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优选多源遥感特征和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的茶园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欣怡 汪小钦 +6 位作者 李蒙蒙 金时来 龙江 冯晓敏 吴瑞姣 林敬兰 李琳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46-456,共11页
准确的茶园分布信息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种植布局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有助于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GF-2 PMS影像的RGB波段,Sentinel-2光学影像计算的NDVI,Sentinel-1时序SAR数据构建的物候特征(包括茶树生长幅度(Growth a... 准确的茶园分布信息可以为土地利用规划、种植布局优化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撑,有助于推动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GF-2 PMS影像的RGB波段,Sentinel-2光学影像计算的NDVI,Sentinel-1时序SAR数据构建的物候特征(包括茶树生长幅度(Growth amplitude,GA)和生长期长度(Growth length,GL)),以及GF-7立体像对影像计算的坡向、坡度、曲率,构建了茶园多模态遥感特征,并通过随机森林特征优选出最佳组合。利用双分支网络联合学习策略,以AMLNet(Attentional multiscale lightweight encoder-decoder network)为第1分支,Vanilla AMLNet为第2分支,构建耦合多模态信息的双分支网络模型MIPBNet(Multi-modal information parallel branch network);利用特征融合模块(Dual-branch feature fusion block,DBFF)在解码器末端进行特征级融合;利用复合损失函数进行优化训练。研究结果表明:NDVI+GA+坡向+坡度组合最能提高茶园分类精度。基于RGB数据依次加入NDVI、GA、坡向、坡度的组合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多模态特征后,茶园提取结果漏提和误提现象明显减少,总体精度提升3.11个百分点。与典型的语义分割模型UNet、UNeXt、Segformer相比,MIPBNet的单分支AMLNet获得了更优的茶园提取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提取 多源遥感 深度学习 语义分割 多模态 双分支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变量组合方案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PM_(2.5)浓度估算中的性能对比——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例
2
作者 徐翠玲 胡雪 +2 位作者 袁兵 郭灿 赵丽华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843,共15页
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连续PM_(2.5)浓度,有利于揭示空气质量分布规律,对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2022年陕西关中地区PM_(2.5)地面监测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协... 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连续PM_(2.5)浓度,有利于揭示空气质量分布规律,对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20~2022年陕西关中地区PM_(2.5)地面监测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AOD)数据、气象数据、地理数据和协同监测污染物数据等,依据其性质进行分类,设计11种变量组合方案,分别构建随机森林(RF)模型、梯度提升树(GBT)模型和轻量梯度提升机(LightGBM)模型估算关中地区PM_(2.5)浓度,并对不同方案下的模型估算精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3种模型在两两变量组合方案下的估算效果优于在单一变量组合方案下,在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估算效果则最优;(2)在同一方案下,LightGBM模型表现最佳,而且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LightGBM模型拟合结果在11种变量组合方案中是最优的,其决定系数(R2)为0.94,均方根误差(RMSE)为9.31μg·m^(-3),平均绝对误差(MAE)为6.27μg·m^(-3);(3)与ChinaHighPM_(2.5)数据集、VANPM_(2.5)数据集相比,多变量组合方案下的LightGBM模型估算结果不仅在空间分布上与两个数据集中同区域、同时期数据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而且在细节刻画和估算精度上更具优势,提升了精度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境 PM_(2.5)浓度 随机森林模型 梯度提升树模型 轻量梯度提升机模型 多变量组合 机器学习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柔直系统中频振荡抑制方法及工程验证
3
作者 杨志强 王仙荣 +3 位作者 邹凯凯 姜崇学 黄如海 林传伟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9-116,共8页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存在的潜在中频振荡风险,以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如东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尼的中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建立海上侧柔直换流器中频阻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与频率扫描验证其在中频段... 针对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送出系统存在的潜在中频振荡风险,以中国首个海上风电柔直工程——如东工程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虚拟阻尼的中频振荡抑制策略。首先,建立海上侧柔直换流器中频阻抗模型,通过理论推导与频率扫描验证其在中频段呈感性正阻特性。其次,结合风电场中频段容性负阻特性分析,揭示二者交互引发320Hz振荡的风险机理。然后,通过隔直环节与中心频率可调的窄带通滤波器提取中频谐波电流,经虚拟阻尼环节生成反向抑制电压,从而重塑柔直系统目标频段的正阻尼特性。最后,进行仿真与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策略可快速有效抑制振荡,且不影响系统稳态与动态性能。如东工程投运以来未再发生振荡,为海风柔直送出工程提供了可推广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海上风电 中频振荡 虚拟阻尼 振荡抑制 如东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接触测量楔形危岩体稳定性快速评价
