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8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战略西移之成都分院的发展
1
作者 陈海坤 林国辉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3,共3页
2005年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在成都设置二级机构,至今已历13载,不断发展壮大,为贵阳院深入实施"主业西移"奠定了良好基础。以成都分院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剖析贵阳院如何实践主业西移战略,主要从市场开拓发展、人才... 2005年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在成都设置二级机构,至今已历13载,不断发展壮大,为贵阳院深入实施"主业西移"奠定了良好基础。以成都分院的发展历程为背景,剖析贵阳院如何实践主业西移战略,主要从市场开拓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管理运行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达到总结经验、理清思路、展望未来、开拓进取的目的,谋划成都分院未来发展的任务和目标,进一步丰富"主业西移"战略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西移 发展历程 展望 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库工程全库盆土工膜防渗结构设计研究
2
作者 邓伯均 黄涛涛 张镯 《东北水利水电》 2025年第3期5-9,71,共6页
在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全库盆土工膜防渗问题一直都是水库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本文基于某水库工程,在分析库盆复杂地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条件,设计研究出一种以低强度半透水胶凝砂砾石垫层为主要组成的全库盆HDPE土工膜防渗... 在岩溶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全库盆土工膜防渗问题一直都是水库工程施工中的重难点。本文基于某水库工程,在分析库盆复杂地质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建设条件,设计研究出一种以低强度半透水胶凝砂砾石垫层为主要组成的全库盆HDPE土工膜防渗结构,同时在分析土工膜耐久使用年限基础上不考虑全膜保护,对库岸防渗结构进行设计。本文中提出的新型防渗结构设计不仅有效利用了当地建材,还能够满足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防渗需要,为后续同类工程的防渗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地质 全库盆 土工膜 防渗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院知识产权贯标实践与创新
3
作者 杨桃萍 汪飞 +1 位作者 张虎成 王兴恩 《云南水力发电》 2019年第3期171-175,共5页
知识产权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介绍了中国电建贵阳院的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知识产权成果以及依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进行贯标的全过程,总结了知识产权在激励培训创造氛围、支撑创新平台、信息化提升管理、全方位推动科技进... 知识产权是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内容,介绍了中国电建贵阳院的管理体系、体系文件、知识产权成果以及依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进行贯标的全过程,总结了知识产权在激励培训创造氛围、支撑创新平台、信息化提升管理、全方位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助推科技创新的作用,依靠知识产权在提升市场影响力、加强运用转化、开拓海外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市场成果与效益。通过紧扣制度、流程、组织三要素,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转化为企业资本和产业,有助于市场开拓和激活市场活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企业转型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知识产权管理 贯标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围压影响的间断级配散粒土潜蚀规律试验研究
4
作者 梁越 李越 +4 位作者 许彬 杨牛虎 张斌 潘剑 尹朝恒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6,共7页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 利用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系统,选用间断级配散粒土材料开展了潜蚀试验,探索了30、60、90 kPa围压条件下土体潜蚀规律,分析了不同围压下细颗粒流失、体积变化及临界水力梯度的变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在较小围压下,细颗粒易于流失,导致土体孔隙连通性增强,渗流流速显著提高;而较大围压则压缩了土体孔隙,降低了渗透路径通畅性,使得渗透系数明显降低。在低水力梯度时渗流流速与水力梯度呈现非线性变化,但随水力梯度增大逐渐趋向线性,基本符合达西定律;围压增大导致土体潜蚀启动的临界水力梯度提高,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围压对不同阶段细颗粒流失的影响存在差异,但对细颗粒流失总量的影响不显著。较大围压下土体内部颗粒结合更紧密,试样的变形程度更小,而在30 kPa的低围压条件下,试样体积变化曲线呈明显的阶梯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围压 潜蚀 累计涌砂量 体积变化量 临界水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围压下间断级配散粒土内部侵蚀机理研究
5
