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0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光伏多体阵列连接器优化设计研究
1
作者 邓兴旗 张鹏 +4 位作者 傅强 王文平 李德江 高颂 孟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0-150,共11页
针对深远海漂浮式光伏缺乏成熟浮体阵列类型,且其多体系统核心受力部件连接器研究不足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多体运动与动力耦合分析方法,以实现连接器产品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价。研究中,采用多体动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 针对深远海漂浮式光伏缺乏成熟浮体阵列类型,且其多体系统核心受力部件连接器研究不足现状,本文提出一种多体运动与动力耦合分析方法,以实现连接器产品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性能评价。研究中,采用多体动力学机械系统动力学自动分析(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s,ADAMS)软件,构建了深水柱式光伏阵列刚柔耦合虚拟样机。将典型海况下光伏平台时域运动响应作为驱动施加给样机,完成连接器从水动力分析球铰力学概念到产品设计三维实体模型的高效数值仿真。根据连接器动态应力响应分布特征,融入多目标优化和多准则决策方法,得到了最优设计方案。结果显示,该优化方案可以使单个连接器的用钢量减少5.52%。因此,本文所提出的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漂浮式光伏阵列连接器分析方法可为海上复杂多体系统部件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阵列 连接器 刚柔耦合 虚拟样机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形条件下挡墙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和冲击特征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忠福 石风格 +2 位作者 张旭升 王晶莹 刘恩龙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60,共12页
为探明挡墙对滑坡-碎屑流的防治效果,以中国贵州省纳雍滑坡-碎屑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PFC^(3D)数值模拟,研究了真实三维地形条件下不同位置和高度的挡墙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和冲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墙对碎屑流的运... 为探明挡墙对滑坡-碎屑流的防治效果,以中国贵州省纳雍滑坡-碎屑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和PFC^(3D)数值模拟,研究了真实三维地形条件下不同位置和高度的挡墙对滑坡-碎屑流运动和冲击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墙对碎屑流的运动产生显著的阻碍作用,挡墙越高,阻碍作用越明显;碎屑流遇到挡墙后,前缘速度先骤降后提升,且与无挡墙时相比,前缘速度会呈现不同程度的折减;受实际地形的影响,高度为3 cm的挡墙放置于斜坡中间位置时,其对碎屑流的阻碍效果最明显,碎屑流的前缘运动距离最短,挡墙所受到的冲击力峰值及冲击作用结束后的残余压力随着挡墙高度的增加均会增加;挡墙摆放位置距离坡脚越远,挡墙所受到的冲击力峰值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碎屑流 室内模型试验 挡墙 PFC 3D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C减缩技术研究进展
3
作者 张晓闯 陈波 +3 位作者 王雄锋 徐宁 吕乐乐 张丰 《混凝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1-107,共7页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能够应用于更严苛的结构和环境中。但是UHPC水胶比极低,胶凝材料用量大,导致早期自干燥现象明显,受到约束时容易收缩开裂,这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UHPC早期收缩发展迅速,难以被精...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抗渗性能,能够应用于更严苛的结构和环境中。但是UHPC水胶比极低,胶凝材料用量大,导致早期自干燥现象明显,受到约束时容易收缩开裂,这限制了其在工程上的应用。UHPC早期收缩发展迅速,难以被精准观测;减缩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亟待突破。综述了UHPC的收缩分类、收缩机理、影响收缩的因素和收缩测试方法,以及减缩措施,并对UHPC的减缩研究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C 减缩 减缩剂 膨胀剂 内养护 纤维 养护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转露天开采下伏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姜安民 张道兵 +6 位作者 王飞飞 李延超 董彦辰 郑海力 尹华东 曾林海 张升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80-3093,共14页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 为降低地下转露天开采风险,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模型展开研究。首先,从地质环境因素、采空区赋存状态及外部环境因素三方面对地转露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预测指标进行识别,建立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博弈论对区间层次分析法与变异系数法权重进行线性优化组合;再次,通过构造隶属度函数确定风险预测指标对风险等级的隶属度,形成隶属度矩阵,并对预测指标权重向量、隶属度矩阵及风险等级向量进行耦合,确定各一级指标及采空区综合风险等级量化值,结合量化值判定所处风险等级;最后,基于该模型对某地转露磷矿下伏采空区稳定性风险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露天矿下伏采空区综合风险处于C_(Ⅱ)~C_(Ⅲ)级之间,风险趋于C_(Ⅱ)级(较高),采空区处于欠稳定状态,预测结果与岩石力学试验结合数值模拟综合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地转露 采空区 稳定性 博弈论 模糊理论 风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地下厂房顶拱-锚固洞安全距离研究
