分要素的控制措施种类及调控水平,另一方面应根据多年冻土融沉和不同类型路面与轨道结构的伤损及不平顺之间的映射关系,明确多年冻土地基的沉降限值,构建分类分级的保护措施匹配及精细化设计方法,同时根据多年冻土热融导致的交通线路设施损毁类型,逐步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年冻土保护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 多年冻土退化 热融病害 防控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性能分析
4
作者 李婧佳 陈衡 +3 位作者 李童宇 李金航 王新菊 刘可文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42-1452,共11页
为解决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生物质气化与热解产生的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将给水加热为高温蒸汽,驱动蒸汽循环中高压与低压汽轮机... 为解决生物质能源转化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气化与热解耦合的新型生物质氢电联产系统。在新系统中,生物质气化与热解产生的合成气驱动燃气轮机发电,再利用燃气轮机的余热将给水加热为高温蒸汽,驱动蒸汽循环中高压与低压汽轮机进行发电。采用热力学仿真软件Aspen Plus对系统进行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热力学分析、经济性分析、敏感性分析和环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的净功率为8061.07 kW,发电效率为49.27%,总[火用]效率达到45.98%;系统的投资回收期为4.80 a,净现值预计达63055.59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利用 气化 热解 系统集成 氢电联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密度对定向剪切下重塑黄土力学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红 张吾渝 冯永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2-1178,共7页
为研究不同干密度对定向剪切下重塑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英国GDS空心圆柱扭剪仪(HCA)对青海重塑黄土进行一系列定向剪切试验。试验保持平均主应力、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不变,重点探讨干密度的变化对定向剪切条件下重塑黄土... 为研究不同干密度对定向剪切下重塑黄土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英国GDS空心圆柱扭剪仪(HCA)对青海重塑黄土进行一系列定向剪切试验。试验保持平均主应力、中主应力系数和大主应力方向角不变,重点探讨干密度的变化对定向剪切条件下重塑黄土强度和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重塑黄土在定向剪切路径下破坏强度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重塑黄土的八面体剪应变和主应变的开展模式受到初始干密度的显著影响;重塑黄土的归一化强度随干密度的增大呈现出近似线性增长的趋势;重塑黄土在剪切破坏后期的大主应力方向和应变方向不一致,存在明显的非共轴现象;在干密度为1.72 g/cm^(3)时,重塑黄土剪切破坏时的非共轴角超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干密度 应力-应变 非共轴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新癸酸锌促进剂的研究
6
作者 余双敏 孙双魁 +3 位作者 张存朝 金雯静 董朝晖 陈永超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28,共6页
为了开发一种安全环保型促进剂,从挥发特性、Zn^(2+)含量和对环氧酸酐树脂的促进固化特性三个方面研究了新癸酸锌与环烷酸锌的差异。以高纯度双酚A环氧和甲基六氢苯酐为树脂基体,分别添加新癸酸锌和环烷酸锌促进剂,采用相同工艺制备了... 为了开发一种安全环保型促进剂,从挥发特性、Zn^(2+)含量和对环氧酸酐树脂的促进固化特性三个方面研究了新癸酸锌与环烷酸锌的差异。以高纯度双酚A环氧和甲基六氢苯酐为树脂基体,分别添加新癸酸锌和环烷酸锌促进剂,采用相同工艺制备了树脂固化试样并测试其玻璃化温度(T_(g))和热失重曲线(TGA)。结果表明:新癸酸锌促进剂相比环烷酸锌具有分子结构单一、Zn^(2+)含量高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极低的特性,对环境友好。相比环烷酸锌,新癸酸锌需要更高的温度来确保环氧酸酐树脂完全固化。但是在现有的相同工艺条件下,新癸酸锌促进固化产物的玻璃化温度温度可达到152℃,相比环烷酸锌(141℃)提高了11℃,表明新癸酸锌促进固化产物具有更好的热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酸酐树脂 新癸酸锌 环烷酸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地区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监测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29
7
作者 许健 杨少飞 +1 位作者 吴海洋 张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17-524,共8页
