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栖霞闪长玢岩脉中花岗岩捕虏体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Lu-Hf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
1
作者 于晓卫 任天龙 +7 位作者 程蓉蓉 王来明 刘汉栋 张学松 何铁良 王英鹏 杨仕鹏 单伟 《岩石矿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共23页
胶东地区晚侏罗世玲珑期花岗岩主要出露于招远、莱州、文登、乳山等地区,主要包括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而两者之间的栖霞地区主要出露太古宙TTG类岩石。本次在栖霞地区上曲家村闪长玢岩脉(围岩为TTG类岩石)中发现较多中粒二长花... 胶东地区晚侏罗世玲珑期花岗岩主要出露于招远、莱州、文登、乳山等地区,主要包括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而两者之间的栖霞地区主要出露太古宙TTG类岩石。本次在栖霞地区上曲家村闪长玢岩脉(围岩为TTG类岩石)中发现较多中粒二长花岗岩捕虏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161.0±2.2 Ma,^(176)Hf/^(177)Hf值为0.281929~0.281971,εHf(t)值为-26.39~-24.77,亏损地幔二阶段模式年龄t_(DM2)为2871~2773 Ma,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长花岗岩捕虏体具有富钾、高铝、贫镁和铁的特征,为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石,亏损重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_(N)值变化在28.11~78.50之间,有明显的Eu正异常(Eu/Eu^(*)=1.16~1.77),大离子亲石元素Rb、K、Ba、Sr相对富集。其同位素年代学、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玲珑岩体、鹊山-昆嵛山岩体基本一致,是在古太平洋板块的运动背景下,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陆陆碰撞加厚的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物源区以TTG类岩石为主,本文认为这些二长花岗岩捕虏体归属为玲珑期花岗岩。结合区域重力异常解译,认为栖霞地区TTG类岩石下部有隐伏的玲珑期花岗岩体,推测范围西起陡崖断裂,东至桃村断裂,南至胶莱盆地北缘,北至臧家庄盆地南缘,玲珑岩体和鹊山-昆嵛山岩体在深部可能是连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捕虏体 岩石地球化学 U-Pb同位素测年 LU-HF同位素 胶东栖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盾构挤压效应的隧道侧部含溶洞岩层稳定性上限分析
2
作者 杨阳 侯艳娟 +3 位作者 娄在明 毛露露 张顶立 孙振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7,135,共10页
随着城市岩溶区大型盾构隧道修建越来越多,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会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造成挤压破坏。结合上限分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准则,考虑盾构挤压效应对挤压破坏范围的不利影响,根据虚功定理和变分原理建立溶隧侧部抗水岩层稳定... 随着城市岩溶区大型盾构隧道修建越来越多,盾构机掘进过程中会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造成挤压破坏。结合上限分析定理和非线性Hoek-Brown准则,考虑盾构挤压效应对挤压破坏范围的不利影响,根据虚功定理和变分原理建立溶隧侧部抗水岩层稳定性分析方法,得到挤压破坏范围理论预测解析解及临界安全距离表达式,通过数值模拟验证本文方法的合理性,并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敏感程度分析。结合临界安全距离表达式,提出盾构掘进参数综合设计方法,并在LPM131溶洞位置处得到相应验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抗水岩层安全距离符合实际情况,且不同参数变化对正侧部含溶洞岩层挤压破坏范围影响程度不一致,其中溶洞大小、溶洞填充压力和盾构挤压效应越大,引起岩层挤压破坏范围就越显著,在实际工程中应实时调整盾构掘进参数防止含溶洞岩层造成贯通性挤压破坏,确保邻近富水隐伏溶洞段盾构隧道的正常施工,研究成果对预测含溶洞正侧部隧道突水灾害的针对性防治和可预见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城市岩溶区 大型盾构隧道 上限分析定理 盾构挤压效应 岩层稳定性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声波光纤传感技术的岩土勘察方法研究
3
作者 洪成雨 周子平 +3 位作者 娄在明 郭震 谭俊卿 苏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1-178,共8页
