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脱冰跳跃高度及杆塔受力特征研究
1
作者 王炜 杨浩 +5 位作者 王强 张万义 薛腾磊 虞东旭 高英博 严波 《重庆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33,共9页
导线脱冰后的最大跳跃高度和杆塔受力特征是塔头设计关心的核心问题,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覆冰厚度可达60~80 mm,超过现有设计规程的最大冰厚。建立典型特高压直流连续耐张段线路塔线耦合体系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档... 导线脱冰后的最大跳跃高度和杆塔受力特征是塔头设计关心的核心问题,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覆冰厚度可达60~80 mm,超过现有设计规程的最大冰厚。建立典型特高压直流连续耐张段线路塔线耦合体系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研究不同档不同极导线脱冰塔线体系动力响应,获得导线脱冰后杆塔的应力、纵向不平衡张力以及导线最大跳跃高度,分析杆塔受力特征及电气绝缘间隙。结果表明杆塔纵向不平衡张力取值大于重冰线路规范要求值,导线冰跳高度大于现有简化公式的计算值。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特重冰区杆塔纵向不平衡张力取值建议以及对现有导线冰跳高度公式的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冰区 特高压直流线路 塔线体系 冰跳高度 纵向不平衡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流体晃荡波高和压强的预测研究
2
作者 金鑫 王宇圣 +4 位作者 张福贵 陈健 李登松 樊昌元 刘名名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8-399,共12页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流体晃荡现象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时序重构,预测流体晃荡的压强和波高。以数值和实验的总压强和自由表面高程数... 基于Navier-Stokes方程的数值模型和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流体晃荡现象存在计算效率低和经济成本高的不足。为此,本文通过构建神经网络模型对数值和实验结果进行时序重构,预测流体晃荡的压强和波高。以数值和实验的总压强和自由表面高程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将神经网络中表征能力强的CNN、RNN、LSTM用于重演流体晃荡响应的时间演化过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系统地调节神经网络的内部结构参数,分析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和相关性。结果表明,RNN和LSTM的重构误差低于4%,相关性达到0.88,整体优于CNN;LSTM的整体性能最佳,可以作为预测长序列数据的首选。整体来讲,三种代理模型均可以较好地复现流体晃荡的波高和压强,在流体晃荡研究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晃荡 神经网络 数值模拟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在电网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探讨
3
作者 刘力铖 《南方农机》 2018年第7期184-184,187,共2页
目前,众多电网设计企业都已建立起电网GIS平台,用于探索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服务于电网规划、勘测、设计各个环节,对企业工程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GIS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数据更新、... 目前,众多电网设计企业都已建立起电网GIS平台,用于探索地理信息技术在工程规划、勘察、设计等方面的应用,服务于电网规划、勘测、设计各个环节,对企业工程质量的提升大有裨益。本文分析了GIS平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数据更新、设计协同、外业使用、智能应用、数字移交等几方面的给出了平台建设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电网设计 设计协同 数据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应力深埋隧道断裂破碎带大变形控制方法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王道远 刘佳 +4 位作者 张逴 袁金秀 朱永全 刘辉 崔光耀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58-666,共9页
针对新莲隧道大埋深、高地应力、大变形凸显的实际情况,开展单层支护、双层支护、刚性强支、超前导洞+扩挖方案下支护受力及变形控制方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原设计方案1支护偏弱不足以抵抗围岩形变压力,平导支护应力超过设计应... 针对新莲隧道大埋深、高地应力、大变形凸显的实际情况,开展单层支护、双层支护、刚性强支、超前导洞+扩挖方案下支护受力及变形控制方法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①原设计方案1支护偏弱不足以抵抗围岩形变压力,平导支护应力超过设计应力值率达100%,正洞支护侵限严重,换拱率100%;②“让抗结合”的双层支护方案2,下台阶与仰拱同步施作,不利于下部围岩应力释放,仰拱隆起开裂,边墙换拱率84%;变更下台阶与仰拱分段施作后,仰拱应力缓慢释放,大变形得以控制;③采用“刚性强支”理念的方案3,增设了“H175型钢+大拱脚靴套+锁脚锚杆套管”,提升了拱架整体刚度,最大收敛变形速率减小42.4%、月开挖进尺达90 m;④采取“超前导洞+扩挖”的方案4,实现了应力分阶段缓释,大变形得到有效控制,但纤维混凝土的应用及超前导洞支护的拆除增加了成本和工序。建议跨断裂破碎带段采用经济合理、工序简便、支护调整灵活的方案3进行施工,方案4可作为更大围岩变形的预备方案。同时拱顶预留变形量可近似按边墙预留变形量的1/2留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断裂破碎带 围岩大变形 大拱脚靴套 锁脚锚杆套管 控制方法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性能分析
5
作者 刘旭 史志杰 +1 位作者 刘健 张倩 《动力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3-570,共8页