基于黄土地区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位移,锚索轴力及建筑物沉降等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坑支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桩顶沉降、桩身水平位移,临近建筑物沉降等监测值均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预警值,表明该基... 基于黄土地区深大基坑桩锚支护结构变形、位移,锚索轴力及建筑物沉降等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基坑支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桩顶沉降、桩身水平位移,临近建筑物沉降等监测值均远小于规范规定的预警值,表明该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合理;基坑降水,尤其降水速率的变化,对地表及临近建筑物沉降有显著影响;桩身底部向基坑内的最大水平位移为8.9mm;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的监测值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地区 深大基坑 桩锚支护 监测数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颗粒盐渍土地基掏挖基础抗拔承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健 高靖寓 +3 位作者 李彦锋 袁俊 程东幸 谭青海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079-2085,共7页
考虑不同粗颗粒盐渍土层状态(结晶、溶蚀)和厚度,通过对粗颗粒盐渍土地基掏挖基础进行抗拔承载模型试验,分析了掏挖基础的抗拔承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拔加载过程中地面以基础为中心产生明显隆起现象,逐渐形成以基础为中心的环状和放... 考虑不同粗颗粒盐渍土层状态(结晶、溶蚀)和厚度,通过对粗颗粒盐渍土地基掏挖基础进行抗拔承载模型试验,分析了掏挖基础的抗拔承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上拔加载过程中地面以基础为中心产生明显隆起现象,逐渐形成以基础为中心的环状和放射状裂缝。地面隆起范围近似呈圆形扩大趋势;上拔位移随距基础中心距离增大而不断减小,上拔位移梯度随荷载增加逐渐增大。荷载–位移曲线呈现出典型的"软化型"特征;结晶状态下基础抗拔承载力随着盐渍土层厚度增加显著增加;结晶状态下基础抗拔承载力显著高于溶蚀状态。粗颗粒盐渍土地基破裂面形态表现为分段直线方程形式;普通粗颗粒土层、结晶状态粗颗粒盐渍土层及溶蚀状态粗颗粒盐渍土层上拔角分别约为32°,34°及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颗粒盐渍土 掏挖基础 模型试验 抗拔承载力 破裂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风电和光伏的可再生能源场景削减方法 被引量:46
9
作者 白斌 韩明亮 +1 位作者 林江 孙伟卿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41-149,共9页
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出力不确定性导致的大规模时序场景给电力系统的优化分析带来很高的计算复杂度。以场景削减技术精准刻画区域风电、光伏出力特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与优... 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渗透率不断增加,其出力不确定性导致的大规模时序场景给电力系统的优化分析带来很高的计算复杂度。以场景削减技术精准刻画区域风电、光伏出力特性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提出一种基于聚类与优化算法相结合的可再生能源场景削减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清洗、降噪等预处理,其次利用肘部法则与轮廓系数判断风电、光伏类别个数并进行聚类。然后,利用粒子群与遗传算法分别提取风电、光伏典型出力曲线,并对两种算法结果进行对比,从而生成典型场景。算例分析以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Amprion提供的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风电、光伏出力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所提方法求得的出力曲线可以有效反映该区域风电、光伏出力典型场景,为后续电力系统规划、运行优化等问题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削减 扩展卡尔曼滤波 聚类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应力轴往返循环幅值对重塑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红 冯永珍 +2 位作者 张吾渝 王鹏 杜风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7-182,共6页
为了研究主应力轴往返循环旋转对青海省重塑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对重塑黄土进行了一系列有限主应力方向角往返循环旋转的应力路径试验,重点分析了重塑黄土在主应力轴往返循环旋转路径下的基本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主应力轴往返循环... 为了研究主应力轴往返循环旋转对青海省重塑黄土变形特性的影响,对重塑黄土进行了一系列有限主应力方向角往返循环旋转的应力路径试验,重点分析了重塑黄土在主应力轴往返循环旋转路径下的基本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主应力轴往返循环的幅值对重塑黄土基本变形有着显著的影响;试样主应力轴循环幅值不超过45°时轴向应变一直向正向增长,然而主应力轴循环幅值超过45°时轴向应变先向负向增加,循环完成后试样最终产生正的轴向应变,且试样累积的塑性变形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循环角度下试样径向应变均向负方向累积发展,主应力轴循环幅值为90°时径向变形最大;试样切向应变相对于其他应变累积较少;试样八面体剪应变的变化区间随着循环角度幅值增加而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塑黄土 主应力轴往返循环旋转 有限角度 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弃风限电风险的风火打捆外送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4
11
作者 朱子琪 张文松 +1 位作者 李洛 刘义龙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34-1041,共8页