为解决城市地铁盾构穿越不良地质勘探时的范围大、精细化困难等问题,依托惠深城际铁路工程,采用分布式声波光纤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DAS)技术开展城市地下不良地质体大范围、高精度勘探方法研究。首先,研究背景噪声扩展空... 为解决城市地铁盾构穿越不良地质勘探时的范围大、精细化困难等问题,依托惠深城际铁路工程,采用分布式声波光纤传感(distributed acoustic sensor,DAS)技术开展城市地下不良地质体大范围、高精度勘探方法研究。首先,研究背景噪声扩展空间自相关(extended spatial auto correlation,ESPAC)法对地下岩土体信息的反演成像理论方法,通过建立声波光纤动应变与地下剪切波速度场的关联性反演地下岩土体信息及赋存溶洞的位置与规模;然后,结合现场钻孔勘探与电磁波扫描获取的岩土体信息进行系统的对比验证。研究表明:DAS-ESPAC法清晰反演了地下40 m深范围内剪切波速场的分布特征,基于剪切波速场分布进一步反演了地下岩土体分层、类型、规模及空间分布,探明了粉质黏土与灰岩的分界界面,对于溶洞规模与分布反演误差达到1 m级,相关的勘探信息与钻探详勘数据、补勘数据、地球物理勘探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光纤传感技术 扩展空间自相关法 盾构隧道 地质勘察 地层信息 溶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结法施工中围岩的冻胀应力、冻胀应变和冻胀潜势
4
作者 张帅伟 李顺群 +4 位作者 陈立航 闫心怡 张丙坤 杨长松 冯洪川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9-635,共7页
为预测和控制冻结法施工中围岩的冻胀行为,依据弹塑性体在具有膨胀趋势时可蓄积变形能的理论,分析具有膨胀趋势受约束的冻土具有该类变形能,并在约束不足或解除时表现为冻胀应力和冻胀应变。为此,在弹性变形能理论基础上,提出冻胀潜势... 为预测和控制冻结法施工中围岩的冻胀行为,依据弹塑性体在具有膨胀趋势时可蓄积变形能的理论,分析具有膨胀趋势受约束的冻土具有该类变形能,并在约束不足或解除时表现为冻胀应力和冻胀应变。为此,在弹性变形能理论基础上,提出冻胀潜势的概念及其表述。该概念以冻胀应力和冻胀应变函数为参数,表征围岩因冻结而蓄积在土体中的变形能。并在此基础上,对某地铁沿线的粉质黏土进行系列冻胀试验。经计算得到了不同温度时的冻胀应力、冻胀应变,当冻结温度为-10℃时,冻胀应力、冻胀应变和冻胀率分别为0.338 MPa、0.446%、3.13%,计算结果与工程实际需求基本吻合。冻胀潜势可用来描述岩土体的整体冻胀行为,也对丰富和发展冻土理论和冻结法技术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结法施工 冻胀应力 冻胀应变 冻胀潜势 冻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土压力盒测试数据的影响分析与应用研究
5
作者 蔡田明 李顺群 +5 位作者 程学磊 周燕 李有兵 井乐炜 方心畅 王英红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67-1976,共10页
与其他传感器一样,环境温度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压力盒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而现有测试方法较少考虑温度改变对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测试读数的影响。为提高测试读数的可靠性,对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开展了温度效应研究。将标定系数分别为0~100、1... 与其他传感器一样,环境温度改变会显著影响土压力盒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而现有测试方法较少考虑温度改变对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测试读数的影响。为提高测试读数的可靠性,对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开展了温度效应研究。将标定系数分别为0~100、100~200、200~300 kN/mV的土压力盒悬空于温控试验箱中,以吉林省气温变化范围为基准,系统研究了−30~40℃循环变化条件下土压力盒读数的变化规律,提出了电阻应变式土压力盒测试读数温度修正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三维土压力盒测试读数误差修正方法,并对比分析了路基冻胀模型试验温度修正前后三维应力数值差别,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数据的精确度。结果表明,当环境温度降低时,土压力盒测试读数近似呈线性增长;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测试读数呈非线性降低。此外,应力−温度曲线的滞回圈基本不随温度循环次数增加而改变,但不同土压力盒的变化规律存在个体差异。温度修正宜针对降温和升温过程分别建立相应的增量公式并形成分段函数。该方法同样适用于三维应力测试,且温度变化引起的正应力测试误差大于剪应力。该研究有助于提高土压力盒测试精度,为准确揭示温度变化条件下的应力演化规律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力盒 温度循环 曲线拟合 温度修正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特殊条件下的三维应力计算
6
作者 李顺群 张春伟 +4 位作者 周燕 张凯 李有兵 井乐炜 王英红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19-1428,共10页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 应力状态是评价土体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应力测试过程中,局部损伤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造成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从而引起现有三维应力计算方法失效。为准确还原部分测试数据缺失时间段土体内部的应力状态,基于三维应力测试原理,结合轴对称和一维压缩状态的受力特点,建立了传感器部分数据缺失时三维应力计算方法。计算了某砂土地基在一维压缩条件下不同数据缺失时的三维应力、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并与数据完整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计算方法具有很高的精度,且随荷载增大,相对误差减小并趋于收敛。各主应力、应力第一不变量I_(1)、应力第二不变量J_(2)和应力罗德角与一维压缩力学响应相符,表明该计算方法支持高级数据挖掘。该研究为充分利用测试数据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和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应力测试 传感器数据缺失 转换矩阵 主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箱梁焊缝无损测试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杜赓 黄志东 +1 位作者 王永 杜岳丹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36,共6页