为解决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浪费问题并提高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选用某120 MW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THERMOFLE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新型耦合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 为解决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浪费问题并提高系统效率,提出一种耦合热泵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选用某120 MW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为研究对象,基于THERMOFLEX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对新型耦合系统进行了能量分析和[火用]分析,随后研究了环境温度和导热油初温对耦合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热泵系统可以充分利用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末级膨胀机排气余热,同时为热用户提供热水;与原系统相比,耦合系统的能量效率提高了3.75个百分点,[火用]效率提高了2.38个百分点;[火用]损失明显较大的部件是油气换热器1和油气换热器2;低环境温度及低导热油初温有利于系统储能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 热泵系统 能量效率 [火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法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6
作者 蒋旭光 陈钱 +1 位作者 赵晓利 孔莉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473-4485,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垃圾焚烧的应用,产生了大量属于危险废物的垃圾焚烧飞灰。其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变得日益迫切,而水热处理技术是最具潜力的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热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稳定重金属的研究进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垃圾焚烧的应用,产生了大量属于危险废物的垃圾焚烧飞灰。其无害化处理技术的研发变得日益迫切,而水热处理技术是最具潜力的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水热法处理垃圾焚烧飞灰稳定重金属的研究进展。首先阐述了垃圾焚烧飞灰的理化性质;然后系统介绍了针对垃圾焚烧飞灰的水热处理方法,将其细分为传统水热法、添加剂辅助水热法和微波水热法,并分别总结了各类水热处理方法影响重金属稳定效果的因素,包括反应时间和温度、碱性激发剂及其浓度、液固比等;最后探讨了水热法稳定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技术的优化途径,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其中探究水热过程中硅铝酸盐矿物的合成及其稳定重金属机理极具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 垃圾焚烧 飞灰 重金属 硅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基础注浆厚度研究
7
作者 李春燕 徐运生 +1 位作者 李占岭 王胜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96-200,共5页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大多用于房屋加固和边坡处理,本文首次将其应用在输电线路工程中.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整体的微型桩效应和整体的变形协调,而对于后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注浆厚度还未曾有过研究.分析了后注浆微型钢管桩,研究10,15和20mm的...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大多用于房屋加固和边坡处理,本文首次将其应用在输电线路工程中.之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整体的微型桩效应和整体的变形协调,而对于后注浆微型钢管桩的注浆厚度还未曾有过研究.分析了后注浆微型钢管桩,研究10,15和20mm的不同注浆厚度的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在水平和上拔力作用下的水平位移、竖直位移和弯矩,对不同壁厚情况下的最优注浆厚度进行比选,得出最优注浆厚度与壁厚、钢管直径有关.通过大量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出最优注浆厚度与钢管壁厚、钢管直径之间的关系式,为后期输电线路结构设计人员优选最优注浆厚度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后注浆 微型钢管桩 注浆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地下空间施工风险因素耦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小雪 雷可 +1 位作者 谭忠盛 王秀英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6-86,共11页
提出了风险因素耦合效应和风险因素耦合系数的定义,推导了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广州南站为工程背景,对6组城市地下空间施工风险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风险因素耦合效应指当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由风险因素间的... 提出了风险因素耦合效应和风险因素耦合系数的定义,推导了耦合系数的计算方法,以广州南站为工程背景,对6组城市地下空间施工风险因素的耦合效应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风险因素耦合效应指当多个风险因素同时存在时,由风险因素间的因果机制相关性导致的风险放大(或抑制)作用;(2)风险因素耦合效应与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间的条件概率密切相关,基于因果机制独立原理,可分离出耦合效应导致的条件概率增量,从而定义风险因素耦合系数;(3)风险因素耦合系数可通过响应面法结合贝叶斯网络进行计算;(4)城市地下空间施工风险因素耦合效应可分为"极强耦合"、"强耦合"、"中耦合"、"弱耦合"四级,相应的耦合系数取值范围建议为(0.5,1.0]、(0.25,0.5]、(0.1,0.25]和(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施工风险 风险因素耦合 耦合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禁忌搜索算法的储能电池盈利模式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青 梁广平 +2 位作者 任建国 张敏 顾元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21-127,共7页