针对由于风电不确定性而造成风火打捆外送方式下系统弃风限电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弃风限电风险的风火打捆外送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风电功率预测误差Beta分布模型,建立了风电实际可发电功率的概率分布模型,量化分析风电功... 针对由于风电不确定性而造成风火打捆外送方式下系统弃风限电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弃风限电风险的风火打捆外送多目标优化调度方法。首先,根据风电功率预测误差Beta分布模型,建立了风电实际可发电功率的概率分布模型,量化分析风电功率不确定性对风火打捆外送方式下的系统弃风限电风险影响机理;引入多目标优化理论,以风电外送消纳电量最大、系统综合弃风限电风险值最小为优化目标,以风电、火电出力计划为优化控制变量,以风电实际可发电功率为随机变量,构建了风火打捆外送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引入概率序列理论,将不确定性优化模型转化为确定性模型求解。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不确定性 风险 风火打捆 多目标优化 概率序列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增量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俊贤 朱子琪 +1 位作者 黄存强 程文俊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86-994,共9页
针对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和需求响应负荷(DR)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增量配电网中“源-网-荷”多利益主体协调运行难度问题,提出了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增量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首先,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针对可再生分布式电源(RDG)和需求响应负荷(DR)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增量配电网中“源-网-荷”多利益主体协调运行难度问题,提出了计及“源-荷”不确定性的增量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及算法。首先,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的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和同步回代缩减法,产生关于RDG可发电功率和DR负荷电价弹性系数的典型场景集合,简化描述RDG和DR负荷的不确定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以RDG运营商、配电网运营商和DR负荷用户的收益或成本最优为目标,建立“源-荷”不确定性场景集下的增量配电网多目标优化模型;然后,采用基于Pareto熵的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利用模糊隶属度函数从Pareto最优解集选取最优折衷解;最后,以IEEE30节点配电网为例,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所提算法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荷”不确定性 增量配电网 多目标优化 Pareto熵 多目标差分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分布式调相机动态性能参数自适应优化 被引量:6
13
作者 孙双魁 施俊俊 +4 位作者 张存朝 吕钧章 钟后鸿 李俊达 宋云亭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1-98,共8页
高比例风光新能源并网面临着暂动态无功、系统短路容量和转动惯量不足。提出了在新能源发电侧配置新型分布式调相机的解决方案。其中,调相机的暂动态参数对于确保其无功补偿响应速度和效果非常重要。通过研究调相机的设计变量对关键参... 高比例风光新能源并网面临着暂动态无功、系统短路容量和转动惯量不足。提出了在新能源发电侧配置新型分布式调相机的解决方案。其中,调相机的暂动态参数对于确保其无功补偿响应速度和效果非常重要。通过研究调相机的设计变量对关键参数的影响,建立了采用自适应调节的电磁方案高效寻优方法。通过方案自动设计寻优获得了暂动态参数优越的调相机优选方案。通过型式试验对该设计方案进行了充分验证,结果表明,该新型分布式调相机暂动态能力能够满足电网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分布式调相机 暂动态参数 设计寻优 型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容量分布的电热器和蓄热器分布式优化配置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子琪 张维涛 +1 位作者 韩明亮 张文松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9-77,共9页
充分利用电热器(electric heater,EH)和蓄热器(heat storage,HS)的调节能力是减少弃风的有效措施。针对目前EH和HS多为集中式容量优化,容易突破电网运行约束的问题,提出考虑容量分布的电热器和蓄热器分布式优化配置方法。以8节点简化的... 充分利用电热器(electric heater,EH)和蓄热器(heat storage,HS)的调节能力是减少弃风的有效措施。针对目前EH和HS多为集中式容量优化,容易突破电网运行约束的问题,提出考虑容量分布的电热器和蓄热器分布式优化配置方法。以8节点简化的实际电网为例,基于直流潮流模型,考虑EH、HS等设备的容量、运行约束和具体分布,建立综合能源系统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以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给出EH和HS在满足一定热负荷比例时的最优分配。仿真结果表明:EH和HS处于最优分配时,会缓解系统的弃风现象,并显著提高系统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热系统 弃风 电热器 蓄热器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博弈的水、光、储综合系统分区调峰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子琪 石晓蕊 +3 位作者 刘海洲 王瑜 祁秋民 王正辉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22-1128,共7页