在钢箱梁工程中,采用超声波声束检测装置可以达到测试出焊缝的强度同时又不破坏钢结构的目的。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解释超声波声束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数值计算的手段预测存在缺陷的焊缝与不存在缺陷的焊缝的压电传感器... 在钢箱梁工程中,采用超声波声束检测装置可以达到测试出焊缝的强度同时又不破坏钢结构的目的。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来解释超声波声束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并且通过数值计算的手段预测存在缺陷的焊缝与不存在缺陷的焊缝的压电传感器接收到不同的终端电压的时间。在求解弹性波方程时,采用非连续伽辽金有限元法以及时间积分法,使得求解过程更加收敛;静电问题通过使用分布计算的方法对代数方程系统在每个时间步长求解,构成一种高效内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焊缝 弹性波 静电 无损检测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元修正吊杆端部效应的振动频率法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新铭 石鑫炜 +3 位作者 姜波 王永 王加勇 潘建伍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0-694,824,共6页
为提高振动频率法对两端带连接杆的吊杆力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频率法索力修正方法。考虑了连接杆长度、刚度引起的吊杆基频误差,并由此分析其对频率法计算吊杆力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吊杆振动有限元模型,变化连接杆与吊杆的... 为提高振动频率法对两端带连接杆的吊杆力测量精度,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频率法索力修正方法。考虑了连接杆长度、刚度引起的吊杆基频误差,并由此分析其对频率法计算吊杆力的影响。利用ABAQUS建立吊杆振动有限元模型,变化连接杆与吊杆的长度比、刚度比,通过PYTHON对有限元结果进行拟合,引入了索力调整系数。采用所提方法和传统振动频率法及文献[6]方法对潇河大桥的8根吊杆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减小索力误差,提高振动频率法索力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频率 吊杆 张力 有限元 端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M的富水岩溶区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临界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侯艳娟 赵继 +5 位作者 娄在明 章哲滔 孙振宇 杨阳 茹振华 李念祖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131,139,共12页
双线盾构隧道在极复杂的岩溶地质中下穿既有线施工时,会对地层造成较大扰动,从而增加既有地表沉降过大或坍塌的风险,严重威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同时,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区域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与溶洞相交,确保双线盾构隧道围岩的... 双线盾构隧道在极复杂的岩溶地质中下穿既有线施工时,会对地层造成较大扰动,从而增加既有地表沉降过大或坍塌的风险,严重威胁既有线的运营安全。同时,隧道穿越富水岩溶区域时,需要保持一定距离以避免与溶洞相交,确保双线盾构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利用FlAC^(3D)软件建立不同工况组合下双线盾构隧道与左侧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数值模型,分析不同地下水位对既有线沉降和围岩塑性区范围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双线盾构隧道在不同围岩等级、地下水埋深、开挖隧道埋深和溶洞孔径组合下与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计算公式。此外,还基于SVM模型对正交试验结果进行机器学习,得到可以预测岩溶地区双线盾构隧道临界安全距离的智能预测系统,实现双线盾构隧道下穿既有线临界安全距离的非线性智能预测。结果表明:当地下水位位于既有线以上时,其水位越高,既有线的沉降量越大、围岩塑性区范围越大,地下水对盾构隧道与溶洞的临界安全距离有很大影响,应用SVM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确定双线盾构隧道与溶洞之间的临界安全距离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岩溶区 双线盾构隧道 正交试验 多元线性回归 SVM模型 临界安全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材料老化的加高重力坝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10