作者 梁越 罗安志 +2 位作者 杨牛虎 许彬 代磊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4-232,共9页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 管涌侵蚀一直是水力学研究的重点,其是指在渗透水流作用下土体内部细颗粒发生迁移并形成渗漏通道的一种渗漏现象,且在围压条件下土体内部侵蚀过程会受到显著的影响。利用自主研发的应力动态联动式渗透变形试验装置对不同级配的散粒土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的侵蚀过程进行研究。设置三组不同的间断级配试样,对渗流过程中的渗流量、细颗粒流失量和渗透变形量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试验前期渗流速度v和水力梯度i呈线性正相关,但围压作用使得i-v曲线后期明显变缓不再符合达西定律;土体中间级配缺的越多,颗粒起动的临界水力梯度越小;且土体的不均匀系数对渗透系数的影响存在某一上限值。渗流过程中细颗粒的流失存在因堵塞而引起的自滤自稳定现象,该现象在骨架颗粒级配较为均匀时更易出现。土体在恒定围压条件下细颗粒流失导致体积收缩,而由于土体内部颗粒间的作用力突变,土体渗透变形呈现阶梯状变化,且在土体颗粒级配间断跨度大、内部细颗粒粒径小且单一的情况下阶梯状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断级配散粒土 恒定围压 渗透系数 体积变化量 细颗粒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荷载下白云岩渐进损伤试验研究
6
作者 黄颖异 陈世万 +2 位作者 余波 郑克勋 左双英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1-243,共13页
【目的】为揭示岩溶区抽水蓄能电站的典型碳酸盐岩基岩在抽水蓄能运行过程中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及破坏机制,【方法】对岩溶区的典型地层白云岩开展了分级循环加载试验和大循环加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分级循环加载过程中,... 【目的】为揭示岩溶区抽水蓄能电站的典型碳酸盐岩基岩在抽水蓄能运行过程中循环荷载作用下的损伤发展及破坏机制,【方法】对岩溶区的典型地层白云岩开展了分级循环加载试验和大循环加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分级循环加载过程中,低应力循环时[(0.15~0.35)σ_(ucs),(0.35~0.55)σ_(ucs)],以孔隙压密为主;高应力循环时[(0.75~0.95)σ_(ucs)],各循环均产生不可逆应变,损伤持续积累,变形模量出现降低而泊松比持续增大。(2)应力超过“疲劳应力门槛值”时[(0.85~0.90)σ_(ucs)],声发射信号在循环加卸载过程中持续产生,损伤开始积累至岩样破坏。(3)对于大循环加载试验,应力范围为(0.30~0.85)σ_(ucs)时,试样未破坏;应力范围为(0.30~0.90)σ_(ucs)损伤可分为:初始压密塑性变形段、损伤稳定累积段、损伤加速累积段;应力范围为(0.30~0.95)σ_(ucs)时,试样损伤快速加剧至破坏,损伤阶段性不明显。【结论】认识了白云岩加、卸过程中能量演化规律及力学性质劣化机制,研究成果可为岩溶洼地抽水蓄能水库设计和工程监测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加卸载 声发射 疲劳特性 B值 损伤变量 影响因素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工程设计方案投资比选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7
作者 邓伯均 陈杰 《工程管理学报》 2024年第5期58-62,共5页
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涉及专业多,且设计方案不断更新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投资比选效率可较快地确定各方案投资,为工程设计方案决策提供依据,有效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方案合理的投资比选也能减少后期施工阶段由于设计变... 水电工程设计阶段周期长、时间跨度大、涉及专业多,且设计方案不断更新变化,提高设计方案的投资比选效率可较快地确定各方案投资,为工程设计方案决策提供依据,有效缩短设计周期,同时方案合理的投资比选也能减少后期施工阶段由于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对工程投资的影响。基于ISM模型,从项目外部和内部识别水电工程设计方案投资比选效率的影响因素,构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模型并针对性提出比选效率提升策略。模型结果显示,政策法规体系,项目复杂性是影响比选效率的根本原因,项目设计周期是影响比选效率的直接原因,也是其余因素作用之后的直接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工程 设计方案 投资比选 IS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宽大断层带处理措施研究
8
作者 肖鸿 刘羿 荣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5-181,共7页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发育23 m宽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岩体力学特性较弱,在大坝的施工、蓄水和运行过程中会对坝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提出了坝基处理的微拱形混凝土塞置换基础方案,并开展了三维有限... 代冲溪水库重力坝坝基发育23 m宽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岩体力学特性较弱,在大坝的施工、蓄水和运行过程中会对坝基的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基于工程地质条件和岩体力学参数提出了坝基处理的微拱形混凝土塞置换基础方案,并开展了三维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计算和坝基F1断层岩石力学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研究得出,在宽大断裂带软基岩体情况下,变形模量差异和断层带的弱承载力导致坝基的不均匀变形现象明显。通过微拱混凝土塞置换之后,蓄水过程坝基承载力及重力坝应力变形均满足要求。由于混凝土塞能够较好的发挥作用,断层破碎带参数的变化对大坝和坝基应力变形影响被削弱。相关研究为跨越宽大断层重力坝的基础处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坝 断层带 坝基处理 变形稳定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破荷载作用下减振孔减振隔振效应数值模拟研究
9
作者 王钥 廖志毅 +3 位作者 陈琰 赵星 汤伟雄 朱建波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共15页
