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SPs情景的滦河流域水源涵养量研究
1
作者 门宝辉 李国娇 刘灿均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4-83,共10页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源涵养量对保障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MIP6中SSPs情景的人口和GDP数据,构建了耦合SD和F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的SWAT模型,模拟预测并分析了3种SSP情景下的滦... 滦河流域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涵养区,研究变化环境下的水源涵养量对保障流域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CMIP6中SSPs情景的人口和GDP数据,构建了耦合SD和FLUS模型预测2030年土地利用情况的SWAT模型,模拟预测并分析了3种SSP情景下的滦河流域年水源涵养量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来看,流域水源涵养量呈现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从空间维度来看,流域东南的水源涵养量多于西北部的;3种SSP情景下的水源涵养量均比现状年多,其中SSP3的水源涵养量最多,为11.24亿m^(3);从影响因素来看,水源涵养量与降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蒸散发量呈负相关;流域水源涵养量主要来自草地、林地和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涵养 土地利用预测 SWAT模型 滦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场喷射成型双掺硅粉和钢纤维湿喷混凝土弯曲韧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伟峰 杨虹 +3 位作者 仝德华 张鹏 丁建彤 李海达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针对强岩爆、高突涌水、高地应力硐室,采用弓形排状新型钢纤维、新型液态无碱速凝剂、大型湿喷台车+机械臂及钢纤维新型添加工艺系统开展了掺硅粉及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的现场弯曲韧性试验研究。这种能够真实反应湿喷混凝土现场附着硬化性... 针对强岩爆、高突涌水、高地应力硐室,采用弓形排状新型钢纤维、新型液态无碱速凝剂、大型湿喷台车+机械臂及钢纤维新型添加工艺系统开展了掺硅粉及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的现场弯曲韧性试验研究。这种能够真实反应湿喷混凝土现场附着硬化性能的大规模生产性试验研究在中国尚属首次。结果表明:随着硅粉和钢纤维的掺入,附着硬化后的湿喷混凝土初裂荷载和极限荷载提高,弯曲韧性指数、承载能力变化系数及残余强度因子明显改善,开裂后未发生脆性断裂,峰值荷载后的承载力下降缓慢,且作用效果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40 kg掺量下荷载-挠度曲线有二次硬化现象,材料去脆性化迹象明显,抑制围岩破坏和与围岩同步变形能力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粉 钢纤维 湿喷混凝土 现场弯曲韧性 喷射成型 大型湿喷台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混凝土面板破坏影响机制研究
3
作者 冯业林 王芳 +1 位作者 黄青富 李国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3-127,共5页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 目前,面板堆石坝动力分析中地震动输入极少考虑地震动强度特征对面板动力安全性态的影响。对于土石坝来说,地震动位移及地震引起的塑性永久变形会对大坝防渗体系应力变形产生重要影响,这两者均与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密切相关。以拟建240 m高面板坝为例,研究了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对面板堆石坝坝体及面板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了坝体塑性变形与面板动应力变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不同地震动强度分布对面板拉、压应力极值发生时刻具有较大影响。因此,建议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中除考虑频谱特性、峰值加速度、地震持时等因素外,还应根据地震场地条件提出合理的地震动强度分布特性,提升面板坝动力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强度 抗震分析 面板堆石坝 面板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鸟类栖息地修复的湿地公园设计研究——以深圳石岩湖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钱斌天 宋海龙 +3 位作者 冯峻林 杨君 刘胜 刘元元 《绿色科技》 2024年第20期1-6,17,共7页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城市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景观化,导致原有鸟类赖以栖息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通过对深圳石岩湿地公园采用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设计手法及后续监测,表明:①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可有...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城市公园的建设也越来越趋于现代化和景观化,导致原有鸟类赖以栖息的湿地面积逐渐萎缩。