作者 崔溦 顾子涵 吴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7,共13页
混凝土坝的动力响应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加、性能的退化会发生显著变化,而加高重力坝还受到新老混凝土材料差异的影响。为研究重力坝运行期材料老化和加高重力坝新老混凝土性能差异对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以加高的丹江口重力坝... 混凝土坝的动力响应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加、性能的退化会发生显著变化,而加高重力坝还受到新老混凝土材料差异的影响。为研究重力坝运行期材料老化和加高重力坝新老混凝土性能差异对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以加高的丹江口重力坝为例,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地震动力响应分析。同时,对比加高重力坝、拆除重建重力坝(即材料全新工况)以及按加高高度建造重力坝(即材料全老工况)3种工况下的地震响应情况,分析加高重力坝在地震动力下随着混凝土材料性能老化的坝顶位移、关键点应力和塑性损伤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材料老化程度增加,加高重力坝坝体的动力响应总体优于材料全老工况,同时劣于材料全新工况;其中坝体损伤呈经老坝折坡处后向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向下延伸的趋势。加高重力坝可适应结构变化后的受力和变形,同时兼具损伤破坏指标低、抗滑稳定性系数高的特点,坝体综合抗震性能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高重力坝 材料老化 损伤 地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激光雷达点云的树干提取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理想 曹明兰 +2 位作者 郎博 李爱国 王强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8,共7页
【目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监测周期短、具有穿透力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树干间的遮挡,易导致激光雷达获取的林冠下点云数据密度不足。而且从激光点云提取树干的算法尚不成熟,存在数据处理量大、提取精度低等... 【目的】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技术具有灵活性高、监测周期短、具有穿透力等优势。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树干间的遮挡,易导致激光雷达获取的林冠下点云数据密度不足。而且从激光点云提取树干的算法尚不成熟,存在数据处理量大、提取精度低等挑战。该研究旨在提高从无人机激光雷达数据中提取树干的精度和效率,为森林监测和林业管理提供准确高效的技术支持。【方法】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从不同高度多次飞行,以获取覆盖林冠和林下的完整点云。采用基于回波类型的分类方法,将点云数据分为地面点和植被点,并利用地面点云生成数字地形模型。根据树干和树叶的反射强度差异,通过阈值和半监督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分类,并基于区域生长法将点群分割成连通区域。计算连通区域与水平面的交点,整合同一高度的交点信息,重建树干模型。采用假设检验法判断横截面的连续性和半径变化,识别并构建完整的树干网格模型。【结果】采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设定50 m航高、90%航向重叠率、75%旁向重叠率、云台镜头角度90°,以4 m/s的飞行速度采集了林冠点云数据。同时利用相同设备从1.5~2.5 m高度,以0°、45°和-45°的云台角度,获取林冠下更精细的点云信息。经过处理,去除了植被和地面点云,精确提取了树干点云。利用区域生长法分割点云并生成二维距离图像,对图像进行噪声过滤和颜色分割后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质量。切割线集合和RANSAC算法的应用,有效估计了主干截面形状,并构建了精确的树干模型。在联想Think Station图形工作站测试表明,树干点群提取仅需15.9 s,树干网格模型生成也仅需71.5 s。该方法的乔木树干胸径提取平均精度为0.958、树高平均提取精度达到0.964。【结论】文章应用多旋翼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采用多架次、多航高、多姿态方法采集了高质量的森林点云数据,结合基于回波类型的点云数据分类、区域生长、距离图像构建、噪声过滤和颜色分割等方法,完善了单木树干点云分割算法,有效估计了主干截面形状,并构建了准确的树干模型,克服了树冠穿透率受限和树干间遮挡问题,有效提高了树干提取效率和精度。该方法可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高精度的树干数据,对提升森林监测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 树干提取 乔木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场地的三维应力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顺群 蔡田明 +4 位作者 张勋程 张丙坤 杨长松 周光毅 周燕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77-484,共8页
