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高韧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美国专利
1
作者 高岭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5-735,共1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高韧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持续开展外壳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工作,通过持续研发、优化对高性能陶瓷材料配方研究,研发出一整套...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高韧性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国际发明专利授权。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持续开展外壳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工作,通过持续研发、优化对高性能陶瓷材料配方研究,研发出一整套制备工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制备方法 美国专利 陶瓷材料 研究所 高韧性 研发工作 高性能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
2
作者 蔚翠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24-624,共1页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在石墨烯射频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在石墨烯放大器单片电路设计和电路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成果发表于IEEE Electron Dev.Lett.,37,2016)。该电路...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在石墨烯射频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在石墨烯放大器单片电路设计和电路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成果发表于IEEE Electron Dev.Lett.,37,2016)。该电路工作于Ku波段,中心频率14.3 GHz,最大增益为3.4 d B,最小噪声系数为6.2 d B。此项工作对加速推动石墨烯在射频领域的应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低噪声放大器 单片集成电路 噪声系数 ELECTRON 电路工作 电路设计 国际领先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激光器产品推介
3
作者 刘小文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9-799,共1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研发生产半导体激光器、固态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三大系列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以高功率为主要特点,在800-1064nm近红外波段,连续功率达到3000W,脉冲功率达到5000W,
关键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半导体激光器 研究所 产品推介 光纤激光器 固态激光器 近红外波段 脉冲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
4
作者 蔚翠 《半导体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35-835,共1页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在石墨烯射频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在石墨烯放大器单片电路设计和电路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成果发表于IEEE Electron Dev.Lett.,37,2016)。该电路... 日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在石墨烯射频领域取得里程碑式的成果,在石墨烯放大器单片电路设计和电路关键工艺上取得突破,成功研制出石墨烯低噪声放大器单片集成电路(成果发表于IEEE Electron Dev.Lett.,37,2016)。该电路工作于Ku波段,中心频率14.3 GHz,最大增益为3.4 d B,最小噪声系数为6.2 d 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单片集成电路 低噪声放大器 石墨 关键工艺 电路设计 IEEE KU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APE2018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召开
5
作者 赵蕾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59-759,共1页
2018年12月4-6日,第十二届国际天线、传播和电磁理论学术研讨会(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Propagation and EM Theory,简称:ISAPE2018)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代... 2018年12月4-6日,第十二届国际天线、传播和电磁理论学术研讨会(The 12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ntennas,Propagation and EM Theory,简称:ISAPE2018)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技馆报告厅召开,来自国内外的300多名专家学者和青年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 学术研讨会 电磁理论 专家学者 报告厅 科技馆 年代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科11所碲镉汞薄膜材料制备技术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折伟林 邢晓帅 +7 位作者 邢伟荣 刘江高 郝斐 杨海燕 王丹 侯晓敏 李振兴 王成刚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碲镉汞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量子效率高、带隙连续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领域,本文报道了近年来中国电科11所在碲镉汞薄膜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进展。在碲锌镉衬底材料制备方面,已突破Φ135mm碲锌镉晶体生长技术,碲锌镉衬底平均... 碲镉汞材料具有响应速度快、量子效率高、带隙连续可调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红外探测领域,本文报道了近年来中国电科11所在碲镉汞薄膜材料制备方面的技术进展。在碲锌镉衬底材料制备方面,已突破Φ135mm碲锌镉晶体生长技术,碲锌镉衬底平均位错腐蚀坑密度(EPD)<1×10^(4)cm^(-2),具备了80mm×80mm规格碲锌镉衬底的批量生产能力。