4
作者 张航 胡海瑞 +3 位作者 朱杰清 胡彬 葛云峰 陈钱 《地质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77,共11页
基于传统接触式测量无法满足楔形危岩体施工快速高效安全需求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非接触测量的方法获取与分析楔形危岩体参数,通过得到的参数分析楔形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楔形危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野外... 基于传统接触式测量无法满足楔形危岩体施工快速高效安全需求的现状,本研究采用非接触测量的方法获取与分析楔形危岩体参数,通过得到的参数分析楔形危岩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以某抽水蓄能电站上水库楔形危岩体为例,在工程地质野外精细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三维激光扫描野外测量,获取了楔形危岩体高精度点云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得到临空面所在的平面,确定楔形体所在边坡的坡角和坡高。运用局部点云拟合的办法确定法向量,将得到的法向量通过计算求出结构面产状。结合Alpha Shapes方法计算得出危岩体体积,利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对楔形危岩体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天然、暴雨和地震工况下,楔形危岩体的稳定性系数分别为:1.131(基本稳定)、0.896(不稳定)和0.917(不稳定)。本研究将非接触测量与智能识别运用到楔形危岩体的稳定性评价中,整体用时102 min,大大提高了稳定性评价效率并降低了工程施工的风险,为今后危岩体稳定性的快速评价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楔形危岩体 稳定性评价 非接触测量 智能识别 极限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电场强度等效法的特高压交流双回线路双摆防舞器电晕试验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鹏 郭伊宇 +2 位作者 林锐 赵纪倩 全姗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3963-3972,共10页
针对一起特高压交流双回输电线路上双摆防舞器电晕放电现象,结合有限元法和电场强度等效法仿真分析并优化了实际线路和单相简化试验布置中双摆防舞器表面电场,获得电晕试验电压并进行电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缩短有效摆臂长度、增大摆... 针对一起特高压交流双回输电线路上双摆防舞器电晕放电现象,结合有限元法和电场强度等效法仿真分析并优化了实际线路和单相简化试验布置中双摆防舞器表面电场,获得电晕试验电压并进行电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缩短有效摆臂长度、增大摆锤半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双摆防舞器起晕电压;原椭球摆锤双摆防舞器未通过电晕试验,建议在保证双摆防舞器总重量一定情况下,可通过缩短有效摆臂长度,采用大尺寸空心球形摆锤方案调整其电场特性。优化后双摆防舞器已通过三相带电运行试验,无电晕放电现象。该研究成果可为线路金具设计和制造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 电场强度等效法 线路金具 电晕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法和熵权法的电源点到役评估法
6
作者 陈海华 孙卫锋 +3 位作者 邹晓昕 胡旦华 余天保 邵文妍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297,共8页
针对我国近期电源点逐步到役的情况,提出1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法和熵权法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合适的层次结构,形成判断矩阵。随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之间的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出面向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同时采用... 针对我国近期电源点逐步到役的情况,提出1种基于改进模糊层次法和熵权法的评估方法。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合适的层次结构,形成判断矩阵。随后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各层级之间的判断矩阵进行处理,得出面向重要性的权重向量。同时采用德尔菲调查法形成最末一级子准则层与目标层的评估矩阵,经归一化处理后利用熵权法求得面向价值性的权值向量。然后把2种权值向量经过综合化处理,形成综合权重向量。最后形成方案层对目标层的最终权重向量,得出推荐意见。通过算例,证明该评价方法灵活性强,适用性广,过程清晰合理,结果直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层次法 熵权法 综合权重向量 电源点到役 多方案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风险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榕硕 许炜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74-184,共11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强台风增加,其引发的海岸洪水灾害增强,未来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风险明显增大。