5
作者 郭冬云 刘鹏程 +2 位作者 韩钢 黄书岭 张雨霆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3-148,共6页
确定厂房顶部预应力锚固洞与顶拱之间安全距离(简称厂顶锚固洞安全距离),是在缓倾角层状地层中采用“厂顶锚固洞+对穿预应力锚索”开挖支护方案来建造大型地下厂房顶拱的前提条件,方案设计时既要保证锚固洞开挖尽可能小地扰动厂房顶拱围... 确定厂房顶部预应力锚固洞与顶拱之间安全距离(简称厂顶锚固洞安全距离),是在缓倾角层状地层中采用“厂顶锚固洞+对穿预应力锚索”开挖支护方案来建造大型地下厂房顶拱的前提条件,方案设计时既要保证锚固洞开挖尽可能小地扰动厂房顶拱围岩,又要兼具经济性和施工效率。鉴于此,首先通过工程类比方法总结了大批已建大型地下厂房的厂顶锚固洞安全距离及其控制性因素;然后基于稳定拱理论、围岩塑性区以及开挖扰动区概念,提出了一种以厂房顶拱稳定拱范围为核心,以顶拱围岩塑性区和开挖扰动区范围为检验指标的厂顶锚固洞安全距离确定方法;最后以长阳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为例建模并计算,确定了厂顶锚固洞安全距离应大于30 m。研究成果对于具有类似工程地质条件的地下厂房开挖支护方案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缓倾层状地层 锚固洞 安全距离 稳定拱 围岩扰动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模拟的滑坡碎屑流导向拦挡墙布置形式研究
6
作者 段元杰 刘要来 +2 位作者 刘东 路瑞利 位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8-195,共8页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 高速远程滑坡是一种破坏性强,影响范围广的地质灾害现象。为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需在滑坡易发区设置防护措施,目前对碎屑流防护措施的研究多侧重于拦停能力和提高拦挡墙结构强度,很少考虑拦挡结构的运动导向功能。以赵家沟滑坡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对碎屑流运动过程中拦挡结构的导向调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导向拦挡结构的布置形式对居民区的防护效果,并对分流挡墙在整个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布置导向拦挡结构可以有效避免滑坡体流经人员活动区域,起到较好的防护作用。另外,设置分流挡墙将碎屑流分成多股并辅助导向,可以更好地控制碎屑流的速度,降低主要导向挡墙所受的冲击力,进一步降低碎屑流颗粒翻越挡墙的可能,达到更好的导向拦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远程滑坡 颗粒流 离散元方法 数值模拟 导向拦挡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储气洞室钢衬抗外压加劲环的布置方式研究
7
作者 陈尧 伍鹤皋 +3 位作者 傅丹 王涛 陈宗光 李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0,211,共5页
为研究加劲环内、外布置两种方式对钢衬与加劲环自身受力的影响,以某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气压和温度两种荷载作用下钢衬与加劲环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下储气洞室端部封头导致钢衬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轴向相对滑移,... 为研究加劲环内、外布置两种方式对钢衬与加劲环自身受力的影响,以某地下储气库工程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分析了气压和温度两种荷载作用下钢衬与加劲环的力学响应。结果表明,地下储气洞室端部封头导致钢衬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轴向相对滑移,嵌入回填混凝土内的外设加劲环发生明显的弯曲变形,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可能引起加劲环与钢衬连接角焊缝破坏。与之相反,在储气库内压和温度作用下,内设加劲环应力分布更加均匀,钢衬整体变形更加协调,而且可以减小开挖半径和回填混凝土工程量,大大节省工程投资,在地下储气洞室密封钢衬设计时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洞室 钢衬 加劲环 接触非线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长期电力市场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对冲模型研究
8
作者 于浩健雄 程春田 +2 位作者 申建建 唐际政 张俊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70-1078,I0066,I0067,共11页
中长期电力市场环境下,如何满足自身市场利益诉求与期末蓄能控制目标成为当下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关系到梯级水电站群稳定运行和电网安全。考虑到年内来水不确定性对于梯级水电站群市场利益目标与期末蓄能目标的影... 中长期电力市场环境下,如何满足自身市场利益诉求与期末蓄能控制目标成为当下梯级水电站群多目标决策的核心问题之一,其关系到梯级水电站群稳定运行和电网安全。考虑到年内来水不确定性对于梯级水电站群市场利益目标与期末蓄能目标的影响,以及目标间不同量纲的因素,针对性提出2种目标函数:年内来水满足梯级水电站群市场效益与期末蓄能控制需求目标时,以两者优化结果的归一化值最大为目标;反之,以与需求目标差的归一化值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利用需求目标之间的“对冲”特性,降低整体损失。首先基于流域历史径流资料,分析来水频率分布特性,通过相关解集法构建符合历史径流特性的场景集作为输入条件;其次根据所提目标函数分别构建非线性优化模型,通过多项式描述梯级水电站发电特性曲线,并实现高效求解;最后根据目标函数条件筛选优化计算结果,得到年可用水量-目标决策对,并分别构建市场效益目标和期末蓄能目标优化决策集。以西南某流域梯级电站群为研究对象,从目标权重系数、与常规调度规则比较、预测电价误差和不同需求目标组合等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所提的模型能够在根据来水条件满足需求目标的程度给出最优目标决策;不同权重会影响目标在对冲阶段的侧重;电价误差的不确定性极大地影响对冲阶段的决策,增加了整体的损失;市场目标大小对曲线的对冲阶段范围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最优对冲策略 期末蓄能 梯级调度 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抽水蓄能电站调压室连接管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晶星 吴含 +4 位作者 付山 白齐健 王天兴 王梦飞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166,共5页