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作为减振手段之一,减振孔可用于控制爆破振动影响。然而,目前减振孔布设方案多基于经验方法,并且减振效果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局部单排测点,无法全面表征减振孔后方区域内的减振效果与规律... 爆破产生的振动效应影响邻近建(构)筑物的安全。作为减振手段之一,减振孔可用于控制爆破振动影响。然而,目前减振孔布设方案多基于经验方法,并且减振效果评价标准主要集中在局部单排测点,无法全面表征减振孔后方区域内的减振效果与规律。基于枕头坝护坦爆破开挖工程,采用LS-DYNA软件中的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了减振孔排数、深度、爆心距和单排布孔数对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峰值减振率等减振效果的影响。首先,利用小尺寸爆破模型试验对LS-DYNA方法模拟爆破荷载作用下减振孔减振隔振效应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随后,系统开展了不同减振孔参数对有效减振区域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减振效果最优的区域位于减振孔布设区后方垂直于爆源的位置;随着排数、深度、爆心距和单排布孔数的增大,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增大;峰值减振率随排数增大而显著增大,随爆心距增大而减小,受到减振孔深度和爆破孔深度的共同影响。与单一测点减振率相比,有效减振区域面积可以体现减振效果的区域分布,并且不受测点选取位置影响。另外,基于不同减振孔参数对减振隔振效应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效减振区域面积与减振孔深度相关性最明显,其次是减振孔排数和爆心距。峰值减振率与减振孔排数相关性最明显,集中减振率与减振孔排数和深度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对减振孔的布设和最大程度地利用减振效果保护邻近建(构)筑物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减振孔 有效减振区域 质点峰值振速 减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部侧堰加宽溢流面溢洪道的流场特性数值模拟优化研究
10
作者 帅世杰 杨慧霞 张艳霞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1期110-118,130,162,共11页
尾部侧堰加宽溢洪道因水流惯性产生水面倾斜,导致超高、侧堰冲刷等问题。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界面追踪法,对尾部侧堰加宽溢流面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通过调整侧堰前消能底板横向坡比、顶部倾斜角度及溢流面宽度,可以... 尾部侧堰加宽溢洪道因水流惯性产生水面倾斜,导致超高、侧堰冲刷等问题。采用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界面追踪法,对尾部侧堰加宽溢流面水流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通过调整侧堰前消能底板横向坡比、顶部倾斜角度及溢流面宽度,可以有效降低坝前最低深度、增加消能效率,但会加大坝前底部压力。当坝前底板调整为0度时,湍流流场趋于平缓,消能效率增加,且坝前底部压力基本不变。研究结果对调整尾部侧堰加宽溢洪道水流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侧堰 加宽溢流面 RNG k-ε湍流模型 流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形分级的挤压性围岩隧道超前导洞设计研究
11
作者 谈利军 张佑钧 +2 位作者 刘志春 吴斐 孙明磊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1-189,共9页
挤压性隧道大变形问题一直是困扰隧道建设者的突出难题,对围岩应力适度释放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超前导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应力释放方法。考虑强度应力比,引入挤压性围岩变形分级标准,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不同变形... 挤压性隧道大变形问题一直是困扰隧道建设者的突出难题,对围岩应力适度释放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超前导洞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应力释放方法。考虑强度应力比,引入挤压性围岩变形分级标准,利用FLAC^(3D)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首先研究不同变形等级条件下,铁路隧道标准双线断面施作超前导洞对正洞围岩位移和应力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超前导洞超前开挖距离和断面尺寸等因素对围岩变形和应力的影响,提出基于变形分级的超前导洞设计参数建议值;最后结合实际工程进行验证。主要结论如下:无论何种变形等级,铁路隧道标准双线断面施工超前导洞可显著降低正洞围岩变形和应力;变形等级越大,位移和应力的减小率越大,对正洞变形效果控制越好;超前导洞的尺寸和超前距离越大,对正洞围岩变形控制越有利,但当超前距离大于30 m或导洞面积大于38m2时,对正洞位移的控制将不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挤压性围岩 超前导洞 变形分级 应力释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破坏模型试验研究
12
作者 周锋 蒲黍絛 王海勇 《山西建筑》 2025年第5期71-77,93,共8页
为研究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的致灾机理,采用基于颗粒流模型的相似材料和双向正梯形(前视)模型装置,针对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在干湿循环、浸水软化和路堑开挖工况模拟条件下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展现其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在开挖卸荷及... 为研究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的致灾机理,采用基于颗粒流模型的相似材料和双向正梯形(前视)模型装置,针对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在干湿循环、浸水软化和路堑开挖工况模拟条件下进行物理模型试验,展现其变形破坏过程,分析其在开挖卸荷及强度劣化下的变形破坏演化过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路堑开挖后,坡体卸荷效应明显,前部出现楔形体破坏,后缘拉裂缝逐渐扩大,随着干湿循环的进行,坡体首先沿上层泥岩软弱层滑移,并牵引着坡体后缘继续发生拉裂,随后滑裂面延伸至下层泥岩软弱面,由此发生大规模滑坡,滑面呈步进台阶状,缓坡顺倾红层路堑边坡致灾机理主要体现为红层软岩在岩层面顺倾条件下历经开挖卸荷和水岩耦合的成灾作用过程而呈现松弛劣化和水敏劣化的灾变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倾红层路堑边坡 模型试验 松弛劣化 水敏劣化 坡体开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石流冲沟型存料场综合治理研究