针对目前水、光、储联合运行中,由于光伏波动引起的调峰内部收益不均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双层博弈的水、光、储综合系统分区调峰方法,建立了水、光、储综合系统双层博弈联合调峰新模式。下层采用非合作博弈模型求取各分区代理的意愿调... 针对目前水、光、储联合运行中,由于光伏波动引起的调峰内部收益不均问题,文章提出了基于双层博弈的水、光、储综合系统分区调峰方法,建立了水、光、储综合系统双层博弈联合调峰新模式。下层采用非合作博弈模型求取各分区代理的意愿调节曲线,使各分区的收益达到最大;用所提出的逆向归纳法进行求解,计算速度快。上层采用合作博弈理论修正下层上报的调节曲线,使系统总体效益最大。文章以青海电网为例,证明了所提调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光储 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 分区代理 调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在新能源发电系统发电侧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兴 李鑫 李洛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12期55-56,共2页
1储能系统的应用电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户用侧。在电源侧,对于传统发电机组而言,通过并入储能系统可辅助改善发电机组AGC性能,提高机组频率调节能力,目前已得到大量应用和推广。在电网侧,储能系统通过直接并入电网侧对... 1储能系统的应用电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户用侧。在电源侧,对于传统发电机组而言,通过并入储能系统可辅助改善发电机组AGC性能,提高机组频率调节能力,目前已得到大量应用和推广。在电网侧,储能系统通过直接并入电网侧对频率异常状态的主网进行干预控制,可以成为电网频率稳定控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组 储能系统 电网结构 频率稳定控制 电源侧 频率异常 频率调节 发电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能系统在偏远农牧无电/弱电地区微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兴 李洛 李鑫 《农村电气化》 2019年第7期67-68,共2页
通过分析储能关键技术及其在微电网中的作用,重点研究了储能系统在偏远农牧无电/弱电地区用户级、村级以及乡镇级微电网中的应用场景。
关键词 储能 微电网 无电/弱电地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光热电站接入的多源联合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18
作者 朱子琪 张维涛 +3 位作者 祁秋民 张文松 张舒凯 李鑫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45,共9页
光热电站具有良好的可调节特性,能够弥补常规机组调节能力不足,促进风电、光伏消纳。然而,光热电站的可调节能力受到太阳能直射辐射情况以及蓄热装置初始蓄热量的影响,增加了光热电站接入下多源联合系统协调优化难度。为此,提出了含光... 光热电站具有良好的可调节特性,能够弥补常规机组调节能力不足,促进风电、光伏消纳。然而,光热电站的可调节能力受到太阳能直射辐射情况以及蓄热装置初始蓄热量的影响,增加了光热电站接入下多源联合系统协调优化难度。为此,提出了含光热电站接入的多源联合系统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首先,建立了光热电站功率调节特性、能量储存运行特性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多源联合机组组合滚动优化及反馈校正的模型预测控制MPC思路,提出了含光热电站接入的多源联合系统滚动优化模型及相应的优化方法,进而得到含光热电站接入的多源联合系统优化控制方案;最后,以某含光热电站接入的新能源送端电网为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挖掘光热电站有功调节能力、促进风光电消纳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热电站 风光电 多源联合 滚动优化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废等离子气化与模块化核反应堆耦合的电氢联产系统
19
作者 曹竞文 陈衡 +4 位作者 武浩然 俞天阳 王修彦 王新菊 刘可文 《动力工程学报》 2025年第11期1966-1976,共11页
为了清洁处理医疗废物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固废等离子气化与模块化核反应堆耦合的电氢联产系统。在该新型耦合系统中,医疗垃圾经等离子气化处理,产生高温合成气,合成气经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电厂的蒸汽和给水冷却,再经... 为了清洁处理医疗废物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出了一种固废等离子气化与模块化核反应堆耦合的电氢联产系统。在该新型耦合系统中,医疗垃圾经等离子气化处理,产生高温合成气,合成气经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SMR)电厂的蒸汽和给水冷却,再经过净化后送入水煤气变换反应器,通过变压吸附(PSA)单元纯化,最后产生H_(2)。以某个模块化核反应堆为研究案例,从热力学角度评估新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医疗垃圾转化为能量的效率为58.83%,集成系统总效率为54.24%,效率为54.23%;新型耦合系统的净现值可达77753.53万元,动态回收期为3.71 a,新型耦合系统是高效且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垃圾 等离子气化 模块化核反应堆 系统集成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