为此,基于IPCC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理论,构建了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应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模...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和强台风增加,其引发的海岸洪水灾害增强,未来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风险明显增大。为此,基于IPCC气候变化综合风险理论,构建了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应用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模拟数据以及设定的适应条件,评估了温室气体低、中等和很高排放(浓度)(SSP1-2.6,SSP2-4.5,SSP5-8.5,简称SSPx-y)三种新气候情景下,到2030、2050和2100年,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风险,分析并提出了滨海大城市的应对策略。主要结论:(1)在不同SSPx-y情景下,到2030年,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洪水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较小,但是,在2050年之后,社会经济损失风险程度明显增大。(2)在SSP2-4.5、SSP5-8.5情景下,到2050、2100年,上海市、广州市和天津市社会经济损失风险位于中国滨海城市前列。(3)未来上海市、广州市和天津市社会经济损失风险增加主要归因于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洪水危害性的显著增强、人口和高GDP产业聚集于低洼地区产生的系统高暴露度以及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系统脆弱性上升等因素。(4)滨海城市需考虑采取更具气候恢复力的解决框架,增强应对海岸洪水灾害能力的建设。包括完善海岸防护工程的建设,合理规划城市产业结构与布局,降低海岸洪水危害性和城市暴露度、脆弱性,加强海岸洪水灾害的早期预警和应急体系等灾害风险管理能力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海岸洪水 滨海城市 社会经济损失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mm重冰区±1100 kV特高压直流线路设计 被引量:4
8
作者 林锐 翁兰溪 +2 位作者 何园丁 陈允清 赵晶 《全球能源互联网》 2020年第3期255-263,共9页
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是世界上首个±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于陕西省境内翻越秦岭高海拔重冰区,最高海拔达到2500 m,设计覆冰厚度达到30 mm,该区段线路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成为整个工程设计的难点和关键之一。结合... 昌吉—古泉特高压工程是世界上首个±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于陕西省境内翻越秦岭高海拔重冰区,最高海拔达到2500 m,设计覆冰厚度达到30 mm,该区段线路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及合理性成为整个工程设计的难点和关键之一。结合昌吉—古泉±11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功的设计经验,对30 mm重覆冰区段的导地线选型、绝缘子选择及配置、塔头空气间隙、防雷保护、金具及绝缘子串、杆塔型式、杆塔荷载等关键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证和分析。30 mm重冰区关键设计技术的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特高压直流重冰区线路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0 KV特高压 重冰区 直流 线路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情景下中国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重现期预估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炜宏 蔡榕硕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9-390,共12页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叠加台风-风暴潮、天文大潮等产生的海岸极值水位事件趋多增强,对我国滨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认识未来我国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危害性(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本文首先采用第五次国际耦... 气候变化背景下,海平面上升叠加台风-风暴潮、天文大潮等产生的海岸极值水位事件趋多增强,对我国滨海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认识未来我国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危害性(强度和频率)的变化,本文首先采用第五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数据,分析了不同气候情景(RCP2.6、RCP4.5、RCP8.5,以下简称为RCPs)下,未来不同年代(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我国滨海城市沿岸海平面变化幅度;其次,基于沿海验潮站的历史观测资料和文献数据,分析了未来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对海岸极值水位的影响;最后,利用皮尔逊皿型(P-DI)水文概率曲线方法,预估了不同气候(RCPs)情景下未来不同年代(2030年、2050年和2100年)我国9个滨海城市海岸极值水位重现期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不同气候情景下,我国滨海城市沿海平均海平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到21世纪末,长三角地区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最大,上升速度比全国均值高出约30%;(2)热带气旋的强度与台风-风暴潮的增水幅度存在正相关关系。