由于具有明显的瞬时性和突变性,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变化特征与静力荷载和常规动力荷载显著不同。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应力状态,采用三维应力测试技术对某非饱和土路基进行了原位测试。三维土压力盒分别设置在地面以下0... 由于具有明显的瞬时性和突变性,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变化特征与静力荷载和常规动力荷载显著不同。为研究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空间应力状态,采用三维应力测试技术对某非饱和土路基进行了原位测试。三维土压力盒分别设置在地面以下0.3 m和0.6 m处,在埋点地面投影处施加连续竖向冲击荷载,实时采集应力测试数据,并利用应力变换方法得到了相应的三维应力、主应力和主方向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与现有一维应力测试方法和成果进行比较,进一步阐述了三维应力测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测试数据表明,在冲击荷载作用下冲击方向(即z轴方向)上的应力分量瞬时增长明显且其增量为正值,而y方向上的正应力增量为负值。主应力方向角α、β和γ在冲击过程中发生明显偏转,α变化范围在90。以内,而β和γ由初始值快速减小至其补角,且3个方向角在一次冲击持续时间内发生多次往复变化。该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冲击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土的应力反应和演变过程具有理论意义,可为地震或其他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本构模型、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测试 冲击荷载 三维应力测试 主应力 主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蓄池综合环境效益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雅丽 朱一松 +5 位作者 徐浩 侯志强 商放泽 史运通 刘炳义 方敏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合流制溢流与降雨初期的径流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水质的主要因素。调蓄池可以将降雨径流截流并滞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这是一种控制城市径流污染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国各地逐步建起了调蓄池并投入运行,然而缺乏... 合流制溢流与降雨初期的径流污染日益成为影响城市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水质的主要因素。调蓄池可以将降雨径流截流并滞后输送至污水处理厂,这是一种控制城市径流污染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中国各地逐步建起了调蓄池并投入运行,然而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已建调蓄池进行评估。围绕调蓄池在污染减排指标、排涝能力指标、截流能力指标、利用效率指标、综合感官指标等方面的作用,构建了一套调蓄池综合环境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用于调蓄池建设与数据监测较完善的深圳市龙岗区丁山河流域调蓄池评估。结果表明,在多种设计降雨量和实测降雨量工况下,使用该指标体系能够简单直观地对调蓄池削减污染、调蓄水量等作用进行较客观的评估,为全面定量分析调蓄池的综合环境效益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蓄池 综合环境效益 指标体系 丁山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
14
作者 马铭 孙江 +2 位作者 魏秀峰 杨文伟 聂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32-136,共5页
在现代制造业中,非线性轮廓数据的监控已成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统计过程控制的关键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方法在处理非正态分布数据时仍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 在现代制造业中,非线性轮廓数据的监控已成为质量管理领域中统计过程控制的关键研究方向。然而,现有的非线性轮廓异常点识别方法在处理非正态分布数据时仍存在性能不足的问题,亟需有效的解决方案。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异常点识别方法,综合运用数据深度与聚类分析等技术,精准识别异常轮廓数据,为提取高质量受控数据提供更可靠的基础。与传统的χ^(2)控制图方法进行仿真对比,发现文中所提出方法在识别异常非线性轮廓数据方面表现更为优异,第一类和第二类错误率显著降低。最后,通过木板垂直密度轮廓的实例验证,证明了所提出方法在实际制造过程中优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轮廓 异常点识别 支持向量回归 数据深度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及其可贯性对比试验
15
作者 柳晓科 苏敏 +4 位作者 鹿群 刘海涛 赵丽红 郭少龙 王清华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34,共11页