通过对深圳石岩湿地公园采用基于鸟类栖息地恢复的设计手法及后续监测,表明:①生态功能分区的划分,可有效隔绝或减少人类活动对鸟类栖息的干扰,是鸟类栖息地建设的基础;②草滩、石滩、松木桩等不同驳岸的设计,可为不同鸟类营造栖息、游憩及繁殖场所,是鸟类栖息地构建的必要措施;③以乔灌草及挺水、浮叶、沉水植物搭配模式,可为鸟类提供优质食源地,是花-鸟-鱼-虫-草生态系统构建的基底保障。监测结果显示,项目建成后周边鸟类种群达到了建设前的水平,可为今后基于鸟类栖息地构建的生态湿地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栖息地 生态修复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市某工业园区混合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航 年正 +3 位作者 高升 毕雄 周晓喜 严程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3-149,共7页
珠海市某工业园区混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10^(4)m^(3)/d,项目定位高、水质成分及结构形式复杂、处理、设计和建设难度大、出水标准要求严苛。设计采用地下式水处理+地上式生态景观花园打造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针对含镍废水、生... 珠海市某工业园区混合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5×10^(4)m^(3)/d,项目定位高、水质成分及结构形式复杂、处理、设计和建设难度大、出水标准要求严苛。设计采用地下式水处理+地上式生态景观花园打造相结合的建设模式。针对含镍废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混合性质的水质,处理工艺采用混凝沉淀、芬顿氧化、臭氧氧化、离子树脂交换、BFBR立体生态技术、连续砂滤等组合方式。实际运行出水污染物指标浓度远低于排放标准,工艺系统处理效好,COD、NH_(3)-N、TN、TP、TNi、TCu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1.9%、99.7%、69.3%、91.1%、81.7%、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污水处理 BFBR立体生态技术 地下式水厂 生态景观花园 工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
6
作者 刘涵 张世航 +2 位作者 赵志勇 张志成 郭瑞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钢筋深化设计工具的研发存在异形构件钢筋创建能力低、钢筋生成智能化程度低、数据联动修改能力低等难题。为此,开发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实现钢筋模型创建、工程量统计、图纸生成和可视化表达。通过协同设计Web端实现数据汇集... 钢筋深化设计工具的研发存在异形构件钢筋创建能力低、钢筋生成智能化程度低、数据联动修改能力低等难题。为此,开发数据驱动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实现钢筋模型创建、工程量统计、图纸生成和可视化表达。通过协同设计Web端实现数据汇集和管理,在客户端基于Revit和CAD软件结合C#和C++开发工具,实现钢筋设计数据的产品化表达。针对常规构件,建立配筋数据模板,通过程序自动生成钢筋模型。对于异形构件,采用几何体型参数化重构、算法枚举描述、弧线钢筋微分拟合算法等方法实现自动配筋。通过程序实现钢筋自动编号着色、复杂节点钢筋可视化表达、二维钢筋图和三维钢筋图生成。开发的钢筋融合设计系统能够有效提高钢筋设计效率,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驱动 REVIT CAD 钢筋 异形构件 可视化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化树种的叶表型特征及滞尘能力——以昆明市5个常见绿化树种为例
7
作者 杨淏舟 王建文 +4 位作者 陈平平 李建兴 王波 陈奇伯 宋智衍 《西北林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0-250,共11页
绿化树种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及其与大气颗粒物、叶表型特征的相互关系,以昆明市2个功能区的5个常见绿化树种桂花、广玉兰、杜鹃、紫叶李、香樟为研究对象... 绿化树种是城市森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不同城市绿化树种的滞尘能力及其与大气颗粒物、叶表型特征的相互关系,以昆明市2个功能区的5个常见绿化树种桂花、广玉兰、杜鹃、紫叶李、香樟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洗—滤膜法测定绿化树种叶片对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的滞留特征,分析绿化树种在不同功能区对总悬浮颗粒物(TSP)、大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PM_(10))和细颗粒物(PM_(2.5))的滞留规律及其与环境中大气颗粒物含量和叶表型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同一功能区绿化树种所在环境大气颗粒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交通污染区大气颗粒物含量均显著高于清洁区,其TSP、PM>10、PM_(10)、PM_(2.5)含量为清洁区的2.60~3.02倍。2)不同功能区同一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显著,同一功能区不同树种的滞尘能力差异同样显著(P<0.05),不同绿化树种叶片TSP滞留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桂花(3.03±0.30)g/m^(2)>杜鹃(2.79±0.46)g/m^(2)>广玉兰(2.76±0.50)g/m^(2)>紫叶李(1.54±0.32)g/m^(2)>香樟(0.94±0.16)g/m^(2);交通污染区叶片TSP、PM>10滞留量最高为桂花,分别为其它绿化树种的1.08~3.23、1.02~3.85倍;PM_(10)、PM_(2.5)滞留量最高为杜鹃,分别为其他绿化树种的1.13~2.19、1.28~2.91倍。3)绿化树种叶片颗粒物滞留量与环境中TSP、PM_(10)、PM_(2.5)含量极显著相关,叶上表面绒毛与PM_(2.5)滞留量极显著相关,叶上表面粗糙程度与PM_(10)滞留量显著相关,叶片长宽比则与PM>10和PM_(10)滞留量极显著相关。因此,具有叶片革质、叶片长宽比大、叶上表面具有绒毛、叶上表面粗糙等叶形态特征的桂花、杜鹃和广玉兰可优先考虑用于道路绿化,增加绿化树种滞尘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树种 叶面滞尘 大气颗粒物 叶表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洞双机”主支洞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研究