13
作者 宋涛 张建博 +2 位作者 邹建锋 段金林 董庆煊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25年第2期80-84,95,共6页
泥石流自身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在泥石流冲沟内布置存料场将不可避免地占用泥石流沟原有行洪通道、并增加大体量物源的不稳定因素,若不加以综合治理,将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文章结合BDa水电站6号沟泥石流冲沟自身特点、存料场地周边... 泥石流自身存在较大的危害性,在泥石流冲沟内布置存料场将不可避免地占用泥石流沟原有行洪通道、并增加大体量物源的不稳定因素,若不加以综合治理,将可能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文章结合BDa水电站6号沟泥石流冲沟自身特点、存料场地周边地形地质和存料场体型条件,对直排泥石流及停淤后排高含沙水流两种治理思路进行了综合比较,最终选择停淤排高含沙水流的治理思路,提出了“上游监测预警+下游拦挡坝拦截停淤及高含沙水流排导+存料体应急拦挡及排导”的综合治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 存料场 泥石流 拦截停淤 高含沙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复杂地下厂房洞室群渗流量计算与分析研究
14
作者 孔宇田 程瑞林 +2 位作者 张合作 龙益彬 吴银刚 《水利技术监督》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为准确估算地下厂房洞室群渗漏水量,给渗漏集水井容积的确定和排水泵的选型提供设计依据。依托藏区某水电站复杂地下厂房洞室群,分别采用大模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局部厂区模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地质估算法和经验公式粗略估算... 为准确估算地下厂房洞室群渗漏水量,给渗漏集水井容积的确定和排水泵的选型提供设计依据。依托藏区某水电站复杂地下厂房洞室群,分别采用大模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局部厂区模型三维渗流场有限元分析、地质估算法和经验公式粗略估算法,分析计算厂区各地下洞室的渗漏水量,并将4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列举了部分同规模已建大型地下工程实际监测的渗漏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地质估算法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值较接近,可作为设计值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站地下厂房 复杂洞室群 防渗排水 渗流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山灰掺和料对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刘雨冰 李建华 +2 位作者 李旭东 马艺 艾文杰 《红水河》 2025年第1期131-136,共6页
通过将火山灰与粉煤灰进行对比,笔者探究火山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并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对比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和火山灰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粉... 通过将火山灰与粉煤灰进行对比,笔者探究火山灰作为混凝土掺和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进行检测,并设计混凝土配合比;对比不同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混凝土和火山灰混凝土的拌和物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较于粉煤灰混凝土,火山灰混凝土拌和物密度较大,坍落度和含气量较小,火山灰混凝土早期强度有优势,但后期强度增长放缓。我国火山灰资源丰富,市场应用前景广泛,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有利于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工程行业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灰 混凝土 拌和物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院投资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杨桃萍 王智 《云南水力发电》 2015年第4期145-148,152,共5页
贵阳院以工程技术服务、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为主要业务。近年来,随着投资管理的专业程度要求提高,相应业务处理的深度及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结合当前的投资管理业务现状,贵阳院选择与普华科技合作,通过其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的... 贵阳院以工程技术服务、工程总承包、投资运营为主要业务。近年来,随着投资管理的专业程度要求提高,相应业务处理的深度及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结合当前的投资管理业务现状,贵阳院选择与普华科技合作,通过其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专业的项目运营管理方法,以Power PIP平台为基础为贵阳院搭建可视、高效,贯穿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投资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实施,能够看到项目前期、建设阶段、运营阶段、项目后评价的整体情况。同时,通过系统中管理指标与实际数据对比,为贵阳院日常投资决策和投资分析提供数据支撑,从而使贵阳院投资管理业务工作更加专业、科学、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管理 投资管理系统 POWER PIP平台 业务流程 全生命周期管理 投资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动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17