预计到21世纪末,热带气旋的整体强度很可能将增强,热带气旋引发的台风-风暴潮的增水幅度较当前很可能有明显提高。(3)未来我国滨海城市沿海极值水位将有显著增高的趋势,极值水位的重现期较当前将明显缩短。到21世纪末,我国滨海城市百年一遇的极值水位,重现期几乎都将缩短至20年一遇以下。其中,大连、青岛、上海和厦门等城市的海岸极值水位重现期很可能缩短为(或低于)1年一遇。本文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气候情景下海岸洪水危害性的变化,但对于未来热带气旋的变化及其影响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滨海城市 海平面上升 极值水位 重现期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路单群锚基础抗拔特征差异的现场足尺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翔 崔强 +3 位作者 邱昊茨 陆洲 奚邦禄 张振华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124,共11页
为研究输电线路单锚与群锚基础抗拔承载特征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结构特点,从受力与变形2方面分析了单锚与群锚的承载机制;然后以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全长黏结型锚杆为研究对象,选取位于福建泉州... 为研究输电线路单锚与群锚基础抗拔承载特征差异,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根据结构特点,从受力与变形2方面分析了单锚与群锚的承载机制;然后以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常用的全长黏结型锚杆为研究对象,选取位于福建泉州地区的花岗岩地基作为试验场地,分别开展了3组单锚、4组群锚的现场足尺拉拔试验,采用位移传感器测试基础与地基变形、采用光频域反射光纤传感技术测试锚杆应变,分析得到试验基础的荷载位移曲线以及锚杆界面内力分布;最后对受力过程中2类锚杆基础的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锚与群锚荷载位移曲线特征存在差异,群锚反映出的塑性变形特征较单锚明显;加载前半段,锚杆体系位移以锚筋拉伸为主,加载后半段,以锚岩界面滑移为主;锚杆截面轴向应力沿深度方向逐渐减小,且最终在2~3 m深度处趋于0;拉拔荷载作用下的单锚破坏模式与基岩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有关,而群锚的破坏模式与组成的单锚数量有关;工程中建议以群锚基础试验获得锚岩界面黏结强度为设计依据。研究成果可为输电线路岩石锚杆基础的选型与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锚杆基础 现场足尺试验 分布式光纤 锚岩黏结强度 拉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塔角钢构件加固性能试验与有限元对比研究
11
作者 黄晓予 徐晓立 +1 位作者 杨迪珊 翁兰溪 《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4-141,149,共9页
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对输电塔角钢主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给老旧角钢输电塔加固提供技术支持。提出针对输电塔主材夹具式和穿孔式2种加固形式,分别通过静载试验和参数化有限元模拟,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加固位置、连接件间距等参数下加固... 为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对输电塔角钢主构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给老旧角钢输电塔加固提供技术支持。提出针对输电塔主材夹具式和穿孔式2种加固形式,分别通过静载试验和参数化有限元模拟,研究不同加固方式、加固位置、连接件间距等参数下加固构件的破坏形态、承载力大小以及加固效果,并分析构件加固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态与试验结果相近;加固改变原构件的破坏形态,从整体失稳转变为局部失稳;加固构件两端连接,承载力提高约7%~8%,而增加中间连接后其加固效果比两端连接提升1倍。2种加固方式均能有效提高构件承载力,中间位置增设连接件可使承载力提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塔 角钢 极限承载力 加固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磷灰石降解强温室气体SF_(6)实验与机理分析
12
作者 王放放 张杰 +4 位作者 马京香 赵光金 夏忠林 杨鹏威 马双忱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14,共6页
SF_(6)的减排与替代是电力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环节,作为电力行业应用广泛的强温室气体,对丧失回用条件的电气SF_(6)气体进行无害化降解显得尤为必要。基于热降解处理技术,利用HAP(羟基磷灰石)对SF_(6)气体进行降解处理。... SF_(6)的减排与替代是电力行业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的攻坚环节,作为电力行业应用广泛的强温室气体,对丧失回用条件的电气SF_(6)气体进行无害化降解显得尤为必要。基于热降解处理技术,利用HAP(羟基磷灰石)对SF_(6)气体进行降解处理。研究发现:在初始体积分数1.7×10^(-3)、空速600 mL/(g·h)、温度800℃的条件下,设计的新型动态降解系统能够达到95%—100%的降解率;通过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EDS(能量色散X射线谱仪)与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等微观表征方法分析并验证降解反应的主要固相产物为Ca_(5)(PO_(4))_(3)F和CaSO_(4),气相产物为SO_(3)和SiF_(4);依据上述实验结果,探讨并确立羟基磷灰石热降解SF_(6)气体的反应机理。研究为电力行业SF_(6)废气的无害化降解处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氟化硫 羟基磷灰石 温室气体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抬升型微地形下台风风场计算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黄明祥 卞宏志 +3 位作者 庄金康 张建勋 翁兰溪 兰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0期12423-12427,共5页