8
作者 凌小康 张淑芳 +1 位作者 刘明明 麻建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1-125,共5页
鉴于主支洞交汇段为“一洞双机”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的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以某“一洞双机”隧洞工程为例,根据“双机”的重大件尺寸运输需求确定运输车辆,建立运输车辆在交汇段的运动学模型,得到车辆... 鉴于主支洞交汇段为“一洞双机”施工组织设计的关键结构,提出一种基于车辆运动学模型的交汇段结构优化方法,以某“一洞双机”隧洞工程为例,根据“双机”的重大件尺寸运输需求确定运输车辆,建立运输车辆在交汇段的运动学模型,得到车辆的运输轨迹,确定交汇段结构最优结构尺寸,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得到了交汇段围岩的变形特征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交汇段结构的最大跨度由38.0 m降至29.5 m,优化幅度为22.37%,且开挖、初期支护及二次衬砌工程量均优化了10%以上。交汇段围岩和二次衬砌最大位移减幅在5.0%以上;二次衬砌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分别减小25.00%、41.07%。研究结果可为复杂的主支洞交汇段结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支洞交汇段 结构设计 车辆运动学模型 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观力学特性的堆石料三轴数值模拟及尺寸效应研究
9
作者 吴双右 相彪 +2 位作者 刘文杰 周艳梅 李本豪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为阐明玄武岩堆石料受载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规律,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室内单粒压缩试验所得的颗粒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尺寸效应规律,依据三轴压缩试验的标定结果调整不同级配料的细观参数,开展原型及缩尺级配... 为阐明玄武岩堆石料受载时力学特性的尺寸效应规律,采用颗粒流数值模拟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室内单粒压缩试验所得的颗粒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尺寸效应规律,依据三轴压缩试验的标定结果调整不同级配料的细观参数,开展原型及缩尺级配堆石料三轴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大,试样中易形成应力集中,从而发生破坏,主要表现为剪缩体变。提出邓肯-张E-B模型参数K、K_(b)、φ_(0)、Δ_(φ)受粒径尺寸效应影响的修正公式,揭示参数K、K_(b)、φ_(0)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减小、参数Δ_(φ)随颗粒粒径增大而增大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坝体应力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石料 尺寸效应 邓肯-张E-B模型 三轴数值模拟 强度及变形特性 颗粒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5G技术在滇中引水工程通信网络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范璐璐 潘金鹤 +3 位作者 麦珊珊 王凌航 吴帆 李奕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230,共8页
通信系统作为基础支撑网络,对引调水工程的智慧化运行管理具有关键作用。为解决数字孪生时代引调水工程通信网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满足其对通信网络的传输需求,提出利用F5G技术来提升工程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并通过OSU和全光PON两种关... 通信系统作为基础支撑网络,对引调水工程的智慧化运行管理具有关键作用。为解决数字孪生时代引调水工程通信网络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满足其对通信网络的传输需求,提出利用F5G技术来提升工程通信网络的承载能力,并通过OSU和全光PON两种关键技术来构建引调水工程通信网络。以滇中引水工程为研究对象,从网络架构、网络节点和组网方式3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部署了工程通信网络,并根据实际业务承载需求,提出了F5G+多网融合、F5G+远程控制、F5G+融合通信和F5G+通感一体化4种应用场景。研究结果表明:F5G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传统通信网络在承载新业务方面存在的业务与网络不匹配、智能性不足等问题,实现滇中引水工程数字孪生业务的智慧化承载。研究成果为构建高速、灵活、智能和安全引调水通信网络提供了技术思路和方法,可为数字孪生引调水工程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五代固定网络(F5G) 光业务单元(OSU) 无源光纤网络(PON) 全光网络 滇中引水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东德水电站调峰过程对库水位变化影响研究