在液相外延碲镉汞薄膜制备方面,富碲水平液相外延碲镉汞薄膜平均位错腐蚀坑密度EPD<4×10^(4)cm^(-2),具备80mm×80mm规格碲镉汞薄膜的制备能力;富汞垂直液相外延实现高质量双层异质结碲镉汞薄膜材料批量化制备,该种材料的半峰宽(FWHM)控制在(20~40)arcsec范围内,碲镉汞薄膜厚度极差≤±06μm。在分子束外延碲镉汞薄膜方面,实现了6 in硅基碲镉汞材料制备,组分标准偏差≤00015,表面宏观缺陷密度≤100cm^(-2);碲锌镉基碲镉汞材料已具备50mm×50mm制备能力,组分标准偏差为0002,厚度标准偏差为0047μm。从探测器验证结果来看,基于富碲水平液相外延碲镉汞薄膜实现了1 k×1 k、2 k×2 k等规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工程化制备;采用双层异质结碲镉汞薄膜实现了高温工作、长波及甚长波探测器的制备;使用分子束外延制备的碲镉汞薄膜实现了27 k×27 k、54 k×54 k、8 k×8 k等规格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研制,在宇航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锌镉 碲镉汞 双层异质结 红外探测 液相外延 分子束外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畅 缐珊珊 +2 位作者 于连超 陆振刚 张皓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45,共9页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信息与电子领域作为国家高科技领域之一,已成为各国战略必争之要地。为更好推动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及访谈调研等研究方法,梳理总结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的发展优势及短板,分析研判了新形势下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信息与电子领域提出的关键要求,面向我国重大发展战略需求,研究提出了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发展战略构想,并从战略谋划、体系发展、双链融合、人才发展四个层面研究提出了推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即实施系统性战略规划,强化信息与电子领域体系化布局发展;夯实基础、超前谋划,提升信息与电子领域底层支撑与前沿引领能力;聚焦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推进产业链和创新链双链融合;重视信息与电子领域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和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以期助力我国信息与电子领域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与电子领域 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双链融合 体系化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电磁环境下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反演方法
8
作者 石善斌 董翔 +2 位作者 黄胜 朱鹏飞 朱庆林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23,共11页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双频差分信号进行电离层电子含量反演是一种常用的电离层探测手段,但GNSS信号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被淹没于电磁噪声中而无法被提取,影响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otal electron content,TEC)反演系统的可靠性。采用传统调零抗干扰阵列天线方案能解决干扰源剥离的问题,但调零信号的天线相位中心不稳定导致高精度的相位平滑伪距和精密单点定位(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PPP)算法无法收敛。针对强干扰环境下的电离层监测需求,本文提出一种抗干扰TEC数据反演手段,通过对阵列天线通道幅相一致性进行校正,保证相位中心的稳定性,从而推算出准确的电离层TEC信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电子含量(TEC) 倾斜总电子含量(STEC) 垂直总电子含量(VTEC)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双频差分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子产品调试工艺路线推荐方法研究
9
作者 肖武龙 王燕君 +4 位作者 肖勇 张世龙 代尹翘 翟雅徽 熊鹰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8,共6页
电子产品的调试步骤繁多,导致不同产品的调试工艺路线设计复杂,且工艺路线的确定本身具有极强的经验性和复杂性。为实现电子产品调试工艺路线的快速、规范、便捷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子产品调试工艺路线推荐方法。首先,通过... 电子产品的调试步骤繁多,导致不同产品的调试工艺路线设计复杂,且工艺路线的确定本身具有极强的经验性和复杂性。为实现电子产品调试工艺路线的快速、规范、便捷化设计,提出一种基于知识图谱的电子产品调试工艺路线推荐方法。首先,通过分层规划构建了电子产品模型和调试工艺路线模型,定义两者之间的属性关系,完成本体模型构建;然后,使用TranSparse模型获取知识图谱中的全部实体和关系,并进行低维向量表示,由此进行知识推理,得到定性的调试工艺路线,同时计算属性之间的语义相似度,得到更准确的推荐模型;最后,以某一电子产品为实例,验证所提方法的研究思路及相关算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应用在工艺知识残缺的情况下,电子产品调试领域工艺路线的快速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产品 工艺路线 知识图谱 本体构建 低维向量 语义相似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封装用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研究应用进展
10
作者 方杰 刘彦强 +8 位作者 杨志宇 樊建中 刁恩泽 崔西会 黎康杰 彭颐豫 张坤 孔欣 杨博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95-1305,共11页
电子信息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无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电子封装持续减小尺寸、降低重量和减少功耗(SWaP,即Size,Weight and Power)。传统的基于可伐合金、铝合金和高硅铝的微电子封装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大跨度热匹配、良好的钎焊与... 电子信息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无人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要求电子封装持续减小尺寸、降低重量和减少功耗(SWaP,即Size,Weight and Power)。传统的基于可伐合金、铝合金和高硅铝的微电子封装材料难以同时满足大跨度热匹配、良好的钎焊与激光熔焊性能、高导热、高比刚度、高比强度和良好的可制造性,无法适应SWaP要求。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综合了铝合金与铝硅、碳化硅铝等先进复合材料的优点,既具备大跨度热匹配、高导热率的特点,又具备精细加工和良好的激光熔焊等工艺性能,是新一代微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功能梯度铝基复合材料的优势、制备方法和封装应用情况,并对该材料制备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最后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 功能梯度材料 铝基复合材料 电子封装 研究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的复杂航天电子载荷系统工程技术方法