福建地区多为丘陵地貌且夏季台风多发,台风在地形作用下破坏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现有山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标准偏低问题,以台风经过地形抬升型微地形的风速加速效应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 福建地区多为丘陵地貌且夏季台风多发,台风在地形作用下破坏输电线路,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现有山区输电线路抗风设计标准偏低问题,以台风经过地形抬升型微地形的风速加速效应为研究对象,依据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通过对实际微地形的建模仿真,研究了不同风向角对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对风速的加速作用。计算结果表明:地形抬升型微地形对风速有明显的加速作用,风速加速效应最大可达到1.53倍,远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研究结果有利于解决微地形地区输电线抗风设计的执行标准偏低的问题,以及对多台风地区的输电线路抗风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形 台风模拟 流体力学 抗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地震剪力分配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谢鲁齐 吴京 +1 位作者 朱云青 黄志挺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72-1079,共8页
基于背景工程,构建考虑协同工作机制的平面分析结构模型,分别对3组不同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参数分析,对框架剪力与结构基底剪力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总结弹塑性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针对设计过程中是否对框架剪力... 基于背景工程,构建考虑协同工作机制的平面分析结构模型,分别对3组不同刚度特征值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展开参数分析,对框架剪力与结构基底剪力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总结弹塑性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分配机制.针对设计过程中是否对框架剪力进行调整,建立2类分析模型,探讨了剪力调整对结构配筋、罕遇地震下结构性能以及结构抗倒塌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现行规范规定的剪力调整对框架-剪力墙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且调整方案对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存在不利影响.结构设计过程中,在保证强柱弱梁和塑性铰转动能力的前提下可不必采取剪力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剪力墙结构 弹塑性状态 地震剪力分配 刚度特征值 剪力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失效模式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结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石嫄嫄 和庆冬 +2 位作者 吴衍剑 杜君峰 张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6-241,共6页
为准确评估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服役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制的5 MW浮式风力发电机组OC3 Hywind为目标模型,根据不同海况下浮式风电机组结构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分析... 为准确评估浮式海上风电机组结构服役安全性,提出一种基于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以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制的5 MW浮式风力发电机组OC3 Hywind为目标模型,根据不同海况下浮式风电机组结构耦合动力响应分析结果,分析关键结构的不同失效模式,最后基于多失效模式的可靠性评估方法计算整体系统可靠性。结果表明,考虑串联系统,基于多失效模式可靠性分析方法得到的海上浮式风电机组结构整体的失效概率远高于单一模式失效概率,采用此方式评估结构可靠度更加安全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风电机组 可靠性分析 失效模式 疲劳损伤 极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明水库进库闸环形溢流消力池水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辉成 王均星 +1 位作者 张文传 郑梅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3-76,共4页