11
作者 陈平 段尧彬 +3 位作者 栾俊 许利文 王仲昌 高沛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73-279,共7页
乌东德水电站作为金沙江上的重要水电梯级,在发电与调峰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水位调控挑战。基于一维和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上游来流、初始出力及调峰幅度对水库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站调峰过程会对水库水位变化产生重要影... 乌东德水电站作为金沙江上的重要水电梯级,在发电与调峰过程中面临着复杂的水位调控挑战。基于一维和二维水动力耦合模型,研究上游来流、初始出力及调峰幅度对水库水位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站调峰过程会对水库水位变化产生重要影响,上游来流流量是影响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在预测水位变幅超过调度规程要求时,调峰过程中应适当降低出力变幅,当上游来水流量较大时,电站应尽量高出力低调峰运行。研究成果可为水电站的调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升运行效率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峰调度 水位变幅 水动力模型 乌东德水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近70 a暴雨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
12
作者 张小潭 刘智天 +3 位作者 吴绍飞 汪煜 杨操静 李翰卿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67-172,共6页
为更科学地识别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增强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预防及决策能力,利用昆明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72 a(1951—202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昆明近70 a暴雨时程演变特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 为更科学地识别变化环境下城市暴雨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增强城市应对洪涝灾害的预防及决策能力,利用昆明国家基准气象观测站72 a(1951—2022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研究昆明近70 a暴雨时程演变特征,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昆明降水、暴雨量、暴雨日数、暴雨强度等要素的变化趋势及其显著程度,同时应用多种数理统计方法验证其研究结论。研究表明:昆明近70 a整体呈现降水量略减、暴雨量增加、暴雨日数增多、暴雨强度增强的变化趋势;小雨、中雨、大雨减少,而暴雨逐渐增加;预测未来暴雨将可能持续性增多趋强,每10 a增长约8.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气候特征 暴雨特征变量 变化趋势 降水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能定理的高位滑坡运动距离预测方法研究
13
作者 钟兴荣 《工程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9-948,共10页
高位滑坡失稳运动机理是国内外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缘课题,其中运动距离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确定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的依据。本文基于功能定理,假设滑体均匀解体、摩擦系数为定值,通过积分算出高位滑坡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 高位滑坡失稳运动机理是国内外工程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和前缘课题,其中运动距离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确定威胁对象和影响范围的依据。本文基于功能定理,假设滑体均匀解体、摩擦系数为定值,通过积分算出高位滑坡运动过程中摩擦力所做的功,推导出滑坡失稳后的运动距离公式,该公式是滑体重心高度H(H_(1))、解体系数λ、坡角α、内摩擦角φ的函数。文中讨论了λ取0和1的两种特殊情况,λ取0得到的高位滑坡整体运动距离公式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得出λ=1的判别式,该判别式与无黏性土坡极限平衡状态(坡角等于天然休止角)判别式一致。选取12个已形成高速远程滑坡的实例,根据滑坡主剖面测算λ,通过Origin软件拟合λ与滑体前后缘高差ΔH和滑体重心高度H_(1)之比(ΔH/H_(1))得到一个指数函数关系式;用本文的公式计算12个滑坡的运动距离并与实测运动距离比较,平均误差在5%以内。最后用本文的公式预测了四川省黑水县格窝滑坡失稳后的运动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定理 高位滑坡 运动距离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Informer模型的乌东德水库水位多步长预测研究
14
作者 段尧彬 刘邓 +6 位作者 满翰林 陈晓 罗杭 陈平 胡一帆 姚飛 高沛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5,共5页