连接管作为抽水蓄能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管道水击波传播特性与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首先构建设有长连接管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三维模型,然后对连接管处流场流态情况进行模拟,对比不同结构连接... 连接管作为抽水蓄能电站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管道水击波传播特性与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首先构建设有长连接管调压室的抽水蓄能电站的三维模型,然后对连接管处流场流态情况进行模拟,对比不同结构连接管的管道水击波特性,揭示了调压室连接管长度、管径及连接管阻抗孔形式对管道水击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连接管长度的增加,水击穿室系数不断增大;随着连接管管径的增加,水击穿室系数则不断减小,但减小的幅度逐渐降低;单独设置上阻抗孔的最大水击压力更小,随着阻抗孔孔径增大,水击穿室系数不断减小,减小的幅度也在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调压室 连接管 CFD 水击波 水击穿室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公路边坡光伏组件风致荷载特性研究
10
作者 彭琦 王羽 +3 位作者 彭博 黄建 谢孟春 陈伏彬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81-490,共10页
为研究公路边坡地形下光伏组件的风致荷载特性,基于风洞试验方法对填切型公路边坡上光伏组件风荷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风向角、坡角、组件倾角对边坡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位于不同位置的边坡光伏组件的体型系数也不相同... 为研究公路边坡地形下光伏组件的风致荷载特性,基于风洞试验方法对填切型公路边坡上光伏组件风荷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揭示风向角、坡角、组件倾角对边坡光伏组件风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1)位于不同位置的边坡光伏组件的体型系数也不相同,均会随风向角的增大而减小,不利风向角下光伏组件体型系数的上限极值出现在0°~40°风向角内,下限极值出现在110°~160°内,通过体型系数云图可发现位于边坡下部的光伏组件与地面光伏组件表面风荷载分布相似,而边坡上部组件表面体型系数较为紊乱;2)同一坡角下改变组件倾角对不同位置组件的影响不同,倾角增大时组件表面压力增大但增幅不同,而对于不同坡角下相同倾角的组件,其所表现出的载荷特征也不同;3)对边坡光伏组件以及地面光伏组件进行脉动风压频域分析,发现组件前缘位置低频段频谱较为相似,而由于受边坡地形影响,下部边坡组件受高频脉动影响大于上部边坡组件与地面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伏组件 公路边坡 风致载荷 交能融合 风洞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垫层蜗壳传力特性及在抽水蓄能电站中的可行性研究
11
作者 刘帅 蔡宏江 +2 位作者 于磊 丁宏远 伍鹤皋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05-209,218,共6页
针对充水保压蜗壳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提出了超薄垫层(1mm级,以下简称薄垫层)蜗壳的埋设新技术,并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具体条件,建立了蜗壳进口断面的轴对称模型,系统比较了薄垫层蜗壳和充水保压蜗壳的传力特性,研究其... 针对充水保压蜗壳施工工艺复杂、成本高、工期长的缺点,提出了超薄垫层(1mm级,以下简称薄垫层)蜗壳的埋设新技术,并结合某抽水蓄能电站具体条件,建立了蜗壳进口断面的轴对称模型,系统比较了薄垫层蜗壳和充水保压蜗壳的传力特性,研究其替代充水保压蜗壳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水蓄能电站采用薄垫层蜗壳时,钢蜗壳径向变形可以做到与充水保压蜗壳非常接近,而且外包混凝土的应力分布规律、承载比、配筋量等基本相同,同样可以起到降低蜗壳内水压力外传、减小外包混凝土应力和配筋的目的。为了使薄垫层方案较好地替代充水保压方案,建议薄垫层铺设厚度随蜗壳断面直径变小而逐渐减薄(1.0~0.5mm),并在蜗壳子午断面内采用尽量大的垫层包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水保压蜗壳 薄垫层蜗壳 钢蜗壳变形 承载比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水头损失特性研究
12
作者 刘学山 英鹏涛 +4 位作者 吴含 白齐健 刘紫蕊 黄敏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1-175,共5页
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针对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方案,运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水头损失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上游进水口到机组进口的三维模型,然后分析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不结合布置... 抽水蓄能电站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基础设施。针对抽蓄电站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方案,运用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其水头损失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建立上游进水口到机组进口的三维模型,然后分析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不结合布置体型下的水力特性,最后探讨结合布置体型下转弯段直径、阻抗孔孔径等对水头损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引水竖井—调压室结合布置与不结合布置体型压力分布较为相似,结合布置体型没有恶化水力学特性,反射水锤效果较好。结合布置体型下,转弯段直径和阻抗孔直径越大,水头损失系数越小。研究结果可为抽水蓄能电站新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调压室 结合布置 水头损失系数 阻抗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洞室脆性岩石断裂韧度巴西圆盘力学试验研究
