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光学发动机PPC低温燃烧模式碳烟生成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邵壮
李卫民
+3 位作者
陈及
赵新强
周秀成
马晓涵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23,共9页
采用光学发动机和双色法测试技术开展了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genated 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部分预混压燃(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和碳烟瞬态生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直喷时刻...
采用光学发动机和双色法测试技术开展了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genated 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部分预混压燃(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和碳烟瞬态生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直喷时刻的提前,燃用M0(100%HCB)与M15(15%甲醇,25%正辛醇和60%HCB)的峰值缸压先增大后减小,甲醇的掺混降低了混合燃油的活性,导致在相同直喷时刻下M15燃烧相位滞后于M0。在PPC燃烧模式燃烧初期,甲醇蒸发吸热导致M15燃油火焰温度小于M0燃油,但随着燃烧的发展,由于M15有更高的氧含量以及更均匀的燃油分布,燃烧后期M15的充分燃烧不仅使其火焰温度逐渐大于M0,还显著降低了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发动机
双色法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
甲醇
火焰温度
碳烟
低温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容量H/J级重型燃气轮机变负荷运行下余热锅炉内流场特性与优化
2
作者
肖永清
林德阳
+3 位作者
周刚
韩奎华
齐建荟
赵建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88-5999,I0019,共13页
H/J级重型燃机新型余热锅炉(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HRSG)内在结构复杂性将会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前流场均匀性,为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脱硝,本研究旨在优化不同负荷下余热锅炉内烟气...
H/J级重型燃机新型余热锅炉(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HRSG)内在结构复杂性将会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前流场均匀性,为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脱硝,本研究旨在优化不同负荷下余热锅炉内烟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系统研究100%、75%、50%和30%负荷余热锅炉内的烟气流动特性;揭示凹陷结构诱导涡流的生成机制,并提出“整流格栅+分区喷氨”的复合优化策略。结果显示,负荷提高使涡流强度增强,烟气流动均匀性更加恶化。50%负荷下,余热锅炉较高的进气温度和结构引发换热管束局部存在±25 K局部温差。优化后,整流格栅有效消除了涡流,使速度标准偏系数降低至3.36%;分区喷氨策略使氨气浓度标准偏差系数降低3.31%,同时降低喷氨量减少氨逃逸。所提方法在不改HRSG结构条件下,创造了有利于脱硝反应的条件,解决了变负荷与流动均匀性的矛盾,可为新型HRSG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整流格栅
分区喷氨
标准偏差系数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量纲分析的含蜡热油管道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109,共6页
针对管道运行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总传热系数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密切相关的起点温度、油品物性、流速、环境温度及蜡层厚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4种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无量纲量,建立了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总传热系数预...
针对管道运行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总传热系数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密切相关的起点温度、油品物性、流速、环境温度及蜡层厚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4种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无量纲量,建立了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通过共线性诊断方法简化模型,并确定各无量纲量的物理意义。运用十折交叉验证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应用于现场输油管道的温降预测。与反算法相比,代入模型求得的温降平均相对误差降低2.88%,预测误差更加符合正态分布,且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传热系数
共线性诊断
参数不确定性
量纲分析
交叉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光学发动机PPC低温燃烧模式碳烟生成特性试验研究
1
作者
邵壮
李卫民
陈及
赵新强
周秀成
马晓涵
机构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山东
中科先进技术
有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6,23,共9页
基金
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WSG2021001)。
文摘
采用光学发动机和双色法测试技术开展了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hydrogenated catalytic biodiesel,HCB)在部分预混压燃(partially premixed combustion,PPC)低温燃烧模式下的燃烧特性和碳烟瞬态生成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直喷时刻的提前,燃用M0(100%HCB)与M15(15%甲醇,25%正辛醇和60%HCB)的峰值缸压先增大后减小,甲醇的掺混降低了混合燃油的活性,导致在相同直喷时刻下M15燃烧相位滞后于M0。在PPC燃烧模式燃烧初期,甲醇蒸发吸热导致M15燃油火焰温度小于M0燃油,但随着燃烧的发展,由于M15有更高的氧含量以及更均匀的燃油分布,燃烧后期M15的充分燃烧不仅使其火焰温度逐渐大于M0,还显著降低了燃烧过程中碳烟的生成。
关键词
光学发动机
双色法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
甲醇
火焰温度
碳烟
低温燃烧
Keywords
optical engine
two-color method
HCB
methanol
flame temperature
soot
low-temperature combustion
分类号
TK421.5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U464.173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容量H/J级重型燃气轮机变负荷运行下余热锅炉内流场特性与优化
2
作者
肖永清
林德阳
周刚
韩奎华
齐建荟
赵建立
机构
山东
大学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988-5999,I0019,共13页
基金
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计划”项目(2023KJ002)
中国电建集团重点科研项目(DJ-ZDXM-2023-18)。
文摘
H/J级重型燃机新型余热锅炉(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HRSG)内在结构复杂性将会降低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前流场均匀性,为实现全负荷工况下的高效脱硝,本研究旨在优化不同负荷下余热锅炉内烟气流动特性。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系统研究100%、75%、50%和30%负荷余热锅炉内的烟气流动特性;揭示凹陷结构诱导涡流的生成机制,并提出“整流格栅+分区喷氨”的复合优化策略。结果显示,负荷提高使涡流强度增强,烟气流动均匀性更加恶化。50%负荷下,余热锅炉较高的进气温度和结构引发换热管束局部存在±25 K局部温差。优化后,整流格栅有效消除了涡流,使速度标准偏系数降低至3.36%;分区喷氨策略使氨气浓度标准偏差系数降低3.31%,同时降低喷氨量减少氨逃逸。所提方法在不改HRSG结构条件下,创造了有利于脱硝反应的条件,解决了变负荷与流动均匀性的矛盾,可为新型HRSG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关键词
余热锅炉
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
整流格栅
分区喷氨
标准偏差系数
均匀性
Keywords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system
flow straightening grid
zoned ammonia inject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uniformity
分类号
TK47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动力机械及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量纲分析的含蜡热油管道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
被引量:
5
3
作者
周刚
机构
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出处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10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受约束三维地形条件下油气集输系统模糊布局优化研究”(51674086)
文摘
针对管道运行参数不确定性引起的总传热系数预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对与管道总传热系数密切相关的起点温度、油品物性、流速、环境温度及蜡层厚度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4种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无量纲量,建立了基于量纲分析法的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通过共线性诊断方法简化模型,并确定各无量纲量的物理意义。运用十折交叉验证理论对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并应用于现场输油管道的温降预测。与反算法相比,代入模型求得的温降平均相对误差降低2.88%,预测误差更加符合正态分布,且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及泛化性。
关键词
总传热系数
共线性诊断
参数不确定性
量纲分析
交叉验证
Keywords
overall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collinearity diagnostics
parameter uncertainty
dimensionless analysis
cross validation
分类号
TE97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石油机械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甲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光学发动机PPC低温燃烧模式碳烟生成特性试验研究
邵壮
李卫民
陈及
赵新强
周秀成
马晓涵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容量H/J级重型燃气轮机变负荷运行下余热锅炉内流场特性与优化
肖永清
林德阳
周刚
韩奎华
齐建荟
赵建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量纲分析的含蜡热油管道总传热系数预测模型
周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