底流消能型式在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矩形消力池、梯形消力池已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需要,根据重力相似准则设计几何比尺为1∶10的水工模型,采用模型试验与Flow-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公明水库进... 底流消能型式在水利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但随着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现有的矩形消力池、梯形消力池已不能完全满足工程需要,根据重力相似准则设计几何比尺为1∶10的水工模型,采用模型试验与Flow-3D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公明水库进库闸消力池为例,对环形溢流消力池的流态、泄流能力、流速、压强与消能率等水力特性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溢流竖井内水流呈漩涡上升,溢流跌水呈贴壁流,消力池内无法形成完全水跃;环形溢流竖井泄流能力较等宽度等堰高的宽顶堰略小;溢流跌水在约11.80m的落差内迅速增大至12.60m/s,但水流跌入消力池后流速迅速减小,出池流速在1.70m/s内;消力池底板脉动压强最大值不会超过水流自身水位落差;环形溢流消力池综合消能率可达80.38%。由此可见,环形溢流消力池虽然在流态、流速分布、压强分布上不同于常规消力池,但同样能达到较好的消能效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竖井 环形消力池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公明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超长距离大口径混凝土顶管顶力及摩阻力测试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陈孝湘 陈勇 +3 位作者 赵剑豪 贺雷 陈文兴 叶琦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6-141,共6页
基于厦门翔安某海底综合管廊工程先行线顶管的实测顶力,分别研究了总顶力Fp、平均摩阻力fk与顶程L的相关关系,以细化后行线顶管的平均摩阻力fk取值。结果表明:当顶程L=0~20 m,fk绝对值大、波动频繁;当顶程L>30 m,fk≈3.0 kPa;当顶程L... 基于厦门翔安某海底综合管廊工程先行线顶管的实测顶力,分别研究了总顶力Fp、平均摩阻力fk与顶程L的相关关系,以细化后行线顶管的平均摩阻力fk取值。结果表明:当顶程L=0~20 m,fk绝对值大、波动频繁;当顶程L>30 m,fk≈3.0 kPa;当顶程L>380 m,fk<2.0 kPa,并全区间fk在2.0 kPa上下震荡,且均未超过3.0 kPa;当施工停滞时,fk在恢复顶进的2~5 m范围内显著增大,随后迅速回落至正常水平。研究结果为后行顶管的平均摩阻力取值和中继间布置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海底工程 超长距离 大口径顶管 顶进力 摩阻力 中间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波作用下半潜浮式风机系泊失效停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程劲凯 徐普 +2 位作者 陈宝春 赖福梁 宋启明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2-111,共10页
半潜浮式风机逐渐在深海风电开发中受到关注,建立风机、平台与系泊结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FAST与AQWA链接进行风机塔基荷载及平台运动响应相互耦合传递,基于随机波与极限波组合模型生成畸形波时程序列,进行半潜浮式风机系泊失效全过... 半潜浮式风机逐渐在深海风电开发中受到关注,建立风机、平台与系泊结构耦合数值计算模型,通过FAST与AQWA链接进行风机塔基荷载及平台运动响应相互耦合传递,基于随机波与极限波组合模型生成畸形波时程序列,进行半潜浮式风机系泊失效全过程时域模拟计算分析,得出系泊锚链张力、风机、塔筒和平台运动时程响应,探究系泊失效、风机停机和叶片变桨速率对浮式风机平台系泊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畸形波作用下浮式平台和系泊结构动力响应显著,系泊失效导致塔基剪力增加,平台纵荡和纵摇运动响应显著增大;风机停机会引起系泊锚链张力显著减小,转子推力、塔基剪力和叶尖挥舞位移响应逐渐衰减,平台纵荡、纵摇和横摇运动响应显著减小;随着叶片变桨速率增加,风机转子推力和塔基剪力波动幅值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浮式风机 畸形波 系泊失效 风机停机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能型低风压导线在沿海110 kV台风区线路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林锐 吴明埝 +4 位作者 杨龙 陈伏彬 缪姚军 翁兰溪 沈星峰 《电气工程学报》 2020年第3期57-64,共8页
传统架空导线的风阻系数及电阻损耗较大,在沿海台风区应用该类型导线,不利于线路工程造价的降低及线路可靠性的提高。以国内首条应用节能型低风压导线的输电线路——福建莆田忠田~湄洲110kV线路工程为依托,通过风洞试验研究节能型中强... 传统架空导线的风阻系数及电阻损耗较大,在沿海台风区应用该类型导线,不利于线路工程造价的降低及线路可靠性的提高。以国内首条应用节能型低风压导线的输电线路——福建莆田忠田~湄洲110kV线路工程为依托,通过风洞试验研究节能型中强度全铝合金低风压导线风阻系数的变化规律并确定工程风阻系数取值,结合沿海强风区输电线路的特点,从输送容量、电阻损耗、电气性能、力学及荷载特性、工程投资、经济性评价等方面对节能型低风压导线与铝包钢芯铝绞线、全铝合金导线、铝合金型铝绞线等传统导线进行了系统分析及比较。研究表明,中强度全铝合金低风压导线在节能降阻、减小导线及杆塔风荷载、降低工程投资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沿海台风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根据低风压导线特殊的结构型式,研制出配套的接续金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低风压导线 节能导线 台风区 风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用集装箱式动力电池充换电站选址定容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金友 郑扬威 +1 位作者 吴少将 江岳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6-111,共6页
为提高充换电站内动力电池箱的利用率,本文综合考虑船舶电量需求、船舶航行情况、岸线资源、航运需求等因素,以配置动力电池箱的数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船电分离新型运营模式下电动船舶充换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获得最佳的充换电站布局... 为提高充换电站内动力电池箱的利用率,本文综合考虑船舶电量需求、船舶航行情况、岸线资源、航运需求等因素,以配置动力电池箱的数量最小化为目标,建立船电分离新型运营模式下电动船舶充换电站选址定容优化模型,获得最佳的充换电站布局位置和站内配置的动力电池箱数量。最后,通过对7航线站点船舶运输工程的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合理性及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船 充换电站规划 动力电池 换电租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