13
作者 王耘梓 孙宁 +3 位作者 王龙 刘渊泽 余政兴 徐卫亚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9,共6页
采用V形切槽巴西圆盘(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 CCNBD)方法对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花岗岩进行了劈裂加载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含水率状态下岩石的断裂力学行为、断裂机制和裂纹扩展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状态下的花岗岩峰... 采用V形切槽巴西圆盘(cracked chevron notched brazilian disc, CCNBD)方法对大型水电站地下洞室花岗岩进行了劈裂加载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含水率状态下岩石的断裂力学行为、断裂机制和裂纹扩展特征.试验结果表明,饱和状态下的花岗岩峰值荷载较干燥状态下的平均峰值荷载降低15.5%,平均峰值位移降低17.6%;在饱和状态下,花岗岩试样断裂韧度较干燥状态降低15.5%.裂纹起裂后,裂纹在韧带区迅速扩展,表现出以拉张应力为主的I型裂纹扩展模式.水的存在显著劣化了岩石试样的断裂韧度和降低吸收应变能的能力,含水状态下的围岩更易发生断裂破坏.研究结果为分析水电站地下洞室工程中的力学行为提供理论基础,并为大型地下洞室稳定性力学分析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洞室 脆性岩石 花岗岩 V形切槽巴西圆盘 断裂韧度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ttention-LSTM施工期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预测模型研究
14
作者 周子玉 肖亚子 +1 位作者 邬昱昆 许爱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6-149,155,共5页
构建高精度的坝体沉降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施工期大坝安全与风险管控意义重大。以筑坝高度、降雨、时效等作为施工期坝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因子,引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算法,并在其基础上嵌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出了适用于施工期面... 构建高精度的坝体沉降预测模型,对于保障施工期大坝安全与风险管控意义重大。以筑坝高度、降雨、时效等作为施工期坝体沉降变形的影响因子,引入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算法,并在其基础上嵌入注意力机制Attention,提出了适用于施工期面板堆石坝坝体沉降的预测模型。工程应用表明,Attention-LSTM模型弥补了LSTM在网络层不能动态调整权重系数的缺陷,提升了模型的计算效率与精度,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更加精准反映施工期监测数据在时间维度上的变化趋势,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板堆石坝 施工期 坝体沉降预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不同连接管体型的调压室阻抗特性研究
15
作者 郑智 白齐健 +4 位作者 张轩 吴含 王梦飞 朱亮 郭文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1-175,共5页
连接管体型的变化会改变调压室的阻抗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连接管体型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首先建立设有不同体型连接管的调压室三维模型,对各体型调压室进行过渡过程计算... 连接管体型的变化会改变调压室的阻抗特性,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连接管体型对抽水蓄能电站过渡过程的影响。首先建立设有不同体型连接管的调压室三维模型,对各体型调压室进行过渡过程计算,从三维角度分析过渡过程中连接管处流态情况,对比各体型调压室涌浪水位和水头损失情况。结果表明,连接管长度增大和连接管管径增大都会使调压室涌浪的幅值减小、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增大;同时设置上阻抗孔和下阻抗孔的调压室体型水位波动最小,单独设置上阻抗孔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最大,单独设置下阻抗孔的调压室水头损失系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水蓄能电站 连接管 调压室涌浪 水头损失系数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侧式进/出水口局部非稳态现象研究
16
作者 魏杰 郭港归 +2 位作者 顾莉 王立杰 苗宝广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9-135,共7页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 在出流工况下,侧式进/出水口扩散段内水流与边壁易发生分离,产生局部非稳态现象,从而导致进/出水口流态紊乱。采用RNG k-?紊流模型对某抽水蓄能电站进/出水口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并通过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侧式进/出水口在扩散流时,受扩散角的影响在主流附近存在流动分离区,该区域紊动强度较大,形成局部非稳态现象,紊动强度与流速平方呈线性关系。流道内流速呈现周期性波动,波动周期与雷诺数近似呈幂函数关系。中间流道的波动周期小于边流道,且边中流道流速波动周期的差异与雷诺数呈现正相关。试验中对流速的监测时长应涵盖数个波动周期,才能准确衡量进/出水口的水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式进/出水口 扩散流 局部非稳态现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工业建筑加固设计分析