针对目前深度学习算法在水库水位预测中预见期较短的问题,构建基于LSTM-Informer模型的乌东德水库水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6、12、24、48和96个步长的水库水位,并与LSTM和Informe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预测步长不大于12个... 针对目前深度学习算法在水库水位预测中预见期较短的问题,构建基于LSTM-Informer模型的乌东德水库水位预测模型,预测未来6、12、24、48和96个步长的水库水位,并与LSTM和Informer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预测步长不大于12个时,3种模型均能较好模拟水库水位且性能差异不大,当预测步长大于12个时,3种模型的性能表现为LSTM-Informer>Informer>LSTM,LSTM-Informer模型在96个步长时的RMSE和MAE分别为0.147和0.120,LSTM-Informer模型在24、48和96步长的RMSE分别比LSTM低25%、46%和62%,MAE分别比LSTM低23%、40%和47%,组合模型LSTM-Informer能较好地解决水库水位长时间序列预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STM-Informer模型 乌东德水库 水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干热河谷区“水利+”产业驱动模式研究
15
作者 刘文琨 刘泓甫 +1 位作者 嵇泽军 熊帼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9期178-182,共5页
干热河谷区是全球三大类干旱地区之一,缺水是制约干热河谷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围绕云南省干热河谷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特点,探讨以光伏提水为主的“水利+”产业驱动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干热河谷区内良好的光热资源,建设光伏提水工程... 干热河谷区是全球三大类干旱地区之一,缺水是制约干热河谷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围绕云南省干热河谷区水资源与经济社会特点,探讨以光伏提水为主的“水利+”产业驱动模式,通过充分利用干热河谷区内良好的光热资源,建设光伏提水工程,构建均衡水价体系,利用光伏发电超额收益反哺工程投资,保障光伏提水工程可持续运行,为干热河谷区生态修复与农业发展提供灌溉水源,并协同带动关联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保护性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区 “水利+”产业驱动模式 光伏提水 水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区”划定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6
作者 吴荣光 吴小东 +1 位作者 吴杰 赵仁东 《云南农业》 2025年第5期14-17,共4页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组成,针对“两区”划定工作的流程、特点和难点,系统性地研究“两区”划定数据处理关键技术,...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简称“两区”)划定工作是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关键组成,针对“两区”划定工作的流程、特点和难点,系统性地研究“两区”划定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开发了“两区”划定数据处理工具,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实现了海量空间数据自动预处理、海量“两区”地块自动生成、海量属性数据自动处理、海量数据质量自动检查和“两区”成果自动制作,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自动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区 粮食生产功能区 关键技术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23年剑湖流域土地利用动态研究
17
作者 李阳 周绍昆 +5 位作者 魏璟珝 李舟 侯永平 刘颖 李志军 杨剑华 《绿色科技》 2025年第11期169-175,共7页
高原湖泊作为生态敏感区,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剑湖流域作为滇西北重要的高原湖泊,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对剑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保护策略制定具有... 高原湖泊作为生态敏感区,在区域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持和气候调节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剑湖流域作为滇西北重要的高原湖泊,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部分,其土地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对剑湖流域生态风险评估和生态保护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基于30 m分辨率遥感数据、利用空间分析与转移矩阵方法,系统揭示了1990—2023年剑湖流域土地利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在生态修复政策、农业集约化与城镇化的共同驱动下,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发生显著转变。其中,林地面积增长13.3%,主要得益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草地面积锐减54.9%,主要转化为耕地与森林;建设用地面积扩张超10倍,反映了快速城镇化进程;水域面积缩减10.6%,主要转化为耕地,凸显了农业发展与湿地保育的竞争关系。空间分析进一步表明,林地集中分布于东西部山区,且在2010年后东部草地显著减少,林地斑块连续性增加。耕地主导中部河谷与东北部区域,与建设用地协同分布,共同对剑湖主要水体形成威胁。基于上述发现,建议采用“空间管控+生态修复”的协同治理策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流域系统治理网络,以全面提升区域生境质量与生态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湖流域 土地利用 高原湖泊 生态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高山草甸不同深度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研究