为进一步优化吸力式基础结构,减小“土塞”效应,提高吸力式基础的可贯性与承载力,文中提出了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吸力式基础模型的负压(P)-沉贯量(y)曲线。给出沉贯力、沉贯阻力与沉贯量之间的关... 为进一步优化吸力式基础结构,减小“土塞”效应,提高吸力式基础的可贯性与承载力,文中提出了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模型。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吸力式基础模型的负压(P)-沉贯量(y)曲线。给出沉贯力、沉贯阻力与沉贯量之间的关系,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桩型之间的差异,对比得出各类桩型的可贯性及沉贯量。结果表明,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可贯性良好,能有效减小“土塞”效应,提高桩体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裙摩擦型吸力式基础 可贯性 沉贯力 沉贯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孔距爆破技术在大断面硬质岩石隧洞开挖中的应用
16
作者 杨玉银 杨仕杰 +2 位作者 张艳如 黄浩 苑庆森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6-73,共8页
在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开挖施工中,为了解决大断面硬质岩石隧洞开挖炮孔数量多、钻孔时间长、施工进度慢等问题,实际施工中调整了隧洞爆破布孔思路,改变了传统布孔方式,提出了“隧洞开挖宽孔距布孔”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爆破试验... 在乌干达卡鲁玛水电站尾水隧洞开挖施工中,为了解决大断面硬质岩石隧洞开挖炮孔数量多、钻孔时间长、施工进度慢等问题,实际施工中调整了隧洞爆破布孔思路,改变了传统布孔方式,提出了“隧洞开挖宽孔距布孔”的理念。通过一系列爆破试验,成功将原设计上台阶开挖炮孔数量246个减少到181个,有效降低了炮孔数量,实现了快速掘进。试验表明:在大断面硬质岩石隧洞开挖中,通过采用宽孔距爆破技术,炮孔数量降低了26.42%,有效缩短了钻孔时间,加快了开挖单循环速度,最终实现了主洞上层开挖单面月进尺230.2 m(开挖断面102.02 m^(2)),为同类隧洞的开挖提供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洞开挖 硬质岩石 宽孔距布孔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粗骨料破碎的混凝土力学特性细观模拟 被引量:14
17
作者 崔溦 魏杰 李国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0-56,共7页
基于离散元方法,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粗骨料真实形态,并通过黏结颗粒模型实现粗骨料破碎,构建混凝土粗骨料-砂浆-ITZ的三相离散元模型,从细观层次探究粗骨料破碎对混凝土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 基于离散元方法,采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粗骨料真实形态,并通过黏结颗粒模型实现粗骨料破碎,构建混凝土粗骨料-砂浆-ITZ的三相离散元模型,从细观层次探究粗骨料破碎对混凝土变形和破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不同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的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峰值应力和峰值应变整体上随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减少;粗骨料的破碎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着可破碎粗骨料质量分数的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先短暂上升而后迅速下降,达到临界值32%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基本不变;从细观角度解释了裂缝不仅沿着ITZ拓展,还存在贯穿粗骨料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 粗骨料破碎 离散元方法 黏结颗粒模型 细观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粒度-属性重要度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门宝辉 吴明明 +1 位作者 刘灿均 刘焕龙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2,60,共7页
北京市人口密集而区域水资源量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曾一度导致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评价和促进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为分析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现状,根据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 北京市人口密集而区域水资源量有限,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曾一度导致地下水超采、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评价和促进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是缓解北京市水资源问题的基础。