针对储能电池现阶段经济效益较差、规模发展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禁忌搜索算法的盈利模式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储能技术的不同投资主体差异和电价机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侧或第三方投资主体设计一种同时考虑净负荷和电价机制的盈... 针对储能电池现阶段经济效益较差、规模发展受限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禁忌搜索算法的盈利模式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储能技术的不同投资主体差异和电价机制。在此基础上,为用户侧或第三方投资主体设计一种同时考虑净负荷和电价机制的盈利模式。然后,以储能电池日盈利最大为目标建立储能盈利模式的优化模型,应用禁忌搜索算法求解电池日前充放电功率。最后,算例对比分析了盈利模式和传统运营模式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盈利模式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电池 净负荷 电价机制 盈利模式 禁忌搜索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运生 陈忠范 +2 位作者 范记 张扬 张楷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52-556,共5页
对2种不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及弹卡式连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中设计了4根足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试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不... 对2种不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及弹卡式连接接头进行力学性能试验,试验中设计了4根足尺度的预应力混凝土方桩试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将数值模拟的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不同配筋和相同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接头抗弯性能相当,说明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配筋对接头抗弯性能影响不大。当轴压比在0.3以内,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的抗弯承载力,但当超过这一限值后,极限承载力和位移均会下降,预应力混凝土方桩由受剪破坏向受弯破坏过渡的剪跨比过渡值为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混凝土实心方桩 弹卡式连接 力学性能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储能并网运营模式的工业园区风光燃储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被引量:26
11
作者 朱青 曾利华 +1 位作者 寇凤海 杨更宇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3-31,共9页
工业园区内部负荷需求复杂,且普遍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采用风、光、燃、储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对工业园区进行综合供能,并实现其容量的优化配置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储能并网运营模式的工业园区风... 工业园区内部负荷需求复杂,且普遍存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采用风、光、燃、储等多种形式的能源对工业园区进行综合供能,并实现其容量的优化配置成为急需研究的问题。提出一种考虑储能并网运营模式的工业园区风光燃储优化配置方法。首先,介绍了并网情况下储能的不同运营模式,并分析了不同运营模式下储能的充放电策略以及容量确定原则。然后,以综合供能系统年均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构建风光燃储优化配置的数学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算例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单一的燃机三联供系统,所提出的方法得到的配置方案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储能运营模式 风光燃储系统 容量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祁韶直流开路模式下阀保护性触发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浩 夏鑫珏 +4 位作者 梁文武 张磊 刘海峰 欧阳帆 李辉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6-172,共7页
该文结合祁韶特高压直流站系统调试和系统调试现场经验及录波数据,在全面剖析换流阀各种触发机制及开路工况下直流电压建立过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换流阀在开路工况处于特殊触发角时的通断机制及相应阀臂电压的转变效果,深入研究OLT及类... 该文结合祁韶特高压直流站系统调试和系统调试现场经验及录波数据,在全面剖析换流阀各种触发机制及开路工况下直流电压建立过程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换流阀在开路工况处于特殊触发角时的通断机制及相应阀臂电压的转变效果,深入研究OLT及类OLT模式下阀保护性触发动作的内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梳理现场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以期为相关电气从业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 开路试验 厂内试验 保护性触发 内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建设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力铖 雷亚雄 张博雄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3期246-246,共1页
本文从体系建设,协同工作,数据库搭建,功能模块设计,多源数据整合等方面给出了输电线路三维数字化设计平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三维数字化 模型库 平台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输电塔位移监测ROI关键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楷 孙超 +2 位作者 刘家豪 李玉学 田利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49-856,1033,共9页
为了实现输电塔远距离位移监测,同时满足低成本、无接触、易实施及精确度高等要求,结合输电塔的内轮廓特征和计算机视觉位移识别技术,提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简称ROI)关键点法。首先,利用N近邻最小能量法进行ROI轮廓搜索提... 为了实现输电塔远距离位移监测,同时满足低成本、无接触、易实施及精确度高等要求,结合输电塔的内轮廓特征和计算机视觉位移识别技术,提出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简称ROI)关键点法。首先,利用N近邻最小能量法进行ROI轮廓搜索提取,并与Harris角点检测算法相结合;其次,通过输电塔台架实验与灰度模板匹配法相比,ROI关键点法位移识别结果的平均误差、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56%和45%,绝对误差小于5 mm和10 mm的准确率提高了61%和3%,计算效率提高了11倍,稳定性及抗噪性能较高;最后,在实验塔对比验证中,ROI关键点法的位移测量值与实际位移的差值百分比在0.0%~11.1%之间。结果表明,ROI关键点法在输电塔结构位移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精细度、计算效率、稳定性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输电塔 位移监测 无标靶 N近邻最小能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孤立档导线脱冰动力响应参数预测模型