18
作者 陈立畅 张福发 +3 位作者 陈乐言 杨才高 李鑫龙 陈平平 《江西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8-22,共5页
为明确亚高山草甸不同深度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对机械化草甸取草的意义,以云南寻甸高本山区亚高山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深度的亚高山草甸根土复合体进行直接剪切试验来测定其抗剪强度,并对抗剪强度特性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进行... 为明确亚高山草甸不同深度根土复合体的力学特性对机械化草甸取草的意义,以云南寻甸高本山区亚高山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深度的亚高山草甸根土复合体进行直接剪切试验来测定其抗剪强度,并对抗剪强度特性采用摩尔—库伦模型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亚高山草甸深度的增加,其抗剪强度逐渐减小,0~10 cm土层深度根土复合体的抗剪强度最大,20~30 cm土层深度根土复合体抗的剪强度最小;采用摩尔—库伦模型对根土复合体抗剪特性参数的模拟效果较为明显,内摩擦角在一定范围内基本保持恒定,但内聚力值的变化较为明显,说明内摩擦角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较小,而内聚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较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为亚高山草甸植被起草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高山草甸 深度 根土复合体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的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社荣 刘婷 +1 位作者 朱国金 王超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9年第3期139-145,共7页
为了摆脱以往三维设计中效率低下的重复性工作,提高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三维设计的水平和效率,从建筑物建模之初就融入参数化设计理念。首先建立引调水工程典型建筑物BIM模型,再基于组件对象技术(COM)与Inventor API(应用程序接口)技术,采... 为了摆脱以往三维设计中效率低下的重复性工作,提高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三维设计的水平和效率,从建筑物建模之初就融入参数化设计理念。首先建立引调水工程典型建筑物BIM模型,再基于组件对象技术(COM)与Inventor API(应用程序接口)技术,采用C#编程语言开发出一套基于C/S框架的三维参数化智能设计平台。通过研究引调水工程的BIM标准化关键技术,建立存储各类模型及其信息的数据库,并对Navisworks可视化仿真软件进行二次开发,融合基于云平台的协同设计技术,实现工程图纸的高效快速生成、施工进度仿真以及协同办公等功能。该系统已经应用于某长距离引调水工程中且效果显著,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引调水工程 三维参数化 BIM 协同设计 INVENTOR Navis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耀刚 覃超 +4 位作者 张梦缘 蒋静 纪括 齐琳 张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31-1035,共5页
为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和温拌剂种类对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在RAP掺量为0,10%,30%,50%,Sasobit温拌剂掺量为3.0%和Evotherm温拌剂掺量为2.0%的温... 为研究再生SBS改性沥青混合料(RAP)掺量和温拌剂种类对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的影响,通过车辙试验、小梁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分析了在RAP掺量为0,10%,30%,50%,Sasobit温拌剂掺量为3.0%和Evotherm温拌剂掺量为2.0%的温拌SBS改性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性能,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RAP掺量对两种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P的掺入可以极大地改善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但不利于其低温抗裂性能和水稳定性能。不同RAP掺量的沥青混合料对各项路用性能影响程度大小排序均为:水稳定性能<低温抗裂性能<高温稳定性能。在RAP掺量为30%时,掺入Evotherm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抗裂性能、水稳定性能优于掺入Sasobit温拌剂的再生沥青混合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 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 路用性能 温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