为分析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现状,根据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知识粒度和属性重要度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集对分析和属性识别法定量评价了北京市2004~2020年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对比了不同权重下的评价结果并分析可利用水资源量对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知识粒度和属性重要度的赋权方法在评价中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不同方法所得评价结果虽略有差异,但整体上体现出的趋势性基本一致,均反映了北京市近17 a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年提高,呈现良性发展态势。同时,可利用水资源量是影响北京市水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的重要因素,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保证北京市可利用水资源量提供了有利条件。研究成果对北京市未来水资源保护和发展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粗糙集 知识粒度 属性重要度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材制造制备性能可控的FBG压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洪成雨 鲍成志 +3 位作者 武亚军 张一帆 王南苏 娄在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38,共9页
结合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传感器的封装材料、填充密度、以及封装模型尺寸,进行FBG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型研究。试验表明FBG传感器在封装过程中,因为温度变化产生的耗材收缩与拉... 结合增材制造技术制备了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FBG)压力传感器,通过改变传感器的封装材料、填充密度、以及封装模型尺寸,进行FBG压力传感器的测量型研究。试验表明FBG传感器在封装过程中,因为温度变化产生的耗材收缩与拉伸应变较为均匀,并根据模型内部的应变特点分别定义了经验的上界与下界函数、残余函数,上界函数为f(x)=-9E-08x^(3)+0.0004x^(2)-0.7098x+368.86,定义为随着增材制造每层耗材的叠加,模型50%核心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拉伸应变;下界函数为f(x)=-1E-08x^(3)-3E-05x^(2)+0.0964x-235.95,定义为随着增材制造每层耗材的叠加,模型50%核心位置处所产生的最大收缩应变;残余函数为f(x)=-5E-09x^(3)+1E-04x^(2)-0.653x+712.9,定义为增材制造过程结束后,模型温度降至室温过程中,模型50%核心位置处随着时间所产生的残余收缩应变。传感器的标定试验表明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线性度与稳定性。制备的边长35 mm,厚度10 mm的立方体(35 mm×35 mm×10 mm)碳纤维传感器,当填充密度分别为20%、40%、60%、80%、100%时,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69、0.45、0.39、0.21、0.19 pm/kPa,随着填充密度的增加传感器灵敏度随之减小。当填充密度为20%,直径为60 mm,厚度分别为6和15 mm的圆柱体压力传感器时,获得的平均灵敏度分别为0.59和0.18 pm/kPa。当填充密度为20%,传感器尺寸为直径60 mm,厚度15 mm的圆柱体,碳纤维与聚乳酸脂材料对应的压力传感器平均灵敏度分别为16.26和0.59 pm/kPa。因此可以通过改变增材制造填充密度和材料以及封装模型尺寸大小获得不同灵敏度的压力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光纤布拉格光栅 压力传感器 碳纤维 聚乳酸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激发剂浓度对碱激发矿渣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陶俊 唐建辉 +3 位作者 李平 白银 刘健 温东辉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42-3449,共8页
为了获得温度和激发剂浓度对碱激发矿渣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以NaOH为激发剂,S95粒化高炉矿渣为被激发组分,探讨了不同激发剂浓度(1 mol/L、2 mol/L和3 mol/L)和温度(20℃、30℃和40℃)下矿渣净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的... 为了获得温度和激发剂浓度对碱激发矿渣净浆流变特性的影响,以NaOH为激发剂,S95粒化高炉矿渣为被激发组分,探讨了不同激发剂浓度(1 mol/L、2 mol/L和3 mol/L)和温度(20℃、30℃和40℃)下矿渣净浆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屈服应力和表观黏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以NaOH为激发剂的矿渣净浆表现出非牛顿体特征,屈服应力的发展符合Bingham流体模型。激发剂浓度和温度越高,碱激发矿渣净浆的屈服应力发展越快,并且屈服应力平稳期和增长期时长均随激发剂浓度和的提高而缩短;表观黏度时变模型可通过η=η0+e-btn表示,且初始表观黏度η0、b和n值均随温度和激发剂浓度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激发矿渣 温度 激发剂浓度 流变特性 屈服应力 时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