15
作者 张立光 滕宇 +4 位作者 董松昭 王炜 李占岭 高英博 严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1-231,275,共12页
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覆冰设计厚度达60~80 mm,多采用孤立档。该文针对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六分裂导线,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档距、高差比、覆冰厚度、脱冰率和风速条件下孤立档导线脱冰动力响应,并分析其响应特征。给出导... 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导线覆冰设计厚度达60~80 mm,多采用孤立档。该文针对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六分裂导线,建立有限元模型,模拟研究不同档距、高差比、覆冰厚度、脱冰率和风速条件下孤立档导线脱冰动力响应,并分析其响应特征。给出导线冰跳高度包络线、有风情况下导线脱冰后横向摆幅参数和纵向不平衡张力的定义。结合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建立的数据集和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以档距、高差比、覆冰厚度、脱冰率和风速为输入,导线冰跳高度包络线、最大横向摆幅、最小横向摆幅、脱冰前平衡位置、孤立档两端纵向不平衡张力为输出的预测模型,为特重冰区特高压直流线路塔头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重冰区 特高压直流线路 脱冰动力响应参数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化材料在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中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被引量:18
16
作者 蒋旭光 龙凌 +1 位作者 赵晓利 孔莉倓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216-225,共10页
焚烧方式因其减量化、无害化等优点将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飞灰是焚烧方式的主要副产物,其高含量且易浸出的重金属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介质固化技术中固化材料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的处理现状,展示了水泥... 焚烧方式因其减量化、无害化等优点将逐步成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飞灰是焚烧方式的主要副产物,其高含量且易浸出的重金属是急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从介质固化技术中固化材料的角度系统地总结了国内外的处理现状,展示了水泥、粉煤灰、偏高岭土、赤泥、矿渣、塑料和其他材料在飞灰固化上的应用情况,分别从重金属固化效率以及机械性能等两个主要方面对其固化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了各个材料的优缺点,并且给出了工程应用实例和经济性分析。最后在固化材料的工业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 飞灰 固化材料 重金属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伟 张楷 +3 位作者 郭超溢 崔强 张传庆 马海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8159-8165,共7页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具备施工速度快、布置形式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注浆后桩-土界面力学行为与强度特性尚未得到定量认识,因此,需要开展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 后注浆微型钢管桩具备施工速度快、布置形式灵活、承载力高等优点,在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有关注浆后桩-土界面力学行为与强度特性尚未得到定量认识,因此,需要开展后注浆钢管桩桩-土界面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的试验研究。依托国网沧州东光北变220 kV线路工程,对原状土和不注浆钢管桩、后注浆钢管桩桩侧不同水平距离处土体及桩-土界面进行现场取样,通过室内试验分析了注浆作用对土样变形及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借助微米CT扫描仪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测试手段,从微观层面对比分析注浆作用下桩-土界面结构的变化及浆液进入原状土体的程度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注浆后浆液的渗入使得土体结构更加密实且黏聚力明显增大,但浆液影响范围有限。研究成果可为该桩型加固机理的揭示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注浆 微型钢管桩 压缩变形 抗剪强度 微观结构 桩-土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起动概率的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计算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玺玥 张根广 +1 位作者 许晓阳 吕彦鹏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27,共8页
基于双峰型级配泥沙的非均匀性,引入由双峰系数、相对粒径组成的双峰型泥沙隐暴系数修正均匀沙上举力系数与拖曳力系数,采用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得到力臂期望值,结合近底水流的随机性,建立双峰型泥沙起滚概率计算公式。基于床面泥沙起... 基于双峰型级配泥沙的非均匀性,引入由双峰系数、相对粒径组成的双峰型泥沙隐暴系数修正均匀沙上举力系数与拖曳力系数,采用均匀沙相对暴露度分布得到力臂期望值,结合近底水流的随机性,建立双峰型泥沙起滚概率计算公式。基于床面泥沙起悬与起滚两种起动方式,建立清水冲刷双峰型泥沙粗化层级配预报多步计算模式,并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经试验资料验证,公式预报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粗化 双峰型泥沙 泥沙起动概率 粗化层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