11
作者 赵晓虎 孙杰 +1 位作者 吴慧伦 柴霖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5-391,共7页
针对新型复杂航天电子载荷需求多、实现功能多、新技术应用多、在轨持续演进等特点,提出了一套数字化系统工程方法,通过数字化需求分解管理、数字化系统设计、数字化协同设计、数实结合天地一体确认,贯穿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研制、在轨... 针对新型复杂航天电子载荷需求多、实现功能多、新技术应用多、在轨持续演进等特点,提出了一套数字化系统工程方法,通过数字化需求分解管理、数字化系统设计、数字化协同设计、数实结合天地一体确认,贯穿系统需求分析、设计研制、在轨运行、演进升级全生命周期,实现全过程数字赋能,有效提升系统研发效率和质量。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应用该方法,将系统架构设计确认时间从预计的3年缩减至数月,失效率下降20%,维修时间缩短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电子载荷 复杂系统 系统工程 数字化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侦察卫星:应用与发展
12
作者 王勤果 吴技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52,共11页
作为涉密等级最高的航天资产,电子侦察卫星已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介绍主要军事强国的最新发展计划和典型应用战例,探讨了电子侦察卫星以瞄准战术应用、分布式协同以及智能化运作等... 作为涉密等级最高的航天资产,电子侦察卫星已成为国家军事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介绍主要军事强国的最新发展计划和典型应用战例,探讨了电子侦察卫星以瞄准战术应用、分布式协同以及智能化运作等为主要特点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关键技术,以期为天基情报侦察系统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侦察卫星 分布式协同 自主任务规划 协同任务规划 智能星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信息科技与产业发展态势及未来展望
13
作者 李硕 李欣欣 +4 位作者 张雪松 高飞 陈远珍 任思源 于溢琛 《中国工程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132,共11页
量子信息技术是国际科技前沿技术,是大变局时代的关键科技变量,也是大国科技、综合国力和军事竞争的战略高地。本文梳理了国外量子信息领域的战略布局、主要方向的发展态势及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分析了我国进... 量子信息技术是国际科技前沿技术,是大变局时代的关键科技变量,也是大国科技、综合国力和军事竞争的战略高地。本文梳理了国外量子信息领域的战略布局、主要方向的发展态势及我国量子信息领域的发展现状,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分析了我国进一步发展量子信息科技和产业面临的优势与挑战,并应用科技体系工程思维方法,通过研究产业技术应用研发和集成创新途径,面向量子信息技术形态、产品形态和产业生态,提出以量子计算关键赛道为牵引,系统布局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抓住自主可控关键节点,系统部署量子信息产业链;面向应用场景引导国家量子重大工程应用项目研发方向;十年积累,培育量子信息科技人才等发展建议,以为我国量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 量子计算 量子通信 量子测量 量子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离层f0F2、M(3000)F2与国际参考电离层IRI——86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权坤海 戴开良 +1 位作者 罗发根 刘瑞源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2年第1期53-61,共9页
本文对太阳活动第二十一周(1977—1986年)我国九个电离层垂测站实测 f_0F_2和 M(3000)F_2月中值与 IRI—86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 IRI一86模式使用于中国计算 f_0F_2和 M(3000)F_2时,在低纬地区和中纬的某些地区有较大的系统... 本文对太阳活动第二十一周(1977—1986年)我国九个电离层垂测站实测 f_0F_2和 M(3000)F_2月中值与 IRI—86模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指出 IRI一86模式使用于中国计算 f_0F_2和 M(3000)F_2时,在低纬地区和中纬的某些地区有较大的系统偏差。因此,在我国使用时需要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统计资料 电波传播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模型的电子信息领域知识图谱自动构建与检索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谢明华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8-1234,共7页
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积累的越来越多宝贵经验知识对知识使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KG)技术和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技术在知识使用方面都各自存在缺陷,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能够形成互... 当前电子信息领域积累的越来越多宝贵经验知识对知识使用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 KG)技术和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技术在知识使用方面都各自存在缺陷,但两种技术的优缺点能够形成互补。因此,基于LLM技术,提出了应用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知识图谱自动构建与检索增强问答技术。首先基于LLM的语义理解能力自动构建电子信息领域知识图谱,然后构建基于知识图谱和检索增强大模型的知识问答系统。在CoNLL2003数据集和构建的电子信息领域数据集上的实验证明了所方法具有较好质量,知识问答系统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所提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从业人员从海量文档中提取相关知识,提高知识利用效率的迫切需求,为推动大模型结合知识图谱技术在电子信息垂直领域的落地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领域 知识图谱构建 检索增强 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离层 f0F1与国际参考电离层的比较