作者 张莉 张贤 马浩然 《改革与开放》 2021年第16期21-32,共12页
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成为主旋律,在这个新的框架下,应重新审视村寨旅游的角色、功能和地位。文章借助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选取CNKI数据库的期刊,对1992—202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状况及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时序... 进入新时期,乡村振兴成为主旋律,在这个新的框架下,应重新审视村寨旅游的角色、功能和地位。文章借助Citespace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选取CNKI数据库的期刊,对1992—202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状况及该领域研究热点进行对比分析。从研究时序上看,近30年中国村寨旅游研究可分为萌芽阶段(1992—1998年)、探索阶段(1999—2005年)、生长阶段(2006—2011年)及深入阶段(2012年至今)。结果表明,虽然村寨旅游研究文献较多,但研究机构之间合作网络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的联系较弱且缺乏权威著作。整体来说,研究价值倾向从游客的满意度逐渐转移到社区居民的诉求,全面凸显对社区居民的人文关怀。今后,村寨旅游与乡村振兴的融合发展、村寨保护与开发的现实路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探索将成为研究主旋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寨旅游 乡村振兴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过鱼设施研究发展脉络与展望 被引量:8
18
作者 单承康 金志军 +3 位作者 马卫忠 石小涛 沈鹏 张亚杰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3-81,共9页
为分析中国过鱼设施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从研究主体分布、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过鱼设施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 为分析中国过鱼设施研究现状和发展脉络,采用文献计量方法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和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从研究主体分布、研究方向和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过鱼设施研究正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已经形成了规模化科研团队;过鱼设施研究主要围绕过鱼设施水力条件数值模拟、过鱼设施物理模型试验以及基于鱼类游泳能力来开展过鱼设施水力特性适宜性研究和鱼道设计,各研究主题具有关联、重叠、交叉等特点。同时,提出鱼类上溯游泳行为、进口诱集鱼、鱼类下行、过鱼设施补建改建、过鱼设施效果监测与适应性管理等未来重点研究内容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鱼设施 鱼道 发展脉络 研究热点 研究方向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岭水利枢纽集运鱼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猛 马卫忠 +4 位作者 单承康 安瑞冬 姜鹏 李聪 罗思 《水力发电》 2021年第1期7-11,共5页
马岭水利枢纽位于贵州省马别河峡谷河段,受坝高和地形条件的限制,采用“固定集鱼平台集鱼+公路转运+滑槽放流”的过鱼方案,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这种过鱼方案的工程。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 马岭水利枢纽位于贵州省马别河峡谷河段,受坝高和地形条件的限制,采用“固定集鱼平台集鱼+公路转运+滑槽放流”的过鱼方案,是国内第一个采用这种过鱼方案的工程。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四川大学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鱼类游泳能力测试和水力学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对该水利枢纽集鱼系统进行了重点研究,通过工程措施,塑造了诱鱼水力学条件,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过鱼设施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运鱼系统 模型试验 工程设计 马岭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阳院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研究与实践综述 被引量:8
20
作者 崔进 罗洪波 +1 位作者 陈毅峰 居浩 《水力发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2-46,共5页
从1994年我国建成首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普定拱坝至今,贵阳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经验,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坝高从中坝发展至高坝,从贵州至西南、西北、东南等地区,乃至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 从1994年我国建成首座碾压混凝土拱坝——普定拱坝至今,贵阳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经验,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坝高从中坝发展至高坝,从贵州至西南、西北、东南等地区,乃至国外,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总结了贵阳院承担设计的10余座碾压混凝土拱坝在结构布置、体形、碾压混凝土材料、分缝与温控防裂、材料分区等方面设计、研究成果及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碾压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碾压混凝土 拱坝 筑坝技术 贵阳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