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土中齿桩抗拔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符羽佳 杜鹏 +3 位作者 张仰福 李光范 曹志远 刘显阳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 为研究齿桩的抗拔承载特性,开展了缩尺模型试验,针对齿部结构的层数与长度变量进行了11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齿桩相比光面桩表现出更优异的抗拔性能,齿距、齿长与模型桩的抗拉拔承载力都呈现正相关;在一定的弹性承载阶段,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随着齿层数的增加呈线性增大;齿长相比于齿层数对模型桩的抗拔承载力和抗拔侧摩阻力均具有较大的影响。试验及分析结果对小改截面桩的研究运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齿桩 抗拔特性 模型试验 小截面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分布式混合组网对等通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鑫 陈祖翠 +2 位作者 王业耀 卞在平 吴育苗 《农村电气化》 2022年第6期28-31,35,共5页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 智能分布式快速故障自愈技术多依赖光缆介质通信,但由于个别地段光缆敷设路径开挖难的问题,导致光缆在某些项目中无法得以全线贯通。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光纤、中压载波混合对等通信技术,在光缆难敷设段以10 kV电力线路作为通信介质,并从对等通信机制、关键载波通信节点布置、数据通信优先级三方面分析对等载波通信的可行性。以单环网供电网架为应用对象,叙述全线路的通信配置应用方案,结果表明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基于文章提出的中压载波对等通信技术可以有效快速隔离配电网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压载波 智能配电网 对等通信 混合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成美丽 成天乐 +3 位作者 符茜茜 许煜蕊 陈晚晴 郭明萱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1,129,共8页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系统内负荷热需求量构建热负荷预测模型,并对蓄热式电采暖设备与系统建模;建立负荷功率曲线模型;以配电网传输功率限制、可靠供暖为约束,构建一种考虑配网... 文中提出一种考虑配网功率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基于系统内负荷热需求量构建热负荷预测模型,并对蓄热式电采暖设备与系统建模;建立负荷功率曲线模型;以配电网传输功率限制、可靠供暖为约束,构建一种考虑配网约束及可靠供暖的蓄热式电采暖系统优化调度方法。以系统日运行成本最低以及电采暖设备实际消耗功率与电网下发的负荷功率曲线的偏离程度最小为目标,确定电采暖系统的优化调度方案。算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在考虑配电网功率约束的前提下,能够充分利用蓄热式电采暖的蓄热量,可有效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性及用户供暖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热式电采暖 配电网容量 负荷追踪 可靠供暖 优化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叉结构面对岩体力学特性的弱化效应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佳明 孙少锐 +2 位作者 张中行 高林 苏运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30,共13页
针对交叉结构面对裂隙岩体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并结合参数校准过程,生成三组(S、SD和SN组)不同结构面组合的试样模型,并对试样模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下交叉结构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其相互作用对试样强度... 针对交叉结构面对裂隙岩体强度和变形性质的影响,采用颗粒流方法并结合参数校准过程,生成三组(S、SD和SN组)不同结构面组合的试样模型,并对试样模型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研究了单轴压缩下交叉结构面的相互作用,以及其相互作用对试样强度、变形和破坏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1)包含交叉结构面的试样的起裂强度和峰值强度均小于仅包含最不利结构面的单裂隙试样;2)随着轴向荷载增加,结构面交叉处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进而促进微裂纹的发展;3)在相同荷载条件下,包含交叉结构面的试样中微裂纹数量明显多于仅包含最不利结构面的单裂隙试样;4)当试样中结构面的倾角在一定区间内时,交叉结构面对试样的破坏形式有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流方法 交叉结构面 裂隙岩体 弱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独立电网光伏消纳能力测算方法
5
作者 董思远 《农村电气化》 2021年第1期72-74,共3页
对于区域性独立电网,电源结构配置与负荷特性的差异,新能源快速发展,带来系统较大的调峰压力。对区域性电网光伏接纳总量进行测算,对指导光伏企业投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为政府、电网对光伏项目批准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光伏 消纳能力 调峰平衡 区域独立电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