17
作者 邓礼 宋光瑞 白雪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某工业建筑在通用规范开始实施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后因装修方案发生变化,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承载力复核与加固补强。本文以该工程为例,阐述了新老规范交替期规范适用问题的通常做法,并从设计参数、荷载取值、承载力评定... 某工业建筑在通用规范开始实施前完成施工图设计,在项目主体结构封顶后因装修方案发生变化,需要对原结构进行承载力复核与加固补强。本文以该工程为例,阐述了新老规范交替期规范适用问题的通常做法,并从设计参数、荷载取值、承载力评定原则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优化分析过程,提出了相关建议。对既有工业建筑结构鉴定和加固改造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建筑 加固设计 优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综合体下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研究
18
作者 曾丁松 《花卉》 2025年第4期187-189,共3页
海绵综合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加强城市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重点围绕海绵综合体下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分析,先介绍项目情况,分析其现状以及工程设计定位,然后明确海绵综合体理念下项目建设意义,并提出工程设计内... 海绵综合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理念,旨在加强城市水资源利用,维护生态平衡。重点围绕海绵综合体下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分析,先介绍项目情况,分析其现状以及工程设计定位,然后明确海绵综合体理念下项目建设意义,并提出工程设计内容,包括设计蓄水调节系统、规划雨水收集系统、打造功能区景观等,以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综合体 水环境 城市功能 雨水收集 蓄水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关联性设计实验研究——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国际竞赛实录 被引量:46
19
作者 崔柳 赵宇婷 李东宸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7-51,共5页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存量绿地更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引入城市触媒的概念,探索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间的学科关联,进而剖析...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存量绿地更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引入城市触媒的概念,探索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间的学科关联,进而剖析城市触媒效应工作原理的运行机制,探讨微空间作为触媒元素激发相邻其他城市元素并产生"链式反应",促成城市发展的空间意义。借助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竞赛实例,以口袋公园作为微空间的典型代表,结合"触媒元素的选取""激活和完善触媒""引导触媒效应"3个触媒理论步骤展开讨论,例证城市微空间更新触媒理论的实践应用,以期达到全面意义上的城市活力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微空间 城市触媒 城市更新 口袋公园 设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和黄海北部工程设计冰厚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安良 赵倩 +3 位作者 隋俊鹏 唐茂宁 王慧 刘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9-664,共6页
针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风电、光伏和核电等新兴能源中的工程海冰设计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现期冰厚及其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文分析72 a冰级时间序列表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总体冰情等级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此影响下,基于20 a渤海和黄... 针对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风电、光伏和核电等新兴能源中的工程海冰设计问题,本文研究了重现期冰厚及其在大气候背景下的变化趋势。本文分析72 a冰级时间序列表明渤海和黄海北部总体冰情等级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此影响下,基于20 a渤海和黄海北部海冰多源观测数据和精细化海冰数值预报资料,研究发现不同重现期冰厚较之前海冰区划值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此外,不同场址设计冰厚受当地海洋环境条件影响较大,单一参考海冰区划值可能存在较大误差。研究表明:针对特定作业地点的工程设计冰厚,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细化评估并考虑大气候背景变化的影响,才能为相关工程海冰参数设计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黄海北部 工程海冰 冰情 设计厚度 变化趋势 重现期 海冰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