16
作者 权坤海 戴开良 +1 位作者 刘瑞源 罗发根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1993年第4期70-76,14,共8页
本文对我国八个电离层垂测站,在第二十和二十一两个太阳活动周(1967~1986年)中二十年实测 f_0F_1资料与 IRI 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指出将IRI 用于我国计算 f_0F_1时,其数值大小偏差较小,而 F_1层的出现时间与实测结果差别较... 本文对我国八个电离层垂测站,在第二十和二十一两个太阳活动周(1967~1986年)中二十年实测 f_0F_1资料与 IRI 计算结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比较。指出将IRI 用于我国计算 f_0F_1时,其数值大小偏差较小,而 F_1层的出现时间与实测结果差别较大。为此,提出了更加适合我国情况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 参考电离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科13所成功研制出1200 V/20 A SiC MOSFET芯片
17
作者 王永维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0,共1页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基于自主开发的工艺,成功研制出1 200 V/20 A SiC MOSFET芯片。芯片采用平面沟道结构,在栅极电压20 V、漏极电压2.0 V时,漏源导通电流达20 A,阈值电压达1.6 V,1 200 V下器件的泄漏电流小于10μA,沟道...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基于自主开发的工艺,成功研制出1 200 V/20 A SiC MOSFET芯片。芯片采用平面沟道结构,在栅极电压20 V、漏极电压2.0 V时,漏源导通电流达20 A,阈值电压达1.6 V,1 200 V下器件的泄漏电流小于10μA,沟道反型层载流子迁移率达17.0 cm2·V^(-1)·s^(-1),n型欧姆接触电阻率小于5×10^(-5)Ω·cm^2,芯片面积为4.5 mm×4.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MOSFET 芯片面积 SIC 载流子迁移率 栅极电压 接触电阻率 导通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协同探测系统新形态与应用研究——复杂电子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7,共9页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越来越成为雷达探测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并促进了雷达组网协同探测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演进。在专题文章《预警系统协同探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未来发展新思维为导向,研究复杂性科学与电... 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分布式、网络化、智能化越来越成为雷达探测系统发展的重要技术方向,并促进了雷达组网协同探测技术与应用的不断演进。在专题文章《预警系统协同探测技术研究》的基础上,以未来发展新思维为导向,研究复杂性科学与电子科学的交叉融合,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的新概念内涵;研究网络科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电子系统,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网络化协同的新系统形态与技术层级、网络化协同矩阵与状态转移矩阵等;复杂系统是具有涌现和自组织行为的系统,研究提出了复杂电子系统自组织的一种简单规则,仿真了其自组织状态,并分析了系统自组织目标与资源。当复杂电子系统降维为协同探测的功能时,可表征雷达协同探测的应用新形态,呈现出网络化协同与自组织应用等智能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系统 复杂电子系统 雷达协同探测系统 网络化协同 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D的电子装备研发数字化集成协同环境构建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02-1506,共5页
电子装备的研发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工程,而现有研发模式下存在多专业协同不足、产品研发周期长、技术状态变更频繁、研发成本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针对上述问题,以产品研发流程再造和优化为基础,开展数字化集成协同研发环境... 电子装备的研发是一项复杂且系统化的工程,而现有研发模式下存在多专业协同不足、产品研发周期长、技术状态变更频繁、研发成本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针对上述问题,以产品研发流程再造和优化为基础,开展数字化集成协同研发环境构建,系统性探索产品多专业协同、多领域共享的研发管控模式。通过基于模型定义(Model-based Definition,MBD)技术,规范了装备研制过程,实现了电子装备基于xBOM的数字化定义和数字量的传递,以及设计工艺一体化数据管理,从而提高了研发效率,缩短产品研制周期10%以上,设计重用率超过30%,降低了研发成本,提高了装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装备 集成产品开发(IPD) 数字化集成 协同环境 基于模型定义(MB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化铟晶体空位缺陷的正电子湮灭研究
20
作者 赵超 董涛 +3 位作者 折伟林 彭志强 贺利军 张孟川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7,共6页
锑化铟晶体材料的电学性能是影响最终制备的红外探测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材料内部的杂质以及点缺陷特别是空位缺陷会极大的影响材料的电学性能,有时甚至会导致材料反型。本文利用正电子湮灭谱对锑化铟晶体材料的空位缺陷类型进行了研究... 锑化铟晶体材料的电学性能是影响最终制备的红外探测器件性能的关键因素。材料内部的杂质以及点缺陷特别是空位缺陷会极大的影响材料的电学性能,有时甚至会导致材料反型。本文利用正电子湮灭谱对锑化铟晶体材料的空位缺陷类型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不同晶体生长拉速、导电类型晶体材料的正电子湮灭寿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内部主要为V In型空位缺陷,且在一定拉速范围内,正电子湮灭寿命基本无变化,此外空位缺陷也不是导致N型锑化铟晶体材料导电类型反型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锑化铟 红外探测器 正电子湮灭谱 空位缺陷 晶体生长拉速 导电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